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陵水
陵水,俗称茭河,又名菱源河。上游又名钟水,湘江支流。源出临武县西山瑶族乡石沟冲,是舂陵水的上游,由称钟水,流经蓝山县、嘉禾县、新田县、桂阳县、耒阳市、常宁市、衡南等县市,于衡阳市常宁市与衡阳市衡南县交界的菱河口注入湘江。全长302公里,流域面积6623平方公里。
嘉禾县境内河段称钟水,以下始称舂陵水。是为了纪念溺死在此水的深得民心的刘秀祖先舂陵侯刘买。
简介
舂陵河又名舂陵水,亦称菱源河,全长302公里,流域面积6623平方公里,源出蓝山县人形岭,流经嘉禾、新田、桂阳、耒阳、常宁、衡南等县市,于衡阳市常宁市和衡阳市衡南县茭河口注入湘江。
舂陵河为衡阳市下属县级市常宁市与耒阳市的界河,流过白沙、荫田镇、烟洲镇,从水口山镇汇入滔滔湘江。舂陵河流经常宁市,在东汉时期被视为“龙兴之地”,因其贯通而建的码头曾经商贾云集。2014年,在舂陵河畔水口山镇小洲村发现商周“江洲城址”,将改写湖湘“南蛮之地”的历史,极大促进对历史悠久的湘江流域文化的研究。
名称由来
最早记载舂水的是东汉班固《汉书》(成书于汉章帝建初年中【公元76-84年】):“南平,耒阳,舂山,舂水所出,北至入湖,过郡二,行七百八十里”。舂山指舂陵山,它位于新田县西北部,与宁远县交界。酃即今衡阳市,西汉至晋朝时曾于今衡阳市珠晖区置衡阳郡酃县。《汉书》把发源于舂陵山至桂阳以下的水系称舂水,舂山是舂水的源头,而其它相关水系未记,主要与汉代的舂陵县、舂陵候、东汉以及当时的科技手段有关,是为了纪念溺死在此水的深得民心的刘秀祖先舂陵侯刘买。把钟水称为舂陵河,是20世纪中叶以后舂陵江流域大兴水利时,认为钟水是舂陵江主源,有的人把钟水归入舂陵水系,称钟水为舂陵水。其实,桂阳段称舂陵河是对先贤的敬重,把嘉禾、蓝山段称舂陵河是对历史文化的遗弃,值得商。
干流概况
发源于蓝山县的人形山,经嘉禾县、桂阳县,于常宁市及耒阳市交界处菱河口汇入湘江,流域面积6623平方公里,干流长度223公里,河床平均坡降0.8‰,流域控制郴州市临武、嘉禾、桂阳三个县的大部地区,郴州市集雨面积3326.5平方公里。
河源段
钟水又名舂陵水,系湘江支流。由舜水、俊水汇合而成,到嘉禾县称钟水。起源于毛俊 镇井湾村江口,流经毛俊镇、太平圩乡、土市乡,入经嘉禾、桂阳、耒阳、常宁、衡南注入湘江。沿途汇纳有涵江区水、水源宅水、塔溪水、薛家水、涩源水、蓝溪水、詹溪水、月溪水、梅溪水等,全长27.5公里。
舂陵水发源于蓝山县,上游有两支,东为舜水,西为俊水,一般以舜水为正源。
舜水,又名岿水。系湘江支流一舂陵水的主要源头。发源于所城镇人形山麓。由南向北,流经所城、塔峰、毛俊三个乡镇,在毛俊镇井湾村的两河口与俊水汇合流入钟水。沿途有横江水、罗家洞水、沙坪水、紫良源水、高良源水、仙姑岩水、团园水、上洞水、锡坑水、排田水、都漯庙水、流沙河水、英溪水、朦溪水等注入。全长53公里,流域面积486平方公里。传为舜帝南巡沿河经过之地,因名“舜水”。
俊水,又名毛俊水。系舂陵水源头之一。发源于都庞岭,银盖窝岭、刀金塘大山、临武县西山山麓,由南向北,流经浆洞瑶族乡到毛俊镇井湾村的两河口汇合舜水入钟水,沿途有块塘水、苦竹冲水、臭水、东河水、漕溪水、李子河水、军田水、华阴水等注入。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314平方公里。因支流鲁田河、李子口河、军田河汇集于毛俊得名“俊水”。
钟水段
在嘉禾县境内,称钟水,河段为永州市蓝山县中和镇附近的俊水和舜水交汇处至桂阳县舂陵江镇形子山下附近的新田河注入处。我县境内以蓝山马袅入境,至车头桥12公里,经石桥镇石鼓元源滩出境桂阳,全长46.9公里。汇入钟水的大小河溪,分别有下车河、甫口溪、花溪水、荆林溪、潮泥河、道人岭两涧水、白石溪、南里云溪、杨梅溪、马托溪、石燕河、西车溪、大成河、石门溪、村尾溪、翰石溪、歧峰木牛溪、石鼓元溪。钟水河,从南至北流市经嘉禾县境内车头镇、珠泉镇、田心乡、坦坪乡、石桥镇,长46.9千米,流域面积407.43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537.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百泉溪、黄狮江、石燕河、大成河、陶家河等。
