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杜如晦

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唐朝初年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杜如晦出生于官宦世家,高祖、曾祖、祖父均在北周隋朝为官,父亲杜吒为隋朝昌州长史。隋大业年间,杜如晦深受吏部侍郎高孝基器重,被补用为滏阳县(今磁县)尉,后弃官而归。唐高祖平定长安(今陕西西安)后,杜如晦被秦王李世民召进府中任兵曹参军,不久升为陕州区(今河南三门峡西)总管府长史。后来跟随李世民讨伐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时常参议军中机密,升迁至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并以本官入文学馆,为十八学士之首。天策府建立后,杜如晦任从事郎中。后又参与谋划“玄武门之变”,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升任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食邑实封一千三百户。贞观二年(628年),又以本官检校侍中,兼任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贞观三年(629年)二月接替长孙无忌任尚书右仆射,仍掌管选拔官吏事宜,与房玄龄共同掌管朝政。冬季染病辞官,贞观四年(630年)病逝,享年四十六岁。逝世后,李世民追赠开府仪同三司。下葬时,加赠司空,谥号成,并亲笔下诏令虞世南为杜如晦撰写碑文。杜如晦逝世一周年后,唐太宗追赠杜如晦为密州刺史,改封莱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阎立本为二十四位功臣绘制等身像置于凌烟阁中,杜如晦位列第三。

杜如晦现仅存《虞世基罪当死论》这一篇文章,是上书给唐太宗的奏议。认为臣子的职责是谏诤,应该恪尽职守,有言于天子,不可偷安高位。杜如晦担任宰相时,天下刚刚安定。台阁制度、礼乐典章都由杜如晦、房玄龄两人共同制定。《旧唐书》评论称:房、杜二人,皆有卓越的治国之才,又恰好遇到明主,进献的计谋都合适,因而成就太平盛世。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擅于决断,人称“房谋杜断”,唐朝谈及良相,首推房、杜二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杜如晦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小聪慧,爱好谈论文史。自命风流,心怀大志,处事果断。隋朝大业年间,杜如晦凭借参加常调的机会参加选拔任官,吏部侍郎高孝基非常器重他,认为他有应变之才,应当作为栋梁使用。暂时让他屈就卑职,补用为滏阳县(今河北磁县)尉。杜如晦见隋朝政治腐败,不久后弃官而归。

辅佐李世民

秦王府幕僚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率兵攻克长安(今陕西西安),同年五月,李渊接受杨侑禅让称帝。六月,李世民授封为秦王。杜如晦被秦王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升任陕州区(今河南三门峡西)总管府长史。当时府中有很多英才被外迁,房玄龄向秦王李世民推荐杜如晦,说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秦王李世民上奏留下杜如晦,担任明秦王府城墙遗址属官。后来杜如晦跟随唐太宗征伐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参议军国机要,杜如晦剖断如流,深受同僚佩服。升迁至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并兼任文学馆学士。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建天策府,任杜如晦为从事郎中,为十八学士之首。

策划玄武事变

秦王李世民屡建功勋,引得太子李建成的忌惮。太子李建成数次加害李世民,并与齐王李元吉暗中勾结后宫嫔妃尹德妃张婕妤,在李渊面前屡次诬陷李世民。杜如晦和房玄龄认为先发制人才能转危为安,劝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李建成认为秦王府中最值得害怕的谋士,就只有杜如晦和房玄龄,于是伙同李元吉在高祖面前诬告他们,因此高祖下令贬逐杜如晦和房玄龄。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命长孙无忌密诏杜如晦和房玄龄。但由于受到高祖贬斥,二人不敢前来。李世民以为二人背叛了他,命尉迟敬德带他的佩刀前去查看情况,如果二人仍不肯前来,就砍了二人头颅。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一起前往,告知二人李世民决计发动政变,劝二人前往参与谋划。于是杜如晦与房玄龄身着道士服,秘密前往秦王府出谋划策。秦王李世民密奏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图谋不轨。并率长孙无忌等伏兵玄武门,最终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事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杜如晦以功拜太子左庶子。

