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淑芳
萧淑芳(1911年8月—2005年12月20日),女,祖籍广东省香山县,生于天津市,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她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担任国画系副教授和教授,并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萧淑芳还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四届执委和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她以花卉画作为主要创作方向,同时也擅长绘制风景、静物和肖像等画作。她的作品高迈行云,渐至化境,享誉世界。此外,萧淑芳是画家吴作人的妻子,担任吴作人艺术馆馆长和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会长。她于2005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萧淑芳出生于一个书香名门之家。她的父亲萧伯林为中原地区的铁路建设贡献了一生。叔父萧友梅是我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两位姑母都是杰出的音乐家。二姐萧淑娴是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二姐夫赫尔曼·舍尔兴(Hermann Scherchen)是德国指挥家。妹妹萧淑熙是美籍生物学博士。萧淑芳走上绘画之路和家庭环境密不可分。萧淑芳在姐妹7人中排行老五,从小生活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和姐妹们一样喜爱音乐、美术、文学,闲暇时跟叔父学习钢琴和乐理知识,此外对滑冰、骑车也很热衷。在首届华北地区女子花样滑冰大赛中,萧淑芳曾获第一名。萧淑芳说:“缘于天性,我天生喜欢世间美的事物。” 她自幼画什么像什么,父亲萧伯林全力支持她,并请名师进行指点,这些都促使她最终走上绘画之路。
她1926年入北平国立艺专学西画,师从克罗多(法国籍)、李超士、彭沛民等人学素描、油画。1929年,不满18岁的萧淑芳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前身)结业后,住在南京市的姐姐萧淑娴给妹妹写信,告诉她徐悲鸿先生已从国外归来,就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希望她不要错过良机。于是萧淑芳来到南京。在萧淑娴举办的家庭宴会上,萧淑芳第一次见到了徐悲鸿,当时她被徐先生气宇轩昂的相貌所震撼。回忆起70多年前初次见面的情景,萧淑芳仍历历在目:“徐先生微长的头发,颈上系着一条法国艺术家特有的大黑领结,风度翩翩,热情奔放,言谈豪爽,步履轻捷,艺术见解很高。”萧淑娴将妹妹的情况和想法告诉了徐悲鸿,当即获得应允。没过几天,萧淑芳作为一名旁听生进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学习油画和素描。徐悲鸿治学严谨,循循善诱。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要随身带着速写本,看见什么就能画什么,而且还要能默写出来,以此考验自己的记忆力。有一天上素描课,徐悲鸿走到萧淑芳跟前问:“从正面如何表现马的眼睛,你能试着画画看吗?”萧淑芳一下子被难住了,她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马的眼睛,对于马的全身骨骼结构几乎一无所知,却要用炭条素描的方式画出来,实在太难。她只好硬着头皮用画人眼的方式画出一双“马眼”来。徐悲鸿并没有责怪她,而是从她手里接过炭条,一边画一边讲解。这令萧淑芳既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又被徐先生细致入微、诲人不倦的作风所感动。
1929年,在北平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举办了“李韵笙、萧淑芳、王俨三人油画联展”。1930-1933年在北京随汪慎生、陈少鹿、汤涤、齐白石等学中国画。1937年底,到欧洲学习,主要在英国斯莱德美术学校学习雕塑,并兼色粉笔、木刻等多种绘画形式。1940年回国后,在上海培成女中、市立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后参加上海美术作家协会,担任理事。1947年到北平市,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兼职副教授,并且参加了北平美术作家协会。1949年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职业经历
