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吴作人

吴作人

吴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名之寿,字作人,泾县人,生于苏州市,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生前曾任中国文艺网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1988年任全国政协常委。

吴作人从小对于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其祖父吴长吉就是位技艺高超的画师。1924年,吴作人进入苏州工业专门学校高中部读书,1926年考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画家徐悲鸿,之后若干年先后留学法国和比利时。1935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教授,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理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等职。中央大学于1937年10月内迁四川省,他也随校到了重庆市。1939年至1940年,重庆举办“战地写生画展”,他一人参展作品多达20余幅,包括《纤夫》《擦灯罩的工人》等。1941年,他又以《不可毁灭的生命》《皇帝战蚩尤》等油画,参加全国第三届美术展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作人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后任校长。1951年4月,吴作人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在1960年7月、1979年11月举行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上连任副主席,1983年3月被推选为中国美协代主席,在1985年5月举行的中国美协第四次代表大会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从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到1988年2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吴作人担任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97年4月9日,吴作人在北京因病逝世。

吴作人早年攻素描、油画,间作国画。晚年后专攻国画,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方面都造诣甚深,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在创作国画的过程中,吴作人引入了西方油画的一些元素,敢于在技法和创作理念上做出改变,形成了自己古拙狂放的艺术形式。他以“法由我变,艺为人生”的艺术观,循着“师造化,夺天工”的创作道路,继承和发展传统,为“中国水墨画”开拓了新的风貌。

吴作人对美术教育影响深远,王明明、陈玉先刘大为等著名画家都曾求教于他,在他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期间,确立了用素描为基础进行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彻底改变了整个中国画原有的教学体系,直接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让中国画教育步入了一片新的天地。

吴作人出版有《吴作人画集》《吴作人速写集》《吴作人的艺术》《吴作人文选》等。法国政府于1985年授予其“艺术文学最高勋章”,比利时国王于1988年授予其“王冠级荣誉勋章”。1993年,荣获法国国家艺术学会双年大展的“最杰出中国画家作品特别奖”。此外,其画作《牧驼图》1980年曾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中国绘画艺术展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吴作人出身于文人家庭,吴作人的祖父吴长吉(号平畴)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晚清乱世中从泾县辗转落户苏州市,以卖画谋生行孝。他的父亲吴条元(字慰萱)在苏州府里当职员,因倾向维新为旧势力所不容,以致在酒席中遭人暗算中毒身亡。

父亲去世后,吴作人的童年只有妈妈和祖母陪伴,还有9个兄弟姐妹。因家中孩子太多、生活贫困,吴作人读了3年书后不得不辍学。作为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他幼时最大的乐趣,就是翻阅祖父遗留下来的两个大画箱,里面有许多祖父的画作和大捆未用的宣纸,还有不少笔、墨、颜料,由此激发起对绘画的浓厚兴趣。

求学经历

1924年,吴作人进苏州工业专门学校高中部读书,就和一些爱好绘画的同学成立美术组,配合当时“打倒列强”“废除不平等条约”等风潮,画出许多讽刺画,同时也坚定了专学美术的决心。1927年,他从报纸中发现上海艺术大学绘画系招生的信息,便积极报考成为该系的学生。他对上海艺大绘画系的师资力量十分失望,却在上海艺大召开的全校师生大会上结识了倾慕已久的徐悲鸿先生,开始有机会到徐悲鸿寓所聆听教诲,还和王临乙同学一起协助徐悲鸿完成《田横五百士》的放大稿,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1928年,吴作人跟随徐悲鸿转入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参加“南国社”组织的进步艺术活动,后又在徐悲鸿的安排下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旁听,这个时候,吴作人结识了同学萧淑芳。1930年5月,还是在徐悲鸿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辗转到法国卢弗尔学校进修素描,9月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西蒙教授工作室学习。为解决生活来源无着落的窘困状况,徐悲鸿随后又指引他考入布鲁塞尔王家美术学院巴思天教授高级班,获得庚子赔款助学金

比利时求学期间,吴作人在王家美术学院全校会考中,以油画《男人体》习作获第一名,并获金质奖章和桂冠生荣誉,他这幅得奖的人体习作,除了造型技术上达到了学院教学的规定,还应当看到它不按学院派的陈规,把技术运用得很活泼自由的一面。作画的时间,按学院规定有两星期,他只画了一星期,一气呵成。这幅画充分体现出他对人体基本练习的要求——严谨、简练、概括、感觉敏锐,技巧生动活泼,色彩透明、细润,很有弗拉曼传统的特色。自此享有个人工作室,包括模特儿及绘画材料公付待遇等。1932年吴作人到卢梭教授主持的雕塑晚班学习雕塑,期间,吴作人创作了《纤夫》《打铁趁铁热》等作品,做到用笔省俭,但造型并不松散。在这一点上,和他早年受到徐悲鸿的素描影响也有关。同年,他与比利时藉李娜结婚。1933年获得雕塑构图第一名及金质奖章。1934年庚子赔款助学金停发,吴作人先生遂以卖画为生,次年携比利时籍妻子李娜学成归国。

