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北京路

北京路

北京路(英文名:Beijing Road)别名永汉路、汉民路,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市越秀区中部偏东南,是广州市建城2200多年来未偏移、未断代的城市中轴线。2016年8月,以北京路为依托的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正式挂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广东省首家全开放、全免费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约0.36平方千米。

北京路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是广州建城之始,同时也是唐、宋、元、明、清历朝广州城内的主要街道、广州衙署集中的地区,自明代起形成市内繁华的文化商业街。1997年,北京路成为全国最早实行步行化管理的商业街之一,后经过数次改造扩容,范围北接广卫路、南抵沿江路。旅游区范围内涵盖南越国宫署遗址、万木草堂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大佛寺大殿、千年古道遗址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有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药洲遗址、庐江书院、秦代造船遗址、城隍庙等。

北京路先后获得“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全国示范步行街”“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荣誉,并打造出“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广府庙会”等节庆活动。

命名

北京路是广州市城建之始所在地,曾四度易名。旧时的北京路,是广州大南门(今北京路、大南路口)内外的一条南北走向的主干街道。北宋南汉后,拆南城墙,将南城墙推至江边,建“双阙”;1244年,改为双门城楼,因其东、西两间为双门,故北京路中段被称作“双门底”,渐渐成为商业区。清代时,北京路之名由北至南依次为承宣直街、双门底、雄镇直街、永清街,以卖书坊、古董市、花市为著名。

中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广州拆城墙开路,将北京路改名为“永汉路”,取的是清朝已灭,把南街名“永清”变为“永汉”之意。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曾任国民政府首任立法院长的胡汉民去世,为纪念他,永汉路改为“汉民路”。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恢复旧称永汉路。1966年“永汉路”正式更名为北京路,寓意广州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向往北京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历代形成与建设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南海郡任嚣在北京路一带筑番禺区城作为南海郡的郡治,是广州建城之始。及至公元前204年,秦朝大将赵佗在岭南三郡的基础上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北京路的北段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原点。

东汉时期,今北京路以北位置逐渐形成城北官衙区,北京路南段一带逐渐形成民宅商贸区。今广东省财政厅的位置在秦汉为南越王国宫署,隋唐时期为广州刺史署,后为南汉宫殿区。从宋元到明清,此处一直是广州衙署集中的地区,清代广东布政使司、广州府、广东都司等官署都集中在此。北京路也从唐朝开始就成为官员进出官署衙门的必经之路,在其南侧初步形成了青海楼直街“官衙区至青海门至江边”的轴线,沿线店铺林立,商业服务设施较为完善。

明清时期,在北京路与中山路交会的丁字路口及周边区域,居住着许多官员及其随从、家属,有着较强的消费能力和需求,为适应集中居住于此的衙署官僚消费需要,北京路逐渐成为广州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商业中心,位于双门底(北京路步行街)南侧的高第街以经营鞋帽布匹和“苏杭杂货”著称。

近现代发展

民国时期,陈济棠主粤时编制广州大都市发展规划,拆城墙、筑马路、架路灯,市政建设开始向近代化迈进。1914年,由蔡昌蔡兴在惠爱中路(今中山五路)创办的大新百货公司,是广东最早的四大百货公司之一,开创近代中国百货业的先河。百货公司旁边的昌兴街是近代中国小百货零售发源地,诞生了第一张个体户牌照昌兴童装、广东零售企业上市第一股广百股份百货等。

1997年,北京路成为全国最早实行步行化管理的商业街之一。初期划定范围在北京路中段(中山路口至惠福东路口)及西湖路一部分,长度约500米,逢双休日步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步行街之一。2002年,北京路改为全日制步行,业态以百货和文化消费为主,后来又经过数次改造扩容,补充了禺山路全段、惠福东路上北京路至教育路路段、书坊街、北京路北段,步行街全长约1450米。2015年,越秀区以北京路步行街为轴线,覆盖周边0.36平方千米范围划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进一步激活北京路的商业、文化氛围,北京路也成为购物、休闲、游览胜地。

2016年8月,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正式挂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旅游区范围内涵盖南越国宫署遗址、万木草堂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大佛寺大殿、千年古道遗址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北京路入选商务部批准的首批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纳入试点的步行街。历经两年的改造后,北京路聚集了千余个品牌,包括零售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实现业态品质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截至2021年,北京路内进驻国际知名品牌161家,国内知名品牌589家。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北京路位于越秀区中部偏东南,东起文德路中山四路交界处,与东山区大塘街道、珠光街相接;西至起义路,与光塔街道、大新街相依;南至高第街,与人民街接壤;北以中山四、五路为界,分别与越华街、广卫街相依。以北京路为依托的北京路文化旅游区规划范围东至文德路(延伸至万木草堂、东方文德);西至教育路、广大路;南至惠福东路、文明路;北至中山五路、广卫路(延伸至南越王宫遗址、城隍庙),总面积约0.36平方千米。

气候

北京路所在的越秀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暖热。多年平均气温22.4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7.8℃;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1781.8毫米,降雨主要分布在4~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总量的70%~85%;其中6月份最多,月平均降雨量329.9毫米。年日照市时数为1504小时。夏季多为偏南风,冬季多为偏北风,多年平均风速度1~3米/秒。

景区布局

北京路旅游文化区呈“两轴、三片、多点”的整体格局。其中“两轴”为南北向的北京路古代中轴线和东西向的中山路发展轴线;“三片”为昌兴街特色居住片区、大佛寺宗教文化片区、北京路骑楼商业街片区;“多点”为广东财政厅旧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大佛寺大殿、北京路古道遗址等多个历史文化景观节点。

