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又称庚子政变,发生于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710年7月21日),是时任临淄王的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发动的诛杀“韦武集团”的宫廷政变。
武则天时期扶植武氏宗族,迫害李姓宗室,导致了外戚与宗室相争的局面。李显李显复辟后,武氏一族又和中宗韦皇后结为韦武外戚集团,把持朝政,与李旦、太平公主等李姓宗室争权。李旦之子李隆基则暗中招揽人才,结交文武大臣,密谋诛杀韦武集团。景元元年(710年),李显突然去世,韦后临朝称制,立李显之子李重茂为帝,改元唐隆。韦后派韦氏一族掌控朝政,并准备除掉李旦、太平公主等人。于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于六月庚子日(7月21日)提前发动政变,联合羽林军攻入皇宫,诛杀韦后,后又诛杀武延秀、韦温、宗楚客等韦武外戚集团的亲信成员。随后李重茂下诏将皇位禅让给李旦,李旦复辟登基,是为唐睿宗。
唐隆政变后,韦武集团被彻底消灭,唐廷大权重新掌握在李氏手中,与此同时,参与政变的太平公主势力声望不断增加,后与太子李隆基相互争权。无力处理局面的睿宗只能传位给李隆基,是为唐李隆基。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再次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一党,改元开元。至此,唐朝政权结束了多年的混乱局面,朝局开始趋于稳定,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
历史背景
宗室与外戚之争
李治时期,皇后武则天通过政治斗争中除对手,成为唐高宗最重要的政治助手。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废掉李显李显,以太后身份辅政,大力扶植武家子弟,并不断打压李姓宗室。自此,以武家代表的外戚势力与李姓宗室的争斗便逐渐加剧。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武则天称帝,武氏集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斗争并未结束,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等亲唐大臣趁武则天年老病重,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戴中宗复辟。中宗复辟后再次大权旁落,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中宗皇后韦氏、中宗之女安乐公主结为韦武外戚集团,共同把持朝政。
韦、武两家外戚势力联合专权的局面严重威胁到皇储的地位,景龙元年(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率军诛杀武三思父子,但因兵力薄弱,政变被平定,李重俊被杀。太子死后,韦皇后、安乐公主一党势力更为强大,以中宗之弟李旦、李旦之子临淄王李隆基为首的李姓宗室与韦武集团的矛盾也不断加深。
中宗之死 韦后临朝
景元元年六月壬午(710年7月3日),中宗李显驾崩于神龙殿。中宗死后,韦武集团立中宗之子温王李重茂为帝,并在辅政问题上与相王、太平公主之间产生矛盾。太平公主、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草拟的中宗遗诏中以相王李旦辅政,但遭到了韦武集团的反对,最终韦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
韦皇后掌权后,大肆任用韦氏子弟。韦皇后之兄韦温总领内外兵马,驸马韦捷、韦濯分掌左、右屯营,武延秀和韦温的侄子韦播、族弟韦嗜、外甥高崇一同掌管典左、右羽林军及飞骑、万骑。一时间韦氏宗族与党羽内外联结,控制朝廷。韦皇后想要效仿武则天,其亲信宰相宗楚客也秘密上书,说韦氏会替代唐朝。于是韦皇后与韦温商议,准备谋害李重茂,并除掉作为李姓宗室之首的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
政变过程
事前准备