初期创作

1935年秋,应徐悲鸿邀约,吴作人赴南京任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1936年,他和当时艺术系的另一位讲师吕斯白、杭州艺专教授刘开渠三人联合在中央大学举办一次画展,展出作品有留学期间的油画《1932年自画像》《雕塑家肖像》《女人体》《女子肖像》等,受到广泛好评。1937年,吴作人以《出窑》《玄武湖上的风云》入选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在徐悲鸿提名推荐下当选中国美术会理事。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吴作人及众多美术工作者也和全国人民一道,投入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之中。中央大学于10月内迁四川省,他也随校到了重庆市。1938年,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来,他在徐悲鸿的鼓励和支持下,与美术系部分师生组成“战地写生团”,由重庆到汉口、转信阳、赴潢川县商丘市一带前沿阵地写生,并在郭沫若、田汉领导的武汉市三厅举办抗日宣传画展。1939年至1940年,重庆举办“战地写生画展”,其中《赴战前夕》《裹伤再战》《骑兵》《受难者》《俘虏》《难民》,将前线将士艰苦卓绝的斗争与千万同胞悲惨的处境展现在大后方人民的面前,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播种者》《纤夫》《老农》《擦灯罩者》《嘉陵江石门》《沙坪坝旧居》等佳作,还分别被选送参加在美国巡回展示的“中国画展”,由中苏文化协会和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国现代美展”。

在艰难困苦的八年抗战期间,吴作人比利时籍妻子李娜因为产后虚弱去世,其子亦夭折,吴作人在重庆的居所被轰炸夷为平地,家破人亡的巨大痛苦使吴作人先生一度左眼失明。眼睛复明后他把国难家仇凝聚在画笔上,创作了《空袭下的母亲》《不可毁灭的生命》《黄帝战蚩尤》《子母难》等油画作品,控诉战争,讴歌华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西行之旅

1940年吴作人赴青海省敦煌市、西康大西北进行旅行写生。创作了《戈壁神水》《青海之滨》《藏女负水》《乌拉》《甘孜雪山》等民族风情的油画作品。1943年4月,吴作人从重庆市赶到成都市,搭乘朋友金焰帮忙联系的军机由成都抵达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到兴隆山参观成吉思汗陵,后转赴青海西宁,游览著名寺院塔尔寺,作《诵经上课图》等写生作品。8月初,他赶往青海湖的呼图阿贺,体验每年盛夏都要举办的祭青海神的仪式,创作了油画名作《祭青海》。9月,与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新西兰考古家艾黎等一道,经过古浪县武威市永昌县山丹县、古州、张掖市酒泉市瓜州县,赶往敦煌市,观摩莫高窟并临摹大量壁画作品。11月,应玉门油矿和全国工业发展展览会的约请,赴玉门油矿感受矿区生活,收集创作素材。后返回兰州市启动回程,途径西安市秦岭汉江定军山阳平关,过大巴山脉入蜀,于1944年春节之后抵达成都。

1944年初,吴作人整理写生画稿,除创作大幅油画《玉门油矿》参加在重庆举行的全国工业发展展览会外,还根据青陇之行感受创作《青海之滨》《大车》等多幅油画,参加“中国现代美术会首届展览会”。6月,吴作人又踏上西行的另一条线路,即西康藏族高原地区的旅行写生。他先从成都市前往雅安市,8月至10月,他在多吉扎参观喇嘛庙跳神大庙会,参观藏汉骑兵骑马打靶演武比赛,画了大量当地人物、景物的写生作品,并在国立康定师范学校发表题为《谈中国古代美术》的学术报告。10月31日,吴作人随重庆交通部工程师勘察验收团出关前往玉树市,一路经折多山、过乾宁、思中,到达甘孜藏族自治州,在甘孜休整几天后继续向西北行进,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安勃拉山,来到长江源头通天河渡口,进入青海地界,于11月中旬抵达玉树。验收团行程结束后,吴作人因为要返回康定市取前期画稿,又跟随验收团的另一队,从玉树出发,一路经过通天河、石渠县、竹庆,渡雅砻江,过甘孜,于12月10日前后折回康定。在康定举办个人画展之后,吴作人离开康定前往泸定县,翻越二郎山森林公园,经雅安市于1945年2月中旬回到成都市

