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宋璟

宋璟

宋璟(公元663年-737年),字广平,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人,为北魏吏部尚书宋弁的七世孙。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唐朝五代,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

宋璟年少正直,博学多才,工于诗赋。 唐高宗年间,宋璟十七岁即中进士,调上党尉,后在武则天李显时期,逐步升任监察御史,凤阁舍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务,中间被排挤下放为刺史后又起复。到睿宗时期宋璟官至宰相,因维护太子李隆基得罪太平公主被罢相,降为楚州刺史等职。但他被贬为地方官时仍为官清严,颇有政绩。开元时期,宋璟经姚崇举荐为相辅佐玄宗,他重视人才择选,因才授任官职,刑赏无私,又减轻苛政,直言进谏。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宋璟因推行禁断私铸恶钱等整顿吏治的措施,得罪相关利益方,玄宗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堂开国公后,第二次将其罢相。但宋璟仍得玄宗看重,视其为股肱耳目,后又起复迁为尚书右丞相。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宋璟上《乞休表》请求致仕回乡。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宋璟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太尉,谥号“文贞”。

宋璟年少时即以《梅花赋》为人所知,著有文集十卷,但已遗失,现仅《全唐文》存文十八篇,《全唐诗》存诗六首。他为官五十二年,历朝五代仕途起伏,三次为相。苏辙在《历代论》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则评价“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将宋璟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宋璟出生在邢州南和(今河北省省邢台市南和区阎里乡宋台),为北魏吏部尚书宋弁的七世孙。宋璟年少刚毅正直,博学多才,工于诗赋,七岁能写诗文,看一遍能诵背《服鸟赋》。

唐高宗调露年间,年仅十七岁的宋璟进士及第,调上党尉。著《梅花赋》投给时任绣衣直指使者的苏味道,苏味道盛赞他是辅佐君王的人才,宋璟一时名声大震。苏味道又将他举荐至合宫尉,武后长寿三年(公元692年)因宋璟业绩出众,天后亲自过问他意向,亲写诏书授其录事参军,不久后又升迁为监察御史里行,凤阁舍人。

仕途跌宕

宋璟为官刚正不阿,深得武后看重。武周时期,武则天宠臣张易之与张昌宗骄纵专横,诬构宰相魏元忠,赂贿凤阁舍人张说作伪证。当时宋璟同为凤阁舍人,劝谏张说要以名誉气节为重,并愿同担赴死之心,张说深受感动未做伪证,保护了魏元忠免受陷害。后宋璟担任左御史台中丞时,张昌宗私下问询相士运程违反宫规。宋璟上廷请奏追责,面对武则天的包庇,他不惧触怒圣颜,冒死上谏要求重查,以明国法。 后武则天下令二张兄弟到宋璟住所谢罪,宋璟却以公私分明为由拒而不见,因此宋璟也与张易之兄弟结怨,二张多次借故想中伤宋璟。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宋璟升迁吏部侍郎。中宗嘉奖他的正直,下令他兼任谏议大夫、内供奉,下朝后可议朝廷得失,不久后又任命为黄门侍郎。当时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恃宠执权,曾有事请托宋璟,却被宋璟拒绝,斥责武三思是外戚不得干预朝政。京兆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祸乱宫掖,反遭陷害被中宗下令诛杀,宋璟奏请中宗按典宪法查处,避免韦月将被处极刑,后发配岭南而死。

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中宗下诏宋璟为检校太原市长史没成行,又任命他为检校恩州刺史。当时河北频遭水潦,百姓饥馁,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封邑在贝州,不顾民生艰难还派遣专使来征收租赋,任贝州刺史的宋璟拒而不与。多次得罪了武三思,宋璟被挤出朝廷。后来他又调任杭州市相州刺史,但宋璟为官清明节严厉,百姓称颂,官吏也都不敢冒犯他。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中宗驾崩,宋璟迁为洛阳市长史。

