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公
蔡国公,中国古代一等公爵。历朝可考者凡14人。其中著名者有杜如晦、裴矩、张柔等。
北周
宇文广,字乾归,章武郡公宇文导子。少方严,好文学。初封永昌郡公。宇文觉宇文觉践,改封天水郡公。北周世宗宇文毓即位,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为天水市刺史。武成初,进位大将军,迁梁州总管,进封蔡国公。后来他的父亲宇文导追封豳国公,下诏宇文广袭豳国公爵。
唐朝
杜如晦
杜如晦 (584-630),字克明。帮助唐太宗夺取天下,担任兵部尚书、右仆射等职,与房玄龄配合综理贞观朝政,并称名相。封蔡国公。
杜如晦,京兆杜陵人。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隋炀帝大业年间作为候补官员,只补个阳尉的小官,不久就弃官回家。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恐怕明秦王府城墙遗址内英才云集,日后于已不利,就以朝廷名义把许多李世民的手下文武从秦王府中调去外地任职。房玄龄当时对李世民讲:“府僚去者虽多,不足惜也。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之才。大王您如果想经营天下,非此人不可!”李世民大惊,忙把已经调离的杜如晦追回。在平定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的战争过程中,杜如晦作为李世民高参,对军旅戎事剖断如流,深为时人敬服。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随即向李渊讲房、杜两个人的过失,把他们调离李世民的秦王府。
杜如晦虽然被外调,暗中潜回李世民处替他出主意。玄武门之变成功后,功与房玄龄相等,不久就被太宗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初年,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品选官吏,好评如潮。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重,李世民亲自去他家中探望,抚之流泪,在他咽气前超升其子杜构为尚舍奉御。即使皇帝如此贵重其人,杜如晦仍旧抗不过疾病之侵,死时年仅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赠司空,徒封莱国公,谥曰成,并手诏为制碑文。后来有一次李世民吃块美味的香瓜,忽然忆起杜如晦,怆然泪下,遣人以所食之半奠于这位文臣的牌位前,不时送御馔祭奠。在杜如晦的每年忌日,太宗都派人到他家里慰问其夫人儿子,一直保持其公府的官吏僚佐职位。“终始恩遇,未之有焉。”
杜如晦二儿子是尚城阳公主的驸马爷,后来因牵涉进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中被斩。袭爵的长子杜构本来官为慈州刺史,因弟弟一案也坐贬岭南,死于边野。不知晚年的李世民,是否因为三子选叛而伤透了心神,再也顾及不到这位功臣的后人了。
史书记载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曾祖皎,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高祖徽,周河内太守。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工部尚书、义兴公,《周书》有传。父咤,隋昌州长史。如晦少聪悟,好谈文史。隋大业中以常调预选,吏部侍郎高孝基深所器重,顾谓之曰:"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今欲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遂补滏阳尉,寻弃官而归。太宗平京城,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中多英俊,被外迁者众,李世民患之。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太宗大惊曰:"尔不言,几失此人矣!"遂奏为府属。后从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尝参谋帷幄。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寻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天策府建,以为从事中郎,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其见重如此。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李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被斥逐。后又潜入画策,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号为称职。三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知选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人物,皆二人所定,甚获当代之誉,谈良相者,至今称房、杜焉。如晦以高孝基有知人之鉴,为其树神道碑以纪其德。其年冬,遇疾,表请解职,许之,禄赐特依旧。李世民深忧其疾,频遣使存问,名医上药,相望于道。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上亲幸其宅,抚之流涕,赐物千段;及其未终,见子拜官,遂超迁其子左千牛构为尚舍奉御。寻,年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太宗手诏著作郎虞世南曰:"朕与如晦,君臣义重。不幸奄从物化,追念勋旧,痛悼于怀。卿体吾此意,为制碑文也。"太宗后因食瓜而美,怆然悼之,遂辍食之半,遣使奠于灵座。又尝赐房玄龄黄银带,顾谓玄龄曰:"昔如晦与公同心辅朕,今日所赐,唯独见公。"因泫然流涕。又曰:"朕闻黄银多为鬼神所畏。"命取黄金带遣玄龄亲送于灵所。其后李世民忽梦见如晦若平生,及晓,以告玄龄,言之,令送御馔以祭焉。明年如晦亡日,太宗复遣尚宫至第慰问其妻子,其国官府佐并不之罢。终始恩遇,未之有焉。子构袭爵,官至慈州刺史,坐弟荷谋逆,徙于岭表而卒。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阳公主,赐爵襄阳郡公,授尚乘奉御。贞观中,与太子李承乾谋反,坐斩。
