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宪
陈宪,南北朝宋国龙骧将军,兼汝南郡、新蔡县双郡守。其在魏国皇帝拓跋焘亲率十万大军入侵宋国时,以副参军之职率领一千军士固守淮河北岸军事要地悬瓠城,守城四十二日,直到宋国援军赶到。此役,魏国损失七万大军,堪称中国军事史上双方军力悬殊比例最大的战役。此役也创造了千人击杀七万敌军的神奇战绩。
正文
五世纪中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初期,当时鲜卑拓跋氏以快马弯刀扫平五胡群雄,继前秦之后又一次统一了北方大地;南方宋国的政局也较为安定,此刻正是被称为“元嘉之治”的乱世天堂之时。
公元450年的春天,魏国皇帝拓跋焘,四十二岁;宋国皇帝刘义隆,四十三岁。这两人此刻都不甘于只作偏安之主,拓跋焘的理想是“饮马长江”,刘义隆念念不忘的是“封狼居胥”。
拓跋焘此前先后消灭了占领关西和朔方郡的赫连夏国,盘踞辽西省的北燕冯氏以及虽然出身匈奴族,却以文化昌盛而备受称道的河西沮渠氏,又听从谋臣崔浩的主张,毁佛信道,令天下僧尼还俗,增加社会劳动力,可谓武功鼎盛,毁誉参半;而刘义隆也不遑多让,在兄长刘义符被权臣废位后继立,运筹帷幄之中,将权臣分化瓦解,最终司空姓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全部伏诛,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则被他收为己用,从而掌握了朝廷的权柄,避免了国家再度分裂。
双方都不是易与之辈,彼此在建功立业之心的驱使下,两个国家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兵戎相见。自从二月三日魏国开始以狩猎为名在梁川(今商丘市一带)集结军队,宋国便敏锐地察觉到战争的可能性,于是皇帝刘义隆向国境线上的郡县下诏,告诉他们如果敌人少就登城拒守,如果敌军多就带领百姓退到淮河以南。可惜当时通讯手段落后,传来的消息变幻莫测,使那些地方长官无法判断该留该走。
宝贵的撤离时间一点点被浪费,等到二月二十日,魏国在皇帝拓跋焘的率领下,十万大军呼啸南来,兵锋直指淮河北岸的军事要地悬瓠。
悬瓠北方的南顿、颍川两郡长官毫不迟疑,立马弃城而走,将只有千人守军的悬瓠抛在敌人的刀锋下。拓跋焘见良机难得,立刻率军将孤城团团围住。
敌军围城,那城中又是什么情况呢?
没正式长官!
原来悬瓠作为豫州的州政府所在地,本应由豫州刺史,也就是皇帝刘义隆的四儿子、南平王刘铄坐镇,可刘铄此时人在淮河南岸的寿阳县,只任命一个名叫陈宪的小人物,以副参军的职务代理郡守。
令大皇帝拓跋焘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参军在这种攻势下竟然还能统御城中守军跟他周旋抵抗。战斗开始时,拓跋焘命人搭了很多高楼,让士兵站在楼顶,用弓弩朝城中射箭。据史书记载,当时的箭矢不分昼夜像暴雨一样飞入城里,以致城中军民都不能出门。可即使是这样,城中却并没有多少人出城投降。
想靠城墙拖延时日?那就让你们连城墙也靠不上!
皇帝一句话,下面跑断腿。有脑子机灵的人,把寺庙里的金属佛像熔了,制成很多金色大钩,用锁链固定在冲城车上,然后把大钩抛出挂在矮墙上用力拉扯。这一下不但矮墙毁掉了,连带着城墙都拉出了个豁口,拓跋焘见状哈哈大笑,忙指挥军士顺势攻上。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陈宪一面指挥士兵在豁口处拼死抵抗,一面发动城中百姓搬砖挑土砌墙。这样一来,直到魏军力竭,也没能突入城中,反而有一堵新砌的小墙出现在他们面前。
拓跋焘愤怒了,攻了几十天,城墙一点没少,还多一堵新墙来,这么下去要磨到哪一天是个头儿啊!看来只有用人海战术了!
人肉沙包战开始,魏军首先用装满土的蛤蟆车填塞悬瓠城四面的壕沟。蛤蟆车是一种大、矮、宽的平板车,因为顶上蒙着牛皮抵挡弓箭射击,从上面看就像大蛤蟆一样,所以有这个称呼。壕沟填平,数万魏军像蚂蚁一样沿城墙攀援而上,陈宪督率守军拼死守卫。
此时城外的尸体已经堆积的与城墙齐平,双方已经都到了体能和心理的极限,但唯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小参军陈宪,史称他“锐气愈奋”,所剩无几的守军在他的感召下,个个以一当百,而锐气尽丧的魏军则此消彼长,相较之下更显孱弱。
南梁的军事行动不像北朝那样迅速,既要组织兵员,又要准备粮草,再加上魏军人数太多,小股援军送上去也是白搭,反而成了对方围点打援的好靶子。直到悬瓠被围四十二天之后,各地援军才纷纷赶来,在悬瓠外围打了几场小的遭遇战,结果胜负各半,这下宋国皇帝和将领心里有了底,开始大规模的派出救兵。
拓跋焘打了一辈子仗,自然不会拿自己的疲兵与对方的生力军对决,何况天气渐热,塞北人越来越受不了,当即撤围退走。
这场战争是南北大战的前奏,双方都抱着试试的态度,来了个开胃小菜,事后宋国对于此战中众人的表现,基本都是处罚,当然有一人例外,那就是陈宪。陈宪由末流的副参军一跃成为龙骧将军,兼汝南郡、新蔡县双郡守,郡政府所在地仍旧设在他曾挥洒血汗的悬瓠城。可惜此后历史上再无陈宪的身影出现,也许因为心力交,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吧,否则以他表现出来的能力,之后的大战怎能少了他的身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