景云元年(公元711年),李旦登基,宋璟被睿宗升任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行宰相之职掌管人才选拔,又兼任右庶子,加银青光禄大夫辅导太子李隆基。当时外戚及诸公主干预朝政,用人唯亲,选人授官秩序混乱,颇受学子平民怨怼。而宋璟上位后与同僚力排众议,大力革除弊端,做到用人唯贤,公平允正,为时人所称赞。

当时的朝政权利大部分被太平公主掌控,并意图谋害太子李隆基,宋璟与姚崇联名奏请,让公主出居洛阳市分散其势力,将掌握兵权的诸王派往各州当刺史,以确保东宫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李旦告知太平公主二人的建议,太平公主得知后大怒,李隆基因害怕而主动奏请皇上降罪于姚崇宋璟,于是他被罢相,贬为楚州刺史。 不久后,宋璟又调任魏、、冀三州刺史,河北按察使。又升迁幽州都督、兼御史大夫,接着拜任国子祭酒,兼任东都留守。

开元辅政

李隆基开元初(公元712年),设立雍州为京兆府,宋璟担任京兆尹、御史大夫,又因罪降为睦州刺史,转任广州市都督,任五府经略使。在广州任职期间,因当地旧习俗多以竹茅为屋,经常发生火灾,宋璟便教当地人烧瓦建屋,改造店肆,降低了火灾隐患,当地人为了感恩他,立碑颂扬纪念宋璟的功德。

后来玄宗召入任命他为刑部尚书。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姚崇举荐宋璟代任吏部尚书,兼黄门监,第二年官名改易为侍中。第二次掌宰相之职,宋璟仍刚正不阿,直言进谏,劝谏玄宗圣明行事,廉政节俭。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宋璟随同玄宗巡幸东都,路过谷(今河南省陕县),因山高路窄,车辆颠簸难以行走,玄宗恼怒欲罢免河南尹李朝隐和负责旅途事务的知顿使王怡,宋璟劝阻称皇上刚开始巡守便因道路治罪,会导致以后劳民伤财,百姓受难。玄宗令宋璟与苏颋为皇子公主制名及封邑,宋璟上奏以古代范例劝诫玄宗应体现父亲的公平之心。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玄宗岳父王仁皎去世,其子请求筑坟高五丈二尺以示厚葬。宋璟称当时务奢之风正盛,皇亲国戚更应以身作则,坚决阻止了这次厚葬。 过后玄宗称赞宋璟等人能再三坚持劝谏他以正身成纲纪,成全他万代之后的美名,并差专使赏赐宋璟等人彩绢四百匹。

宋璟杀伐果断,极力整顿、削杀当时的贪污受贿之风。当时每年地方各道须派人定期向皇帝、宰相汇报工作,长此而往使者都养成了进京携带珍宝贵物,结交权贵以求晋升的风气。宋璟面奏玄宗的允许,勒令所有官员一律退回礼品,以绝官吏间贪污受贿的风气,避免了人才选拔不公、官官相护的情况。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宋璟因禁断私铸恶钱,招致利益相关的怨恨,玄宗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府开国公后,进而罢免宰相,明升暗降。但他仍为玄宗为看重,委派其处理各项重要事项。京兆人权梁山谋逆聚众暴动,因牵涉人数众多久未决断,玄宗任命宋璟为京兆留守覆审讼案。宋璟只治罪了造反的主谋数人,其他人因受权梁山诓骗胁迫的则上奏释放,避免多人冤狱。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玄宗又东巡,宋璟留守京都。玄宗出发前,称宋璟为国之元老、玄宗股肱,在其东巡离开长安之时若有治国规划与谏言可提前告知。宋璟谏言后,玄宗赏赐优渥,并将宋璟的谏言手写下来,称:“所进之言,书之座右,出入观省,以诫终身。”又让宋璟进兼吏部尚书。

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宋璟又升迁尚书丞相,与张说、源乾曜同日拜官。玄宗敕命太官设宴席,太常奏乐,在尚书都省大会百僚作为庆贺,还亲自赋诗褒述,书写送予他。