历时近两年的西行之旅,既是吴作人艺术生涯的重要经历,也对他的创作走向产生重大影响。这次西行途中和结束之后,他陆续举办了六次相关展览。第一次是1944年3月,吴作人从青海回到成都以油画《青海之滨》《大车》等,参加在华西大学举办的中国现代美术会首届展览。第二次是1944年10月,由当时的官方代表金搏九安排,在康定举办吴作人以沿途写生作品为主的个人画展。第三次是1945年3月,在重庆举办中国现代美术会第二次画展,吴作人送《玉树》《打箭炉少女》多幅作品参展。第四次是同年5月,由华西边疆研究所和现代美术会联合主办,“吴作人旅边画展”在重庆开幕,展出油画《戈壁神水》《祭青海》《兰州郊外》《高原傍晚》,水彩画《哈萨克》《嘎拉昆仑》《甘孜近郊》《通天河牛皮船》等各类风景、人物速写作品一百多幅。第五次画展是1945年12月中旬,由当时在重庆的浙江同乡会举办“吴作人画作回顾展”,除数量可观的历年习作中的精品外,主要是此次旅行的写生作品及临摹的敦煌壁画。第六次画展是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5月,在上海举办“吴作人边疆旅行画展”,展出作品除重庆个展中部分画作外,还有《负水女》等名作。

教研经历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8月,吴作人随徐悲鸿一起返回北平市,接管原日伪时期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吴作人任教务主任兼油画系教授。为抵制和抗衡中国国民党要员张道藩掌控的“北平美术会”,徐悲鸿发起成立“北平美术家协会”并任会长,吴作人任理事长,是协会日常工作的实际主持者。1946年在上海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一次画展上,吴作人和萧淑芳不期而遇,叙述往事,方知17年间两人几乎有着同样的经历,共同的遭际和命运使两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1947年初,吴作人接到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5月赴英访问讲学并在伦敦举行“吴作人画展”;7月转赴西欧大陆,在日内瓦举办画展;10月又应法国东方博物馆的邀约,在巴黎举行个人画展,一些作品被法国人购藏。1948年初,他从英国回国。1948年6月,吴作人和萧淑芳在北京“墨蝶林”西餐馆里举行婚礼。

1949年2月,吴作人与徐悲鸿北平市艺专教授商定留在北平,抵制南迁。4月底,解放军占领南京,吴作人创作油画《解放南京号外》,用手中画笔为解放军的节节胜利鼓与呼。7月,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选举徐悲鸿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首任主席,吴作人当选为常务理事。1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北平艺专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即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合并,成立国立美术学院(1951年1月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吴作人任教务主任兼油画系教授。

1951年4月,吴作人与夫人萧淑芳一起,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入盟后,吴作人一直担任第二届、第三届民盟中央委员,第四、五、六届民盟中央常委。1952年,吴作人访布拉格莫斯科;任文化部炳灵寺石窟艺术勘察团副团长,对石窟艺术进行整理、临摹和研究考察;任人民英雄纪念碑美术组副组长,进行设计工作。1953年,他担任甘肃麦积山石窟艺术勘察团团长,对石窟艺术进行勘察、临摹、石模翻版及研究工作;同年10月,全国美术家协会召开全委扩大会议,吴作人当选为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和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在水磨胡同49号居所举办“十张纸斋”晚画会。1954年,是年起当选为第一届至第六届(1954-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还担任徐悲鸿纪念馆第一任馆长;赴安徽佛子岭水库等地写生,创作油画《齐白石像》《佛子岭水库》等。1955年,吴作人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赴内蒙、河南黄河三门峡水利工地考察、写生,作大量油画速写,决定创作《黄河三门峡》三部曲;赴瑞典出席国际艺术教育会议,顺路访问芬兰

1956年,吴作人赴旅顺、大连写生;与艾中信萧淑芳葛维墨等合作绘制北京天文馆大厅天顶壁画,创作《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1957年,吴作人赴青岛市写生,并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速写集》。1958年起长期担任中央美院院长,赴河北束鹿县,涿州市等地写生、画壁画等;赴瑞典出席世界裁军会议;撰写专著《怎样画静物》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开始实行画室制教学,于是建立了吴作人工作室(第一工作室),同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水墨画选》。1960年7月,吴作人在中国美协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副主席。1962年,吴作人赴苏州、无锡等地写生,同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画集》。

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吴作人创作了油画《沙漠变绿州》《李大钊与孙中山》等作品,并出版了专著《怎样画静物》。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作人作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受批判和迫害,被下放磁县1584部队农场劳动,其间为磁州东陈村画乡村壁画多幅。1971年,吴作人从河北磁县解放军农场调回北京,在国务院机关事物管理局领导下为国宾馆作画。

