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铁流

铁流

铁流,莒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汉族。1968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年应征入伍,历任烟台某部战士,青岛北海舰队某部炊事员、无线电员、汽车驾驶员、仓库保管员、分队长,北海舰队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2年2月,铁流出版纪实文学《中国驱逐舰备忘录》。

2007年,铁流发表报告文学《支书与他的村庄》。2014年8月,铁流与徐锦庚合作的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2019年9月11日,铁流发表报告文学《莱西经验诞生记》。2023年4月23日,铁流的《靠山》获得第五届奎虚图书奖优秀奖

人物成就

1998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年入伍。

在部队,他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作品享誉全国;2011年转业到地方后,创作依旧活跃。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发表的报告文学、小说和散文多达数百万字,很多作品还被列为中学生推荐读物和基层干部读物。

报告文学《一个士兵和他的模拟战场》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大奖,长篇报告文学《支书与他的村庄》分别获中国作家年度奖、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中篇小说《奶奶的故事》获海军优秀作品奖。

开化县作家徐锦庚合作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荣获鲁迅文学奖

2022年1月24日,获得“‘建党百年’致敬作品”奖。

2023年4月23日,铁流的《靠山》获得第五届奎虚图书奖优秀奖

个人作品

著有《铁流中短篇小说选》、《铁流中短篇报告文学选》,长篇报告文学《一个世纪之交的话题》(合作)、《一个民办教师的故事》、《槌下硝烟》、《海魂铸造的岁月》、《中国驱逐舰备忘录》、《中国本色》、《支书与他的村庄》、《蓝色畅想》等,电影文学剧本《沂蒙小调》,另有作品散见于多家刊物。数篇作品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年度选本。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

创作特点

题材选择

农村题材

铁流作为跨越城乡的作家,他的作品融合都市性与乡土性,聚焦城乡交叉地带的矛盾。他凭借农村背景与城市经历,真实记录城乡变迁中的素材,深刻揭示时代发展中的问题。他对农村和农民怀有深厚情感,其作品《支书与他的村庄》《“莱西经验”诞生记》《代村人的好日子》等,都是关注农村的变化,尤其是关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体现对农村发展问题的深刻关注与沉重思考。其中《支书与他的村庄》首次发表于2007年,铁流经采访多地城中村后,深感社会责任。作品不仅反映问题,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即是一种商业。

教育题材

铁流对于教育题材作品的关注尤其体现在其作品《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上。《中国民办教育调查》聚焦民办教育这一文学鲜少关注的话题,开篇即凸显其重要性。作品回顾民办教育发展历程,追溯至孔子开创私学,并对比国内外教育现状,突显民办教育价值,让未能进入公办大学的学子获得教育机会。他通过跨越现实与历史的叙事策略,深入剖析了中国民办教育的复杂矛盾。作品既展现了优秀民办教育者的办学功绩,也揭示了存在的问题。铁流与合作者花费三年时间深入调查,以教育本质为核心,探讨了民办教育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可能性,展现了其深刻的思考与研究。

红色题材

红色题材是铁流报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中,他通过实地采访和深入研究史料,发掘出山东省早期革命历史,特别是农村党支部和早期共产党人的事迹,鲜活地记录了革命风云和共产党人的英勇形象。在《靠山》中,他全景展现革命战争年代民众踊跃支前的场面,用生动感人的事例向建党百年献礼,展示了人民群众与党的紧密关系。这两部作品都丰富了对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的书写,通过典型事例展现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揭示中国革命的真谛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这对于回顾党史、认识历史、增强自信等具有强烈而深具说服力的现实意义。

艺术特色

还原历史

报告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实践的重要方式,承担着演绎思想和影响人的责任。在《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中,铁流与徐锦庚面临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关系、如何还原历史的难题。他们通过长达一年的采访、整理与收集,坚守非虚构性原则,力求事实真实与情感真实的结合。作品结构合理、叙事引人入胜,通过让亲历者发声的方式走进历史真实,将读者带入现场。这部“国家记忆”通过众多口述者的叙述,鲜活地呈现了革命历史,是对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历史的珍贵叙述与复原。

鉴史明心

铁流的报告文学创作旨在守住历史、对镜现实、启迪人心。他的作品《“莱西经验”诞生记》以“发现—探索”的风格,轻巧畅快地展现了“莱西经验”的诞生与内涵。作品通过让实践者和创新者周明金自己讲述故事,使“莱西经验”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深入人心。同时,《代村人的好日子》以生动的报告文学形式,具象地描绘了“莱西市经验”的实践成果。这两篇作品都展现了铁流报告文学的特点,即以小见大,注重细节和人物塑造,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深刻理解和感受到“莱西经验”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强调共情

铁流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强调共情。铁流在创作《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时情感深沉,几度落泪。他深知,触动自己内心的力量核心必须精准捕捉并传递给读者,以引发他们的共鸣和同情。通过深入挖掘历史,铁流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传奇历程,将读者带入那个充满艰辛与奋斗的时代。作家用双关写法,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带领读者找寻首译本。铁流同步叙述两线索,逼近探索,发现人物力量源泉来自《共产党宣言》的崇高理想与使命。

纵横结构

铁流的报告文学在处理纵横结构方面表现出色。铁流的作品中的历史描写并非仅仅作为点缀,而是深度参与叙事,这使得其作品在纵向时间维度上具备足够的长度。在叙事方面,铁流避免了平行罗列琐碎段子的做法,而是注重内容的纵深和连贯性。以《中国驱逐舰备忘录》为例,铁流巧妙地将历史作为主线,贯穿全篇,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叙事世界。在《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中,他通过深入调查和严谨分析,将民办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有机结合,不仅揭示了民办教育的发展脉络,还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

人物刻画

铁流在报告文学中展现出了卓越的人物刻画能力。他深知,无论是小说还是报告文学,人物都是文本的灵魂,承载着作品的核心价值。在铁流的笔下,人物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事件、环境紧密相连。铁流善于通过叙事来塑造人物。他摒弃了过多的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而是将人物置于具体的事件和场景中,让读者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言语来感知其内心世界。此外,铁流善于捕捉人物的微妙表情、动作和语言,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这种细腻的笔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艺经历

2022年12月31日,参加的《百位名人迎新领读——2023文学中国跨年盛典》播出。

参考资料

中国驱逐舰备忘录.豆瓣读书.2024-05-29

从发现到探索——铁流报告文学创作论.中国作家网.2024-05-28

山东作家铁流、徐锦庚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大众网.2024-05-28

望岳谈|总书记点赞的“莱西经验”有什么秘诀.大众网.2024-05-28

第五届奎虚图书奖获奖图书发布.今日头条-大众日报.2023-04-23

铁流 --会员--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2021-12-31

2021年度长篇小说五佳揭晓!《一日三秋》《文城》等入选.今日头条.2022-01-24

“文学中国”创跨年新形式:百位名人迎新领读 汇聚文学的微光.今日头条-大河网.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