临淄王李隆基,是相王李旦的第三子,一直都有除掉韦武集团、匡复李唐的志向,于是暗地在长安招揽人才,并结交禁军“万骑”中的将领。兵部侍郎崔日用,一向依附于韦武集团,与宗楚客等人亲近,在知道韦皇后、宗楚客等人的密谋后,担心会祸及自身,于是派人向李隆基告密,劝告李隆基提前发动政变。
李隆基于是和苑总监钟绍京、尚衣奏御王崇、前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等人密谋,准备先发制人。太平公主也因与韦武集团不和,于是和李隆基一同密谋,并让自己的儿子薛崇简跟随李隆基。当时韦播、高嵩欲在万骑中立威,引起了万骑中很多人的不满。李隆基趁机劝说他们参与诛杀韦氏一族,得到了万骑将领葛福顺、陈玄礼等人的支持。有人劝说李隆基将政变的计划告知李旦,但李隆基以不想连累李旦也怕李旦反对政变为由拒绝。
政变当天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李隆基身穿便服与刘幽求潜入禁苑,到苑总监钟绍京的官署。钟绍京本欲反悔,但在妻子的劝说下,还是迎接李隆基等人。当天夜里,万骑将领葛福顺、李仙也来与李隆基集合,准备发动政变。将近二更时,政变开始。葛福顺持剑闯入羽林军军营,杀死韦播、韦、高嵩等人,并向羽林军宣告韦皇后毒死李显,危害社稷,拉拢羽林军参与诛杀韦氏一族。于是羽林军倒戈,追随葛福顺前往李隆基处。
李隆基确认了韦播等人的首级后,率领刘幽求等人从禁苑南门而出,钟绍京率领二百多个工匠,手持斧锯跟随李隆基。李隆基派葛福顺率领左万骑攻打玄德门,派李仙凫率领右万骑攻打白兽门,约定在凌烟阁前会师。葛福顺等杀死守将,攻入皇宫,李隆基率羽林军埋伏在太极宫玄武门遗址外,听到葛福顺等人的信号后也攻入皇宫。皇宫太极殿守护中宗灵柩的卫兵听到声音后,也披甲响应李隆基。
韦皇后惊慌疑惑之下逃到禁军飞骑营,飞骑士兵杀死韦皇后,将首级献给李隆基。安乐公主正在对着镜子画眉毛,也被乱军所杀。上官婉儿提着蜡烛迎接李隆基,并将自己所拟的中宗遗诏给刘幽求看,以视自己赞同政变。刘幽求替她向李隆基求情,但李隆基不允许,于是上官昭容被杀。随后李隆基派人搜捕韦武一族和其亲信,武延秀、韦温、宗楚客等人都被杀死。等到天亮,皇宫内外都已平定,李隆基掌控了局面,于是迎接相王李旦,入宫辅佐少帝李重茂。
结果与后续
唐隆政变后,唐朝大权被李旦、李隆基父子和太平公主掌控。同日少帝下诏大赦天下,临淄王李隆基被封为姬宜臼,参与政变的主要成员薛崇简、钟绍京、刘幽求等人都加官进爵,武氏宗族和党羽都被收捕诛杀。政变三天后,太平公主逼迫少帝李重茂下诏,将皇位禅让给相王李旦,李旦起先推辞,后在李隆基等人的劝说下同意登基,是为唐睿宗,李重茂被重封为温王。睿宗复辟登基后,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也加封一万户。睿宗还将韦皇后废为庶人,安乐公主废为悖逆庶人,将已死的武三思等武氏宗族除去爵位,开棺戮尸,并为被韦武集团迫害的李重俊、张柬之、李多祚等人平反。
睿宗即位后,唐隆政变的发起者之一太平公主势力声望不断增加,与太子李隆基相互争权。睿宗无力处理局面,于景云三年(712年)传位给李隆基,改元先天,是为李隆基。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再次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一党,改元开元,至此,唐朝政权归于稳定。
评价
学者黄成运认为:唐隆政变直接促成了少帝禅位,李旦登基,标志着唐朝的最高统治权在宗室内发生了一次转移, 从此李显一系统治终结,相王父子以及太平公主掌握了军政大权。
学者潘孝伟认为:唐隆政变后,韦武外戚集团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自武则天以来,唐宗室与外戚两大贵族官僚地主势力之间,长达五十年之久的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以李姓宗室的决定性胜利而告终,从而基本上清除了唐朝前期政治上的一种严重的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政变铲除了韦武集团的腐朽统治,为一批富有政治远见和卓越才干的政治人物如李隆基、姚崇、宋璟等陆续进入权力核心铺平了道路,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
相关影视
参考资料
唐明皇 (1993).豆瓣电影.2024-03-21
深宫计 深宫计 (2018).豆瓣电影.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