舂陵水段
舂陵水发源于蓝山县大麻乡人形山,自县西的嘉禾县与桂阳县县交界的源潭河坝入桂阳。经两江口、龙泉湾、飞仙桥、岩口、何家渡、上汾渡、七拱桥、长江圩至舍人渡折向北流,过 成仙桥、黄田、十八滩,入衡阳市下属常宁市、耒阳市境内,主流长115公里,年均径流量14.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244.3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5.5%。其主要支流有新田河、灌水、黄狮江、锦 里河、舍市水、樟市水、洋市水、野鹿河等153条。舂陵水平均坡降为2.5%,河床多泥沙、卵石,局部见岩石底层。上中游为丘岗平地,银河乡境为低岸平原,下游为山地。由于河床 低,河水利用困难。县解放前。该水为桂阳县主要出境航道,大部分物资从此道进出县内外。新 中国建立后,60年代末,其上游建有飞仙河坝、余田河坝,水上运输逐渐减少。1970年欧阳 海水库大坝建成后,出境航道被截断。
舂陵水 俗称茭河,发源于蓝山县南部人形地区,流经嘉禾县、桂阳,注入欧阳海水库,然后继续北流,于耒阳市罗渡乡党田村入境,自南向北,沿罗渡、仁义、南京、集贤、坛雅江6乡边界流去,成为衡阳市耒阳市与衡阳市常宁市的天然界河,与耒水平行则下,至雅江乡爱群村出境,再经衡南县黄狮乡河口村茭河口汇入湘江。全长223公里,流经耒阳66公里。全流域坡降0.76‰,衡阳市耒阳市境内坡降为0.34‰,河面平均宽度200米。全流域面积6623平方公里,耒阳市内占627.9平方公里,为全流域的9.5%。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59秒立米,耒阳市境内平均流量130.85秒立方米。年径流总量为50.15亿立方米。舂陵水原来常年可通航,自1966年起,上游多处筑坝,引水灌田,枯水期下泄流量少,只能季节性通航。
又名茭源河,湘江一级支流。出蓝山县萌诸岭南风坳,从衡南县向阳黄狮乡黄石村牌楼边入境,到河口村菱河口汇入湘江。流境长仅7.5公里,为衡阳市衡南县与衡阳市常宁市的天然界河,年均流量为130立方米/秒。1966年始,上游多处筑坝、尤以欧阳海水库修筑之后,灌区需引水溉田,枯水期无下泄水流。现只能季节性通航。
舂陵文明
东汉王朝
追溯舂陵河历史之源,有文字可考证,据《衡州志》记载,“因舜南巡崩于苍梧县之野,后闻九疑大阜之中有钟自舂,觅之,得韶乐遗器自舂击于陵,故名郡为舂陵。”似乎是九嶷群山之中,某座“大阜”曾觅得一只自鸣钟一般的乐器,能够自己发出舂米般的声音,故当地得名舂陵。又《汉书地理志》记载,“衡阳郡,高帝置。莽曰南平……舂山舂水所出……”这应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舂陵河的记载。
“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云游访道至舂陵河,见两岸沃野千里,“风吹草低见牛羊”,非常适合人们集居耕作,可舂陵河从中流过,把好端端一片好地一分为二。他突发奇思,为何不让河流傍山而流呢?于是,云游名山大川,突见两座石山相望而立,很适拦河之用,便用铁拐凿石而过,担起两座石山便走。走至耒阳罗渡不死鸟山时,不成想,惊飞一对在此地栖息五百年的凤凰,一惊一乍间,石山落地。他想:此乃天意!便腾云驾雾上了天界。从此,舂陵河伴山而流,腾出了一块锦秀田园。据说现在两座石山,一座在罗渡村,一座在杨卡山,甚至还可看到石山上铁拐凿穿而过的两个石孔。
让人们记住舂陵河这个名字却是一个叫刘买的人。《汉书》记载,一天晚上,刘启酒后点名要妃子程姬侍寝,程姬恰逢例假,不得已把婢女唐姬妆扮冒名顶替,唐儿身孕,生下刘发。因婢女所生,刘发被分封到南陲做长沙定王,其子刘买被分封到衡阳郡与零陵郡交界处舂陵做了舂陵侯,吃苦耐 劳,性勤稼穑,励精图治,教民蚕桑耕作,深得民心。刘买第五代孙刘秀,在西汉业已崩溃、王莽篡位后,纠集八千舂陵子弟,组建“舂陵军”,乘绿林、赤眉农民起义之际,夺回传国玉玺,恢复汉室江山,史称“光武中兴”,是为东汉。东汉王朝视舂陵为“龙兴之地”,从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春起,大修祠庙祭祀 舂陵节侯,把从舂陵乡流出的河定为舂陵河。