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安排下,他与李可染等人组成为“国务院宾馆绘画组”,才得以返回北京重操画笔,创作多张大幅作品被国务院宾馆和全国政协收藏。1974年,吴作人将他珍藏的明代王维烈的《松鹤凌霄图轴》1件捐献故宫博物院。1977年,他创作国画《牧驼图》,该作198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中国绘画艺术展览》,并由邮电部发行纪念邮票。粉碎“四人帮”以后,吴作人不仅创作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还经常出国访问讲学、举办画展,为世界友好国家和人民留下许多艺术珍宝。

1979年11月举行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吴作人任副主席,1983年美国斯诺基金会邀请吴作人、萧淑芳伉俪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美术学院讲学;3月三届美协常务理事会推选吴作人为代主席;7月7日,他所作《李可染在日本画展序》,长达千字,文、书双美,是他书作中最精美作品之一。1985年,法国政府和文化部授予吴作人“艺术文学最高勋章”,同年5月举行的中国美协第四次代表大会推选他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从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1988年2月第六届人大止,吴作人是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8年,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一世皇帝授予吴作人“比利时王冠级荣誉勋章”。

晚年经历

1989年9月,吴作人成立“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用以奖励美术界新秀创作和促进国际美术交流。并首次颁发“青年美术家奖”;获南京师范大学首届“徐悲鸿奖学金荣誉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传记《吴作人》;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文集》;邮票发行总公司发行《当代美术作品选》特种邮票三枚,吴作人作品《齐奋进》入选。1990年,他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捐赠国画《奔腾齐进》,画面上三头一往无前,奋力奔驰的耗牛,象征亚运会团结、友谊、进步三大宗旨。同时,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画传《吴作人·中国当代美术家》。

1991年年初,吴作人因多发性脑梗塞住北京医院,年底出院后一直在家养病;同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速写》,香港新闻出版社再版传记《吴作人》。1993年,吴作人荣获法国国家艺术学会1993年双年大展的“最杰出中国画家作品特别奖”;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吴作人·当代名家中国画全集》;台湾锦绣文化企业、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1994年,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吴作人艺术馆藏品集》。1995年,吴作人被推举为中国民主同盟参事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吴作人》书画集,共四个分册——油画卷、中国画卷、素描速写水彩卷和书法诗词卷。

1996年,全国文联聘吴作人为荣誉委员;台湾麦克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吴作人·巨匠与中国名画》;11月,他因大面积因脑梗死送北京医院抢救。1997年4月9日,吴作人在北京逝世;4月30日首都社会各界人士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吴作人隆重举行送别仪式;5月28日在苏州市举行“吴作人作品捐赠仪式暨吴作人艺术馆开幕式”,萧淑芳被聘为艺术馆馆长。

主要作品

部分画作

资料来源

诗词选

资料来源

创作特点

绘画

在吴作人的作品中,其抒情风格的具体表现主要源于其绘画技巧的抒情性特点。吴作人倾向于使用刀作为绘画工具,无论是描绘人物的服饰、静物还是风景,他都大量运用了刀法。他刀法的多变和熟练驾驭,成为他油画语言中丰富多样、优美动人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构图的规律中,绘画布局的根本法则是黑白的总体设计,这是中西共通的原则,而中国的水墨画最讲究大块黑白的布局处理,因为在水墨画上,色彩一般不占重要的位置。基本上以素描为手段的版画、插图则讲究黑、白、灰,现在的油画也很注意这个三大调的装饰效果。吴作人的水墨画上信守‘知白守黑’的原理,在油画上也运用得很得体。

在笔法技巧上,吴作人善于破笔等手法,摆脱物象的约束,以达到超过如实的形似,达成形神的效果。

油画

吴作人的油画技法展现出独特的抒情特点,这一风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巴思天晚年画风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源于中国水墨画技巧的深刻影响。在他的油画作品中,他注重笔意的起承转合,追求前笔与后笔之间的自然融接,以达到整体画面的高度完整性和浑然天成的效果。这种技巧使得他的油画作品别具一格,笔法松动且富有风趣,为油画的表现开辟了新的意境。

吴作人的油画造诣,在静物画上,可以鲜明地看到通过巴思天接受了弗拉曼画派造物精微的特点。不过,吴作人的静物格调比弗拉曼一般追求逼真的水平为高。北欧静物确实描绘得很精细,其状物之真,可称能品,但缺乏超乎自然生态的灵气,也就是画家、欣赏家心目中那种不拘于实物本身的胸中逸气。花卉、器皿、鲜果以及鱼肉之类,之所以成为一种绘画题材,静物画之所以成为油画的一种体裁,决不在于画家笔下状物的逼真,而贵在有艺术的概括、提炼,它和人物、风景画一样,也要体现一定的意象。这种静物的形象化境界,有时比风景还难以把握,因为这些对象往往是极其平常的东西。吴作人一向不以为逼真就是艺术,虽然艺术必须求其真,艺术家的眼光如果做不到见常人所未见,发常人所不发,那末,极平常的半棵卷心菜、一块面包、一片鲜鱼,就很难给人留下艺术的美感,甚至反而使人腻味。在这里,传神写意的技巧,通过他的油画笔法、刀法,摆脱了物象的约束,超过如实的形似,达到了形神的结合,使人看了感到比真的还真——进入艺术境界的真。吴作人的油画造诣,得益于静物画的地方很多。他很喜欢画迎春花弄岗报春苣苔、月季等花卉,取其清新、秀丽,富于生气。他也喜欢画各种质地的器皿、甲胄,探索无机物质的生命,术如点石成金,多画静物对磨炼油画语言也是有效途径。

