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长尾银花鮨

长尾银花鮨

长尾银花鮨是一种属于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鮨科的鱼类,广泛分布于热带温带海域,少数为淡水种。在西大西洋区,其分布范围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南美洲北部海域,栖息深度为60-300公尺。长尾银花鮨的背部呈粉红色,腹部银白色,头部有一条金黄色纵带从体吻部延伸至鳃盖,胸鳍为黄色或粉红色。其背鳍硬棘10枚,背鳍软条14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8枚,体长可达50公分。长尾银花鮨是底栖性鱼类,属肉食性,可作为食用鱼。

正文

简介

长尾银花鮨属鮨科,本科鱼种体色鲜艳多变化,且具有雌雄双色及雌变雄之转变等现象。有些鱼种和鹦嘴鱼科隆头鱼科等同样具有社会阶层之地位控制现象的生态适应行为。

形态特征

全体(连头部)被鳞,鳞片表面稍粗糙,犹如毡毛一样。侧线完全。下咽骨不结合,上颌骨不被眼前骨所覆着。犁骨与腭骨通常具齿。胸鳍的鳍条大都相似而多分歧。背鳍单个,其软鳍部臀鳍较长,臀棘3。

相关内容

鮨科大部分为海水产,少数为淡水产。多半属日行性鱼类,由于种数甚多,具相当复杂之生态层性。大多属底栖性之鱼种,且具领域性及拟态行为。绝大多数以鱼类、虾、蟹、端足目等为食,是凶猛的掠食者。而花鲈亚科之拟花鮨属(Pseudanthias)、珠斑脂属(Sacura)具群游性,日间觅食于水层中,以浮游生物为食,夜间则躲藏于珊瑚礁间之洞穴。

本科鱼种体色鲜艳多变化,且具有雌雄双色及雌变雄之转变等现象。有些鱼种和鹦嘴鱼科隆头鱼科等同样具有社会阶层之地位控制现象的生态适应行为。

有些为夜行性鱼类,昼间独居于珊瑚礁或岩礁底部之孔穴中,夜间则在外觅食,例如大口黑鲈属(Grammistes),且当其受惊吓时,体表会分泌大量之黏液,具有皂泡效果且内含有毒之黑鲈素 (grammistin) ,故不可食用。广泛分布于热带温带海域,少数为淡水区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