北京路旅游文化区以北京路为主街,北接广卫路、南抵沿江路,全长1450米,路面宽度为15.5米左右,街道两侧以骑楼建筑为主,商业以餐饮、零售为主,较为繁华。辅街包括广卫路、文德路等主要道路以及高第街、清源巷等背街里巷,各具特色,有骑楼街、石板路、林荫道等多条不同街道,彰显岭南风貌。道路走向呈现两种不同的格局,南北走向的北京路和东西走向的中山五路垂直相交,形成一个方向规整的十字格局,靠近这个中心的道路,走向更为规整。其他道路则有一定角度的倾斜,体现出一定的自由式路网的特征,并且这个趋势越往南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南北走向的教育路、文德路向西北方向倾斜,东西走向的惠福东路至禺山路、大南路至文德路向西南方向倾斜。

主街辅街串联起若干特色片区,例如大佛寺片区,以大佛古寺为中心,形成三条南北向古街,周边有民国时期建筑,寺前有公共广场;昌兴街片区,以广东财政厅为主景,片区内为历代官府衙门所在,是广州市两千多年历史中未曾变过的政治经济中心,当前空间格局主要于民国年代形成;大小马站书院群,内部由两条南北向及一条南北向组成古街格局,片区内有许多明清时期书院建筑群,五代十国南汉时期的药洲遗址是“羊城八景”之一。

重要景点

北京路旅游文化区有千年古道遗址、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拱北楼遗址、铜壶滴漏、大佛寺、药洲遗址、万木草堂、庐江书院、秦代造船遗址城隍庙等多个景点。

南越王博物院

南越王博物院是以南越国重要考古遗存为依托的大型遗址类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1年9月8日,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该博物馆占地面积近4.5万平方米,下辖三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状展示三大遗址,设有六大主题常设基本陈列和三个临时展厅;博物院中文物藏品丰富,在已定级文物中,一级文物达245件/套。南越王博物院分为王墓和王宫两个展区,王墓展区位于解放北路867号,前身是1988年开放的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王宫展区位于北京路374号,前身为2014年开放的南越王宫博物馆。其中王宫展区以南越国宫署遗址为核心,由南越宫苑馆、南汉宫殿馆、陈列楼以及古代水井馆四部分组成。基本陈列为“岭南两千年中心地”,下设四个常设展览,包括“南越王宫”“南汉王宫”“名城广州二千年”以及“饮水思源·广州古代水井文化”。

千年古道遗址

千年古道遗址位于北京路步行街中段,古道遗址长约44米,宽约3.8米,在距地表深3米以上,层层叠压了11层路面,由上而下分属民国、明代、宋元、南汉、唐朝5个历史时期。2002年7月初,北京路步行街在整饰工程路面开挖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砂岩石条与古城墙砖,遗址总面积420平方米。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发掘出了自南汉以来共五朝11层的路面和宋代拱北楼基址。越秀区有关部门用玻璃钢罩覆盖其上向市民展示,专家对北京路“千年古道”进行整饰,并对其进行防潮、防长草等技术性处理。2003年1月,整饰后的“千年古道遗址”正式开放。2008年1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中心的西湖路与惠福东路之间,北京路步行街地下光明广场负一层。南越国水闸位于当时南越国都城番禺城的南城墙,珠江北岸,距地表约4米,其上叠压有东汉、晋、南梁和唐、宋等晚期的建筑遗迹。水闸自北向南可分为引水渠、闸室和出水渠三部分,水闸底部北高南低,南北长35米,闸口宽5米,呈“八”字形敝开。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面积约903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城市考古发现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木结构水闸遗址。水闸四周用钢筋混凝土墙进行全封闭处理,再由700平方米的玻璃防护层进行恒温、恒湿保存,供游客参观。四周为文物展示长廊,通过图、文、三维动画等多种方式展示遗址的发掘过程和出土文物。水闸遗址于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6月9日起公开展出,是中国第一个在公共商业区内受到保护并开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拱北楼遗址

拱北楼遗址位于越秀区北京路广州百货大厦前,长32米,宽4.7米,2019年4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拱北楼最早建于唐天佑三年906年(公元906年),当时取名“象阙”,俗称清海军楼。宋淳祐四年时被改为“双门”,“双门底”由此得名。明洪武七年,“双门底”重建,改名“拱北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兵临珠江之上,拱北楼被击毁。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及同治三年1864年(公元1864年)拱北楼两次修复,最终于1918年,民国拆城墙筑马路时被拆掉。

2002年北京路步行街改造过程中,在距今地表深1.8米以上,挖掘出清代、明代、南汉至宋代3个历史时期的门楼遗址。其中清代拱北楼基址因受后代修路破坏,仅剩基础垫土层和为加固基础打的众多木桩孔。明代基址距今地表深0.8米,现存西边门洞的铺石地面和一块较完整的抱鼓石。南汉至宋代基址共有3层,出土有浮雕龙纹青石构件、青石门槛及门楼西门洞的砖铺路面、白云石的门枕石等遗迹。拱北楼遗址现今覆以钢化玻璃,出土的抱鼓石立于故址边上。

铜壶滴漏

铜壶滴漏位于北京路广州百货大厦前,是中国现存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计时器,通高2.64米,为广州城重要文物之一。整套滴漏主要由四个铜壶组成,自上而下依次叫做“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各壶皆有盖,第一、二、三壶下端装有滴水龙头,最下面的受水壶铜盖中央插一把铜尺,长66.5厘米,上刻十二时辰,自下而上为子时至亥时。铜尺前插放一把木制浮箭,下为浮舟,水位提高,浮箭随浮舟而上升,由此而显示时刻,故又称“刻漏”。铜壶滴漏于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由广州市工匠冼运行、杜子盛铸造;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英法联军侵略广州,拱北楼失火,漏壶失落;1860年两广总督劳崇光悬赏购回,但“夜天壶”已略有损坏,重修后漏壶置于抚署退思轩;1864年,拱北楼重建完成,复置拱北楼原处;1959年,漏壶原件调往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在北京路上铜壶滴漏是仿造制成,整组铜塑高近4米,后方的青砖方拱门上,挂有北京路三个大字。

