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桁梁桥
钢桁梁式桥是将实腹的钢板梁桥按照一定规则空腹化的结构形式,结构整体上为梁的受力方式,即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的结构。由制动联结系、桥面、支座及桥墩(桥台)组成。
介绍
钢桁梁桥的主要,最常采用的是平面桁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受力实质是格构式的梁。主桁由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组成。
联结系分为,将两主桁架联成坚强的空间桁架结构,能承受任何方向的荷载并可靠地传递到支座。
桥面系
采用纵横梁体系作为其桥面系,由横梁、纵梁及纵梁之间的联结系组成。其作用是承受由桥面传来的竖向和纵向荷载,并传递给主桁节点。
制动联结系
也称为制动撑架,设置在于桥面系相邻的平纵联的中部,通常由四根杆件组成。作用是将纵梁上的纵向水平制动力传至主桁,以减小制动力对横梁的不利影响。
桥面、支座及墩台与其它桥梁相似。
分类
按照主桁的支承方式不同,分为简支钢桁梁桥、连续钢桁梁桥和悬臂钢桁梁桥;
按照桥面位置不同,分为上承式钢桁梁桥、下承式钢桁梁桥。
特点
钢桁梁桥由桁架杆件组成,尽管整体上看钢桁梁桥以受弯和受剪为主,但具体到每根桁架杆件则主要承受轴向力。与实腹梁相比是用稀疏的腹杆代替整体的腹板,从而节省钢材和减轻结构自重,又由于腹杆钢材用量比实腹梁的腹板有所减少,钢桁梁可做成较大高度,从而具有较大的刚度及更大的跨越能力。但是,钢桁梁的杆件和节点较多,构造较为复杂,制造较为费工。
实例
京沪铁路淮河大铁桥又称蚌埠淮河大铁桥,位于蚌埠市蚌山区蚌埠港东约500米处,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该桥始建于1909年11月,1911年5月建成通车。该桥为固定型桁梁桥,全长570米,单车道。是连通我国南北的一条重要交通大动脉,同时也是我国现存保存较完好的铁路桥遗址,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历史价值。大桥现仍在使用。
下游25m处于2001年4月5日开工新建淮河铁路特大桥(又称淮河铁路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次年6月27日建成通车,该桥与老铁桥相同,为固定型桁梁桥。建成的淮河铁路特大桥长2070米,其主跨为多孔钢梁,采用浮托拖拉法一次架设就位,设有58个墩台,线路全长5.8公里,工程包括蚌埠市4座立交桥兴建延长和津浦复线接入改造等,共完成线路路基土石方9.5万立方米,总投资2亿元,荣获国家质量奖(银奖)、铁道部国家优质工程奖一等奖、安徽省建设工程“黄山杯”奖(省优质工程)和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淮河铁路特大桥的建成,使京沪铁路实现客运双线运输,运输能力由初期的日均通过旅客列车60对,扩大到180对,彻底根治制约京沪铁路的“肠梗阻”,对缓解华东路网紧张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淮河大铁桥及周边地区现已被市人民政府纳入“淮堤公园”建设中,在不影响大铁桥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将其打造为淮河堤坝上一处特色的爱国主义宣讲基地及蚌埠市历史文化的传统教育场所和市民休憩的公园。
2010年,作为蚌埠开埠象征的蚌埠淮河大铁桥,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桥总长1670m,其中正桥长1156m。下层为双线铁路,宽14.5m,上层为四车道公路桥,宽22.5m。
该桥于1955年正式动工,当时得到苏联帮助,于1957年10月竣工通车,连接武汉三镇,同时连接了京广主干线,极大的促进了发展。
正桥共有10孔,共长1576m。包括1孔128m的简支桁架梁,和3联3孔个160m的连续桁架梁。
上层为公路桥,宽19m,下层为双线铁路桥。
鸭绿江桥于1943年4月竣工,全长946.21m,宽9.5m,共4联12孔,跨径94.2m。
鸭绿江桥位于丹东市,是公铁两用桥,是中朝两国交通要道,由两国共同管理。
宜宾金沙江铁路大桥
宜宾金沙江铁路大桥,铁路桥,位于宜宾市的宜铁路支线上。大桥全长 1053.5m ,正桥为 112m + 176m + 112m 三跨单线连续刚桁梁桥,主桁采用平行弦菱形钢桁架,铆钉连接,桁高 20m ,桁宽 8m 。该桥采用两岸悬臂拼装,跨中合拢法架设,是国内采用这种方法施工的第一座桥梁。1968年10月竣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