工人运动
舂陵河注入湘江处叫茭河口,地处世界铅都水口山,是中国近代革命摇篮。1922年4月底,毛泽东在夏曦、彭平陪同下,由衡阳市到常宁水口山镇,点燃了水口山工人运动烽火,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工人大罢工,把湖南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到最高潮。水口山工人在广泛开展农民运动的同时,建立了湖南省最早的工农联盟战线,组建了湖南第一支工农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团。1928年,宋乔生率800 工人在耒阳市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会师,奔向井冈山。水口山工人武装被编为红四军军部直属营,成为红军历史上 第一个特务营,也是后来 中央警备团的前身。《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井冈山市斗争”中记载:“边界红军的来源,有湘南的农民和水口山的工人,水口山工人武装是红军的中坚力量。”
码头商贾
舂陵河贯穿衡阳市下属常宁市、耒阳市南北,早在秦汉,就被开发利用。史籍记载,由长江发舟入洞庭湖,沿湘江再上溯舂陵江,可直抵古南平。至汉代,南海、桂林市、零陵区各郡的贡品、商品北运,长江流域的丝绸和土产品南输,皆通过舂陵水船运。隋唐时期,舂陵水已经成为 南方水陆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宋至明清诸代,湖广之间的商务茂盛,舂陵水的交通运输更加频繁。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湖广等地的土特产品、海货、粤盐,均由舂陵水运转。历史把舂陵河畔变成肥沃富饶的鱼米之乡,舂陵河无疑给了两岸人们无限福祉。
秦时,秦始皇派兵五十万兵将戍五岭,主要依赖水域的古老船筏,被利用的水流自然包括当时较大的舂陵水了。东汉延熹年间,周憬任衡阳太守,为破解舂陵水道滩多险要,令县吏、将士、壮夫、百姓等开凿镌石,排颓盘石,铲高填低,凿截回曲,弼水之邪性,顺导其经脉,航道乃得改善。据史载,舂陵下衡湘之十八滩,为当时开凿。舂陵水的开通,沿河两岸慢慢形成了一个个船运码头,使原本荒凉的僻壤,逐渐有了一处处小小的闹市,白沙、荫田镇、水口山镇古码头商贾云集,为衡阳市重要的水运码头,才有了如今的白沙镇、荫田镇、水口山镇。
白沙古街始建于明末清初,迄今600余年。历经数百年风雨剥蚀,目前仍保留古商铺98家,古巷道32条,古道1条、民宅125栋,建筑面积达90000多平方米。白沙古街不仅具有清代中期建筑特色、民国时期欧式建筑风格,还融入了湘南地区本土建筑元素。白沙古街时代特征鲜明,商贸气息浓厚,商贸、居家、休闲构架布局明晰,各时代的人文历史遗存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随着水路畅通,朝庭便在舂陵水下游西岸央田古码头设立驿站。清乾隆年间,为堵截粤盐私贩,官府曾设水陆巡检于此,派兵驻守。民主革命时期,湘南地下党组织在这一带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为区、乡政府驻地。1995年5月撤区并乡,将原荫田区的荫田镇、龙门乡、衡头乡合并为荫田镇。相传央田古码头周边原为荒洲,唯一古樟树下有口井泉,冬暖夏凉,四季长流,乡人以为神仙所送“阴水”,遂开荒造田造林,油茶漫山,四季常青,田垄开阔,秧肥禾壮,遂呼地名央田(秧田),雅称“荫田”,誉为“福荫德田”。又地居水陆口岸,邻近衡、耒、常、桂,商贾云集,形成了央田墟场,繁华热闹,其仔猪、耕牛交易,名冠一方。