大佛寺

大佛寺位于广州市惠福东路与北京路商业步行区交界处,始建于南汉时期(公元917年~公元971年)。大佛寺初名为新藏寺,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易名为福田庵,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扩建为龙藏寺,当时寺院范围,东起今北京路,西至龙藏街,南接惠福路,北达西湖路。明末时寺址被改为巡按御使公署,清兵入粤后寺址沦为废墟。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尚可喜尚可喜鉴于攻克广州死难者众,为安抚民心,自捐王俸在龙藏寺旧址重建佛寺。建成后的大雄宝殿高十八米,建筑面积达1277平方米,正中供奉三尊以黄铜精铸高各六米、各十吨的大佛像,时人称“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大佛寺之名也由此而得。1986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恢复开放大佛寺,还寺于僧;1991年春,大雄宝殿移交广州市市佛教协会管理,后得善助重修大殿,重建山门,重铸大佛。大佛寺内办起广东省第一座佛教图书馆,藏书中包括主持耀智法师新加坡讲经说法获回赠的500多箱佛教典籍。

药洲遗址 

药洲遗址位于越秀区教育路86号,原是一座南汉御苑,因置名石9座,又名九曜园。南汉乾亨年间(公元917年~公元925年),南汉王刘䶮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组织开凿长湖约1600米,史称西湖或仙湖。在湖中建洲,炼丹求仙药,故称药洲。园林主要由湖、岛、碑廊三部分组成,湖中有瑰奇怪石多块,美称九曜石,米芾翁方纲、阮元、陈澧等名士曾在此煮茶泛舟,明代以“药洲春晓”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明清以后湖面渐淤塞缩小,1949年时药洲遗址的面积只剩2000多平方米,湖面缩小为440平方米;1988年起,政府开始维修药洲,埋于地下的石块被提升起来,并向西拓展恢复部分湖面;1989年,药洲遗址被确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重新设计建造了仿五代十国风格的门楼和碑廊,门楼坐东向西,悬山顶,面阔三间7米,进深两间4.8米;2016年,药洲遗址重新修一新。

秦代造船遗址

秦代造船遗址位于北京路374号,中山四路西段今南越王宫博物馆内。造船遗址坐西向东,埋在地下5米深处。1975年开始发掘,揭出1号、2号造船台的一段和部分木料加工场地;到1994年,在1号船台东面尽头处向西40米的船台区中段,横向揭开3个船台的一段;1998年,在1号船台南边的木料加工场地发掘近3000平方米;2004年12月第四次发掘,在船台东端尽头处把3个船台尽头处的结构全面揭露出来,并出土文物有铁钉、铁凿和秦汉半两钱等。由于秦代造船遗址尚未能脱水保护,已用河沙回填,就地保护。秦代造船遗址是中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造船工场遗址,反映了在秦汉时期已有较高的造船技术,对研究广州市的造船历史具有一定价值。1996年11月,秦代造船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财政厅旧址

广东省财政厅大楼位于越秀区北京路376号,是一幢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前身为明清的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即藩司衙门)驻地,是朝廷派驻广东省的最高行政机构。民国后在此筹建“广东省财政厅”,建筑工程分两期,首期工程建三层,第二期工程建四、五层及穹窿顶。1915年奠基,1919年竣工。大楼门顶部石匾书有“广东财政厅”,匾下有“中华民国八年六月吉日”字样。

大楼坐北向南,高28.57米、面阔37.14米,平面呈凹形。原一、三层为钢筋混凝土楼板,二、四、五层木楼板。首层作基座处理,开平缓的旋拱,沿花岗石石阶梯而上进入第二层,正面大门以仿罗马柱式巨柱、倚柱和方柱贯通到三楼檐部,半圆形罗马柱围成柱廊,三楼起发拱券廊,四楼起双柱承托檐部。1979年按广州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防震要求进行维修,加固大楼的基础,把二、四、五层木楼板改为钢筋混凝土楼板,拆除了原前廊的隔墙和东西廊的隔墙,外墙的窗换成铝合金窗,拆除了外墙正中门顶的山花,外墙改抹水刷石米。2004年重新整饬外墙。广东省财政厅大楼是广州近代仿西方古典折衷主义代表建筑之一,由法国德国两国工程师设计,2002年7月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市消防局旧址

广州市消防局旧址位于越秀区文明路47号,建于1927年,由当时留学英国归来的广州消防总署署长陈墨香仿照英国消防建筑结构,建造的一栋仿西方古典柱式构造的消防总署大楼。楼高二层,阔7间,深5间,砖木平顶结构。楼内设有公厅、会客室、长官室等,大楼的前部为礼堂车场,后面是浴室厨房,左为储藏室,右为队警所,大楼以东辟为训练用的操场。大楼里还建有一个高达29.4米的瞭望塔直通房顶,是当时广州的第一高楼。该塔地处商业核心地段,一旦观察到火情,警铃拉响,消防警察可立即出动救火,在民国时期,消防总署成为广州首个消防组织的指挥中心。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了广州市消防局的办公场所。1982年,瞭望塔结束了使命,成为见证广州消防史的“古董”。2002年7月,消防局旧址被广州市政府公布为为市级文物单位。

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学堂。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为宣扬维新变法思想,培养变法人才,康有为租借“邱氏书室”创立讲学所,取名为万木草堂,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之意。康有为在此聚徒讲学,宣传改良思想,著有《新学伪经考》《长兴学记》等书,培养了梁启超陈千秋徐勤韩文举等维新变法人才,万木草堂也成为戊戌变法的策源地。

万木草堂是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聂氏宗祠式建筑,碌灰筒瓦,两边保留有部分灰塑,青砖墙石脚,砖木结构,面阔三间15.8米,深三进35.3米,面积约为663平方米。2006年,广州市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万木草堂旧址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并最大限度地采用传统的手工工艺;2007年9月修缮完工;2008年6月14日,重修后的万木草堂免费向公众开放。万木草堂在1983年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都城隍庙