晚年荣宠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宋璟上表《乞休书》称心力不足,请求辞官告老还乡,玄宗只得同意,并保留原有禄奉,赐绢五百匹。宋璟回到洛阳市的私宅休养,并谢绝太子宾客来访,以方便疗养身体。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玄宗驾幸东都,宋璟迎接,玄宗还遣荣王亲自慰问他,之后更是频繁遣人赠送药饵。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一月十九日,宋璟在洛阳明教里的私宅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李隆基追赠他为太尉谥号“文贞”,丧葬赐米粟,常数有加,丧葬官供,并命河南少尹崔释之充任监护使,负责办理宋璟丧事。

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九月二十五日,宋璟之孙宋俨重议为祖父立碑,请六十五岁的颜真卿撰写碑文,立于宋璟墓前。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宋璟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三十七人被李适定为宰臣上等。

康熙帝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宋璟与历代功臣四十人,受封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官举措

整顿吏治

维护政权

睿宗时期宋璟首次为相,当时太平公主干预朝政,意图谋害太子李隆基,很多人敢怒不敢言,宋璟却强烈反对。并与姚崇密奏睿宗,提出太平公主与各诸王矛盾纷争交构,不利于东宫安定,请奏将李成器等诸王外派为刺史;免去岐王李范和薛王李业所担任的左、右羽林军大将军职务,任命他们为太子左、右卫率以事奉太子;将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安置到东都洛阳。后睿宗下令诸王、驸马一律不得统率禁军,任职的都必须改任其他官职。

李显时期外戚和各位公主干预朝政,大肆受贿为人谋官,只要送上一定银钱就可绕过朝廷考察,直接得到由皇帝亲笔敕书任命的官位,称为斜封官。到睿宗时期,宋璟与姚崇及御史大夫毕构谏言:先朝所任命的斜封官应当全部予以废黜。睿宗同意了他们的意见,罢免斜封官数千名。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此举帮助睿宗肃清外戚、太平公主等外党势力,保全皇位安定。

用人公允

中宗末期崔湜郑愔先后主持选人授官的事务,请托情况严重,人才选拔被权贵豪门所挟制,导致品阶秩序混乱。为官职空缺预备两年的注册备用人员不足,而且将科举选人设置在冬季,学子平民多有怨议。宋璟与侍郎李乂卢从愿等大革前弊,不畏强权,提出了用人“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的准则,选拔升降公平公允,井然有序,请托告求的现象减少。在一万多名候选官员中,经三后入选的不超两千人,人们都叹服于他们的公正无私。

开元初宋璟为相,效仿贞观时期的制度,提出百官奏事时应有谏官、史官在旁的规定,以防奸小人私下在皇上身边进谗言,减少了奸佞小人诬谄好人的情况。

修订律法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李隆基命宋璟等删定格令,次年奏上《开元后令》(已佚),但大部分内容为《唐六典》所收,提供了唐朝行政法的详细内容,英国学者崔瑞德在《剑桥中国隋唐史》中认为这些律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确保了唐朝的中央集权。

经济举措

禁通恶钱

唐朝时民间私铸恶钱之风盛,导致品相拙劣的恶钱泛滥,破坏经济秩序。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宋璟奏请禁止民间私铸恶钱。开元六年(公元718)正月,又切断天下恶钱,只通行二铢四紊钱。当时江准一代恶钱尤其泛滥,成色品相参差不齐,朝廷派遣监察御史萧隐之到江淮使去推行切断私铸恶钱流通事宜,但严峻强硬的推行政策,导致当时社会物价腾起,流闻京师,社会动荡,不少权贵利益也被触犯,最后隐之贬官,宋璟也因此被罢相。

遏制受贿

唐代规定,每年地方各道须派人定期向皇帝、宰相汇报工作。使者进京,往往多带珍宝贵物结交权贵以求晋升,导致官吏收礼受贿成风。宋璟面奏李隆基,勒令所有礼品一概退回,以绝侥求之路,削杀收礼受贿之风。

民生举措

宋璟任清河郡刺史时,河北频遭水患,百姓穷苦不堪,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封邑在贝州,却不顾民生艰难还派遣专使来征收租赋,宋璟不惧权威,拒绝上缴租赋。担任广州市都督时,当时广州人的习俗多用竹子茅草搭建房子,容易引发火灾或倒塌,宋璟教他们烧瓦,改造店肆,降低了火灾隐患。