舂陵河两岸不但拥有许多停泊船只的码头,还催生了一些便于百姓交通的桥梁。荫田镇东侧大石桥,又名福荫桥,始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由乡绅徐玉四处募资修建,长172.3米,宽7.4米,高11.6米,桥身为石拱建筑,每拱跨度为10米。次年,就遭洪水冲毁。徐玉陔再度募捐,力图重修,却不幸因劳累过度离世。此事感动县衙,知县亲督贺、罗二乡绅募资修复,终于民国11年(公元1922年)修成。1944年,衡阳会战爆发,日军迫于太平洋战争的压力,兵分几路向华南、西南方向挺进,必经舂陵河上福荫桥。为了阻止鬼子长驱直入,当地百姓帮助中央军挖战壕、筑堡垒,在桥头构筑两道防线。经过两天两夜激战,日军突破桥头堡,一路烧杀抢掠,百姓纷纷逃亡。荫田桥于1947年重修,1967年又整修加固,2000年在荫田桥下游300米处修建一座现代化钢筋水泥大桥,贯通常宁国道,来往人车络绎不绝。
从我国唐朝到解放前的1300多年间,舂陵河也曾经流淌着百姓的忧伤与哀愁,平均5年要发一次大水灾,吞噬着老百姓的田土、屋房、庄稼和牲畜,不少人不得不强忍泪水,背井离乡,四处逃荒乞讨。新中国成立后,在舂陵河两岸兴修水利,让舂陵河造福百姓。1969-1972年,在舂陵水上游桂阳县境内修建欧阳海水库大坝,左干渠54.4公里伸入常宁市境内东部有效灌溉面积及14.6万亩。1972-1978年,在舂陵水下游,烟洲、亲仁两公社交界处修建亲仁水轮泵水电站,亦名亲仁河坝。
从舂陵河顺流而下,一些历史遗存星罗棋布,如同一颗颗璀璨明珠,散布在舂陵河两岸。烟洲古戏台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相传戏台所在地为虎心,煞气太重,不利于一方平安,故修建一座戏台予以镇压。戏台为半砖半土木结构,台上绘有“八仙过海”等精美图案,寓意吉祥。戏台历经沧桑,抗战期间被炸毁,1947年被修复,后又遭到多方损坏,直至1984年戏台得以重新复原,2014年 烟洲戏台得以真正复原加固,成为常宁市的一个地标式的古老文化符号。
商周江州城址
2014年底,在舂陵河畔水口山镇小洲村,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吴顺东发现了“江洲城址”历史遗迹,遗迹中地下文化堆积丰富,从旧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再到唐宋及近古三代,均有人类生产活动痕迹。遗存的古城墙、护城河等遗迹规模宏大,城墙宽处10余米,足以并驾行驶马车,高度约10米,城内面积18万平方米,基本确定是商周时期一座大城池,是当时湘南乃至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遗存的商周窑址、冶炼遗址、铸造加工等遗迹,把水口山镇采矿和冶炼历史提早了2000余年,获取了湖南省商周青铜器之迷实物证据。出土的印文硬陶纹饰种类、数量众多,涵盖了我国迄今为止已知所有纹饰类型,还有从未发现的纹饰出土,可了解该地区在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水准。
在古代中国,对吴越之地历来都有“蛮族”之称。早在商周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的土著原居民被称之为“京族”,“越”是众多族群的泛称,故又称“百越”,而“江洲城址”的缔造者很可能是百越中的一支。
随着对“江洲城址”发现与挖掘的深入,或许会有更多新发现浮出水面,无疑填补了常宁市、衡阳市和湖南省历史的一段空白,极大地促进对历史悠久的湘江流域文化的研究,将改写“南蛮之地”的历史。
主要支流
朦溪河,系舜水一大支流。朦溪河有两源,一源发源于楠市上下村;一源发源于竹管寺镇源桐村,流经竹管寺镇、塔峰镇至雷家岭注入舜水。沿途有五指、冷口源、龙冲庙、白跃洞、廖芙蓉、隔河、老婆洞诸溪水汇入。全长26.6公里。因众多的溪流汇集形成而得名。田心河又名华阴水。系俊水主要支流。发源于临武县的华阴山,流经新圩、毛俊两镇至大汉口村西北面注入舜水。沿途有毛江水、上源洞水汇入,全长22公里。以河流经过的主要所在地取名。