国画

吴作人重新审视和钻研中国画传统,不蹈故常,别开生面,独创了一系列具有自己表现对象和绘画语言的水墨画作品。他后半生中国画创作,除偶尔作描绘藏民歌舞的人物画以外,多半刻画野牦牛、骆驼、鹰隼、熊猫及金鱼等艺术形象,均以简洁的构图、独特的造型、雄放而准确的笔触、积极而温婉的意蕴,赢得从专家学者到民众百姓的广泛赞誉。这些画既非古代亦非西方,既笔墨酣畅又造型精妙,既简练概括又气韵生动,全为吴作人另辟蹊径,匠心独造。他曾在给《徐悲鸿画集》写序时总结创作经验说:“造型变化万端,运动千姿百态,何以能塑造得蕴坚含实,刻形传神?我看是与他深入生活,专注观察,尽微致广,溢情纸上是分不开的。要加强表现力,就得大胆取舍;为了引人入胜,需要为观众留有余地。言简意赅,笔不到而气韵横溢,虽弦绝余响,却‘此诗无声胜有声’,反而是艺术的充实。这使我们领悟到从事艺术制作,并不以无限加工为求‘精’,无休止刻画以致‘真’。轻描淡写,墨饱笔酣,纵情挥洒,同可称神功。”这里虽然是针其师徐悲鸿创作而谈,实际上也饱含他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吴作人的国画作品,之所以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颖之感,不仅在于他对传统国画的表现领域开疆拓土,塑造了骆驼、野牦牛、熊猫等一系列新的形象,还在于他对这些动物深入观察、研究、体悟,从中捕捉与人性相通的某种活跃的生命精神,在艺术形象中注入自己的独到感受和思想情怀。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画动物不是要表现品种,不是搞动物志、作图谱,而是“托物言志”,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画的骆驼,不论是50年代的《任重踏千程》,还是70年代的《极目千里》等,其中无不寄寓着坚韧不拔,负重远行的美好情愫。这既是对骆驼本身特点的揭示和表现,也是对华族历经磨难而不断跋涉向前精神的写照和颂扬。

素描

吴作人的素描是欧洲素描的正统,与列奥纳多·达·芬奇拉斐尔·桑西伦勃朗·范赖恩欧仁·德拉克罗瓦一脉相承。主要用边线处理透视与结构,注重对对象的生气的把握,力求概括。除了直接受欧洲传统熏染之外,作为一个中国江南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所带有的特殊的诗意和才情,以及书法、诗词的家学,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吴作人晚年素描的变化,与被画的对象本来并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除了人体之外,无论风景还是动物,都与早年的题材一致。但是,吴作人后来加进了一个很特殊的力量,就是50岁以后开始学习篆书。正如同赵孟頫当年建立的笔墨原则“石如飞白木如籀”,吴作人早年的素描是熟练使用草书的结果,特别体现在素描人体的边线转折上,一如赵孟頫以飞白(写草书时笔锋的提按转折)画石,实际上强调的是对象的转折和丰富的凹凸状态。当吴作人学了篆书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练习之后,篆书的笔法注重线条自身的质量超过了对线条表现力的追求。当他再用这样的手法画素描的时候,突然笔锋本身不转,强调线条的厚重与刻凿的金石感,于是画出来的素描就有一种老辣的笔画本身的美感,而不仅仅是对象表现的准确。

吴作人先生的速写具有独特的个人面貌:画面往往着笔不多,简洁而完整;主题突出,不做面面俱到的描绘;线面结合,以线为主来塑造表现对象,这主要得益于他毕生注重中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深厚的书法功底造诣。他的速写作品体现了他一贯倡导的“乘一总万,举要治繁”的学术思想。

书法

吴作人的书法,游行自在,通畅自然,绝无做作之迹,流露出一种儒雅而刚健的神采风韵。他的字取势重心常在坚笔上下之气贯,结体舒阔而不在内外敛偃伸张。点画用笔功力或不如资深书家,但是悬腕中锋,使转提按中亦有相当力度。行气章法顺之文气内容,通常由较匀称单字笔意相联,无忽大忽小,忽肥忽瘦之变化,更近通常所见的学者字章法。吴先生的字,一般说是以行草得流畅,以楷篆取厚重。他下笔多用中锋,圆润敦厚,含蓄内在,如绵中裹铁;行笔巧拙互用,灵动而沉稳,兼婀娜与刚健之美。并以此入画,书画笔意相通,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笔墨风格。