广州都城隍庙位于中山四路的忠佑大街,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最大、最雄伟的城隍庙。广州府的城隍受省级长官拜,地位比本省其他府城城隍高,到了清雍正年间,广州市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广州府城隍庙也升格为都城隍庙,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城隍庙有仪门、中门、拜亭、大殿等,拜亭左右有斋宿所,曾被评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1920年拆庙建街时,拆去拜亭前的建筑,铺成了一条长达280米的大街,城隍庙只剩下大殿和拜亭。拜亭为绿琉璃瓦歇山顶,面阔6.2米,进深7.2米,内外有8根花岗石立柱,梁架雕工精细。大殿前檐与拜亭后檐相连,高11米,面宽五间24.7米,进深五间20.2米,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殿内供奉三尊贴有真金金箔的城隍神塑像,分别是南汉建立者刘䶮海瑞杨继盛。大殿左右两侧墙上镶嵌幅面积达240多平方米的漆壁画《开天辟地·神仙卷》,画中共绘了132位神仙,由画家卢延光任艺术总指导,30多位画家共同创作完成。

庐江书院

庐江书院位于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大街29号,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年间,为广东省省内60多个何姓家族(祖籍安徽庐江)出资兴建的“合族祠书院建筑”,是清代省内何氏家族子弟来广州市赴考时的饮食起居之所、温习读书之地,因此亦称“何家祠”。庐江书院曾于爱新觉罗·旻宁、光绪年间两度重修,1993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现为岭南金融博物馆,于2018年12月举行开馆仪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按照整体格局进行合理分割,将展区划分为货币、银行、传统金融、证券、保险、对外金融、广州金融等七大展厅。在空间范围上,以“岭南”作为最大地理空间,包括广东、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区域。在时间范围上,上限最早追溯至南越王先祖政权建制之时,下限至2018年,展现与岭南金融有关的重要史实、事件、人物及相关文物等。馆藏藏品8500余件(套),为华南地区首个综合性金融博物馆。

广府学宫遗址

广府学宫位于越秀区区文明路65号,是广州修建最早、级别最高的官学,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位于今越秀区光塔路一带,几经迁徙后,于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定址今越秀区文德路与文明路交界处。当时,这里前有玉带,后有禺山坡,左有文溪,右有仙湖,每至二三月,北面的木棉花开,景色秀美,文人墨客聚集,这里也被誉为“岭南第一儒林”。到了清代鼎盛时期,广府学宫的范围包括今中山路、文德路、文明路至府学西街之间的一大片区域。1902年,吴道镕等人以广府学宫的孝悌祠及翰园旧址为校舍创立教忠中学,延续到今天为广州市第十三中学;1933年,在广府学宫原址建造了市立中山图书馆,即今孙中山文献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府学宫原址建起了广州市工人文化宫、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广州第十三中学高中部等文化育人之地。现今广府学宫仅存的遗址只有今孙中山文献馆前面的翰墨池以及重建的番山亭。

文化活动

广州国际购物节

广州国际购物节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河区政府、广州市商务局承办。自2012年起,每年秋冬季节,购物节以天河区天河路商圈为主会场,越秀、海珠区荔湾区、白云、番禺区花都区、南沙等各区重点商圈为分会场,围绕“千年商都 购物天堂”的主题,每年与不同的国家、知名商圈结盟,活动既推陈出新,又与商圈的整体提升工作紧密结合。

2023年9月26日,广州市国际购物节越秀区分会场在中华广场启动。越秀区北京路在内的六个商圈、三十多个商业综合体,以及十多个零售、餐饮、住宿企业联动,围绕“古越今秀 悦享精彩”主题,举办98场促消费活动,包括出行权益体验、文化体验、节庆市集活动等。同时推出“海上丝绸之路”“传统中轴线”“食在越秀 美食之旅”三大文化旅游线路,市民与游客可搭乘主题公交车线路了解广州城市文化,体验北京路、流花、东山区等商圈的促消费活动。

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

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是越秀区打造的一个将广府文化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自2009年举办第一届开始,每年在北京路步行区为核心的北京路商圈举行。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旅游元素,整合北京路广府文化商贸旅游区周边的旅游资源,为市民推出不同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包括广府文化活动、时尚美食体验、特色广府手工艺现场展销、旅游资源推介等。

迎春花市

北京路是广州除夕花市始源地,清代中叶,在市中心的藩署前(今广州市北京路财厅前)一带出现夜间花市;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渐成年宵花市,后来迁至现今的北京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最终定型。迎春花市又称年宵花市,是具有岭南特色的民俗景观。迎春花市一年举行一次,每次于春节前年八开始,至年初一凌晨结束。花市在布局上有一定的规格,一般分为花牌楼、前段、中段和尾段几个部分,不同的部位出售不同的花种和物品。如花廊中段一般摆放盆头,花廊的尾段主要摆放金鱼和其他观赏鱼类。2007年,迎春花市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府庙会

广府庙会是一项广府文化嘉年华活动和民俗文化品牌,在传统元宵节期间举行(元宵节起至正月二十一日止,为期7天),包含祈福文化、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等内容。广州城隍庙始建于明初,是广州祈福文化的重要载体。2011年正月,借着广州城隍庙重新对市民开放的契机,阔别广州上百年的“庙会”重新走进广州市,庙会的举办地点以广州城隍庙为始发点,以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为重心并向周边区域辐射。

2023年以城隍庙忠佑广场作为广府庙会展演主会场,与非遗街区、北京路步行街连成一片,举办多场文艺演出与快闪活动。活动期间邀请20余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及广府特色文创品牌入驻,为市民展示非遗技艺和传统手工艺作品,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包括广彩、通草画、广式插花、岭南飞针、榄雕、饼印等,同时五羊仙舞、南国醒狮、汉唐舞、杂技、武术等轮番亮相。本届广府庙会首次开设非遗夜市,现场设置“超级神兔”大型花灯和诗词灯饰,梦幻花车互动装置以锦簇花坛为礼,寓意春暖花开,未来可期,还设有各式趣味游戏体验,包括主题灯谜、场景打卡合影等。