臭水,又名鲁田水,系俊水主要支流。发源于葫芦岭北麓,流经浆洞瑶族乡,至枫木山村注入俊水,沿途有车线坪水和小洞水汇入,全长21.5公里。
浆洞河,又名漕溪水。系俊水主要支流。发源于浆洞瑶族乡西峰岭北麓,流经浆洞瑶族乡、毛俊镇至漕溪河村注入俊水。沿途有石家冲水注入,全长26.5公里。因发源所在地的主要河流而取名。
军田河,系俊水主要支流。发源于浆洞水杉林村的石板头、炭龙岭,流经浆洞瑶族乡、毛俊镇至俊溪村西南面注入俊水,沿途有鹿溪水、漕洞水汇入。全长12.5公里。因水源集中流向军田而得名。大坝口河又名高良源水。系舜水主要支流。发源于香炉石东麓,流经紫良瑶族乡、所城镇,注入舜水,全长14公里。因河水集中在大坝口附近而得名。
新村河,发源于楠市镇盘石村的鸟仔岭。钟水主要支流,流经楠市镇、土市乡至新村注入钟水,全长18公里。以下流入水口地名取名。
排田河,系舜水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塔峰镇与浆洞瑶族乡交界处的箭岭,流经塔峰镇注入舜水,全长16公里。以河水经过的主要地段取名。
新圩河,发源于临武县万水乡。流经新圩镇、太平圩乡至小佳田村附近的滴水龙注入钟水,全长15公里。以主要流经地取名。
新田河,是湘江支流舂陵水的一级支流,由日西河和日东河汇合而成。发源于新田县林家源的林坑坳,流向自西北向东南经新田火烧铺、黄公塘、骥村,新田县城、道塘、新圩、新隆,至马鞍坪汇人舂陵水,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1668平方公里,坡降1.78‰,多年平均流量35.7立方粑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1.3亿立方米。
象江,又称南京河,源出于耒阳市南长坪乡三多亭,流经石、磨形,至南京乡象江口注和舂陵水。全长43.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22.2米,流域面积175平方公里,坡降5.2%,落差464.66米。
桥边村河,又称坛下河,源出于花石乡后岭山,向西北流经哲桥,至坛下乡桥边村赵家湾注入舂陵水。全长35.02公里,河面平均宽度15.6米,流域面积170平方公里,干流坡降1.05‰,落差80.5米。
黄狮江,燕塘的芹溪与嘉禾的泮水,在观音山汇合而成。由南向北,过调塘、桥下、史家桥、下桥等村庄,在江口岭汇入舂陵江。涨洪水时,水流下这些阶梯,响声如狮吼,其势如狮猛,故名。黄狮江在江口岭汇入舂陵江。虽然水量并不亚于主流,也只能是支流。关键就是河道中的阶梯,船在江口岭就上不了黄狮江。人们把既不能灌溉又不能行船的河叫做无义河。
湖屯水,位于县东南部,发源于桂阳县县清和乡罗汉涧。清康熙至乾隆时,名屯湖水,同 治时正名湖屯水,民国时又称西水。民间习惯以河段称呼,从发源地至东庄称芙蓉河。下游 称官溪河,极乐至苏仙区界~段称西河。.该水集大小支流32条,境内干流长4l公里,流域面 积408.9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84亿立方米。
白水,发源于白水乡清溪村毛洞蛇子形。有支流10条,集雨面积75平方公里,境内千 流长23.9公里,年径流量0.64亿立方米。至杨柳民族乡石东坑枇杷山入常宁市西江口,汇祁 阳白水。
神堂水,又名荷叶水,发源于金仙寨,属北江武江支流。境内干流长8.6公里,集雨面 积35.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0.26亿立方米,至自家岭入临武县水东,是桂阳县唯一流入南海的河流。
宜水,主体在常宁市。上游水源有二,均在桂阳境内。其一,发源于白水乡洋泉村上塘 土陂头,由双枣窝入常宁市黄桐宜水,桂阳境内名洋泉溪。其二,发源于欧阳海乡增元村三角寨,桂阳名东山水,北流10公里至天苍岩伏流出黄泥塘入常宁市潭水,再汇入宜水。两水总 支流长57.7公里,集水面积214 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691亿立方米。
水利工程
