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60年,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属的农业科研单位。该院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市,是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省属农业科研单位。根据2022年12月官网显示,该院全院在编职工985人,专业技术人员845人,共设有16个研究所和5个分院。该院建有96个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1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作物育种与栽培、水禽疫病防控、农业微生物利用、土壤资源评价与利用、生态循环农业,闽台农业等领域。自1978年至2021年,该院共取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475项,获专利2024项,育成农作物品种540个。该院的院风为“求实、创新、协作、奉献”,党委书记为肖铮,院长为翁启勇。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之前
1908年6月,福建农事试验场成立,场址位于福州水部工艺传习所内。
1919年,福建农事试验场改称福建省立农事试验场,迁址福州东场。
1929年,省立第一高级中学第二分校改称省立农林中学,与省立农事试验场合署。
1935年1月26日,省立农事试验场扩建为福建省农林改良总场,同年陆续创办总场下设的长乐农场、福州市林场、南平林场、福安茶叶改良场和漳浦农场。
1936年6月,建立农林改良总场家畜改良场。10月,建设厅与协和大学合办园艺试验场。
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农林改良总场停办。
1938年4月,省立农业科研机构内迁至连城文亨,改称福建省作物改良场,在长乐区、永安市、清流县分别设第一、第二、第三分场。9月,福安茶叶改良场迁至崇安赤石,改称崇安茶叶改良场。
1939年1月1日,作物改良场改建为福建省农事试验场。4月,迁至永安西营坂,在连城县、清流、南平市、长乐、漳浦建立五个农事试验分场,并设各县合作农事试验场42个。
1940年1月,省农事试验场下辖的五个农事试验分场改为中心农场,各县合作农事试验场撤销。3月,省农事试验场畜牧兽医学组改扩建为福建省畜牧兽医事务所,所址设在永安龟山。
1941年1月,省农事试验场园艺组改扩建为福建省园艺试验场,场址设永安西营坂。7月,场址再迁至永安茅坪。
194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接管设在崇安的福建示范茶厂(1940年省政府与中茶公司合办),改为茶叶研究所。
1946年8月,省农事试验场、园艺试验场迁回福州王庄,合并省畜牧兽医事务所、省园艺试验场、省造林事务所、农业推广所、淡水养鱼所,成立福建省农事试验总场。下辖永安市、长泰区、南平市、长乐区、清流县、漳浦6个分场和崇安茶叶改良场。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市军管会接管省农事试验总场、省植物病虫害防治所,沿用原名称。
新中国成立之后
1950年11月,省农事试验总场改称福建省农业试验总场。
1953年4月15日,福建省农业试验场改为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并将省植物病虫害防治所并入,设农艺、园艺、植保、土壤肥料四个系和农具试验厂,隶属福建省农业厅。
1954年5月,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改称福建省农业综合试验站,同时建立龙溪县、建阳农业试验站和同安旱作实验站,隶属省农业综合试验站。10月,福安茶叶试验场改称福建省福安茶叶试验站。
1956年,省农业综合试验站从福州东门外鹤林迁至闽侯城门谢村。
1957年5月8日,省农业综合试验站恢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8年9月25日,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并入福建农学院。11月,所址从闽侯谢坑迁到福州梅峰,对外保留福建省农科所名称,对内将该所各系室与农学院相应的系合署办公。
1959年秋,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在福州梅峰举行建所十周年庆典。
1960年4月,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划归农业厅领导,迁回闽侯谢坑原址。7月8日,省委批转农业厅党组报告,同意将省农科所扩建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8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举行成立庆典。11月12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决定成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隶属福建省政府农业委员会领导。下设农艺、土肥、植保、农业物理4个系,果树、茶叶、畜牧兽医、亚热带作物4个研究所,甘蔗麻类、蔬菜2个试验站和生理生化、科学情报2个研究室。
1961年3月,省农科院畜牧组与省畜牧兽医总站合并,成立福建省畜牧兽医研究所。4月,省农科院所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划归福建省农业厅领导。
1963年7月24日,蔬菜试验站划归福州市领导,迁址福州东郊浦东。7月29日,该院所属的南平市、晋江、龙溪、福安市、龙岩市、闽侯县等6个专区农科所,改为双重领导体制,业务由该院统一安排,党的工作、行政工作分别由当地地委和行署领导。
1969年11月,省农科院及大部分地市农科所被撤销,人员下放(其中40多位科技人员到兵团农二师,组建农科所,承担山区5县农业科研任务),研究基地、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散失,土地、房屋交给福州炮兵部队,院属果树研究所改为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机关“五·七”农场。院茶叶研究所和经济作物研究所分别下放福安市、龙溪专署领导;各专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全部下放各专署、市领导。
1970年,组建福建省农业科学实验站,先设址闽侯江洋农场,后迁至省干校内,最后定址福州新店埔原果树研究所,下设育种、土肥、植保、果树、畜牧兽医5个组。
1975年5月4日,恢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将省农业科学实验站并入,设址福州新店埔垱村,下设稻麦、果树、茶叶、蔗麻、蚕桑、畜牧兽医6个研究所和土壤肥料、耕作轮作、植物保护3个研究室。各地市农科所相继恢复。