萧淑芳2001年举办从艺75周年回顾展之后,2004年5月10日至14日,以花卉题材著称的女画家萧淑芳又举办了萧淑芳九十以后新作展。展览共展出了萧淑芳3年创作的精品150幅。分别于2004年6月4日至9日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2004年9月至10月在苏州吴作人艺术馆举办。中央美术学院孙美兰教授感慨地说:“萧师从她小小年纪到90岁以上高龄,不间断软笔作画,经月连年,以至奇迹般,眼不花,手不颤,越是年高,反而越是扣紧了中国画艺术崇尚的稳、狠、准三字。” 这位女画家历经沧桑却拥有一颗金子般孩童心,其有着敏锐的思维反应,作品中体现出落落大方、崇尚自然、纯净天真的美和百折不挠的生命意志。
主要作品
萧淑芳创作的作品有:油画《北海溜冰》《儿童玩具展览》;水彩画《丁香花》《大丽花》《少先队员》;中国画《扶桑》《高山杜鹃》《君子兰》《百合》等。其出版的作品有:《吴作人、萧淑芳画选》《萧淑芳画选》《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萧淑芳作品》、荣宝斋《萧淑芳花卉》画谱等。
作品图集
参考资料:
艺术特色
萧氏以深厚的西画根底转攻国画,其特点是以没骨点垛作装饰性构图,用笔沉静,力量、速度大体平均,其韵律主要依靠物象不同的色彩、形状的组合而获得体现,而少有轻重疾徐、顿挫转折的节奏变化。她的作品花叶缤纷烂漫,而格调文静娟秀,为传统画法中所未见,又能为雅俗所共赏,艺苑之奇葩、玉台之清品,尤以小幅更为精到。但她并不只是专攻花卉,举凡风景、静物、肖像等等,无不喜爱,无所不能。她的花卉艺术能达到如此高超的境地,是与她在艺术上广博的爱好和修养分不开的,还在青年时代,当绘事学步之初,她就注意到对绘画各门类和多种的广泛研飞。一方面从汪慎生、汤涤学花鸟山水,到齐白石家中请教笔墨之道,另一方面又及时投奔徐悲鸿之门,钻研造型基本功,同时练习油画。三十年代居英国时,又进斯莱德美术学校学习雕塑,同时还涉猎色粉笔和木刻等多种绘画样式,表现出她对美术的多方面的旨趣。人们都知道,她把水彩技巧有机地融入了中国画的水墨丹青,这一点可以从她的彩墨《丁香》和水彩《丁香》这两幅作品上最明显地看来脉络。她的许多油画静物,如芍药、月季、绣球科等,与后来创作的许多彩墨花卉,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萧淑芳的水彩作品色调明快,风格隽永,对于将中原地区水墨的意境融入西方绘画传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在画坛享有盛誉。曾出版《水彩画技法》等著作,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系统阐述。
萧淑芳在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的作品不计其数,而绝大多数为花卉题材。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起,萧淑芳就在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任教,开始教油画,后改教水彩画,系统地专攻水彩画、水墨画技法与理论。萧淑芳在对水彩画和水墨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使水彩画和水墨画融合与互补。水彩画主要是通过颜色的运用,以明暗对比的表现方法塑造形象。水墨画虽然强调墨分五色,但是水彩画使用的纸张笔色毕竟与中国画不完全一样。为此,她做了种种试验。面对瓶花写生时,她先用高丽纸和半熟的宣纸,按照水彩画的方法,以明暗对比的关系来表现,略加背景衬托。她力求色彩明快,减弱明暗对比,突出层次感,取消背景衬托。画花的枝叶时,加入中国颜料,如花青、石绿等。画花瓶时,用浅线勾出,不强调色彩造型,直到找到两种画之间能相互契合的表现特征,把水彩技法恰当地融入水墨丹青之中,丰富了传统笔墨技巧。自上世纪70年代起,萧淑芳创作了大量国画,采用“萧淑芳花卉画的语言”,创作出《欣欣向荣》《花常好》《似雨飞花》等一大批独具品位的国画佳作。萧淑芳的花卉画在题材选取上极具个性。她喜欢画的花卉大约有四五十种,如紫鸢、绣球、佩兰、水培水仙、杜鹃、仙女蒿、朱槿、向日葵、紫丁香(原亚种)等,几乎全是野花。而紫色是萧淑芳的最爱。生长在东北地区沼泽边缘的鸢尾属是她深爱着的一种野花,颜色为深紫色。她研究出的紫色是一般人很难调配出来的,似乎成了她色彩的专利。为了突出带有飘逸感的花朵,她删繁就简,有意将长而繁多的叶子加工为疏密有致的短小状;画面洋溢着令人赏心悦目的质朴与美丽。吴作人先生生前有感于萧淑芳充满真情与执著地描绘野花,曾作诗一首以表敬意:“边陲奇卉遍山生,风雪霜寒志更贞。但替河山添彩色,不争谱上百花名。”在萧淑芳九十以后新作展上,孙美兰教授是这样评价萧淑芳的这些新作的:“随兴吟咏,情趣盎然,是萧师新作引人兴味的又一特点。识画者曾说,画山要有神韵,画花鸟要有情趣。我们纵览为数可观的新作,特别是花卉小品,恍惚追随艺术家,跟她一样,以恬适明净之心,漫步在春天里,邂逅在百花间。”
