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抗先
骆抗先,男,1931年8月生于诸暨市,汉族,毕业于第五军医大学,中共党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曾任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和全军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传染病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和教学。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1年8月18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市大唐街道骆家村。
1949年考入原中央大学医学院。
1954年于第五军医大学毕业。
工作经历
1954~1979年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
1979~1997年在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传染病科和教研室主任。
1981~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曾在伦敦ROYFREE医院肝炎实验室工作。
1981~1985年在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传染病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1985~1997年在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教授、主任医师。
1997年迄今,任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专家组任教授、主任医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长期致力于传染病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和教学。
在他的带领下,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实验室于1996年被批准成为全军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及广东省“五个一科学教育兴医工程”重点实验室。主持科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军队医药卫生研究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完成病毒性肝炎方面的军队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
在国内对“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AsC)”进行了较系统的课题研究,为中国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流行区,骆抗先课题组20年来的主要课题是“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他亲赴全国多个省份,对于中国AsC的分子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病理学及分子病毒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时间长、样本大、涉及面广,获得相当丰富的基础资料,较全面的阐明了中国AsC的特点。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高流行区广泛存在HBsAg阴性的HBV感染的论点。通过较大人群调查,发现中国至少占全人口的2%~3%为HBsAg阴性的HBV感染。免疫病理和分子病理学研究则从不同侧面阐明HBV感染状态及其发展。通过AsC较大样本的肝活检组织病理研究,表明仅10.5%的肝组织正常,而慢性活动性肝炎占10.1%,据此提出了无症状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论点。无症状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存在,提示对AsC进行长期医学观察的重要性。
主持调查了老年人的HBV感染状态,认为中国的“高威胁人群”并不突出。阐明了代表中原地区主要语系的七个民族的HBV流行率及其民族差异等论点。在国内以较详尽资料阐明了AsC的自然史,提出AsC自然史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免疫耐受的高复制期、免疫应答的自发活动期和免疫清除后的感染低落期。通过感染状态和免疫病理研究使对AsC的免疫耐受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认为AsC主要是个管理问题,按照AsC的自然史,不同时期应有不同处理。指出供血筛检亟待改进。提出因AsC的感染状态相当稳定,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AsC难以奏效,故对AsC应进行医学观察,不宜轻易使用抗病毒药物。国内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汪俊韬教授认为“这一项成果可为国家减少使用抗病毒药治疗慢性携带者造成的浪费,其节约的医药费用是巨大的”。
《慢性乙型肝炎无症状携带者流行学、分子病理学和分子病毒学研究》项目有关AsC病理学的资料已收入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专著中,如高征守主编的“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孙宏训的“肝脏病学”,李梦东的“传染病学新进展”等。有关HBsAg阴性HBV感染的研究结果,被国际权威性专著“Viral 肝炎:Scientific Basis and Clinical 管理学”(HC Thomas主编)引用。极大地丰富了AsC的有关知识。
研究发现
• 阐明了国内HBV变异的基本情况
骆抗先和他的学生侯金林等同事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病毒变异角度探讨HBV感染后发生不同肝脏病变和
血清学表现特征,获得了大量数据并有新的发现,深化了对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
他们最先建立了错配PCR-RFLP检测HBV前C区变异的方法,并用于大样本HBV变异株筛检,调查其流行率。在中国重型肝炎病人中首次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新变异株(前C17和29位密码子变异),提出了重型乙型肝炎发生的分子病毒学基础。在国内较早描述了中国人感染的HBV毒株的一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热点变异,如前C区A83等。在国内较早报道C基因L97热点变异与肝病活动有关,并同时建立了PCR-RFLP筛检方法。进行HBVC基因启动子(CP)变异临床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研究成果《乙型肝炎病毒前C/C基因变异与临床》及《乙肝病毒外膜蛋白变异的研究》分别获得1996年及1997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 发现第一种可经肠道传播的人类脱氧核糖核酸病毒
1996年某学校发生一批以单项转氨酶增高为主要特征的肝炎病人,经排除法及流行病学分析认为是一种病原不明的病毒性肝炎。骆抗先五次飞赴现场,历时半年余,亲自组织实施,在肝炎流行初期即前瞻性的筛选留存了大量潜伏期血清及粪便标本,继而又收集了系列的恢复期血清。在南方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制定了严谨的研究方案,投入大量资金,研究TT病毒感染。经过艰苦的工作,在国际上最早发现TT病毒可以经肠道传播,是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可经肠道传播的人类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从病原不明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TT病毒,并获得国内第一株环形单链全基因组。实验证明了猕猴对TT病毒的肠道易感性,阐明其优势嗜肝性及其对小肠、骨髓和淋巴样细胞的相对泛嗜性。并报告了新发现的7个基因群。该研究发表的论文在国内中华级杂志上6篇,在国外杂志上9篇。被SCI收录并被国内外作者多次引用。
论文著作
论文130余篇,独立编写和主编专著各一部。
《慢性乙型肝炎无症状携带者流行学、分子病理学和分子病毒学研究》项目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4篇,其中国外刊物6篇。23篇论文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会议。有关病毒、病理方面的论文已被SCI收录多篇并被国内外同行索取和广为引用。
主要论著
1 骆抗先.白喉608例临床分析。中华儿科杂志,1957;1:41.
2 骆抗先。抢救传染性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的几点体会。中华内科杂志,1966,14:249.
3 骆抗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免疫状态的初步探索。中华医学杂志,1979,59:203~5.
4 Luo Kangxian, Karayiannis P, Burns DM. Prevalence of a non-A,non-B-associated 抗原/antibody system detected by radioimmunoassay in acute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 J Med Virol 1983, 12 :253~65.
5 骆抗先,梁炽森,何超,等。短程皮质激素和阿糖腺苷治疗慢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失败。中华内科杂志,1987,26:162~4.
6 Luo KX, Lu QS. Significance of various classes of anti-HBc in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asymptomatic HBV infection. Am J Gastroenterol 1989, 2 : 160~3.
7 骆抗先,何超,梁炽森,等。汉藏傣瑶维蒙黎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3,14:266~70.
获得荣誉
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荣立三等功6次。曾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被授予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及总后勤部“精神文明服务十佳先进个人”称号,当选为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中央军委授予二等功,被评为总政治部“全军院校教书育人优秀教员”,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和总后勤部“育才奖”。
1996年《慢性乙型肝炎无症状携带者流行学、分子病理学和分子病毒学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获省委组织部颁发的南粤“七一”纪念奖章。
2017年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社会活动
1986年迄今,任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6~2000年连任3届全军传染病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4~1997年任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常务委员。
1994年迄今,任英国Journal Viral Hepatitis杂志编委。
2006年迄今,在新浪开通博客为广大肝病患者进行广泛的科普工作。
2019年8月19日,骆抗先出席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和省卫生健康委在广州珠岛会堂联合主办的广东省庆祝2019年中国医师节暨骆抗先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现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委;中华肝脏病杂志编委;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军医大学英文学报常务编委;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副主编。
参考资料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名单.中国文明网.2017-11-14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骆抗先荣获2021年广东省“南粤创新奖”_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澎湃新闻.2022-02-14
广东省举办庆祝中国医师节暨骆抗先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今日头条--光明网.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