1979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委员会,福建省农科院自此成为福建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2022年6月10日,武夷学院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双方在研究平台、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
机构规模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现设有13个研究所,即:稻麦、果树、甘蔗、茶叶、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牧兽医、耕作轮作、地热农业利用、数字农业农业研究所和红萍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化验室。在职职工1065人,离退休人员540多人。在职人员有高级科技人员185名、中级科技人员264名,国家级专家4名,省级专家1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7人。现有博士1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22人。
科研方向
全院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适当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在作物育种、畜牧及畜禽饲料、生物农药、植物保护、台湾农业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科技力量,水稻育种、红萍、柑橘黄龙病等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设有国家龙眼批把资源圃和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植保所是全国农业科研百强研究所。目前全院承担国家863高科技攻关、国家基金和部省级重点课题等各类课题100多项。
沿革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该院共取得国家、部省级奖励256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以上重大成果40多项,为农业生产源源不断提供优良品种和配套的先进技术,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续18年组织全省水稻育种攻关。使福建省在水稻抗瘟育种和超高产育种方面独具特色,居国内领先水平。18年来攻关组共育出69个水稻品种(组合),获国家、部、省科技进步成果奖33项。选育的新品种(组合)覆盖全省水稻生产面积的85%以上,在省内累计推广近2亿亩,增产稻谷405万吨,创社会效益40.5亿元,为本省和南方稻区提供了大量抗病高产新品种(组合)。一批较突出的品种和组合如汕优63、特优63、威优77、满仓515、119、泉农3号等在我国南方籼稻区大面积推广,占据全国杂交水稻组合推广面积的40%。“汕优63”在全国16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平均每年种植7000万亩左右,已在全国累计推广近10亿亩,增产670多亿公斤,增收670多亿元,至今仍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
九十年代以来,全省水稻育种攻关组开展了超级稻、二系稻、抗虫转基因水稻等优质水稻良种的选育与推广,取得突出成效。超级稻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选育的新组合“特优175”、“Ⅱ优明86”,2001年最高亩产分别达1185.5公斤和1196.5公斤,二度创水稻单产世界新纪录(印度1974年创造)。“汕优明86”在本省尤溪县百亩连片种植,头季平均亩产851公斤,再生季最高亩产干谷581.1公斤,创再生季世界单产记录。抗虫转基因水稻选育项目,已成功地培育出多个抗虫转基因水稻品系;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水稻抗虫转基因体系;建立了与转基因相配套的水稻育种体系;率先开展了转基因水稻去除选择标记,克服基因沉默,转双价抗虫基因的研究工作。已成为目前国内规模大、进展最快、与育种研究结合最紧的项目。2001年8月,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家组对该项目的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该项目的研究工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内容属国际领先。”已列入国家科技部组织的“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专项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二系稻育种配制的两优2163、两优2186组合是当前晚稻中优质与高产结合最好的杂交水稻组合,解决了优质与高产的矛盾,2001年在各地推广近80万亩。
优良成果
正是由于水稻育种创新的支撑,改变了福建省过去水稻品种南靠广东省、北靠浙江省的被动局面,全省水稻品种基本实现每3—5年更换一次,水稻单产每5年增产5%,虽然全省水稻种植面积从1990年开始平均每年减少31.8万亩(5年减少7%),但总产仍能维持在700万吨以上,从而为我省经济作物调高调大调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亚热带特色水果育种成效
亚热带特色水果育种成效突出。福建省枇杷的生产总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龙眼生产位于全国前列。这两种水果都是原产我国的名优特色水果,也是我国加入WTO后较具竞争优势的水果。该院选育的“早钟6号”枇杷新品种,表现特早熟、大果型、优质、丰产,是我国第一个通过有性杂交途径培育出的枇杷新品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推广11万亩以上,其中我省已种植8万多亩,占全省枇杷总面积的1/3,创社会经济效益亿元以上。2000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我省地处南亚热带北缘,龙眼成熟期全球最晚,发展晚熟龙眼具有区位优势。我院培育的龙眼新品种“立冬本”,是目前国内最晚熟的龙眼新品种,居国内领先水平。在我省种植该品种可最大限度发挥我省的区位与品种优势,改善福建省龙眼品种结构,延长龙眼上市供应期,增强我国龙眼的国际竞争力。
1995年到1999年,在全国几次出现卖果难的不利条件下,福建省水果面积不降反升,其中龙眼、荔枝、枇杷面积增加3.4万公顷。这三大名果在关键时刻确保了福建山地果树开发的持续发展。而在新植枇杷面积中,该院选育推广的新品种“太城4号”、“森尾早生”、“长红6号”以及“早钟6号”占了90%以上。在龙眼品种中,该院选育的“立冬本”以及大果形、优质新品种“青壳宝圆”,晚熟、丰产新品种“松风本”等,占全省新植面积的60%。
