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郡
朔方郡是西汉设置,东汉未荒废的北方边郡,是汉代北方边疆主要的屯田区之一,位于黄河河套的西北部,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鄂尔多斯市西部和巴彦淖尔市西南部一带,主要包括后套平原、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西、北两面隔黄河与巴彦淖尔市相望,南邻鄂托克旗、乌审旗,东与东胜区、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接壤。管领有三封、朔方、修都,临河、呼道、窳浑、渠搜、沃野、广牧、临戎等十县。郡内人口在西汉时期达到13.6万之余。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设立朔方郡,治所位于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黄河南岸)。其辖境包括当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汉朝相继在其辖区内设立了十个县,这一行政区划格局一直延续到王莽时期,才在政区名称上有所变动。王莽主持下,将朔方郡更名为沟搜郡,其下属各县亦纷纷更名,但其他方面并无变动。东汉时期,治所移至临戎县(今内蒙古磴口北),匈奴南单于的部分部落驻扎于此,协助汉朝守卫边疆。直至刘协建安二十年(215年),北方政局动荡,大批农耕人口弃垦南迁,荒地在风蚀作用下逐渐被流沙覆盖,朔方郡遂被最终撤销建制,其辖地并入新设的新兴郡,朔方郡于东汉末就此衰落。北魏时期,沿用此郡,治所设在魏平县(今陕西子长东南)。然而,北周时该郡再次被废除。隋大业三年(607年),隋朝改设夏州并重新设置治所于岩绿县(今靖边县北白城子)。唐初,该地仍称为夏州。天宝(742年),夏州复改为朔方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回为夏州。
朔方郡属于中温带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春季回暖升温快,秋季气温下降显著。郡内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由黄河冲积平原、沙地沙漠、波状高平原和砒砂岩丘陵镶嵌排列,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规律。朔方郡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流融合之地,是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历史见证,随着汉匈关系趋于和平友好,阴山山脉一线的河套平原地区呈现出“往来长城下,边塞无烽火”的景象,生活方式也逐渐互受影响,民族交融延伸到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
名称由来
朔方郡正位于汉王朝首都长安(今西安市)的正北方、因此取《诗经》中“城彼朔方”之意(《毛诗·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狁于襄”)。西汉毛苌传云:朔方,北方也。赫赫,盛貌。襄,除也(《公羊传僖公四年》:攘夷狄),命名为朔方郡。管领有三封、朔方、修都,临河、呼道、窳浑、渠搜、沃野、广牧、临戎等十县。其中已查明朔方县城址在今鄂托克旗西北部,沃野县城址在今乌海市蓝城子。
历史沿革
朔方郡设置于西汉刘彻时期。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汉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奴,收复了河套平原以南原秦朝的辖地(通称“新秦中”),并在阴山以南的河谷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第二年,武帝又派遣校尉苏建率领十余万人,兴筑阴山山脉南麓的长城,筑朔方郡治及下属县城,郡的辖区横跨黄河两岸,统辖十县。其中河东五县为朔方、修都、呼道、广牧、渠搜,位于现鄂尔多斯市境内。河西五县为三封、窳浑、临戎、沃野、临河区,位于现巴彦淖尔市市境内。其中三封、窳浑位于朔方郡西北部,再往西北即为阴山余脉转折向西南的狼山山脉,山脉东南麓分布着汉长城的墙体、烽火台、障塞,随山势相望,组成了汉朔方郡的西北防御体系。郡治在阴山以南的河谷地带,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以北区域。