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林家遗址

林家遗址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锁南坝西12公里东乡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台地上。

简介

林家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城锁南坝西12公里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南岸台地上。1976年发现,1977-1978年发掘秋梁地、破四格、阴洼坡子三处,前两处地埂上发现大量软陶泥片和残石器。阴洼坡子崖边地表1米以下有1-2米厚的灰层,内有大量彩陶片、残石、骨器。彩陶片复原有钵、盆、罐、壶、瓶等器形,施黑彩,花纹有平行线夹圆点纹、勾叶纹、网格纹等。陶质细腻,陶色橙黄,器表打磨光滑。曾发现房址几十座,窑址五处及窖穴多处。出土大量彩陶、石器、骨器及炭粟、麻籽等农作物。还出土铜刀一把(长12.7厘米,宽2.5厘米)。林家遗址属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存。遗址位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林家村北、大夏河东岸台地。该遗址地势平坦,高出河床约 30 米,隔河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上庄遗址相望。总面积约6.6 万平方米。其主体遗存为马家窑类型,台地东缘有少量的齐家文化遗存。发现的马家窑类型房址中的早期房屋均为凸字形半地穴建筑,门向大夏河。中期房址的房基经平整夯筑,半地下浅穴,仅有一个浅坑低圈灶址。晚期出现平地筑墙建房或室内分隔小间,室外续建前后相连小屋的建筑形式。灰坑多为袋状窖穴。发掘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有2000 余件,陶器有钵、碗、罐、壶、瓶等,其中的泥质红陶大多为软陶泥,均为黑彩,饰有平行线纹、圆点纹、网格纹、叶网纹。石制工具有刀、斧、铲、镇、凿、锥、纺轮、网垂等10 余种,且磨刃锋利。骨制工具有骨锥、骨针、骨竿和极具特色的骨柄石刃器,精细实用。这里出土的一件铜刀,由锡青铜模铸而成,刀身薄厚均匀,短柄长刃,长12.5厘米,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器,距今约五千年,它的发现把我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林家遗址发掘

1977年至1978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共同对林家遗址进行了发掘。

1978年夏天,考古文物工作队又到林家,举办了第二期学习班,人员扩大到40人。我们在考古队老师的带领下,遗址发掘又开始了。探方五米见方,每五至六人一组。白天发掘探方,清理、绘图、拍片、记录、采集陶片等遗物。晚上整理采集物、洗照片、抄送记录等。照片是用普通海鸥像机照的,原保存有一些现场照片,找不着了。特别是日记本,每天的日记记得很细,探方编号、开挖时间、出土器物等都有记录。因搬了一次家,丢了个干净。

陶器是当时人们主要的生活用具。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发现的马家窑类型横穴式陶窑,窑室为圆形,直径1.3米,窑周围有火孔,顶部与窑室间隔一层夯土,火膛呈长方形。陶的制作普遍采用泥条盘筑法,出土的陶器分泥质、夹砂二类。早期的陶器数量少,有瓶、罐、盆、钵等。瓶多喇叭口,罐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钵为圆唇。纹饰以旋纹为主,线条流畅古拙。中期的陶瓶,口沿向外翻转,颈部变长,罐的颈部变短,纹饰以弧形并列条纹为主,线条均匀细密,活泼流畅。晚期陶器数量最多,陶质较前者略粗,主要器形有盆、碗、壶、瓶、罐等,色彩也有变化,在黑彩间添加了白彩,白彩多为辅助装饰,黑白对比强烈,纹饰简化,线条以旋纹、平行为主,是晚期的特点。2005年,在修林家至河滩乡间公路时,出土了很多陶片,有群众把好看的陶片拿到了临夏回族自治州旧花市出售。9月初的一天,我从市场上拍到了两块精美的陶片,一块是鸭子纹,一块是蝌蚪纹。若是完整器,那将是马家窑类型的美轮美奂的软陶泥大盆和大罐,应属当时居民的祭祀用器。