个人作品

宋璟工诗善赋,少时以《长松篇》《梅花赋》献苏味道,知名于时。《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文》亦收录有其作品。

人物争议

宋璟的《梅花赋》在宋元以后陆续有考论其真伪,其中以《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六李纲《梁溪集》提要举出的《隐居通议》所收宋璟《梅花赋》“大抵点窜纲《赋》,十同七八,其为伪托显然”是最有力的辨伪。学者李成晴认为,在通过诸家考论后,《全唐文》所收宋璟《梅花赋》系伪文的问题已是定。

但迄今诸家研究仍有未解决的两个疑点,主要集中在《梅花赋》伪文的考原方面:

第一,《全唐文》所收宋璟《梅花赋》文本流传的最初源头是现存的何种文献?学者李成晴认为:《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所举的“元刘埙《隐居通议》所载璟赋二篇皆属伪本”,和被认为是传本之源的刘辰《补证》中的宋《赋》,此两篇文本经溯源其实首见于更早的方回《桐江集》。方回也是宋璟《梅花赋》伪文最早的传播者,当时他认定自己所抄出的《梅花赋》为真本,还请名书家赵孟頫书写,其推广传播的意图是很明显的。另考证田艺蘅《香宇集·续集》卷六的《鲜于伯机书宋广平梅花赋跋》,及托忒克·端方《壬寅消夏录》著录有《鲜于伯几许灵长书梅花赋孙雪居画梅合卷》,这两篇可得知鲜于枢系从何荣祖家传得此赋,并认为“实东京旧国子监写本”,可见其源头也是自方回。另需考明的是,题为宋璟所作的《梅花赋》,在宋末方回之前,是否有流传的情况。通过舒邦佐的《双峰先生存稿》卷六《读广平梅花赋》、周密著《癸辛杂识·后集》“荔枝梅花赋”的记载,可见方回抄赋前此赋已在世间流传。但舒邦佐、周密的记载与方回传出本已无法考实是否为同一本,但最先将今天所能见到的《梅花赋》伪文著录并推广其流传的,则属方回。

第二,《全唐文》所收宋璟《梅花赋》是否仅如四库馆臣所提出而被宋翔凤、劳格等人所称引的“大抵点窜纲《赋》”?伪文于李纲拟作《梅花赋》之外是否有他种资以刺取的文本? 学者李成晴认为宋翔凤《过庭录》还是刘辰《补证》,都没有系统地对《赋》文如何作伪进行更深入的探求。考证宋璟《梅花赋》伪文多有刺取他人文章之例,除自撰外,其作伪来源有三:一为李纲《梅花赋》;二为《文苑英华》所收《落叶赋》《道观内柏树赋并序》《采药赋》;三为宋词,八则词句对比,可见作伪者颇费心思与诸多破绽。虽仅有方回版本流传,无法考证作伪之人,但通过文本分析,我们仍可略窥作伪者的手法和用心,并可在文本衍生的视角下观察一篇伪文是如何被章句编排而成的,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再辨伪之外的又一层意义所在。且《桐江集》本《梅花赋》保存了伪文最初的面貌,而《全唐文》所录几经传讹,已使得伪文袭取前人文字的证据愈加难以考证。

人物关系

家庭关系

人际关系

人物评价

人物总评

资治通鉴》称赞:璟为相,务在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之说,二人得李隆基敬重,上朝退朝玄宗均会起身相送。

旧唐书》史臣曰:履艰危则易见良臣,处平定则难彰贤相。故房、杜预创业之功,不可俦匹。而姚、宋经武、韦二后,政乱刑淫,颇涉履于中,克全声迹,抑无愧焉。赞曰:姚、宋入用,刑政多端。为政匪易,防刑益难。谏诤以猛,施张用宽。不有其道,将何以安。

