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
王真(1905~1989),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史研究专家,中国现代史研究先驱。魏县德政镇马庄村人。笔名王日蔚、王守真、王受真等。1925年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基本介绍
王真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赴武汉市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编辑工作和学术研究,先后在大名师范、西安高中、保定师范、宝鸡中学等校任教。1930年在李立三左倾路线时期被开除出党后,他仍在党领导的外围组织中,继续为党作了大量革命工作,后来又重新加入共产党。
1935年失业后,先生在北平市开始研究维吾尔族民族史,并得到冯承均的帮助。随后其研究有很大进展,受到顾颉刚的青睐,顾姓将其文章发表在《尚书·禹贡》半月刊上。后来他又被聘为禹贡学会名誉编辑,使其文章能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的《史学集刊》上发表。他以王日蔚为笔名,写出了很多有分量的文章:1、《伊斯兰教入新疆考》(《禹贡》第四卷第二期)考证了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时间、地点、路线、经过及背景,补陈援庵《回教入中国考》之阙,指出10世纪末11世纪初,伊斯兰教始传入新疆南部金玉国、叶尔羌汗国、喀什一带;元末至明中叶,传至新疆东部哈密市、吐鲁番市一带;清乾隆后,势力始延伸到新疆北路。2、《葱岭西回鹘考》(《尚书·禹贡》第四卷第五期)批评了陈援庵“元代游记中之回鹘系伊斯兰教教徒之称”及洪钧“回鹘之衰其播迁未越於葱岭金山以外”的说法,指出唐末回鹘已迁入葱岭西而为当地土著。3、《契丹与回鹘关系考》(《禹贡》第四卷第八期)论述了回鹘文化对契丹的影响。4、《与陈援庵先生论回纥回回等名称》(《禹贡》第四卷第十期)进一步对陈援庵《元西域人华化考》、《回教入中国史略》中关于回纥、回回、回鹘、阿萨兰回鹘等名词的含义进行商,认为:元人游记所用回纥一词为种族之称而非宗教之称;回族初亦为种族之称;《元史》所用回鹘、回回意义不确定;阿萨兰回鹘非伊斯兰教回鹘。5、《回教回族辩》(《尚书·禹贡》第五卷第十一期)考察了回族、回教等名词的渊源,指出回族回教含义混淆之症结在“回回”一词。“回回”一词在元代其含义尚不确定,至明初始确指伊斯兰教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王岱舆、顾炎武、钱大昕、陈垣等著名学者的误解误用,并引起学术争鸣。6、《维吾尔(缠回)民族名称变迁考》(《禹贡》第七卷第四期)对新疆信仰伊斯兰教之维吾尔族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介绍。7、《唐后回鹘考》(《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一期,1936年)涉及河西回鹘的文化与宗教。8、《丁零民族考》(《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集刊》第二期,1936年)认为突厥的族源是丁零,并以为丁零(丁灵)、铁勒、狄历、特勒、敕勒“实均一音之异译”,还坚持认为丁零与匈奴同种,族属为蒙古人种;他的这一观点对后世学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支持他的学者有谭其骧、马长寿、段连勤、林干等。另有《新疆之语言文字》(《新亚细亚月刊》 1935年1月)、《中世纪西方史者关于维吾尔之研究》、《新疆之伊兰民族》等文章。这些文章在民族史、宗教史研究中影响比较大。就在1939年春,重庆市成立了回教文化研究会,由重庆复旦大学教授马宗融主持,回汉学术界著名人士如王曾善、王梦扬、王静斋、白寿彝、胡风、胡愈之、郭沫若、洪深、马天英、马松亭、马坚、马霄石、唐柯三、时子周、孙绳武、贺绿汀、陶行知、刘清扬、薛文波、顾颉刚、庞士谦等均为其会员。先生也加入其中,成为会员。
1936至1940年先生在北平市、西安市、武汉市、重庆等地任通俗读物编刊社编辑主任,工作重心从民族史研究转向刊物编辑。虽然顾颉刚是社长,但先生和李一非实际负责该社。先生主持的编刊社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旧瓶装新酒”的创作方法,“希望用民众所熟悉的文体给他们以新的内容与思想”,“适应民众低级鉴赏力以改变他们的低级趣味……克服过去文艺脱离民众的危机”。抗战前,为躲避日本人的追查,编刊社的成员大部分用化名或笔名发表文章,而先生则经常化名王受真、王守真,发表其对通俗读物的看法。在国民党统治区,编刊社掩护党团活动,使其成为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在白色恐怖下的一个秘密立足点。1940年,编刊社受中国国民党排挤,经费难以为继,终于停办。
早在1938年,先生就曾在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1946年先生去当时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市,在边区教育处任编辑。1947年至1953年他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先后任教育研究室、党史资料室编辑,研究方向也转向中国现代史。1953年,先生转到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担任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革命史。同年,与同事刘立凯合作编写《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工人运动》,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书中介绍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出现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形成,叙述了党成立前后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论证了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动力和领导力量。1956年先生转到历史系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现代史。这是我国高校成立较早的一个中国现代史教研室,这个教研室不仅担负起本系中国现代史教学任务,还为各地高校培养中国现代史教师。
1956年秋,先生带领王文瑞、任翰和王桧林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的编写工作,与李新、孙思白、彭明等一起担任主编(后来,先生被划右后,李新又调进陈旭麓和蔡尚思担任主编)。先生带领的小组负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全书分四卷,此部分为全书第三卷)的编写。王文瑞写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部分,任翰写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政权部分,王桧林写国民党统治区和文化思想部分。为了写好抗日时期的中国通史,由先生亲自指导,拟定纲目,组织大家分门别类从各种报刊上收集抄录原始资料,经整理成册,共20余册,作为写书的重要依据。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抗日战争时期卷》全部书稿完成,约30万字。从1959年出版第一卷到1962年出版第四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全部完成。这是高校第一部1919到1949年间的通史教材。它确立了中国现代史框架,与中国革命史有很大不同,增加了一般革命史所没有的内容,是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框架的奠定,为后来撰写中国现代史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可惜的是,由于先生1958年被扣上“右派”的帽子直至文革后,这部书的主编未能写上他的名字,直到现在也没有纠正。对此,李新在回忆录里也引以为憾。
先生对待教学一丝不苟。1953年,王桧林师从先生学习如何教授中国现代史时,为了让王桧林尽快掌握1919年至1949年这段历史的内容,先生把他全部讲稿都给了王桧林,里面有他手写的稿子和抄录的材料,还有从报刊上剪下来的珍贵文章和资料——先生把讲这门课的家底儿全拿出来了。限于当时的条件,先生的讲稿主要是革命史,王桧林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一些通史方面的资料,整理成一份比较系统的讲稿,之后王桧林就根据这份讲稿开始了中国现代史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1981年,先生成为李占才和张壮强毕业论文写作的导师,这是他平反之后第一次被安排做的“教学工作”。他要求毕业论文一定要发前人所未发。他还要求学生读书,并做读书笔记和读书卡片,每周三下午将一周的读书笔记和卡片送给他,他要核对读书“抽象”、“感悟”、摘抄的准确不准确,然后星期六下午把核对后的笔记卡片还给学生。每周都要这样做。当时他有中风后遗症,但仍然将错误一处一处的改正,哪怕是标点符号;而且对读书笔记中学生总结的别人的思想、精神,他也要写上一段话,指出哪些分析是正确的,那些分析值得商榷,哪些是明显错误的。李占才坦言,如此严格的要求对他的以后的治学之路影响很大。
1985年先生从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岗位上退下来。1989年7月7日先生因病逝世,终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