吴作人控笔能力特强,而用笔方法精到,直逼古人大家。其长短、粗细、方圆转折等,驾轻就熟,掌握了“书法的规律”。中国画的传统历来是诗、书画三者结合,融为一体再加上印章应该称诗、书、画、印相辅相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是中国画一个重要的辅助基本功了。用《极目千里》一画来讲,吴作人题写这四字时用的是篆体,又写得浑厚有力,一种古拙朴实之感油然而生,同画面中的骆驼极相吻合,可称为相映生辉。草原的辽阔,骆驼的坚韧,并能由此而联想到的牧民的勤劳、牛羊的丰腴……是景,更是情。而那幅题为《池趣》的画是水中金鱼和睡莲,也是深得其中之道,写景又抒情。这题款的“池趣”二字也是篆体,但因画的对象是在水中,活泼可爱又生机勃勃的金鱼,轻叠细小的睡莲,不止书写时字体不方折,而且含水量极多,包括后面年月姓名的整个题跋给人灵动、多趣而又不失骨力之感。吴作人深得书法的真谛,用书法塑造了新中国绘画的品格。

个人生活

吴作人的祖父吴长吉(号平畴)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晚清乱世中从泾县辗转落户苏州市,以卖画谋生行孝。吴作人的父亲吴条元(字慰萱)在苏州府里当职员,因倾向维新为旧势力所不容,以致在酒席中遭人暗算中毒身亡。

1931年秋天,吴作人在布鲁塞尔美术宫的一次画展上与比利时籍人李娜相遇,吴作人一见钟情,两人就此开始约会。但是,他们的恋爱却遭到了李娜姐姐的强烈反对,直到有一天姐妹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李娜为了吴作人与自己的家庭断绝了关系。1932年,他与李娜结婚。1935年,吴作人携妻子李娜学成归国,八年抗战期间,1939年11月27日,李娜在重庆诞下一子,因产后虚弱,胃痉挛复发于12月21日去世,刚出生的儿子亦在4天后夭折。

早在1929年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学习时,吴作人和萧淑芳便是同学,吴作人看到萧淑芳的《一筐鸡蛋》,两人说了人生相遇的第一段对话。吴作人还画了一幅作品《萧淑芳在课堂上》。离校后俩人各奔东西,一直无缘相见。1946年在上海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一次画展上,吴作人和萧淑芳不期而遇,叙述往事,方知17年间两人几乎有着同样的经历,共同的遭际和命运使两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吴作人在赠送萧淑芳的扇面上写下的心灵剖白,传达了两人结为秦晋之好的情感基础。1948年6月的一天,吴作人、萧淑芳在北京“墨蝶林”西餐馆里举行了婚礼。婚后,萧淑芳生下女儿萧慧。

1956年,吴作人与萧淑芳等合作绘制北京天文馆大厅天顶壁画,创作《黄河三门峡·中流砥柱》。1981年,吴作人应澳中理事会邀请偕夫人萧淑芳赴澳大利亚访问,进行文化交流。1983年,吴作人应美国斯诺基金会邀请偕夫人萧淑芳赴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讲学交流。1984年,吴作人应邀赴日本东京和大阪举行“吴作人萧淑芳中国画展”。之后,他相继赴法国巴黎、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吴作人萧淑芳画展”。2005年12月21日,萧淑芳在北京去世。

荣誉与成就

荣誉

资料来源

成就

吴作人创作有油画《戈壁神水》《祭青海》《兰州郊外》《高原傍晚》《缝》《青年》,国画《牧牦图》《池趣》《熊猫抱石》,水彩画《哈萨克》《嘎拉昆仑》《甘孜近郊》《通天河牛皮船》等众多作品,并出版有《吴作人画集》《吴作人速写集》《吴作人的艺术》《吴作人文选》等数十种。

在艺术创作思想上,吴作人禀赋深厚、学贯中西、刻意探求、大胆创新。他以“法由我变,艺为人生”的艺术观,循着“师造化,夺天工”的创作道路,继承和发展传统,他的创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中国的诗意带入油画,二是他把透视技巧、准确度等西画的元素融入到国画当中。徐悲鸿提倡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他去世后,这方面的推进工作就是由吴作人来实行的。新中国画体系由此确立并由吴作人主导推进,在此后的几十年间成为画坛主流。他的艺术成就博得国际声望,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化在美术上的一个折射。