三年后,开始筑临戎县城,这是朔方郡最早且唯一筑有城垣的县城。因此朔方郡初创时,郡治设在临戎,后来迁至三封。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刘彻出巡北边,经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至朔方郡,抵达黄河的北河一带。公元前107年(元封四年),派遣拔胡将军郭昌屯垦朔方,募集十万人口徙居朔方。由守卫边境的士卒屯田和内地移民成边,既保证新置郡县有重兵驻守,以备随时应战,又避免远途运输且就地解决军需口粮。因此,朔方郡带出现了有史以来的大规模的农业垦殖。
汉朝相继在其辖区内设立了十个县,分别是:朔方、三封、修都、临河、呼遒、浑、渠搜、沃鐢、广牧、临戎。这一行政区划格局一直延续到王莽时期,才在政区名称上有所变动。王莽主持下,将朔方郡更名为沟搜郡,其下属各县亦纷纷更名,但其他方面并无变动。史书记载:“朔方郡,刘彻元朔二年开。西部都尉治窳浑。王莽时更名为沟搜,隶属于太原市。当时有户三万四千三百三十八,人口十三万六千六百二十八。下辖十县:三封,武帝元狩三年筑城;朔方,金连盐泽、青盐泽皆在其南,王莽时更名为武符;修都、临河,王莽时分别更名为监河;呼遒,窳浑有道西北出鸡鹿塞,屠申泽在东,王莽时更名为极武;渠搜,中部都尉治所,王莽时更名为沟搜;沃鐢,武帝元狩三年筑城,设有盐官,王莽时更名为绥武;广牧,东部都尉治所,王莽时更名为盐官;临戎,刘彻元朔五年筑城,王莽时更名为推武。”
公元48年(东汉刘秀建武二十四年),南匈奴先贤掸(去特若尸逐就单于)归汉,受封中郞将,助汉北拒北匈奴。建武二十五年,南匈奴击破北匈奴于千里之外,光武帝使南匈奴单于入居云中,同年,又使徙居美稷(今内蒙东胜区东)即存朔方城以东,屯军,以助汉成边。
东汉时期,朔方郡经过光武帝刘秀调整后,虽有永和五年(140年)“朔方居五原”之举,但朔方郡建制依旧存在,据《三国志载:建安“二十年春正月,天子立公中女为皇后。省云中,定襄县、五原、朔方郡,(各)郡置一县领其民,合以为新兴郡。”直至刘协建安二十年(215年),北方政局动荡,大批农耕人口弃垦南迁,荒地在风蚀作用下逐渐被流沙覆盖,朔方郡遂被最终撤销建制,其辖地并入新设的新兴郡,朔方郡于东汉末就此衰落。
北魏时期,设立魏平县(今陕西子长东南)作为治所。北周时,该县被废除。隋大业三年(607年),改设夏州并重新设置治所于岩绿县(今靖边县北白城县)。唐初,该地仍称夏州。天宝(742年),夏州复改为朔方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回为夏州。
朔方郡的西北防线
障城
哈隆格乃障城(鸡鹿塞)
哈隆格乃障城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西北600米处,狼山西南段哈隆格乃沟沟口南侧的台地上。该城平面呈方形,边长68.5米,墙底宽5~6米,顶宽3~4米,残高6~8米。全城仅南墙中部开有一门,门外设有瓮城,门内侧有石砌登道直通城顶,墙体四角突出2米有类似角楼或马面的附属设施,城内北部有残留石砌房基。城墙用天然石块垒砌,填充砾石、沙砾,并以树枝、多枝柽柳等作为拉筋,除个别处顶部坍塌外,整体形制保留完整。
鸡鹿塞见于史料记载与之相关的事件有汉甘露三年(前51),匈奴挛鞮稽侯狦朝汉,二月单于归,汉派车骑校尉韩昌、高昌侯董忠护送出鸡鹿塞;东汉永元元年(89),汉将窦宪、耿秉出战鸡鹿塞,大破北匈奴。
格尔敖包障城
该城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格尔敖包沟口西北3.6千米处。依沟北台地而建,此城仅存一墙,东西走向,石块堆砌墙体,残高4~5米,底宽4米,顶宽1米,东西长55米。南、西、东墙体被山水冲毁,地表无存。
布都毛道障城
此障城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毛道嘎查布都毛道沟南台地上。该城为大小两城相连,呈“吕”形。两城均为砂土夯筑,东南城较大,长50米、宽47米;西北城较小,方形,边长为33米。大城西北侧开有一门可通城外,两城中部有门道相连,门宽2米。墙体残高0.5~2米,基宽7米,呈圆脊状隆起,地表轮廓清晰。
烽火台
烽火台共有19座,多分布在三城之间沟口两侧的台地之上。烽火台均为石筑,方形,实心,个别坍塌呈丘状,东南避风处修筑有石砌大小不一的房址,供燧卒居住使用。个别烽火台与铺舍外有围院,烽火台周围残留大小不一的平面呈方形或圆形石筑基址,应为附属设施,为积薪、立表、举烽之用。以色日吉布烽火台为例,该烽火台现呈覆斗形,底长15米,宽10米,现高3.5米,石砌,实心。东南侧有长方形房址,长13米,宽5米。烽火台与房址外有方形围院,边长30米,北墙西部开有一门,门宽1米。围院北部有大小不等的石筑附属基址21个,多为方形,长1~3米,残高0.2~0.5米,排列有序。