其他看点

明六脉渠与清风桥遗址

明六脉渠与清风桥遗址位于中山五路117号。1996年11月,配合地铁1号线公园前站的开挖工程,清理出一段长23米的石砌地下排水渠,当中有一段经过清风桥,清风桥建于南汉时期(公元917年~公元971年),至清朝尚存。石渠现存深1.5~2.8米,宽4.35米,当中一段桥基长11.2米,两边收窄为3.25米。石渠与桥基筑于淤积层上,底部密排木桩,桩头上再铺垫一层碎砖、石、瓦片与黏土掺合夯打成0.2米的硬土层,上用红砂岩条石纵横相间,以生石灰粘缝,砌渠壁,厚约1.5米,渠壁平直,砌工规整。渠内堆积分两层:第一层厚0.19~0.42米,出土有釉陶、青花瓷、青釉瓷、白瓷等残片,属明晚期。第二层厚0.25~0.4米,出残砖瓦及少量青花瓷、青瓷残片,属明中期。两层出青花瓷3000多片,器形有碗、盘、杯、壶、炉、小盒等,主要为景德镇民窑产品。

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

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位于越秀区小马站自编3号,原名为崇圣公祠,是曾姓聂氏宗祠,俗称“曾家祠”。祠深两进,第一进东西两侧各有1小房,西侧的小房子便是叶剑英等人秘密商议讨伐陈炯明的地方。1921年底,孙中山举行北伐,组织海军陆战队,任命叶剑英为该队营长,随他转战桂林市韶关市等地。陈炯明反对北伐,扣发军费,扰乱后方,于1922年6月公开叛变。叶剑英率海军陆战队与叛军作战,因寡不敌众受挫。接着,叶剑英与云南讲武堂同学张国森、梁国材等10余人在曾家祠秘密商议组织力量讨伐陈炯明大计,决定组织华侨陆军学生救国会,并草拟《致海外各埠同学》《致海外华侨各团体》等电文,送香港发表,通电海内外,声讨陈炯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广州市人民政府曾拨款维修该祠,“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变了室内原状,但屋顶和外墙尚保存原貌。2002年,旧址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青年社旧址

新青年社旧址位于中山五路昌兴街26号、28号,为两幢相连的砖木结构楼房,原三层,坐东向西,西面临街,每幢建筑面积48平方米。楼下是专门销售进步书刊的丁卜书店,二、三楼为新青年社,现这两幢楼已改建为两层的民宅,一楼用作商铺及单位临时办公用地。2002年9月广州市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提出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1916年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1921年4月1日,《新青年》因被上海法国巡捕房查封而被迫迁来广州,社址设在现中山五路昌兴街,后改组成季刊,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理论性机关刊物之一。《新青年》于1926年最后停刊,前后共存在了10年以上。在这10年中,中国革命完成了由旧民主主义阶段到新民主主义阶段的过渡,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并掀起了规模巨大的国民革命运动,《新青年》也是这十年中思想运动的主要中心。

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

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位于文德北路81号。1927年6月,在当时市政委员长林云郂的倡议下,经第一百零五次市政会议决定筹建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1933年该馆开放。1938年因广州沦陷停馆,馆舍被日军霸占。1946年3月复馆开放。解放后更名为广州市中山图书馆,1989年改孙中山文献馆,现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是广东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少儿服务窗口。该建筑是广州市室内保存较好、较完整的民国早期代表性近代建筑,2002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书局广州分局旧址

中华书局广州分局旧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314号,现为联合书店。中华书局广州分局创办于1912年,该旧址大楼为民国时期建筑,坐东朝西,楼高六层,占地面积为335平方米。清水红砖墙立面,首层为挑高七米的跨街骑楼,三、四、五层正面墙上安装民国特色钢窗,内部楼梯栏杆有特制的“中”字花纹。解放后,中华书局撤出广州市,该大楼改由市房管局“代管”;1954年,店面由新华书店总店的儿童书店向房管局租下;直至2004年11月,原业主中华书局收回大楼。中华书局广州分局旧址是北京路上西式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之一,2010年公布为越秀区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馆

太平馆位于越秀区北京路342号,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西餐厅。曾经有许多显赫人物莅临于此,如周恩来、邓颖超、鲁迅、郭沫若、邓演达、何应钦、张治中、钱大均等。太平馆创立于清光绪十一年间(公元1885年),创始人为徐老高,原是在沙面旗昌洋行当厨师,深得西菜烹调技术。1860年,徐老高改行为上街肩挑煎牛扒叫卖,因生意兴旺,便在当时广州的南城门更楼外一个叫太平沙的地方设了固定档摊,因地取名,挂出了“太平馆”的招牌。经徐家三代人的艰苦努力,1926年以后,太平馆开始设分店,成为初具规模的专营西餐的餐馆。1927年,在财厅现址前承顶了国民餐室改为太平馆分店;1936年,分别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区和上环开设太平馆分店;1944年,在广州第十甫增设太平馆分店。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简单的婚宴在太平馆举行,周恩来、邓颖超在广州时期的合影照悬挂在店的三楼,被称为“总理厅”。2000年12月,太平馆被列入广州第一批老字号餐厅。

李占记钟表铺

李占记钟表铺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348号,创建人为李兰馨。1912年起李兰馨先后在香港、广州、澳门开设多家李占记钟表行,广州李占记则创建于1915年。新中国成立后,李占记开始公私合营,“文革”期间曾改名为广州钟表商店;1982年国有企业广州市钟表眼镜公司恢复建制;1985年恢复了李占记的店名,李占记成为市钟表眼镜公司管理的分支机构;1993年,李占记被国内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2000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广州市第一批老字号;2004年5月,李占记由广州百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组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广州市李占记钟表有限公司”。