担任宰相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李世民即位。九月,李世民论功行赏,以杜如晦、房玄龄等五人功居第一,杜如晦升任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食邑实封一千三百户。贞观二年(628年),杜如晦晋升为检校侍中,兼任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务。四月,突厥内乱,突利可汗颉利可汗打得节节败退,派遣使臣前来求援。李世民与突利可汗是结拜兄弟,又与颉利可汗订立过盟约,难以抉择。杜如晦进言表示戎狄没有信义,以后终归会背负盟约,应该趁现在突厥变乱,发兵夺取。唐太宗选取折中的办法,向背靠突厥的梁师都发兵。突厥派大量援军帮助梁师都,正好遭遇柴绍等人率领的唐军,突厥大败不敢再前往救援。梁师都被他的堂弟梁洛仁杀死,梁洛仁带城投降,原属于梁师都的地盘成为天宝的夏州。贞观三年(629年)二月,杜如晦接替长孙无忌任尚书右仆射,仍掌管选拔官吏事宜,与房玄龄共同掌管朝政。台阁制度、礼乐典章都由杜如晦、房玄龄两人共同制定。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诀断,二人同属李世民最为信任的智囊团成员,每当人们谈及唐朝贤相,首推杜如晦、房玄龄。杜如晦认为高孝基有鉴别人才得能力,为他树立神道碑来纪念他的功德。

重病辞世

贞观三年(629年)十二月,杜如晦病重辞官。唐太宗李世民特许俸禄赏赐依旧,多次派使者问候病情,名医好药不停送去府中。贞观四年(630年),杜如晦病情愈发严重,唐太宗派太子到杜如晦的府邸亲临问候,又亲自前往探望,抚摸着他哽咽,赐下杂帛千段。为了让杜如晦活着看到儿子拜授官职,李世民破格提拔杜如晦的儿子杜构任尚舍奉御。贞观四年(630年)三月,杜如晦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唐太宗哀恸不已,停止朝会三天,追赠开府仪同三司。等杜如晦下葬时,又加赠杜如晦为司空,改封莱国公,谥号成,并亲笔下诏令虞世南为杜如晦撰写碑文。杜如晦墓在咸宁县南三十里(今西安市长安区司马村,现已被破坏,墓碑也不知所终。

身后之事

唐太宗时常记起杜如晦,吃到鲜美的瓜,也要派使者拿到杜如晦的灵前祭奠。曾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银带,想起曾经杜如晦和房玄龄一起辅佐他的日子,泫然泪下,另取黄金带派遣房玄龄亲自送到杜如晦家。偶然梦到杜如晦,第二天跟房玄龄谈及,也要敕御馔前往祭奠。贞观五年(631年)杜如晦忌日时,李世民派遣尚宫慰问杜如晦的妻子儿女,他的国府官佐都不取消,恩礼一点都没有减少。后又下诏追赠杜如晦为密州刺史

儿子杜构承袭莱国公爵位,官职做到慈州刺史。因弟弟杜荷谋反被牵连治罪,流放到岭表而死。儿子杜荷娶了城阳公主为妻,赐爵位襄阳郡公,授任尚承奉御。贞观年间和太子李承乾谋反,获罪处斩。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阎立本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等二十四位功臣绘制等身像置于凌烟阁中,杜如晦位列第三。

施政举措

中央机构设置

贞观以前,隋唐的政治体制始终处于调整之中。李世民即位后,落实三省体制,降低尚书省长官的地位,不再任命尚书令,左、右仆射成为尚书省的实际长官。同时突出中书省、门下省的地位,使三省之间实现真正的平衡。学者张芳认为杜如晦自成为秦王府属以来,一直参议军国机要事宜,后又升任尚书右仆射,对唐初中央政治体制改革,如三省制度的定型与完善以及中书门下议事制度的最终形成上,都有不可忽视的功劳。

地方监察区划

从贞观元年(627年)开始,杜如晦就帮助唐太宗进行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杜如晦主持省并州县的同时,总体规划和领导着针对不合理行政区划进行的改革,设置十道,不断派遣使者分道巡察州县,加强中央政权对地方长吏的监察和控制力度。

官员选拔考核

唐朝五品以上的官员选授,是不经过考试,直接由宰相提名后,皇帝批准的。六品以下官员的选授则是通过考试,由尚书省吏部和兵部主持选。贞观二年(628年)杜如晦任吏部尚书,贞观三年(629年)任尚书右仆射,仍掌管官员选拔事宜。李世民想征用瀛洲刺史卢祖尚入朝,也是由杜如晦负责谕旨。由此可见在贞观初年,杜如晦承担着高级官吏的选授职责。除了官员的选拔之外,杜如晦还负责官员考课工作。在职官员的考核集中于尚书省,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掌内外官考”,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主要思想

选拔官吏

杜如晦升任宰相后仍掌管官员选拔事宜,他认为人才的选拔应当效仿西汉东汉,由州郡将闻名于乡里的有德之士推荐给朝廷,经朝廷考核后予以任用。现在每年选拔的人才多达数千人,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一个人的真实德行,吏部只能做到授予他们品级和职位而已。现行选拔官员的规章制度,无法筛选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为官之道

