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
曾姓,为传统汉族姓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历史悠久的姓氏,宋版《百家姓》将其列为第385姓。2021年2月,在中国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中,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曾姓位列第32位。
曾姓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发源于今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曾姓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源自姒姓。二是源自姬姓。少数民族中也有曾姓,但其绝大部分的父系是汉族。
曾姓的郡望有鲁阳县、武城郡、鲁郡、天水郡、庐陵郡等;堂号有三省堂、武城堂、追远堂、鲁阳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武城堂等。《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曾姓人物152例,有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曾子;北宋宰相曾公亮,文学家曾巩;南宋诗人曾几;清代名臣曾国藩,名将曾国荃,外交家曾纪泽等。
中国现代曾姓人口有780多万,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省、广东省、江西省、四川省四省,大约占曾姓总人口的58%,其中,湖南省是曾姓第一大省份;其次分布于福建省、湖北、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贵州省,这六省又集中了29%的曾姓人口。此外,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地也有曾姓族人。
历史沿革
曾的名义和图腾
曾,古代蒸熟物的炊具。甲骨文中的“曾”字形是:下面田字乃蒸锅用的“箅子”,上面逸出的两笔恰是蒸汽,表示蒸汽的上升和虚渺之景。金文的曾字,在下边增加了一个“口”形,表示蒸锅下部为盛水用的锅。小篆和楷书皆由此而来,构型基本一致,只是下部的“口”中增加了一横,表示蒸锅内有水。后来字形的发展才出现了“甑”。古代蒸熟物的炊具称为甑,在夏朝初期业已流行,而盛行于夏、商两代。发明甑的部落称为曾,带瓦字的甑是后人加上去的,原本没有“瓦”。曾人以甑器的形体为其氏族图腾,并确定了氏族名和族徽,曾人所居制造甑的地方自然是最早的曾地,后来随着曾人的迁移,出现了其他带曾的地名,有发明剿丝技术的曾国,也有因修建城邑而建国的鄫国,后均因国灭而最终形成了鄫、缯、曾等姓。
起源
起源一:姒禹后裔
曾姓起源于姒姓。帝尧之时,尧命帝后裔治理洪水,鲧采用堵塞之法,九年治水不成功。舜继承尧的帝位后,把鲧放逐于羽山,起用鲧之子禹继承舜的帝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封建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姒姓。夏朝初,已流行用炊器甑,发明甑的氏族称曾人,是姒姓部落的一支。到夏朝中期,甑器十分盛行,曾人的地位也被提高,活动于河南省方城北的缯邱。夏朝中叶,夏后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缯,侯爵,缯国在今河南方城北,缯、鄫、曾古时通用,也称鄫国。商朝初,鄫国北迁于新郑与新密市之间的潧水。商朝末,东迁今河南柘城与安徽亳州之间的层邱,也作缯邱,鄫子国是商朝的盟国。姬发灭商后,由太姒褒封缯国于今河南方城北的夏姒姓缯国故地。西周末,缯国因助申扶立姬宜臼、平东夷有功,支属封于今山东省嘉祥为子爵,国势一度强盛。到春秋后期鲁襄公六年,即公元前567年被莒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后去邑为曾氏。
起源二:姬姓后裔
曾姓起源于姬姓。西周初,周穆王在姒姓曾国旧地的河南方城设立姬姓曾国,以后在楚国的压迫下多次迁移,战国时迁居随国旧地(今随州市),后被楚所灭。
起源三:少数民族曾姓
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以及满、苗、黎等少数民族也有曾姓存在,但其绝大部分的父系是汉族。
迁徙分布
在中国历史上,曾氏立姓之后,一直活动在河南、山东一带。春秋初,楚国逐渐强大,向北推进到淮汉地区,灭了申、吕、应、霍等小国之后,河南方城缯国也沦为楚的附庸,战国时期被迫迁于西阳,今光山县西南。
山东鄫国灭后,太子巫逃奔鲁国,其子为鲁国季氏宰,五代十国曾孙曾子,为孔子的学生,即大名鼎鼎的曾子。西汉晚期,王莽篡权,曾据不满王莽统治携族人南迁。定居江西省吉水一带,为曾姓江南派始祖。另外,也向河北省、陕西省、湖南省、江西等地迁移,尤其在江西地区繁衍昌盛。
到了晋朝,曾氏从江西出发向浙江省、江苏省等地区扩展,向西部的湖南、湖北、四川省移民,南方的广东省也出现曾姓的足迹。
唐朝末期,曾姓由江西南下迁往福建省,随后向广东再移民。宋朝时期,曾姓大约有5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6%,排在第三十一位。曾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曾姓总人口的57%,是当时江西的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省、福建、安徽,这三个省曾姓大约占全国曾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广东、河南、陕西,这三省的曾姓又集中了14%。全国形成了以赣、皖、闽为中心的曾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曾姓大约有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0%,为明朝第四十四位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广东省,这两个省曾姓大约占曾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湖南省、福建省、湖北,这三省的曾姓又集中了23%。江西为曾姓第一大省,占曾姓人口的51%。其人口主要向南部地区迁移,北方地区曾姓人口萎缩严重。全国重新形成了江西省和广东为中心的两块曾姓人口聚集区,曾姓人口重心由东向南移,清代进入了台湾。