成就荣誉
萧淑芳,早期从事水彩画创作和教学,代表作如《丁香花》《大丽花》及《女少先队员》等。1973-1977年为国宾馆、外交部驻外大使馆作画,均收藏于国内外使馆中。1980-1988年与吴作人应邀出访及文化交流。先后访问阿根庭、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新加坡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 开画展并讲学。1993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开个人花卉展。代表作有《山花烂漫》《紫鸢》《杜鹃花》《君子兰》《郁金香》《丁香》和《红梅》等。许多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国宾馆、我国驻外使馆及海内外藏家等收藏。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访问过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新加坡、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香港,举行《吴作人、萧淑芳中国画展》及文化交流等活动。1993年以来,曾在北京、苏州市、中山市、深圳市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萧淑芳从艺75周年回顾展》。2004年在北京、苏州巡回展出《萧淑芳九十以后新作展》。出版有《走过九十—萧淑芳画集》《萧淑芳画选》《荣宝斋萧淑芳花卉画谱》《中国儿童游戏》《吴作人、萧淑芳中国画集》等。
个人生活
在南京中央大学徐悲鸿工作室学习期间,吴作人和萧淑芳曾是同班同学。萧淑芳回忆说:“当时我们的关系很一般,那时的吴作人十分腼腆,每天夜晚都在明灯高悬的画室里默默地只顾画画,不爱理人,给人一种高傲之感。”1930年,吴作人在徐悲鸿的帮助下去法国、比利时留学,萧淑芳则于1937年至1940年到瑞士、英国、法国学习油画和雕塑,他们就此分离。直到1946年,在上海美术作家协会举办的画展开幕那天,吴作人、丁聪等组织者迎接参展的画家时,才与当时在上海市立专科学校担任美术教师的萧淑芳再次相见。老同学在分别17年之后邂逅,自然倍感亲切,在一起谈得十分起劲。不久,萧淑芳邀请吴作人到家中的画室看新作,他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此次会面深谈之后,吴作人不久后就向萧淑芳透露了自己的倾慕之情,随即又填词赋诗,赠给萧淑芳,以表达自己的心愿。其中一首词题为《调寄\u003c浪淘沙\u003e——寄梅儿》(梅儿是萧淑芳作画时的署名):“九岁乱无凭,重过清明节,可怜人事半飘零,喜得萱堂春更茂,英瑞盈庭。心似晓烟凝,欲散还停,吴山不比蜀山青,无奈巫城云起处,不透阴晴。”另一首诗题为《胜利重见沪上》:“三月烟花乱,江南春色深。相逢情转怯,未语泪沾襟。”萧淑芳读着吴作人的诗词,被他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眼睛不知不觉湿润了。经过一段时间充满诗情画意的心灵碰撞之后,他们在人届不惑之年终于同舟共渡,结下了半个世纪的姻缘。1948年6月5日,吴作人和萧淑芳举行了婚礼,恭请徐悲鸿、廖静文夫妇光临,徐悲鸿还欣然担任了他们的证婚人。
参考资料
萧淑芳.中国当代艺术数据库.2024-02-01
大涌名人.中山市人民政府.2024-02-01
看看中国最美的10位女画家们!.微信公众平台.2024-02-01
萧淑芳 艺术网站.大中华书画网.2024-02-01
艺坛伉俪吴作人萧淑芳近三百精品力作亮相中国美术馆.中国新闻网.2024-02-01
著名画家萧淑芳在京逝世.新浪娱乐.2024-02-01
萧淑芳:著名花卉画家.中央美术学院.2024-06-27
大画家小故事丨吴作人与萧淑芳——相爱不恨晚.界面新闻.2024-06-27
执手同道伉俪情深:吴作人、萧淑芳作品欣赏.网易.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