历代评价

时任绣衣直指御史的苏味道,叹服宋璟的《梅花颂》,称:真王佐才也。

唐玄宗李隆基评价:彼卖直以取名耳。

唐初期宰相魏徵: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而近之。武帝之于汲黯、卫青、公孙弘,明皇之于姚崇。宋璟、李林甫可见矣。中庸之尊贤,必以修身为本。

唐开元年间宰相卢怀慎:宋璟立性公直,执心贞固,文学足以经务,识略期於佐时,动惟直道,行不苟合,闻诸朝野之说,实为社稷之臣。

唐开元年间宰相张说:降王宰兮远国灵,歌北户兮舞南溟。酌七德兮考六经,政画一兮言不再,草木育兮鱼鳖宁。变蓬屋兮改篱墙,鱼鳞瓦兮鸟翼堂。洞日华兮皎夜光,火莫炖兮风莫,事有近兮惠无疆。昆仑宝兮西海财,几万里兮岁一来。舟如鸟兮货为台,市无欺兮路无盗,旅忘家兮扃夜开。越井冈兮石门道,金鼓愁兮旌好。来何暮兮去何早。牛牲兮菌难卜,神降福兮公寿考。

唐朝史官柳芳:李隆基以雄武之才,再开唐统,贤臣左右,威至在已。姚崇、宋璟、苏颋等,皆以骨鲠大臣,镇以清静,朝有著定,下无觊觎。四夷来寇,驱之而已;百姓富饶,税之而已。继以张嘉贞张说,守而勿失。

唐朝名臣、书法家颜真卿:於戏,逆鳞劘上,匡救之义深;守死不回,人臣之致极。况乎文包风雅,道济生灵,建一言而天下倚平,含九德而三光式序。超无友而独立者,其惟广平公乎。

唐朝经济学家李巽:姚元崇、宋璟、刘幽求,或辅相一代,致理平之化;或忘身徇难,成中兴之业。

天宝中期宰相李绛北齐任杨遵彦则理,用高阿那肱则乱;隋代任高颎则理,用杨素则乱;国家任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姚崇、宋璟则理,用李义府、许敬宗、李林甫、杨国忠则乱。

李纯时期宰相崔群:玄宗初得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则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

中唐名相裴度:“纪李世民李隆基之德,则言房、杜、姚、宋。自古至今,未有不任辅弼而能独理天下者。”

唐朝诗人白居易: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武。

唐代文学家元稹: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铺陈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张说、苏、嘉贞、九龄之徒,皆能始终弥缝,不失纪律。

李恒时期宰相崔植:明皇守文继体,尝经天后朝艰危,开元初,得姚崇、宋璟,委之为政。此二人者,天生俊杰,动必推公,夙夜孜孜,致君於道。

唐文宗:俾畴贤相,以访遗裔。或血食不继,宗已芜。如遂良之委笏面诤、名垂隶书,仁杰之恢复庙社、事形先觉,宋璟之文吏骨鲠、功参治平,元之守规画一、时成有裕。

唐代文学家杜牧:宋开府璟,亦进士也,与姚唱和,致开元太平者。凡此十九公,皆国家与之存亡安危治乱者也。

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家、《旧唐书》监修者刘昫:履艰危则易见良臣,处平定则难彰贤相。故房、杜预创业之功,不可俦匹。而姚、宋经武、韦二后,政乱刑淫,颇涉履于中,克全声迹,抑无愧焉。姚宋入用,刑政多端。为政匪易,防刑益难。谏诤以猛,施张用宽。不有其道,将何以安。

北宋宰相寇凖: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

宋代词人宋祁姚崇以十事要说天子而后辅政,顾不伟哉,而旧史不传。观开元初皆已施行,信不诬已。宋璟刚正又过于崇,玄宗素所尊惮,常屈意听纳。故唐史臣称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呜呼!崇劝天子不求边功,璟不肯赏边臣,而安史之乱,卒蹈其害,可谓先见矣。然唐三百年,辅弼者不为少,独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何哉。君臣之遇合,盖难矣夫。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姚(崇)宋(璟)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唐代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