塞墙
塞墙共有3段均为石砌,底宽3~5米,顶宽0.5~2米,残高1.5~4米,分别位于哈隆格乃沟南侧台地、布都毛道沟沟口两侧、格尔敖包沟险要处。三沟南北均可通,南口直对河套平原,北口通往戈壁大漠后可及漠北。哈隆格乃塞墙西南跨支沟与巴音乌拉烽火台相通,东北呈T字形直对哈隆格乃沟口,呈拱卫鸡鹿塞之状。布都毛道塞墙长度较长,向西跨沟扼守布都毛道沟,向南直对现S312省道。S312省道由布都毛道沟南侧查石沟内进入后穿山进入阿拉善左旗戈壁地带,在汉代应为沟通漠北的重要通道之一。布都毛道障城修筑在两沟之间的台地上,塞墙分别控制布都毛道沟与查石沟的交通要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朔方郡位于黄河河套的西北部,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鄂尔多斯市西部和巴彦淖尔市西南部一带,主要包括后套平原、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西、北两面隔黄河与巴彦淖尔市相望,南邻鄂托克旗、乌审旗,东与东胜区、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接壤。
气候
朔方郡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烈,日照较丰富,干燥少雨,蒸发量大,风大沙多,无霜期短,四季冷热多变,冬季漫长寒冷,季炎热短暂,春季回暖升温快,秋季气温下降显著。这一地区年降水量约为90-140mm,多集中于7月和8月,远低于年蒸发量的2240mm,且风力较大,最大风速可达到15.1m/s。
地形地貌
朔方郡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境内地形地貌由黄河冲积平原、沙地沙漠、波状高平原和砒砂岩丘陵镶嵌排列,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规律。其中,在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共发现3条古河床、1至2条古河道以及南、北两个冲积扇,南冲积扇顶点位于磴口县西南,北冲积扇则位于补隆淖北部。
水文
朔方郡辖地位于黄河河套的西北部,当时黄河流经临戎县城北,分为南北两支,南河就是现在的河道,北河是当时的主流约为今乌加河河道。朔方郡辖地正位于分出的南北河道及河道东折部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朔方郡的主要水资源来自黄河和古湖泊屠申泽。
矿产资源
朔方郡坐拥盐田资源,郡内有金连盐泽、青盐泽等盐泽。
生物多样性
根据鸮的生存环境可知朔方郡当地有丰富的林木,为森林草原景观。
行政区划
西汉朔方郡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朔方郡下设东、中、西三都尉。西部都尉治浑,中部都尉治渠搜,东部都尉治广牧,共辖十县。其次序自西向东为三封(今内蒙古自治区口县西北哈腾套海苏木麻弥图庙古城)、窳浑(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西北保尔浩特土城)、临戎(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布隆淖村西南古城)、沃野(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东北布隆淖东北巴拉亥)、临河(今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区东北乌加河南)、广牧(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南西窳浑古城遗址)、修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西北)、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北什拉召附近)、渠搜(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黄河南岸)、呼道(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北黄河南岸)。其辖境地理坐标最北边为高(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东北狼山口),西边为鸡鹿塞(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石城遗址)。西、北方接奴界,南边为修都县,接西河郡,最东边为呼遒县接五原郡。