生物农药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研制的最新生物制剂“高效生物杀虫脒剂BtA”,杀虫谱广、杀虫速率高、杀虫效果与化学农药相近,使用成本比化学农药低,已经在全省茶、蔬、果,稻上累计推广示范80万亩次,解决茶叶、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使茶叶产品合格率从过去的28%提高到98%,使福州市无公害蔬菜面积增加5%,目前全省万亩以上的绿色蔬菜基地有70%使用该产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2001年先后在全国19个省推广应用605万亩(次),创经济效益9000万元。
动物饲养以及疫病防治
动物饲养以及疫病防治技术和疫苗研制效益显著。动物饲料科学配方及产业化进展成效明显,已组建跨地区的饲料集团。在国内首先发现并分离到伪狂犬病毒,研制成功伪狂犬病灭能苗和弱毒疫苗;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鹌鹑霍乱病亚单位疫苗,解决了禽霍乱常规疫苗的毒、副作用和严重影响蛋禽产蛋率问题;在世界上率先发现并分离番鸭细小病毒,研制成功番鸭细小病毒病快速诊断试剂和活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已有4.2亿多羽雏番鸭免疫注射该疫苗,保护率达到95%以上。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和诊断试剂2000年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是由我国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包括人药、兽药唯一获得的两项国家一类新药证书,成果居国内外同类研究领先水平,2001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功地应用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多种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准确率95%以上。以上成果和技术已在全国九个省、市应用,年创社会经济效益2亿元。
鱼类核酸疫苗研究取得可喜进展。我国水产养殖仍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化学药物的滥用不仅可使致病原产生产耐药性,同时,药物残留还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为了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院鱼病中心与美国康奈尔大学、佐治亚大学合作,对鱼类疫苗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除了研制常规疫苗外,还构建了小瓜虫核酸疫苗和含嗜水单胞菌保护性抗原的表达质粒,已进入免疫实验阶段,核酸疫苗的成功运用,将有效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降低药物残留,实现水产的健康养殖。
捕食螨工厂化
捕食螨工厂化生产正在推广。我院经过长期摸索与分析,从农业螨形总目分类、生物学特性及欧洲尘螨综合治理开始,现已成功地研究出捕食螨人工饲料配方,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捕食螨工厂化生产的学科发展难题”,饲养方法与技术接近国际同类研究水平,形成测试→生产→包装→贮存→释放应用生产线,建成我国第一个年生产能力达50亿只捕食螨工厂化生产基地。在全国20多个县市推广30多万亩次,在蔬菜、瓜果、柑橘属、孟宗竹、茶叶上应用,平均控制害螨效果89.6%-92.7%,1998年、2000年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等奖。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01-2005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被省科技厅列入重大推广项目和支援新疆建设项目。
乌沃茶育种
乌龙茶育种居国内先进水平。茶叶是福建省省传统出口创汇大宗商品,也山区(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地方财政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维系着福建三分之一的农民的生计。当前,存在着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主栽品种退化、品种结构不合理;茶园土壤衰退,部分茶叶农残超标;中低档茶多而滞销,符合出口的有机茶货源紧缺等。我院历经近20年努力,收集保存了800多个品种资源,4000多份茶种质。为乌沃茶品种资源收集保存与利和研究中心。先后育成了“丹桂、九龙袍、黄观音”等3个国优良种、9个省级良种。茶树资源“金牡丹”、“黄玖瑰”被农业部评为2001年农作物壹级种质。还有10余个高香优质乌龙茶新品(株)系正在或即将进入省级品比与区试。茶树主要病虫害测报及生物防治技术也正在全省推广。
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食药用菌栽培技术促进了我省食用菌生产上台阶。1988年首次从日本引进野生灵芝栽培种,研究出“赤芝6号”,建立了灵芝优质高产栽培模式,通过良种和技术配套,在全省建立多个珍稀食药用菌应用推广基地,推广覆盖面达 70%以上,使福建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灵芝生产出口基地。1992年又首次引进姬松茸新菌种,建立了一套规范化的姬松茸商品化栽培技术,使姬松茸栽培成为我省食用菌业新的增长点,也使我省成为全国最大的姬松茸商品化生产和出口基地。近年来开展了“珍稀食药用菌工厂化栽培和产期调控技术”以及姬松茸低铬品种选育及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收集、培育可供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纯白金针菇、白灵菇、姬松茸、灰树花等多个食药用菌菌种;进行了可调控设施栽培基地建设,研究提出菌株工厂化栽培条件及技术,可为食用菌生产带来高产、优质、高效的综合效益。如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单位面积生产量是传统金针菇生产方式的50倍,作业人员的实物劳动生产量是普通农户手工种植的20倍。通过该项目的应用推广有利于推动我省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保持我省食用菌大省的地位,并使我省食用菌栽培技术上一个新的台阶。
绿色食品技术