北宋大臣、文学家苏辙:玄宗初用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后用张说、源乾曜、张九龄;宪宗初用杜黄裳李吉甫裴垍裴度李绛,后用韦贯之、崔群。虽未足以方驾房、杜,然皆一时名臣也。故开元、元和之初,其治庶几于贞观。开元之初,天下始脱中、睿之乱。玄宗励精政事,姚崇、宋璟弥缝其阙,而损其过,庶几贞观之治矣。

宋代词人叶梦得:唐人房玄龄、裴度优于德量,宋璟、张九龄优于气节,魏徵陆贽优于学术,姚崇、李德裕优于材能,姚崇蔽于权数,德裕溺于爱憎,则所胜者为之累也。

辽金时代大臣韩昉:唐自太宗以来,惟明皇、宪宗可数。明皇所谓有始而无终者。初以艰危得位,用姚崇、宋璟,惟正是行,故能成开元之治。末年怠于万机,委政李林甫,奸谀是用,以致天宝之乱。苟能慎终如始,则贞观之风不难追矣。

南宋文学家洪迈: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为汉、唐名相,不待诵说。然前六君子皆终于位,而姚、宋相明皇,皆不过三年。萧何且死,所推贤唯曹参;魏、丙同心辅政;房乔每议事,必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姚崇避位,荐宋公自代。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

金朝张珪:国之安危,在乎论相。昔李隆基,前用姚崇、宋璟则治,后用李林甫、杨国忠,几致亡国。

南宋学者徐钧:一片刚方铁石心,梅花冷淡独知音。君王外貌虽加敬,卖直谁知内忌深。

明朝礼部尚书、诗人孙承恩:抗颜伪武,合志闻元。挺挺谔谔,切论危言。清介之守,刚正之气。卓哉相业,吁其难继。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姚崇、李泌才相似也,崇体近实,泌用近玄;狄仁杰、宋璟器相似也,仁杰近圆,璟则方;陆贽、李绛识相似也,贽达遂;杜黄裳、裴度略相似也,黄裳近疏度近密。

明朝大臣李廷机:唐明皇登基,左相姚元之。宋璟为右相,中外乐雍熙

明清时期思想家王夫之:使得丙吉之量,宋璟、张九龄之节,韩琦之忠,姚崇、杜黄裳之才,清本源,振纲纪,以纳之于高明弘远之途,汉其复振矣乎。

清代文学家蔡世远:汉唐以来,人材辈出,后先相望,略综其概,雍容赞、有始有终者,魏、丙、第五伦、姚、宋、王旦李沆、韩、富也。

近现代历史学家蔡东藩:唐室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窃谓姚宋之才识有余,而度量不足,观其排挤张说,牵及岐王,假令因此穷治,辗转株连,岂非一场大狱。姚有为,宋有守,固皆良相也。故论相体者终当以宋璟为正,次为苏颋,次为源乾曜张说。

轶事典故

不惧强权

宋璟曾参加朝堂宴席,当时易之兄弟皆为列卿,位三品,宋璟本阶六品,位置在下。张易之素来害怕宋璟,妄图想取笑他,便虚位作揖对宋璟说:"公第一人,怎么坐下面呢?"宋璟回说:"才劣品卑,张卿才是第一人,何也?"当时朝列内均因二张为武后的内宠,不称他们为官,而称张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天官侍郎郑善果对璟说:"中丞怎么称呼五郎为卿?"宋璟说:"以官言之,正当为卿;若以亲故,当为张五。我又不是易之的家奴,哪里称他为郎?郑善果你太懦弱了!"其刚正皆此类也。

守法持正

宋璟的远房叔父宋元超参加吏部选拔,告知主考官说与宋璟的关系,希望能照顾。宋璟得知后,告知吏部说:元超虽是叔父,但并不常见,我不敢隐瞒,但也不愿以私情有损公事,如果他没说,吏部可照章办事,但现在他把关系声张,那就得避嫌矫正了,请不要录用他。