裴矩
裴矩(547年-627年),本名世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北魏荆州刺史裴佗之孙,北齐太子舍人裴讷之之子。隋唐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
裴矩早年历仕北齐、北周、隋朝,曾参加隋灭陈之战,并率三千敝卒定岭南,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历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等职,封闻喜县公。
大业年间,裴矩仍受重用,与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人一同掌握朝政。他为隋炀帝经营西域,打击吐谷浑,并用计分裂突厥。
武德元年(618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弑杀隋炀帝,建立许国。裴矩被授为尚书右仆射、光禄大夫、河北道安抚大使,封蔡国公。
武德四年(621年),裴矩降唐,历任殿中侍御史、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检校侍中、民部尚书,封安邑县公,受到李渊、李世民的推崇。贞观元年(627年),裴矩病逝,时年80岁。追赠州刺史,谥号敬。
田瓒
田,武德三年(620年)六月,田瓒杀杨士林投奔王世充,王世充拜他为显州总管。九月,田瓒率领所属二十五州降唐。由于田瓒降唐,王世充派遣王弘烈镇守的襄阳市与洛阳市被割断。唐高祖任命田瓒为显州刺史,赐爵蔡国公。
李煌
陈玄礼
陈玄礼,唐代名将,初任神武军的果毅都尉,后随李隆基起兵诛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唐玄宗即位后,宿卫宫中。安史之乱时,率军护卫玄宗逃亡四川,行至马嵬驿,在太子李亨支持下,发动兵变杀杨国忠及元献皇后姐妹,并逼唐玄宗李隆基缢死了杨贵妃。安史之乱平息后,随玄宗回到长安,封蔡国公后辞官,旋病死。
前蜀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唐僖宗时,如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僖宗入蜀,后来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赐号传真天师。后进封金紫光禄大夫、左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进号广成先生。
宋朝
赵宗达
赵宗达,宋朝宗室,汉恭宪王赵元佐孙,平阳郡王赵允升子。赵允则无子,以宗达为后。熙宁三年,袭封蔡国公。邻家失火,盗因为奸,窃宗达所服带,既而得之,且知其主名,贷不问。浚井得镪,复投之。官累武信军留后。薨,赠安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高密郡王。
吕蒙正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洛阳市人。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授太子太师,封蔡国公,改封随国公,又封许国公。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文穆,赠中书令。
元朝
张柔
张柔(1190―1268年),字德刚,金末元初时期中原地区中原地方武装首领之一。
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军南下中原,河北省大乱。张柔聚集乡邻亲族数千家结寨自保,金当局任为定兴令,官至中都留守兼知大兴府事。太祖十三年(1218年)与蒙古军战于狼牙岭,兵败被俘,降于蒙古。任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
孛儿只斤·窝阔台四年(1232年),奉调伐金,随速不台围汴京(今开封市)。汴京守将降,张柔独至史馆运走《金实录》和秘府图书;又访耆旧望族,护送北归。太宗十四年(1234年),张柔入觐窝阔台汗,升万户,兼管军民,成为独据一方的汉军首领之一。
乃马贞氏二年(1243年),大帅察罕调张柔镇杞县。宪宗四年(1254年),移镇亳州市。
孛儿只斤·蒙哥九年(1259年)从孛儿只斤·忽必烈攻鄂州市。忽必烈北还,令张柔领蒙古汉军留驻白鹿矶待命。
中统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大汗位,诏班师。中统二年,张柔献《金实录》于朝廷,以年老致仕,受封为安肃公。至元三年(1266年),又起用为判行工部事,营建大都。
至元四年进封蔡国公,第二年(1268年)去世。后赠太师,谥武康。延祐五年(1318年),加封汝南王,谥忠武。
张弘略
张弘略,字仲杰,汝南王张柔第八子,元朝开国将领。元贞二年卒。赠推忠佐理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蔡国公,谥忠毅。
张珪
张珪(1263至1327)字公端,自号潜庵,张弘范之子,张柔之孙。大德三年(1299)拜江南行台御史,延二年(1315)拜中书平章政事,封蔡国公。
郭贯
郭贯(1249-1331年),字安道,丞相。至顺二年(1331年)病故,追赠光禄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柱国,追封蔡国公。郭贯善书法,元代著名篆额多出其手。
明朝
徐忠
徐忠(1362年-1413年),字仲达,合肥人,明朝靖难名将。
徐忠早年历任河南卫副千户、济阳卫指挥事,镇守开平。成祖靖难时,徐忠率部投降,屡立战功,累升至前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永康侯。
永乐年间,徐忠留守南京,辅佐太子监国。永乐十一年(1413年),病逝,追封蔡国公,谥号忠烈。
参考资料
北史 列传第四十五.国学网.2015-11-26
新唐书 列传第二十一 房杜.国学网.2015-11-26
宋史 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第二十四.国学网.2015-11-26
元史 张柔.国学网.2015-11-26
明史 列传第三十四.国学网.201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