吴作人不仅是著名画家,还是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在数十年间辛勤耕耘,所培养的人才遍布全国,王明明、陈玉先刘大为等著名画家都曾求教于他,发挥着建设新中国美术事业骨干力量的作用。他又是深孚众望的美术活动家,不断地提携富有才华的美术青年。吴作人是20世纪中国美术事业开拓前行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人。他不仅自20世纪50年代起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在此期间确立了用素描为基础进行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彻底改变了整个中国画原有的教学体系,直接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让中国画教育步入了一片新的天地。80至90年代,吴作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直接策划组织诸多美术教育和美协工作的重大事项;更以自己杰出的创作实绩和鲜明的个性风格,在当代中国画坛树立起既有深厚传统底蕴、又洋溢强烈时代精神的文化标杆,为探求中国美术如何立足民族文化基点吸收外来艺术优长跋涉前进,积累了足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人物评价

吴作人是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他是20世纪中原地区美术事业开拓前行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人,中国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杰出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中国油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艺坛巨匠。(艺周刊评)

吴作人禀赋深厚,学贯中西,刻意探求,大胆创新。擅长西画、中国画、书法,中国画擅长动物、人物、山水、速写,尤以动物著称于世。他笔下的动物以熊猫、金鱼、骆驼、鹰、牦牛等最为概括传神、生动。他一贯主张“艺为人生,法由我变”,其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吸取西画艺术的长处。他的风格凝练简洁,以简取胜,清明流畅,笔墨潇洒,所塑造的形象准确真切。(人民网评)

吴作人具有广博文化知识和深厚艺术修养,经过严格技巧训练并拥有很强造型能力,稔熟国内外美术历史也了解当代中国绘画状况,深知自己艺术气质并善于发挥个性才华。他不追慕时尚,也不高标逸世;不愤世嫉俗,也不随波逐流;不故作高深,也不平淡天真。他始终以自己丰赡的学识和温文尔雅的态度,以简约而有内蕴的笔墨和形象,表现刚健清新的生命和气象,形成风清骨峻的简雅风韵和巧夺天工的审美意趣。这正是他人生修养和处事风度的自然流露,也是他以鲜明的个人风格丰富和提升中国书画品格的独到贡献。(光明日报评)

吴作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东西寻找,上下求索近七十年,经历了“有变化、有忧郁、有悲欢、有煎熬、有迸发的艺术路程”,经过螺旋式上升“重返根基”,终于巧夺天工,攀上了艺术的高峰,为发展中国现代的美术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美术院评)

在完整掌握了西方美术的写实造型方法和油画技巧之后,吴先生不顾国家抗战时期的纷杂动乱,毅然回国,将毕生精力交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和艺术发展。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后全面掌握西方绘画观念和技法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用现代造型手段改造中国传统绘画方法、推行艺术教育改良的重要代表。(中国美术馆评)

后人纪念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为了促进东西方文化交往,吴作人在耄耋之年还多次抱病赴各国举办画展,遍访欧、美、澳及南亚等洲的许多国家,进行考察,作学术报告。1989年9月,为了进一步提携后辈,吴作人以自己的艺术劳动所得,设立“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奖励且资助国人和海外华侨、华裔中优秀的美术家从事创作与研究工作,推动其有益的美术活动,以发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基金会成立后,多次举办面向海峡两岸三地的“青年美术创作奖”“美术教育奖”,开展“美术版权保护”等课题研究,受到国内外一致赞扬,也为繁荣中国美术事业发挥了可贵的积极作用。

吴作人艺术馆

吴作人艺术馆位于定慧寺巷双塔塔园西侧,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著名建筑学家戴念慈先生设计。艺术馆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48平方米,历时两年于1995年底完工,1997年5月28日正式开馆。吴作人艺术馆首任馆长为吴作人夫人萧淑芳,现任馆长为吴作人女儿萧慧。建馆以来,吴作人艺术馆举办各类展览数百场,2015年斥资近500万元进行全面整修升级改造,目前馆内硬件设施已领先于国内绝大多数名人艺术馆。吴作人艺术馆积极做好“收藏、研究、展览、交流及创作”工作,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宣传好吴作人的艺术成就和艺术思想。近年来,吴作人艺术馆先后策划了《但替河山添彩色——吴作人、萧淑芳\u003c佛子岭水库\u003e研究展》《此身犹未出苏州——吴作人与苏州研究展》《但替河山添彩色——吴作人\u003c黄河三门峡\u003e研究展》《艺夺天工——吴作人中国画金鱼作品研究展》等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研究性展览,并陆续将研究成果编写成书出版,受到业内外一致好评。

人物轶事

家庭变故与“西行”