有人推荐隐士范知,精于文章之学,并且进献了他所作的文章。宋璟称:“看所作《良宰论》,此人颇有阿谀奉承之嫌。隐士应当尽情说出公正无私的议论,怎么能仅写阿谀奉承的话语来求得容身呢!若文笔真好,自然可通过科举出仕,因此不可为他单独上奏。”

耻于谄媚

李隆基宠幸家奴王毛仲,百官都喜巴结他。王毛仲嫁女,唐玄宗问他还缺什么。王毛仲说还有一人未请到。唐玄宗说:“我知道你请不到的那人,一定是宋璟了。”唐玄宗命张璟第二日必须去他家里。但第二天中午,所有太子宾客都不敢开席等着宋璟,等了很久之后,宋璟才到,先执酒庆贺,酒没喝完便说腹痛回去了。璟之刚直,老而弥笃。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玄宗任命宋璟为刑部尚书,派宦官杨思勖去迎接宋璟。一路上,宋璟未与杨说过话。杨思一向习惯尊贵荣宠,恼怒于对宋璟不愿与他交结,向玄宗告状。玄宗嗟叹良久,更看重宋璟耻于谄媚的品格了。史家赞美为“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

宋璟砸碑

宋璟任广州都督时,专注改善民生,颇得百姓拥戴。当时因广州习俗惯用有火灾隐患的茅草搭建房子,宋璟教他们烧瓦,改造店肆,降低火灾的隐患。广州人感恩立碑纪念宋璟。但宋璟听闻之后上言:“立碑是传颂功德。臣的功绩不足以传颂,广州人因为臣现在是宰相,所以写的都是赞美之词,易成谄谀的风气。想要厘正这风气,请从臣开始。”随后,宋璟又亲赴广州,说服当地官员和百姓,砸毁了他的碑。

赐箸表直

宋璟为宰相时,朝野都夸奖他正直,当时开春御宴,玄宗将他所用的金箸,赏赐给宋璟。宰相十分惶恐,唐玄宗见状说:并非是赏赐你黄金,而是赏赐你筷子,表彰你的正直。宋璟才受宠若惊地接过金箸,但“守法持正”的老臣,并不敢以金箸进餐,而是把金箸供在相府。

有脚阳春

李显时,宋璟因谏言被贬为刺史。但宋璟没有消极怠工,到地方后也尽心尽力为官为民,廉洁奉公,颇得民声,当时的百姓都称赞宋璟像长了脚的春天,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和温暖带到哪里。

端午更名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时间为五月,也名端五。唐玄宗时,因为他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名相宋璟建议要避讳,就把“端五”改为“端午”,从这以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

铁石心肠

宋璟为官多年,品性刚正不阿,浩然正直,但所扬名的《梅花赋》却是风流妩媚。皮日休《桃花赋·序》称宋璟“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能吐婉媚辞。”赵鼎《蝶恋花》说:“漫道广平心似铁,词赋风流,不尽愁千结。”

遗德流播

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御史吉温因为私怨陷害御史中丞宋浑(宋璟之子),导致他被贬官到贺州市任职。殿中侍御史颜真卿说:“怎可因一时私怨就陷害宋璟的后代呢?”

后世遗迹

宋璟碑

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宋璟的第四子宋浑任御史中丞,殿中侍御史颜真卿是其部下。唐朝时期,极盛立碑颂德之风。宋浑与颜真卿商量为父立碑,并准备上奏求“御制碑文”。但当时因宋浑贪赃枉法,被贬官至贺州,建碑之事因而搁置。到了李豫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二月,宋璟之孙宋俨上奏重议立碑之事,请六十五岁的颜真卿撰写碑文,并由昭义军节度观察使薛嵩主持,命权知邢州刺史封演“购他山之石,曳以百牛,潺刻字之工”。大历七年(公元772年)九月二十五日,将是碑遂立于宋璟墓前。至大历八年(公元773年),颜真卿"尝思前文疏漏而增补碑文”,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重新增写《唐故大尉广平相国宋碑侧记》,于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春补刻于碑的左侧。宋璟碑的建造前后历时29年,碑正文和碑侧记相隔多年,书写风格相差较大。因碑为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撰,故亦称颜鲁公碑。