甘竹山水库,位于新圩镇竹山村,属舂陵水系。库容465万立方米,可灌溉3个乡镇面积1千公顷。1956年10月动工,1957年4月竣工,工程含一座大坝(高17米),五座副坝、引水渠一条、灌溉渠道干渠三条,支渠14条。兼有灌溉、养殖等功能。以所在地取名。
蓝嘉水库,位于新圩镇株木水、上清水两村与嘉禾县上边洞村的交界之间,距甘竹山水库1.2公里,属舂陵水系。库容420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666公顷。1955年11月动工,1956年4月建成,有灌溉干渠两条,支渠七条。兼有灌溉、养殖等功能。因水库是由蓝山、嘉禾两县共同兴建,特命名“蓝嘉水库”。
白洞水库,位于竹管寺镇界头村,属舂陵水系。水库库容325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800公顷。1959年10月动工兴建,1960年冬竣工。工程含一座大坝(高16米),两座副坝,灌溉干渠三条,支渠24条。兼有灌溉、发电、养殖等功能。以当地自然地取名。
上下村水库,位于楠市镇上下村,属舂陵水系。水库库容225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330公顷。1971年11月动工,1972年2月建成。有灌溉渠道三条,兼有灌溉、养殖等功能。因水库所在地取名。
毛江水库,工程位于蓝山县西北部,坝址坐落在新圩镇田心办事处大塘村,属湘江水域舂陵水一级支流钟水河的小支流俊水河上游毛江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7.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1333.9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281万方,本身灌溉面积为22860亩。水库工程原设计最大坝高48.0m,坝顶高程为365.00m,正常蓄水位为363.00m,正常库容515.0万方。由于资金原因,建成后最大坝高30.0m,正常蓄水位为363.00m,正常库容155.3万方,无法满足下游灌溉需要,必须进行毛江水库扩建才能增加灌溉面积。我县拟在坝址下游新建一座高63米的大坝,将毛江水库扩建,新增库容784万方,并对灌溉渠系实施续建配套和加固,工程总投资12073.5万元。毛江水库扩建后,坝址控制集雨面积17.4平方公里,坝型为混凝土拱坝,总容库950万方。该水库建成后可与下游附近的甘竹山水库、蓝嘉水库、龙井头水库、夹板冲水库及骨干山塘连通补水,使5座水库灌区连为一体。覆盖田心、早禾、新圩、大洞、太平、火市、毛俊等7个乡镇52个行政村,灌溉水田约3.78万余亩。
欧阳海水库,从1966年10月动工修建(中途因“文化大革命”极端左翼思想影响停工,1969年复工),1970年8月,枢纽工程建成受益,到1981年配套完成,衡阳市耒阳市共投资 2679.89万元,投劳动工日2122.16万个,完成土方1623.77万立方米,石方218.78万立方米,干、浆砌石17.43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3.14万立方米。
耒阳灌区渠道工程,是欧阳海水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境内干渠总长124公里,占该库干渠总长的42.55%,占右干渠总长的51.94%。其中:右总干渠从水库出口,经罗渡、仁义、南京、余庆、灶市、哲桥、至三架的大塘村,全长66公里。从大塘村起,右总干渠又分东、西支干渠。东支干渠经大市乡、高炉乡、洲陂乡,从大和圩乡的陡岭村出境,全长17公里。境内建有灌溉500亩以上的支渠66条,长720公里;灌溉500亩以下的支、斗渠161条。渠系附属工程有:渡槽136处,总长17996米;倒虹吸管25处,总长3235米;隧洞83处,总长8350米;暗涵129处,总长7357米。渠系引水串灌赵村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104座,塘10590口,堰273处。