陈李济

陈李济位于北京路194号银座广场4楼,创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600年),创始人是陈体全和李升佐。李升佐在码头发现一包银两,在原地等候失主多日,后将银两归还失主陈体全。两人因“拾金不昧”而结缘,决定合作经营药店“陈李济”,店名取陈李二姓,再突出一个“济”字,寓意“陈李同心、和衷济世”。陈李济是创建于明、兴盛于清、图存于民国、尚存于今世的医药品牌,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三足鼎立的南药代表。

陈李济是广州市历史悠久的中华老字号,被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最长寿药厂”,并被列入广东省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李济还建立了“陈李济中药博物馆”,是岭南地区首家中药行业博物馆,以场景复原的方式还原陈李济400多年历史。博物馆摆设着明代的青花将军坛,清代的斗彩贮药瓶,大厅正中有红底金漆的一个“寿”字,是画家吴作人为纪念陈李济创办385周年所题。博物馆被广州市政府命名为“广州市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成为广东省多家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基地。

相关文化

非遗文化

岭南派古琴艺术

岭南派古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器乐的古琴艺术,主要分布在岭南首府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秦时中原琴艺传入岭南,至汉代逐渐在广州市兴起,在今北京路上南越国出土了西汉琴和弹琴陶俑等;此后出现了南北朝时期的侯安都,五代十国时期的陈用拙,明代的陈献章邝露等一批有名的琴人。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以黄景星为代表的岭南琴派开始形成且声名渐显,随后云志高、何洛书、郑健侯等众多有影响的琴人相继而出,现当代代表人物则有杨新伦、谢导秀等。

岭南琴派收集、编辑和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古典琴谱,著名的有十六至十八世纪云志高的《蓼怀堂琴谱》、黄景星的《悟雪山房琴谱》、容庆瑞和林芝仙合编的《琴瑟合谱》、朱启连的《鄂公祠说琴》等。古琴琴曲的标题性,音乐结构的带腔性,节奏上的非均分性,演奏上清、微、淡、远的意境性,构成了岭南琴派艺术上的基本特征,其演奏手法具有古朴、刚健、爽朗、明快的特点。岭南古琴艺术以其作为岭南地域人文历史和文化多样化的见证所具有的宝贵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醒狮

广东省醒狮是广东特有的民间舞品牌,每逢节庆或重大喜庆活动,必有醒狮助兴,历代相传。早期醒狮又称“瑞狮”,由于粤语中“瑞”与“睡”谐音, 故改称“醒狮”。广东省醒狮融合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表演时,锣鼓擂响,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

数百年来,广东醒狮在珠江三角洲及粤西等地广为流传,风格日趋丰富,主要分支有广州市沙坑醒狮、佛山市醒狮、遂溪醒狮等。越秀区广州市市最古老的中心城区,保留着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广东醒狮在此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至今北京路等每条街道都保留着一至两个传统醒狮队伍。2006年,广东醒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府文化

广府通指岭南承载以粤语(白话、粤语)为母语的民系所在地的称谓。地域涵盖珠江西江中下游地区、北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含广东省西部、西南部等地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东南部等地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广府人一般指岭南早期百越族人与中原移民融合衍生的一支汉族民系,以讲广府话为母语,或有身份认同,受其文化祖训的人。广府文化通指广府民系的文化,属广府话文化带的文化。

广府文化总体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低调务实。广府文化崇尚低调和真才实学,不唯学历和资历,崇尚世俗生活,广府人穿衣打扮追求方便舒服,饮食起居讲求实惠便捷;二是寻根崇祖。广府文化宗族观念浓厚,注重宗族礼教。大小姓氏都有家谱,大小宗族都建祠堂,尊崇祖先,祭祀隆重,寻根崇祖意识浓厚;三是重商慕利。广府毗邻海洋,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前沿重地,商品经济意识在广府人思维之中根植,形成浓郁的重商崇商之风;四是开放兼容。广府地区作为“丝绸之路”发祥地和必经之地,一直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集各种文化于大成,形成广府文化开放兼容的特性。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凝练而成的先进文化,其核心内容是具有引领作用的红色精神。北京路是越秀区红色文化资源聚集区之一,拥有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太平馆、文德楼、新青年社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红色剧目鉴赏、红色主题游学、红色志愿讲解、红色文艺创作、红色歌曲传唱等不同的红色研学项目,以史实史料为基础,由浅至深设计研学内容,为不同人群提供“分众化”的体验;开展红色文艺创作,先后创作了沉浸剧《虹》、微视频《百秒看百年》等,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内容

开发和保护

开发

2002年,越秀区先后推出越秀商贸旅游宣传系列项目,印制反映区历史的纪念品、出版邮册;区旅游局专设“古城商都发祥地”主题参加“广州国际旅游展销会”;制作“千年古道”开放首日封,在北京路周边主要路口树立中英文《导游图》路牌,设置“清朝广州城”沙盘模型,设立“旅游问询中心”和“广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便利店”等。

2014年8月,广州市规划局越秀分局就“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起步区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招标,北京路片区将以建设国家级AAAAA风景区为目标,为北京路及周边一带的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1年初,广州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二期(2021~2022)工作方案》,计划通过3年时间,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二期建设,提升北京路步行街作为“广府源地,千年商都”的窗口形象。

2022年,北京路打造“通停通付”模式,对商圈内停车场进行一体化运营,将停车资源进行智慧管理,在街道、商场、楼宇、博物馆等多主体、多个停车系统品牌间实现联动停车;实行北京路诚信商圈系统,对北京路周边综合体及临街1800家商铺、企业全覆盖,诚信大屏实时动态展示北京路商圈商户的整体信用情况。

2023年2月,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2025)》,提出加快构建“5+2+4”国际知名商圈体系,拟将北京路打造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将惠福美食花街建设为广州5大世界级美食集聚区之一(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惠福美食花街、西关美食带、天河路美食区、长隆万博美食区),北京路商圈建设发展成为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保护