吴作人出身在苏州市的文人家庭,因为他父亲思想比较进步,倾向于维新变法,之后被人毒害了,祖父去世得也很早。所以他说自己的孩童时期是很灰暗的。上了三年学,就因为家里孩子太多而辍学了,在家学了几年,到了中学再去上学。因为没有父亲,所以他就特别恨欺负人的人,一直都很同情弱者。

吴作人的“西行”与他的家庭变故有一定关系。由于当初和李娜的婚事遭到了李娜家人的反对,李娜为了吴作人和自己的家庭断绝了关系,也落下了胃病的病根。在抗战期间,李娜由于在生产中缺医少药,最终因胃病而丧生。吴作人十分思念亡妻,高度的压抑与悲痛,使得他的精神需要一个出口,所以他选择了“西行”。

在吴作人出国前,他就明确写给田汉说,想要激起民众的热情,但是觉得自己技巧不行。所以他有明确的目的是学习技巧,是为了回国后能运用技巧来唤醒人民。吴作人1930年4月从上海市坐船出发,赴欧留学。首先到巴黎,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后因得到比利时庚款奖学金,于10月转入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了不到一年,1931年暑期油画大会考中他考了第一名,获桂冠生称号。

良师益友徐悲鸿

少年吴作人对徐悲鸿的崇拜来自于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吴作人曾在见到徐悲鸿刊登在《申报》上的作品时,倾倒于徐悲鸿深厚的写实功力和光辉四溢的才华,吴作人见到的《申报》上徐悲鸿的作品,是徐悲鸿在沪举办画展会的作品选登。当时徐悲鸿三十二岁,刚刚留欧回国,于二月初来到上海市并在沪逗留三个多月。徐悲鸿在沪期间的行动频繁见于各个报纸报道,他不仅为康有为黄震之等友人画像,同时还被邀发表多次演讲,几乎座无虚席,“上海的美术界几乎成为徐先生一个人的天下”。

早在南国时期之前,徐悲鸿便确立了他的中国画改良思想,如果说南国艺术学院给予了徐悲鸿现实主义创作的舞台,那么吴作人也是在这个舞台上,开始领略写实主义绘画在社会功用上更为有力的艺术魅力。由于他们两人相近的人生经历以及徐悲鸿独特的人格魅力能够作为当时社会一位具有广大号召力的美术家,不可否认除了他出色的绘画功力之外,还有他古道侠义的心肠,深切的社会使命感。在思想上,吴作人很快受到徐悲鸿的影响,一种进步的、热烈创造艺术作品并强烈要求艺术应该为社会服务的“入世”艺术。吴作人的天赋和勤奋也吸引徐悲鸿努力培养他。这一时期徐悲鸿与吴作人,保持着良好的师生情谊。吴作人在徐悲鸿的导向下,开始了现实主义绘画与时代关系的探索。徐悲鸿逝世之后,吴作人成为巩固中央美术学院这一现实主义美术教学阵地的领导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徐悲鸿学派”得以稳固的核心。

参考资料

【盟员追寻】吴作人——从泾县走出的国画大师-中国民主同盟宣城市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宣城市委员会 .2023-12-13

吴作人的人生节点和艺术贡献.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委员会.2024-06-07

吴作人年表.吴作人国际基金美术会.2023-12-19

吴作人.故宫博物院.2023-12-09

吴作人.故宫博物院.2024-06-12

中西皆通的市场热点画家吴作人.人民网.2024-04-28

这是吴作人一生的至暗时刻,几十年后,听到一首曲子他泪流满面.北晚新视觉.2024-06-30

大涌名人.中山市人民政府.2024-06-12

吴作人艺术馆:但替苏州添彩色.苏州新闻网.2024-06-12

吴作人:中国绘画界的一座高峰|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百家号.2023-12-12

吴作人书画作品辨伪.新浪收藏.2024-06-30

吴作人把素描引入国画教学,是对是错?.上观新闻.2024-06-30

西为中用——吴作人的艺术人生.人民网.2024-04-28

吴作人的油画造诣及其风格变迁——艾中信.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2024-06-07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吴作人先生.东南大学新闻网.2024-06-12

吴作人:丹青简雅夺天工.新华网手机版.2024-06-12

吴作人先生的书法艺术——万青力.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2024-06-12

执手同道 大爱大美——吴作人、萧淑芳合展序.中国美术馆.2024-04-28

吴作人艺术馆(苏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2024-06-12

吴作人作品.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2024-06-12

吴作人诗词选.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2024-06-12

吴作人萧淑芳的“初见”与“同路”:中国美术馆呈现二人合展.网易.2024-06-19

吴作人的写生“小诗”与“乐句”亮相苏州.中国文艺网.2024-06-19

外孙女忆吴作人:内心充满激情,对外高度克制.澎湃新闻.2024-06-19

吴作人的艺术道路.民盟中央美术院.2024-04-28

徐悲鸿与吴作人交往关系研究.道客巴巴.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