重要的是在遗址20号房子的北壁下出土了一把青铜刀,还在54号灰坑中出土了铜渣。考古工作者庞耀先是林家遗址青铜刀的发现者,他说:编号F20的房屋结构是比较完整的,它们的房屋门道大都向着大夏河的一边,屋基皆在生土层中,是半地穴式房屋,我们看得出来,单间房屋各自独立,布局分散,他们比较讲究生活,好多房屋遗址中都出现了两个灶。在现场发现的不仅有一把铜刀,还出土了大量的骨器。在发现铜刀之前,我还发现了一把骨制的匕首。匕首非常精致,两面有刃,使用打磨成的细石器做的把,用动物的肢骨做成的刀刃,刀把则是用不知名的胶粘合上去的。长15厘米左右,刃面非常锐利,用手一摸有点被刺的感觉,就是这样精美的一把骨刀,在拿到手的一瞬间就散了架,刀把与骨刃分离了。那把青铜刀是放在房屋的角落里,角落正好在我们探方的横梁下面,刀浑身布满铜锈,它一定是被主人遗忘了,才得以幸存下来。”铜刀由两块范浇铸而成,表面平整,有较厚的深灰色绿色锈,短柄长刃,刀尖圆钝,微上翘,弧背,薄厚均匀,柄端有明显的安装木把的痕迹,刀长12.5厘米。1981年经北京钢铁学校冶金研究所检验,为含锡青铜。它是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的一件青铜器,其年代距今约5000年左右。此刀被誉为“中华第一刀”,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铜渣分别用岩相鉴定和中子活化法分析,证明铜渣不是天然矿石,也非炼铜残渣,而是一块经冶炼但已经分化成碎块的含铜铁金属长期锈蚀的遗物,这些铜渣在林家遗址中发现了三四快,都因为分化而成为碎块,这证明当地以能进行冶铸铜器生产。它的意义在于:把我国的青铜冶金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与最早发明青铜冶炼的中亚、西亚的一些国家的时间大致相同,这说明中原地区是世界上率先发明和使用冶金技术的国家之一;同时也证明中国最早的冶金技术发源地在甘肃省。用金属代替石器作为劳动工具,是人类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变革,青铜器最早出现,有其划时代的意义。到了龙山文化齐家文化时期铜器的制造较为普遍。据考古资料得知,整个黄河流域从东到西都有铜器出土,其中有黄铜和青铜。

林家遗址出土的石、骨器有2000余件。石器为最,有石312件,石斧211件,石刀209件石凿189件,石纺轮49个,还有敲砸器、研磨器、磨臼、石杵、磨石、石钻、石镞等;次为骨器,骨锥358个、骨针236个、骨镞44个、骨刀15个;石刃骨柄刀12件、石刃骨柄匕首6件。林家遗址F21晚期陶罐内盛有稷、粟和大麻籽。H19灰坑底部有大量炭化稷、部分穗头、稷粒、枝干等,穗头上带有较长的细枝,捆成小把,整齐放在坑底,厚达40厘米,计可达2立方米。这说明,林家已有较发达的原始农业,兼事狩猎和采集。其石锛、石斧、石刀、石凿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使用工具;另外三处窑穴也有碳化稷粒,大量稷的发现,从带穗的细枝割断痕迹,是用石、陶刀割下来的;磨臼、石杵是大量谷物加工,说明粟是当时居民的主要粮食之一。石纺轮、骨针、骨锥的出土,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取植物纤维或兽毛,用纺轮捻成线,用原始的织布机制成粗毛、麻布,用骨针缝制衣服。F8、F10、F11房址残陶罐中均有发现大麻籽。大麻籽可食用,其纤维,以纺轮捻织麻布;出土的石、骨镞、石蛋是人们猎取鹿、獐、兔等野生动物的明证。

出土的陶器分泥质和夹砂两类

主要采用泥条盘筑和捏塑法制作。根据地层堆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陶器数量较少,主要有瓶、罐、盆、钵等,瓶多为喇叭口,罐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钵为圆唇。彩绘为黑色,漆黑发亮,纹饰以旋纹和弧线纹为主,线条粗健古朴;中期的瓶口沿向外翻转,颈部变长,罐的颈部变短,纹饰以弧形并列条纹为主,线条均匀细密,活泼流畅;晚期陶器数量最多,陶质较粗,主要器形有盆、钵、碗、壶、瓶、罐等,色彩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白彩,纹饰简化、潦草,以旋纹、平行条纹为主,色彩清淡,白彩多为辅助装饰,黑白分明,对比强烈,是晚期的突出特点。

林家遗址的发掘,弄清了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地层堆积关系,为文化遗物的分期提供了明确的地层证据。特别是陶器,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发展和演变情况比较清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林家遗址跻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牞东乡族自治县新石器时代林家遗址名列其中。

林家遗址位于东乡族自治县大夏河东岸的黄土塬上牞文化内涵以马家窑类型为主牞包含有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牞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1978年牞甘肃省博物馆文化工作队、州文化局、东乡县文化馆共同进行了发掘牞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时期房屋遗迹27处牞制陶窑址3处牞灰坑985个。发掘和采集各类遗物3000余件牞其中各类工具和生活用具2000余件牞包括石器、骨器、陶、蚌、角器等。其中一件青铜模铸切削刀具牞为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器。林家遗址的发掘牞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地层堆积关系牞为文化遗物的33期提供了明确的地层关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