绿色食品技术研究迈出新步伐。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要解决“餐桌污染”的要求,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安全、食疗保健的迫切需要,我院加强了绿色技术的研究工作,尤其在生防、生态农业技术研究方面,研制出青枯病生物杀剂Anti8098等生物农药,应用效果良好。进行生物防治作物病虫害研究取得成效。绿色食品蔬菜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开展菜田生态系统中有益与有害生物种群结构、动态平衡研究,提出绿色食品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控制有害物质含量。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取得明显社会经济效益。2001年进行了丘陵山地生态果园模式与红壤综合保育技术研究,从单一的红壤生态果园的生态保护及草畜利用到侵蚀荒山的生态恢复、经济绿肥与观光生态农业多种模式。拓展筛选出适应山地红壤种植的园月钝叶决明品系等生态牧草,加工草粉配合饲料养肉牛,降低饲养成本10~20%,种植三年减少水土流失60~70%、土壤肥力提高30~50%,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此外还开展了“畜牧场污水治理及高效综合利用”、“药用菌工程发酵茶的研制和药性药效”等研究工作,取得较好进展。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根据2020年2月科学院官网显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有职工106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9人,在职高级职称科技人员397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谢华安(专职)。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不全):谢华安、刘波、翁启勇、郑家团、黄庭旭、张艳璇、陈福如、陈庆河、黄瑜、陈少莺、胡奇林、黄勤楼、郑少泉、王锋、陈君琛。
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专家(5人):刘波、张艳璇、陈庆河、黄瑜、郑少泉。
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王锋、黄勤楼、陈君琛、陈庆河、陈常颂、黄庭旭。
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6人):郑少泉、黄瑜、廖建华、郑开斌、曾辉。
福建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万春和。
福建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林长光、曾丽莉。
福建省杰出人才(6人):谢华安、刘波、郑家团、张艳璇、郑少泉。
科研部门
根据2020年2月科学院官网显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设有16个专业研究所,建有77个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省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华南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风险评估(福州)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精密仪器农业测试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水稻材料分子育种实验室、福建省水稻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产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福建省作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福建省畜禽分子遗传育种实验室。
农业部农作物改良中心(4个):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食用菌专业分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热带水果改良中心福州龙眼分中心、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福建省水稻转基因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果树(枇杷、龙眼)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杂交水稻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作物品种抗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山地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特色花卉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水产病害防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丘陵地区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业生物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双孢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院属研究所(16个):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水稻研究所、茶叶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果树研究所、作物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生态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科技干部培训中心(数字所)
合作交流
海峡两岸生命科学发展论坛
2010年10月,海峡两岸生命科学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250多位两岸生命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其中台湾专家学者近百位,该次论坛以“生命科学与人类未来”为主题。
2022年8月24日消息,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圣农发展、福建圣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建的科企联合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20年2月科学院官网显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取得国家、部省级科技奖励成果502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以上重大成果165项。