关于西汉朔方郡的郡治所在地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元和郡县志》记载朔方郡治在三封;张穆《蒙古游牧记》则认为朔方郡初置窳浑,后迁徙至临戎;王先谦《汉书补注》则称其治在朔方县。
东汉朔方郡
东汉朔方郡,郡治于临戎,下辖六县:三封县、临戎县、沃野县、广牧县朔方县、大城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东南古城梁)。大城县在西汉时期作大成县,属西河郡,东汉时期划入朔方郡。原来西汉朔方郡下辖的浑临河、广牧、修都、渠搜、呼遒五县于东汉不见记载,概“当皆于东汉初年省并”。东汉朔方郡辖县虽有省并,但其控地范围基本东、西、北三面与西汉无太大差异,向南更延伸至今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以南和伊金霍洛旗以西的地区。
人口
汉朝朔方郡有34338户,人口数量为136628人。
经济
第一产业
朔方郡是汉代北方边疆主要的屯田区之一,借助黄河和湖泊水源,汉政府将朔方作为“屯田实边”的据点,引导大量人口迁入,发展旱作灌溉农业。朔方地区虽然有黄河灌溉用水,但仍然属于干旱半干旱区。为适应水资源较为短缺的情况,屯田区采用以旱作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生产方式,同时积极兴修水利以维持水源。朔方郡多种植以粟和黍等C4类植物为主。河套平原之地兴修水利等诸多措施,使得此地农业屯垦发展兴盛,经济生产迅速发展起来。随着汉匈之间的战乱逐渐平息,“朔、易无复匹马之踪,六十余年矣”。长久的边关和平,进一步促进了河套地区人口的繁盛和农业生产的发达。
第二产业
朔方郡制陶、冶金产业,以制作壶、罐以及各类模型明器等陶器为大宗,铜器数量居次,且多为本地制作。朔方郡内有金连盐泽、青盐泽等盐泽,汉朝设立了盐官以规范盐务。此外,还积极兴修水利,开发黄河水利资源。
影响
朔方郡居于西汉缘边九郡西端之首,与北方强大的匈奴直接接触,是汉庭西北方的边防前哨。阴山山脉西部的各条山谷都是匈奴出没的重要通道,朔方郡适挡其南,凭借长城、阴山和黄河天险,控扼“通川”“要害”的咽喉重地,作为前哨的长城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窳浑、三封地处朔方郡西北边缘,直对三条可通塞外的山谷通道,此段的防御体系建设尤为重要。窳浑为朔方郡西部都尉治所,三封为西汉朔方郡郡治,都是为了加强此段的军事保护而行的保障之举。在军事力量得到保障后,以狼牙山天险为屏障,在可通漠北的三条要道南口修建三处障址,以塞墙扼守要道,其间以烽火台驻于分支沟口为候望、通信之用。东北以鸡鹿塞与窳浑相联系,西南有布都毛道沟障城与三封呼应,共同组成了朔方郡西北的战略防御体系,有效地拱卫了汉代北部垦区,使北部垦区形成了“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繁荣景象。
朔方郡是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流融合之地,是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历史见证。汉朝军事力量的增强,使得匈奴不断南归降汉。《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刘彻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于单亡降汉,汉封于单为涉安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浑邪王、休屠王降汉,汉朝赠以丰厚物资,并妥善安置,“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西汉末年,汉匈之间融合越发频繁。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匈奴单于挛鞮稽侯狦遣子入侍汉朝。数年后,呼韩邪单于朝汉,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朝汉的匈奴单于,并在长安待了一个多月,获得汉朝的隆重接待,后由汉军护送出鸡鹿塞,留居光禄塞下。