保护政策

1999年,广州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将广州书院群列入广州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案》和《关于紧急抢救大小马站书院群的议案》,促使政府收回用地,保护了大小马站书院群的部分历史建筑。200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将大小马站古书院群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2013年,《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和《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的公布实施,作为地方法规在广东省层面规定了北京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方面的保护要求。

2022年,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地区管理规定(草案)》。规定重点保护历史文化,包括街区内的历史遗迹(遗址)、不可移动文物,广府庙会、历史掌故等;同时对步行街地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确认、登记、建立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形成历史文化资源动态更新和保护机制。

修缮维护

1995年,广州市电信局在中山四路发现南越国国宫署遗址,广州市政府收回周边已批出的土地,并高额补偿给所在地块的开发商,使遗址得以在原地原状保护。

1999年,北京路商业步行街进行了整治,整治后的北京路尺度亲切宜人,树木绿化繁茂,历史建筑的外立面也经过了粉刷。

2018年,北京路入选成为全国首批11条改造提升的步行街。广州市开展了市政环境、广告招牌、门店橱窗、文化体验等硬环境改造提升,对北京路的广百股份、新大新、陈李济、城壹汇大厦、新华书店总店等大型物业进行升级改造;按照“一栋一策”原则精细化修复北京路步行街内376栋骑楼建筑外立面(其中保护建筑67栋),拆除违法建筑1.8万多平方米,并对201间商铺橱窗和5200米的后街环境进行整体改造。

2021年,广州市市对北京路步行街西侧的教育路、大南路、西湖路、广大路等,以及北京路步行街南侧的文明路、万福路、泰康路、珠光路等路段的街区环境、建筑立面、路面铺装、灯光氛围等进行改造并修复骑楼街。

2023年,越秀区代建项目管理中心对北京路南段“干”字型区域以及昌兴街、教育路、广卫路、广大路局部范围进行改造提升,包括改造既有公服设施,完善公共配套;提升内巷,开展三线规整、雨污分流等工作;配置城市家具、改善街区灯光照明;改造公房,提升二三层骑楼的存量空间价值;推进步行街南延260米,对大南路至泰康路段开展步行化改造。

相关人物

北京路有南越国国创建者赵佗、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古今名人,其相关建筑南越王博物馆、万木草堂、孙中山文献馆均位于北京路上。

赵佗

赵佗,秦真定(今正定县)人,南越国(位于今越秀区北京路一带)创建者,在位67年,被誉为“开发岭南第一功臣”。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随任嚣秦军平定岭南后任龙川令6年。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赵佗接任,出兵击并桂林市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建都番禺城(今广州市)。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廷遣太中大夫陆贾使南越,赵佗去帝号,受汉册封为南越王。刘恒元年(公元前179年),陆贾再使南越,文帝赐书,谓“服岭以南,王自治之。”赵佗表示愿“长为藩臣,奉贡职”。汉越关系和洽,加快了中原先进文化、技术在岭南的传播,为汉越民族与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南海区人,近代政治思想家、学者、维新运动领袖。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入京应试时,上书请求变法,后返粤聚徒讲学,先设长兴学舍,迁址后易名万木草堂,宣传变法理论,培养维新骨干。平生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及《大同书》等130多种。其政论、诗歌、书法,均有突出成就,有《康有为政论集》《万木草堂诗集》《广艺舟双楫》等刊世。

清廷在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在京发动“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主张,在京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在沪组织强学分会,创办《上海强学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公元1898年)四月,光绪帝下《定国是诏》,推行变法。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被通缉亡走海外,先后组织保皇会与帝国宪政会,坚持君主立宪主张。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回国,创办《不忍》杂志,反对袁世凯复辟。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逝世于山东青岛。

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中国近代化先驱。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首次提出“振兴中华”口号与“创立合众政府”纲领。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日本创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联络华侨、会党与新建陆军,多次发动反清起义。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八月武昌起义成功,推翻清王朝,结束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著述有《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及《建国大纲》等,遗著有《总理全集》《国父全集》《孙中山全集》等。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旋被迫让位于袁世凯;同年3月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实行国家、民族的统一;翌年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民国六年至十一年(公元1917年~公元1922年)间,两次在广州市发动护法运动;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在广州主持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与国立广东大学(逝世后易名中山大学)。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病逝于北京。

重要事件

所获荣誉

2016年,广州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2016年8月,广州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正式挂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7年,广州北京路获评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

2017年,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名单。

2018年12月,广州北京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评为华南唯一、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

2020年12月,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正式获文旅部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荣誉。

2021年7月,广州北京路入选第二批“全国示范步行街”。

2021年11月,广州市北京路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2年,广州北京路惠福美食花街被广东省商务厅授予首批“广东省粤菜美食街”荣誉称号。

2022年,广州北京路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

重大事件

2020年3月22日20时32分,越秀区北京路与万福路交界处附近的地铁6号线北京路站内,一间便利店发生火灾。经调查,起火原因为冰箱电源线路短路,冰箱、饮料等货物被烧毁,过火面积约1平方米,事故无人员伤亡。3月31日,广州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成立约谈小组,召开广州地铁6号线北京路站‘3·22’火灾事故约谈会议,对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有关人员进行询问与建议。

参考资料

..2023-10-23

北京路.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19

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出炉”:严控步行街两侧建筑天际轮廓线.羊城派.2023-10-23

广州市A级景区名录(2023年3月更新).广州市人民政府.2023-10-23

文化旅游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旅游导览.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3

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3

..2023-10-21

穿越北京路,寻找那缕千年的乡愁.澎湃新闻.2023-10-22

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广州市文物局.2023-10-23

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正式开街.央广网.2023-10-23

这条古道,延续着广州千年的文明…….澎湃新闻.2023-10-23

北京路全开放全免费国家级4A景区挂牌.广州市人民政府.2023-10-20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 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8

