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惠福东路

惠福东路

惠福东路位于越秀区中部,东接北京路商业步行街,西连起义路,全长511米。

介绍

清代时,惠福东路的一段称为寺前街。民国8年(1919年),市政公所拆寺前街、惠福巷、早亨坊、大市街、安义街等街道扩建成大马路,为当时的主要商业马路。因维新路(今广州起义路)与书芳街(今教育路)之间是明代建筑惠福夫人祠而取名的惠福巷,故将新开辟的马路命名为惠福路。1952年始分段易名,广州起义路与北京路之间的一段称为惠福东路。1966年,为表达“心向红太阳”的革命情怀,西、中、东三段的龙津路和西、东两段的惠福路被合称为“向阳路”,其中惠福东路为“向阳五路”,1981年复名惠福东路。

惠福东路的得名,和广州市独有的民间神——金花夫人有很大关系。话说明朝洪武年间,广州巡抚的夫人临盆难产。巡抚大人遍寻广州名医,可是大家都束手无策。一天晚上,巡抚大人做了个梦,梦到一个白发仙翁对他说,只要请到一位金花姑娘,就可以保得母子平安。巡抚惊醒后,马上派官差四处寻访金花姑娘,结果在一寻常街巷里找到了一名十余岁名叫“金花”的小姑娘。官差簇拥金花回到巡抚家,吓得小金花不知所措,刚刚走到后堂,巡抚夫人果然安全产下了婴儿。巡抚大喜,重赏小金花,并称她为“金花娘娘”。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小金花被尊为活菩萨。不少孕妇来祈求保佑,或求产子。后来,金花年事渐长,却没人敢和她这个“活菩萨”成亲。她终日闷闷不乐,终于走到住处南面的湖投湖自尽。第二天,她的遗体从湖中浮起,旁边还浮出一个黄沉香木像,酷似其形。于是,附近的居民将这个木像供奉起来,尊她为“送子娘娘”。往后,金花被尊称“金花普主惠福夫人”,后人在金花居住处建起了金花古庙,又称惠福祠,这条巷也改名叫惠福巷,辟成马路后自然就命名为惠福路。

惠福东路作为早期开辟的东西干道,并没有像当时的道路那样在马路两旁兴建骑楼。原因就在于广州市政当局早就将惠福路定为首个马路绿化的试点,在路两旁种植树木,以荫行人。历经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当年植下的小树现在早已成为参天大树,令惠福东路成为广州市城区内少数的林荫大道之一。

说到惠福东路上最有名的建筑,当然要数大佛寺了。根据史料记载,清雍正年间,这座隐于闹市的江南第一大佛为有史以来最鼎盛时期:东起永汉路(今北京路),西枕龙藏街,南连惠福东,北接西湖路,住僧倍增,佛事兴旺。当时,大佛寺与光孝寺华林寺海幢寺长寿寺(在长寿路,已废)四寺齐名,合称清代广府“五大丛林”(丛林即僧众聚居的地方)。

从清代末年起,中国政局陷入混乱,时代潮流波及广州市中心一条繁华商业街中的寺院,由于位置居中,大佛寺多次被用做他途,设立禁烟总局、成立广州佛教阅经社、举办政治训练班、用作市政公所……成为反映广州时局变化的一面镜子。

今天的惠福东路聚集了不计其数的食肆,成为名闻遐迩的美食街,也是北京路步行街的延续。走进惠福东路,在绿树婆娑的榕荫之下,穿过香火缭绕的古寺,在香气溢人的各款美食之中流连,也是一大快事。

名的由来

明朝洪武年间,广州市巡抚的夫人因在分娩的时候出现难产,即使请遍所有城中的名医前来却都束手无策。就在这天晚上,巡抚做了个梦,梦见一位白发老者。老者告诉他如果想母子平安的话,就要找一位金花娘娘。巡抚从梦中惊醒后,立即派官差去找人。官差最后在一条寻常的街巷里找到了一位名字叫做金花的小女孩,小金花还没有到巡抚家的后堂,巡抚夫人就顺利地产下孩子。巡抚立即拜金花为“送子娘娘”。

后来,这件事很快就在民间传开了,妇女们都纷纷请她来祈福得子。可是随着金花的年事渐长,人们都不敢跟这位“活菩萨”成亲。金花因此整天闷闷不乐,最终投湖自尽了。就在她投湖自尽后的第二天,其尸体浮出水面时,还有一个酷似其形的沉香木像漂浮上来,附近的居民就把这个木像供奉起来,在金花原来住的地方建起了金花古庙,还把这条街巷改名为“惠福巷”。到了民国扩建马路时就把惠福巷名字拿来做路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