《宋璟碑》高420厘米(其中碑身高285.5厘米),宽147厘米,厚42厘米。原碑首龟,首高130厘米,趺佚。额篆“唐朝故尚/书丞相/赠太尉文/贞公宋公/神道之碑”5行20字。碑身四面刻字,“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宋璟之孙宋俨为“追念祖父德业”所立,总计3600余字,到颜真卿补书,合计共4400余字。清代学者在《复初斋文集》中评称:“颜档以《宋广平碑》为最善,而其碑侧小楷书,古朴淡远,尤颜楷所罕见。”

《宋景碑》在明代已断裂。正德十二年(1517年),沙河县令方豪将断碑重新衔接竖立,并作《续宋文贞公神道碑记》记录此事。原碑在河北沙河市东户乡东户村中学(现为邢台市第三十三中学,属邢台信都区)。邢台市清风楼内有翻刻碑,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明教坊

明教坊,是隋唐洛阳城天街东侧第一坊,是唐代“四大贤相”之一宋璟和著名“苏味道”之一崔融曾经居住的地方。2013年作为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的一部分,入选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

研究书目

《唐故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侧记》(见《颜鲁公集》《全唐文》及《全唐文新编》)

旧唐书》卷96

新唐书》卷124

资治通鉴》卷207《唐纪》

大唐新语》卷2《刚正》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2023-09-26

古代读书人的向往:谁能成为“文正”公.学习强国.2023-09-27

..2023-09-26

..2023-10-17

..2023-09-30

..2023-09-29

唐《宋璟碑》.中国政法大学.2023-09-30

《唐会要》.国学导航.2023-09-25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爱思想.2023-10-17

..2023-09-29

..2023-09-29

..2023-10-18

..2023-09-29

..2023-10-28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三》.汉典古籍.2023-09-25

《北齐书·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六》.国学导航.2023-09-25

唐朝名相宋塌背后若千鲜为人知的秘密.https://shunanhu126.lofter.com/.2023-09-30

《旧唐书·卷一百六·列传第五十六》.国学导航.2023-09-25

..2023-10-18

《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五》.汉典古籍.2023-09-25

《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六》.汉典古籍.2023-09-25

..2023-10-18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汉典古籍.2023-09-25

《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五》.汉典古籍.2023-09-25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二》.汉典古籍.2023-09-25

..2023-10-18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六》.汉典古籍.2023-09-25

《全唐文·卷六百五十》.汉典古籍.2023-09-25

..2023-10-18

..2023-10-18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二》.汉典古籍.2023-09-25

《旧唐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四十六》.国学导航.2023-09-25

《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国学导航.2023-09-25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四十九》.国学导航.2023-09-25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唐纪二十七》.国学导航.2023-09-25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唐纪三十》.国学导航.2023-09-25

《栾城后集·卷十一》.国学网.2023-09-25

《避暑录话·卷下》.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09-25

《金史·卷四·本纪第四》.国学导航.2023-09-25

《新元史·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三十六》.国学导航.2023-09-25

宋璟.中华网.2023-09-30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一四 宋文贞公.古诗文网.2023-09-30

..2023-09-30

《五字鉴》.国学网.2023-09-25

《读通鉴论·卷八·顺帝》.国学导航.2023-09-25

《二希堂文集》.国学大师.2023-09-25

唐史演义:第四十二回 赠美人张说得厚报 破强虏王晙立奇功.国学导航.2023-09-25

唐史演义:第四十三回 任良相美政纪开元 阅边防文臣平叛虏.国学导航.2023-09-25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8030283191618691967&item_id=18030283191618691967.学习强国.2023-09-29

..2023-09-29

“有脚阳春”宋璟.学习强国.2023-09-29

名相宋璟轶闻故事《端午更名》.豆瓣.2023-09-29

..2023-09-29

..2023-09-29

宋璟碑-邢台市沙河市宋璟碑旅游指南.博雅人物网.2023-09-25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30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河南文物局.2023-09-30

唐明皇.豆瓣.2023-09-30

太平公主秘史.豆瓣.202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