广州北京路 成世界优秀 旅游目的地.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2023-10-20

穗北京路入选第二批全国示范步行街_南方网.南方网.2023-10-18

广府庙会.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志说广东】千年古楼(拱北楼)遗址.方志广东.2023-10-19

一条叫“北京”的广州老街:与新中国同行,见证时代新风.新华社新媒体.2023-10-25

《广州传统中轴线文化遗产一本通》.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2

新大新百货—中山五路33号.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2

【收藏】重温百货风云 续写商业传奇.羊城派.2023-10-22

一条路见证一座城,千年北京路历久弥新.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2023-10-22

..2023-10-21

..2023-10-23

..2023-10-23

看展攻略 | 闹市中的南越宫苑. 南越王博物院.2023-10-19

跨越两千年的“久别重逢”:南越王博物院揭牌,重启南越古国风采.人民资讯.2023-10-19

王宫展区.南越王博物院.2023-10-19

【越秀印象】历史古迹系列——北京路古道遗址. 广州市越秀区国家档案馆.2023-10-19

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广州古城史的活化石. 南越王博物院.2023-10-19

南越国水闸遗址“看病记”.广州日报.2023-10-19

走进水务遗产 | 藏身繁华商圈地下的千年水闸.广州水务.2023-10-19

穿越千年 | 藏身光明广场地下的千年水闸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 广州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19

【越秀印象】历史古迹系列——拱北楼遗址. 广州市越秀区国家档案馆.2023-10-19

越秀十万个为什么 | 北京路上这四个不停滴水的铜壶大有来头!.广州越秀发布.2023-10-19

大佛寺简介(一).广州市大佛寺.2023-10-19

【越秀印象】历史古迹系列——药洲遗址. 广州市越秀区国家档案馆.2023-10-19

穿越千年 | 寻迹藏身闹市的南汉御花园——药洲遗址.广州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19

【越秀印象】历史古迹系列——秦代造船遗址. 广州市越秀区国家档案馆.2023-10-19

越秀十万个为什么 | 广东省财政厅曾经是哪些官署的所在地?.广州越秀发布.2023-10-20

北京路峥嵘岁月.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不止是“糖水一条街”,广州的古今都在这里!.广州广播电视台.2023-10-20

为什么越秀区有地名为“万木草堂”? | 广州地名的100个“为什么”(第18期).广州民政.2023-10-20

北京路历史建筑.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穿越千年 | 一方水土 百年守护——广州都城隍庙. 广州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200多岁的庐江书院重新亮相!现已惊艳变身岭南金融博物馆!.广州越秀发布.2023-10-20

古越今秀丨这些古书院,值得一去!高颜值承包你的朋友圈.广州越秀发布.2023-10-20

北京路古书院群.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古越今秀 | 广州古时三大官办“名校”,竟都出自越秀!. 广州越秀发布.2023-10-20

超百场活动+亿元消费券!2023广州国际购物节福利不断到年底.大洋网.2023-10-21

..2023-10-20

2023广州国际购物节越秀区分会场系列活动启动.广州日报大洋网.2023-10-20

2018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20

迎春花市.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迎春花市.广东省文化馆.2023-10-20

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10-20

广府庙会闹元宵 民俗文化巡游现街头.中国新闻网.2023-10-20

2023年广府庙会元宵开锣!亮点抢先看.广州日报.2023-10-20

北京路百年追忆.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革命红潮】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 越秀党建.2023-10-20

【革命红潮】新青年社旧址. 越秀党建.2023-10-22

新青年社旧址.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2

文德路:千年儒林文脉传 百年风雅有余韵. 广州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岭南建筑,广府人家,风雨骑楼便民行. 广州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老字号 | 这是广州最老的西餐厅,周总理还带夫人来过.广州越秀发布.2023-10-20

【发现越秀】百年老店“李占记”:钟表翘楚李兰馨传奇.广州越秀发布.2023-10-20

古越今秀 | 中医药老字号陈李济:同心济世四百年.广州越秀发布.2023-10-20

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10-20

令人赞不绝口的广府庙会非遗展区,更多精彩等你来“撩”!.越秀问题旅游.2023-10-25

广东醒狮.广东省情网.2023-10-20

广东醒狮.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2023-10-20

广府民系.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0

..2023-10-23

全媒体时代广东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产业杂志社网.2023-10-23

广州越秀:红色文化鲜活生动,非遗街区魅力四射.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2023-10-22

赏英雄花,传英雄志——“广州起义”红色之旅启动.广州日报新花城.2023-10-22

..2023-10-24

北京路智慧范儿从何而来.南方日报.2023-10-23

“逆生长”的北京路商圈 城市更新打开商圈活力.羊城派.2023-10-23

..2023-10-24

《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地区管理规定(草案)》审议通过.潇湘晨报.2023-10-23

9月23日升级改造后的北京路要开街啦!一起来看北京路的“变”与“不变”.金羊网.2023-10-23

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正式开街.金台资讯.2023-10-23

北京路步行街二期改造来了!天字码头、新华书店都将升级改造!.广州日报.2023-10-23

《北京路步行片区改造提升项目二期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公示.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2023-10-23

北京路广府人文.北京路文化旅游区.2023-10-21

【走近名人】南下干部第一人——赵佗.龙川新闻.2023-10-25

康有为.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2023-10-21

孙中山.中国政协网.2023-10-21

百侯获评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埔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10-20

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20

古老的街 智慧的路——北京路步行街争创国家级智慧商圈示范.广州市人民政府.2023-10-18

广州最具价值文化产业园区10强|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文旅一体、景城一体、产城一体”的开放式园区.羊城派.2023-10-20

北京路千年古道被授予首批“广东省粤菜美食街”荣誉称号.大洋网.2023-10-20

广州地铁内一便利店起火,原因竟是…….澎湃新闻.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