汉匈之间的相互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刘奭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对汉元帝表示愿当汉朝的女婿,于是便有了昭君出塞的故事。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内部发生动乱,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归附东汉。归附的匈奴部众成为驻守朔方的重要力量,《后汉书》记载,右贤王率领部众屯驻朔方郡,助汉朝戍卫北地。汉匈之间的融合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今河套平原地区的汉墓群中,发现诸多带有汉匈民族融合特征的器物。比如,在召湾汉墓群中出土了举世闻名的“单于和亲”“单于天降”瓦当,在汉墓中也出现了用牛羊头蹄殉葬的习俗。随着汉匈关系趋于和平友好,阴山山脉一线的河套地区呈现出“往来长城下,边塞无烽火”的景象,迁徙至此的汉族与匈奴人开始和平相处交往,生活方式也逐渐互受影响,民族交融延伸到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
朔方郡故城
朔方郡故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区(临河区)及市西南磴口县。故城遗址有数处,主要有磴口县汉代朔方郡的临戎县、窳浑县、三封县三座故城,巴彦淖尔市区内的黄羊木头城址和八一城址。其中,临戎故城在磴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5公里处的补隆淖乡河拐子村,古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墙分别长637.5米、620米,南、北墙均长450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基宽约10米,残高0.5-2米。南墙中部开门,城中部有长方形建筑基址,西北部有冶铁址,其上遍布残铁器、炼、渣、炭灰。地表散布绳纹砖瓦,绳纹、波浪纹、方格纹陶罐、瓮、盆残片及“五铢”铜钱。窳浑县故城在磴口县西北约45公里的沙金套海苏木土城子村,东西长250米,南北宽约200米,用土夯筑,城墙残高0.5-1.5 米,基宽9-13米。南墙中部开门,宽20米,外筑瓮城。城外西部有居住址、窑址。采集到绳纹砖瓦,灰陶绳纹罐、盆,铜弩机残片及“五铢”钱等。
相关事件
1992-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巴彦淖尔市文物工作站为配合基本建设,对磴口县包尔陶勒盖、纳林套海、沙金套海和补隆淖四处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各类汉代墓葬132座。在这四处墓群附近又分布着陶升井、保尔浩特、河拐子三座古城。
包尔陶勒盖墓群紧邻纳林套海墓群,墓群西侧为陶升井古城,该城故址大部分已被流沙覆盖。从古城现存城墙看,其规模较大,是三座古城中面积最大的,符合西汉郡治一级城址的等级;再结合《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等文献记载,以及附近考古调查等情况,判定包尔陶勒盖与纳林套海墓群应属汉朔方郡的郡治——三封县故城。
朔方郡治三封县城址,在今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的陶升井,城址东北4千米为保尔陶勒益农场总部所在地,城址南面有一座藏传佛教的废墟,庙名麻弥图,因此又称为麻弥图庙古城。这座古城的城垣,东西长约740米、南北宽约560米,但是已基本上被风沙湮没。外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现今只能找到北面和西面残墙痕迹,各长约100米。内城也就是曾国藩,位于外城的西北隅,长宽各约180米,南面有开设城门的豁口。这种筑有铁瓮城遗址的城垣,是西汉初年在北边设郡县时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形制。
参考资料
朔方郡.zgbk.2024-11-08
朔方郡兴废与区域地理环境.zgbk.2024-11-08
王方晗||生态、农业与政治:环境史视域下汉代朔方郡的历史演变.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8
设郡安边 农牧往来——从朔方郡看汉代民族交流融合.百家号.2024-11-08
诗词中的宁夏 | 朔 方.weixin.2024-11-08
朔方郡故城.cchfound.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