18世纪之后,曾姓族人开始向世界各地播迁,主要定居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地。
目前,曾姓族人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省、广东省、江西省、四川省四省,大约占曾姓总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福建省、湖北、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贵州省,这六省又集中了29%的曾姓人口。湖南省为当代曾姓第一大省份,居住了曾姓人口的16.6%。全国形成了江南多曾姓,江北少曾姓的分布现状。人口流动主要由江西省和广东省向西部的两湖和四川移民,全国形成了川、渝、鄂、湘、粤、贵州、赣、闽、台联成一片的曾姓密集分布区。
人口分布
截至2022年4月,中国曾姓人口约七百七十余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52%左右。自刘宋至今1000年中曾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态势。曾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尤以四川、湖南、广东省、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约占中国汉族曾姓人口的66%。其次分布于福建、湖北、重庆、广西、台湾、贵州。在湘赣粤闽大部、台湾、广西东北,曾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28%以上,中心地区可达2.3%以上。中原地区形成了江南多曾姓、江北少曾姓的分布现状。
姓氏文化
郡望
鲁郡:西汉初年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东古城)。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市、泗水县等县地。晋朝改为鲁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通渭县县西北)。相当于今甘肃通渭、秦安县、定西市、清水、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县东部、榆中县东北部地。西晋移上邦(今天水市)。北魏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
庐陵郡郡: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置郡,治所在庐陵县(今吉安市西南)。西晋太康时移治石阳县(今江西吉水东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县、石城县以南地区。
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鲁山县。
武城郡,所在今吉县。
堂号
曾姓堂号主要有鲁国堂、武城堂、庐陵堂、三省堂、曾子堂、追远堂、敦本堂、守约堂,其中鲁国堂、武城堂、庐陵堂是以地域命名的堂号。鲁国堂因曾姓始祖曾巫在鲁国供职,而且是曾姓得姓之地;武城县为宗圣曾子出生地,也被曾姓族人作为堂号;庐陵是曾姓郡望之一。而三省堂、宗圣堂、追远堂都跟曾于有关系。三省堂来源于“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曾子以对自己严格要求而著称,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即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宗圣堂是因曾子被尊称为“宗圣”而来;追远堂则来自曾子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语。敦本堂、守约堂当是以垂戒训勉后人的礼教为堂号。
门楣提辞
宗祠楹联
参考资料
家谱文献
曾氏族谱,自西汉始修后,历朝以来,又多次续修。汉朝最开始修曾氏族谱的人是曾子(曾子)八世孙曾炜;续修汉朝族谱的人是曾子十九世孙曾谭,这两本曾氏族谱叫做武城谱。武城谱名字由来是因为曾子居住在武城繁衍子孙,后代子孙迁徙到各地与海外,为了能使后代铭记血脉的根源,把曾氏族谱都用“武城”统称。这也就是凡曾氏族谱,皆称“武城曾氏族谱”或“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的由来。
派字
曾氏派语大致以曲烈界分,自曲烈始,往下称“代”,之前上溯至黄帝轩辕氏称为“世”。自曾子始则称派,故称“世、代、派”。亦可分为四个部分:先派语、前派语、近派语、新派语注。
名人频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曾姓历代名人159名,占总名人数的0.35%,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六十六位;曾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42%,排在第五十八位;曾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7%,排在第七十三位;曾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34%,排在第六十二位。
古代名人
近现代名人
参考资料
达州晚报-曾氏:以国为姓 统一字派.达州日报网.2024-01-11
曾姓.xing.911cha.com.2020-01-12
公安部发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新华网.新华网.2024-01-11
天下曾姓:一曾无二曾.网易新闻.2015-07-15
曾姓人口统计.曾氏网.2024-07-10
曾庆红.gov.2024-07-13
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专题.中国政协网.2024-07-13
国学大师曾仕强访漳州母校.中国新闻网.2024-07-13
资深演员曾江突然去世,享年87岁 再见,“黄药师”.新华网.2024-07-13
曾志伟.猫眼电影.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