灌溉受益的有罗渡、仁义、南京、余庆、磨形、花石、小水、泗门洲(设计外增加)、哲桥、集贤、坛下、大和圩、雅江、三架、高炉、香蕉树、大市、遥田、肥田、永济、马水、洲陂、新市共23个乡(镇)和灶市街、蔡子池2个办事处的258个村,2911个组。设计灌溉面积27.23万亩。1984提灌溉24.89万亩,1988年为23.27万亩。1990年,省水利厅决定兴建欧阳海水库扩灌工程,经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耒阳灌区扩灌面积13.17万亩,新增受益的有东湾、竹市乡和水东江街道办事处的10个村。扩灌工程已于当动工。
水路航道
舂陵水,俗称幸茭河,流经耒阳市境内66公里,河面宽80~200米,枯水期河宽10~20米,水深0.4~0.6米,原可常年通航。自196年起,上游多处筑坝,特别是1970年欧阳海水库建成后、中、下游缺水,只能季节性通航。
由来
舂陵水原名桂水。西汉时,在附近封了个舂陵侯刘买。传说这位刘侯爷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为纪念他,故改桂水为舂陵水(桂阳这个地名出现在刘买之前,因在桂水之南,故名桂阳,可为佐证)。刘买何人?他是刘发刘发的第十三子,刘启的孙子。汉制,皇子凡未立太子者都封王,封国一般数郡;王的儿子封侯,封国一般一个县。刘买的孙子刘仁袭位舂陵侯后,奏请刘奭恩准后,迁到了长江以北的南阳白水乡(治所在今湖北省枣阳市南),在这里置县并重建舂陵城池,仍为舂陵侯。刘买的五世孙刘秀即东汉光武帝就起兵于此,其军队亦名为“舂陵军”。他推翻了王莽篡位后所建的新朝,重开刘汉196年的基业。
那么舂陵侯刘买的封国又在哪儿?据《水经注》载,舂陵故城在今宁远县县北30公里的柏家坪与柏家之间。汉制,封王封侯后治所都要建立城池。舂陵故城为长方形长184米,宽123米,城墙均为黄土筑成,残墙高4至6米,国周城墙清晰可辨。现 在,故址内及城墙上均已辟为耕地。附近原有舂陵庙、舂陵侯墓,今均毁。但州志有记载:“其冢在舂陵故城东北,而世莫能辨。清嘉庆中,邑令曾钰遂为树碣。”
宁远乃人文荟萃之地,以舜文化为中心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十分丰厚,如九嶷山舜帝陵、玉琯岩、紫霞岩及岩内大型诗壁、三分石、孔子庙等都闻名遐尔,而舂陵故城是湘南最早的城池遗址之一,距今已2100多年,对湖南的考古发掘,研究当时湖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史料
《水经注·钟水篇》考述:钟水出桂阳郡南平县(今蓝山县)都庞岭。漼水,即桂水也。漼、桂相近,故字随读变。桂水出桂阳州(今连州市)北界山,北南平县于钟亭会钟水后,通称桂水。《水经注·钟水篇》的上述记载,并不完全与现状相符。从名称上看桂水似为漼水,从路径上看桂水更似岿水,即毛俊水。但无论漼、岿何水为桂水,它们与钟水合流后通称桂水。故东汉应劭注《汉书地理志》云:“桂水所出,东北入湘”,说的就是舂陵水。
欧阳海拱坝
欧阳海拱坝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湘江支流舂陵水上。枢纽工程是—个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航运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其主要建筑物有:混凝土双曲拱坝、下游砌石二道拱坝、左右干渠渠首建筑物,斜面升船机、电站厂房和引水系统等。坝体混凝土工程量约6.4万m3。该拱坝工程曾荣获一九八二年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七十年代国家优秀设计奖和湖南省科技大会奖,是我国第一座大孔口泄流双曲拱坝工程。
参考资料
郴州河流水系.郴州市水利局.2016-02-26
蓝山县水文概况.湖南行政区划网 -.2016-02-26
冯德校调研毛江水库扩建水源连通工程.蓝山新闻网.201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