杜如晦认为臣子的职责是谏诤,不能因为君主不接受劝谏,就闭口不提意见。君子应当面临危难仍坚守节操,敢于直言。危难时去扶持,倾倒时去支撑。应当在该直言劝谏的时候,在其位谋其职,不能苟且偷安。

人物关系

人物评价

同为唐初宰相的房玄龄对杜如晦赞誉有加,杜如晦还未曾崭露头角,房玄龄就称他有“王佐之才”。房、杜二人同掌朝政时,房玄龄与李世民商议国事,也要说“非如晦莫能筹之”。

同为唐太宗十八学士的文学家褚亮赞扬道:“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他赞扬杜如晦有文才,功业卓著。赤胆忠心,履行大义,成就事业,扬名四海。

唐太宗李世民称赞杜如晦:“识量清举,神彩凝映,德宣内外,声溢庙堂。”

唐朝史官柳芳曾评价杜如晦、房玄龄二人,辅佐皇帝平定祸乱不炫耀功劳,王珪魏徵善于谏诤,杜如晦、房玄龄把正直之名让给他们;英国公李勣、卫国公李靖善于用兵,杜如晦、房玄龄以文治理国家。吸收众人的优点为君王效力,不断提拔优秀人才,这就是他们成就美名的原因。

后晋刘昫在《旧唐书》中评价杜如晦为贤良的辅佐大臣,认为杜如晦和房玄龄二人才华横溢治国有方,深谋远虑左右辅佐,共同开启了国运福。

新唐书》中认为杜如晦称得上著名的宰相。杜如晦虽然任职时间短,但看房玄龄对他的赞许和李世民对他的亲近信任,就可以看出来他的谋略肯定有超于常人的地方。而且杜如晦和房玄龄的功勋,比得过汉朝萧何曹参,却并没有显露自己的名声,尽心辅佐皇上却隐藏自己的作用,是明哲之人。

宋代洪迈评价道:“唐贞观三年而与人,房玄龄为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魏徵参与朝政。观此三相,则三百年基业之盛概可见矣。”

宋代孙甫在《唐史论断》中说,虽然房玄龄、杜如晦表面上看不到具体的谋议和决断,但只要去看他们如何得到唐太宗的信任、贞观年间完成了多少治国利民的大事,便能了解他们作为贤相的功劳。

相关争议

杜如晦隋朝任职经历

旧唐书》《新唐书》中记载杜如晦在隋朝大业年间,曾补用为滏阳县(今河北磁县)尉,后弃官而归。而《赠司空杜如晦碑》中记载杜如晦最初为隋朝武威郡从事,后随隋炀帝前往扬州市,代王使君判留守事。赵明诚认为杜如晦没有当过滏阳县(今河北磁县)尉,也没有弃官而归的举动。

杜如晦唐朝生平争议

《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皆记载玄武门之变后,杜如晦授封太子左庶子。贞观二年(628年),杜如晦晋升“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杜如晦病逝之后,谥号为“成”。而《赠司空杜如晦碑》中的记载颇为不同,碑文中所书杜如晦为太子右庶子,在贞观二年(628年)“摄侍中、吏部尚书”,谥号为“诚”。

轶事典故

房谋杜断

李世民有两个得力的宰相,一个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两人一起掌管朝政。唐太宗跟房玄龄商议国事,房玄龄总能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等杜如晦来了,略加分析,就能肯定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擅于决断,二人各具专长,相辅相成。后人据此简化为“房谋杜断”的典语,用来比喻善于谋划和决断的治国安邦之才。

纪念场馆

杜如晦墓位于咸宁县南三十里司马村,但是已经被夷为平地,墓碑已经被损毁,该墓碑由虞世南所撰。

研究书目

旧唐书

新唐书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杜如晦.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9-14

第四节 唐代墓葬.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6-29

旧唐书.微信读书.2024-09-24

新唐书.微信读书.2024-09-24

唐太宗李世民 (1994).豆瓣电影.2023-09-12

千古风流一坛醋(2004).豆瓣电影.2023-09-12

开创盛世 (2006).豆瓣电影.2023-09-12

贞观之治 (2006).豆瓣电影.2023-09-12

贞观长歌 (2007).豆瓣电影.2023-09-12

隋唐英雄 (2012).豆瓣电影.2023-09-12

长歌行 (2021).豆瓣电影.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