蒋梯云
蒋梯云(1911-1968年),原名李维钊,出生于松江区叶榭镇。他在青少年时期曾在米店当学徒,后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他的教育生涯始于上海肇基中学,随后考入上海大夏大学预科班。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活动,并参与了上海市大学生赴京请愿团。毕业后,他曾任职于多所中小学校,但由于其进步思想,多次遭到排挤和解雇。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蒋梯云投身于抗日运动,组建了抗日游击队,并在多个抗日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他还曾因抗日活动被捕入狱,但在党的帮助下获释。新中国成立后,蒋梯云在华东革命军政大学和苏州政治研究院等地从事教学工作。1952年起,他在同济大学担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迫害,最终于1968年去世。1978年,同济大学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他的名誉。
早年生活
蒋梯云自幼在家中排行老大,父亲是一名农民。13岁时,他在一家米店开始了学徒生涯。之后,他前往闵行区继续学业,并在15岁时进入了上海肇基中学。在那里,一位名叫陈老师的中共地下党员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提供进步书籍和讲解革命理论,激发了蒋梯云对真理的追求和对革命的热情。
教育背景
蒋梯云于1931年秋季考入上海大夏大学预科班,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他积极参加了抗日宣传活动。一年后,他升入该校师范科,并参与了上海市大学生赴京请愿团的活动。完成学业后,他在川沙镇、上海及叶榭镇本地的中小学担任教职,但由于其进步的思想和行为,与当局意见相左,导致他屡次失去工作机会。
抗日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松江区沦陷,蒋梯云与其他爱国青年一起在天马山成立了抗敌会,并负责宣传工作。他们出版了一份名为《火花》的刊物,以促进团结抗日。由于抗敌会在忠义救国军反顽派的压力下被迫解散,蒋梯云回到家乡。1939年春天,他自行组织了一支松江浦南抗日游击队,并短暂隶属于丁锡三的队伍,担任五中队中队长。在此期间,他带领队伍打击了当地的汉奸,并在一次行动中击毙了罪大恶极的肖某。由于他的行动引起了丁锡三的不满,五中队被缴械解散,蒋梯云再次失去了武装力量。
党内工作
1940年秋天,中共淞沪中心县委派遣黄竞之和肖望来到浦南地区开展地下工作。了解到了蒋梯云的情况后,考虑到浦南地区的地下工作需求,上级批准他回到叶榭镇工作。1941年春季,蒋梯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中共叶榭支部,担任支部书记。同年五月,上级党派顾德欢来到叶榭,在蒋梯云家中建立了中共浦南工作委员会。夏季,蒋梯云被派往浙东顾小汀部进行统战工作,但由于言语不当,引发了对方的疑虑,不得不连夜逃离。1942年冬季,他又被派往忠义救国军一支队陆锡纯部进行策反工作,但未能取得成功。
北撤山东
1943年5月,日军在浦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蒋梯云率领队伍向浦北县转移。在中渡桥陆家浜,他们的行踪被当地汉奸泄露,遭遇了汪伪陶雪生部的围攻,战斗中弹药耗尽,蒋梯云不幸被捕。经过多次审讯,他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最终被判处五年监禁。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他得以提前获得释放。出狱后,经过组织审查,他的党籍得到了恢复。
山东工作
1944年7月26日,日伪与地方恶势力联合征收苛捐杂税,导致张泽津塘乡发生了三条人命的悲剧事件,激起了群众性的反抗。蒋梯云利用这一契机,在叶榭塘垛庙召开了五百余人的大会,领导了这场斗争,当场打死了伪乡丁。两天后,数万民众分别涌向叶榭镇和张泽镇,打死了多名伪镇长、伪保长和汉奸,并焚烧了军米商的住宅。面对这种局面,日伪和地方恶势力感到恐慌,紧急召集了诸伯林匪部前往叶榭镇进行镇压。蒋梯云接到命令,随新四军北撤,转战至临沂市,被任命为临沂县城关区委书记、区长以及游击大队长。
后期工作
山东解放后,蒋梯云转向地方工作,曾任华东革命军政大学第一、第二部主任。此后,他转入苏州政治研究院工作。1952年3月,他被调至同济大学,担任党委书记。1953年1月21日,薛尚实接替书记职位,蒋梯云则继续担任副书记。在同济大学期间,他擅长团结知识分子,注重社会主义教育和党的建设工作,并亲自授课。
文革受难
“文化大革命”期间,蒋梯云遭受了不公正的指控和迫害,最终于1968年7月27日逝世。1978年9月14日,同济大学党委在上海龙华公墓为他举行了骨灰安葬仪式,并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