学术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月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被CA(美国化学文摘)、CABI(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GH(全球健康文摘)、ZR(英国动物界记录)、AGRIS(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文摘)等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先后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二等奖(3次)、华东区优秀期刊奖、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等荣誉。
《福建农业科技》,月刊,创办于1970年(原名《农业科技简报》),1979年起中国国内公开发行,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省农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先后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首届福建省十佳期刊,连续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连续两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历届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等多项殊荣;该刊出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农业图书馆、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11种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期刊网收录。
《台湾农业探索》,双月刊,创办于1979年,1985年公开发行,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曾获“福建省第二届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综合类二等奖”、“2014年华东地区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成果之一)”等荣誉;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人文复印报刊资料、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CEPS)、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维普数据库、龙源期刊网、超星数据库、中教数据等10余种期刊数据库、期刊网收录。
《茶叶学报》原名《茶叶科学技术》,季刊;主管单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单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已列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福建畜牧兽医》杂志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联合主办;该刊1996年被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评为优秀科技期刊,2002年获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二等奖。
社会评价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在农业良种选育、关键技术攻关、对台农业合作、服务“三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锐意进取,一大批创新成果和良种良法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省农科院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员以服务国家和人民为己任,把论文写在了福建省大地,把成果留在了千家万户,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绘就了福建农业科技发展的辉煌篇章。(时任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昌平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始终与党一条心,与农民同呼吸;高歌奋进,始终不辱使命,牢记责任,从“为农民吃饱饭”到“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支撑三农发展”,追求的脚步永不停歇,让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上下求索的创新意识、百折不挠的实践精神、顺势有为的进取品格在闽山闽水传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不等、不靠、不慢、不折腾,坚持科研主旋律,坚持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主题,茁壮成长为一个研究领域布局合理、科研体系日趋完善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已然具备了审视世界的眼光,具备了屹立国际国内农业科研最前沿的能力。
获得荣誉
2018年5月28日,入选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第十三届福建省文明单位”候选名单,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形象标识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外侧为科学院的中文以及英文简称“FAAS”,环绕以金色的麦穗象征其属性;内部为绿色的变相标识,由“FAAS”四个字母的变形组成,绿色象征农业的属性。
精神文化
科学院精神:求实、创新、协作、奉献。
科研方向:一以贯之地坚持科技服务三农。
参考资料
武夷学院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日头条.2022-06-12
福建省农科院与圣农集团共建科企联合技术创新中心.今日头条·东南网.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