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
水,古县名。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析临漳县置,治今魏县西南旧魏县。属魏郡。因境有洹水,故名。 《资治通鉴》:五代十国梁贞明元年(915年),刘鄩闻晋军至,选兵万余人,自洹水趣魏县,即此。北宋熙宁六年(1078年)省为镇并入成安县。金、元时期为魏县治所;明清时期降为旧魏县里;民国为旧魏县乡;新中国成立后为旧魏西、旧魏东南、旧魏后、旧魏东北四大队驻地。今为旧魏后村、旧魏东北村、旧魏西北村、旧魏东村、旧魏西村。
自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始置洹水县,历经隋、唐,至北宋熙宁间废止,存在时间长达500余年。洹水县辖境大致在今魏县西南部及临漳县东部。此后历经金、元,为魏县治所;明、清、民国以来,洹水改称旧魏县,一直为镇、里、乡、村名称,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汉代为内黄县地,晋为长乐县(治在今安阳县永和镇)地,属魏郡。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分临漳县地置洹水县(治今旧魏县),属魏郡(治邺,今临漳县邺镇)。
隋开皇三年(583年),洹水县割属相州(今安阳市)。
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州改郡,洹水县改属魏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相州总管府,洹水县复属相州(又称邺郡)。
金大定中魏县县治(在今大名县城西北二十里魏庄)因水患迁洹水镇(今旧魏县),此地遂划归魏县。魏县(治洹水镇,今旧魏县)属大名府路。
元代,魏县属中书省大名路(治今大名县城)。
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治被漳河水淹没,遂迁至五姓店(今魏城镇)。
明代,洹水镇因县治迁出,遂改称旧魏县里(乡级行政单位),属京师大名府。
清代,旧魏县里属直隶大名府魏县西路。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因洪水毁城,县废,魏县并入大名,旧魏县里改属大名县。
民国三年(1914年),旧魏县属直隶大名道大名县西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旧魏县乡属大名县第五区(驻方里集)。
民国二十八年(1940年)6月,复置魏县,旧魏县乡属河北省邯郸专区魏县。
1945年8月15日,于崔阁成立魏县人民政府。旧魏县乡属魏县第二区(驻北皋)。
1949年底,县政府迁魏镇,旧魏县仍属邯郸专区魏县。
1958年11月,魏县并入大名县。是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旧魏县为旧魏西、旧魏东南、旧魏后、旧魏东北四大队驻地,隶属大名县北皋公社,位于北皋公社驻地东南3公里处,分居漳河北堤两边。
1961年5月,魏县建置恢复,旧魏县四大队复属邯郸专区魏县北皋公社。
1963年,发生特大水灾后,旧魏西和旧魏东南迁到位于北皋公社驻地南偏东5公里处,北邻漳河南堤,属车往公社。旧魏东北迁于旧魏后附近定居,村南紧邻北堤,属北皋公社。
典籍记载
隋书
《隋书》(唐)魏徵
卷三十
地理志
魏郡(后魏置相州,东魏改曰司州牧。后周又改曰相州,置六府。宣政初府移洛,以置总管府,未几,府废。)统县十一,户十二万二百二十七。
安阳市(周大象初,置相州及魏郡,因改名邺,开皇初郡废,十年复,名安阳,分置相县,邺还复旧。大业初废相入焉,置魏郡有韩陵山。)邺(东魏都。后周平齐,置相州。大象初县随州市徙安阳,此改为灵芝县。开皇十年又改焉。)临漳县(东魏置。)成安(北齐置。)灵泉(后周置。有长汀县龙山中学。)尧城(开皇十年置,名长乐,十八年改焉。)洹水(后周置。)阳(后周置。开皇十年置慈州,徐大椿初州废。)临水(有慈石山、鼓山、滏山。)林虑(后魏置林虑郡,后齐郡废,后又置。开皇初郡废,又分置淇阳城。十六年置岩州。大业初州废,又废淇阳入焉。有林虑\u003c谷共\u003e、仙人台、洹水。)临淇镇(东魏置,寻废,开皇十六年复。有淇水。)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卷第十六
洹水县,上。三。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内黄县地,晋于此置长乐县,属魏郡。后魏省,拓跋宏复置长乐县,高齐省入临漳县。宇文邕分临漳置洹水县,因洹水流入,即以为名,属魏郡。隋开皇三年割属相州,皇朝因之。
洹水,西自尧城县界流入。
陂,在县西南五里。周回八十里,蒲鱼之利,州境所资。
永济渠,西去县二里。
旧唐书
洹水 汉长乐县地,属魏郡。周建德六年,分临漳东北界置洹水县。
舆地广记
《舆地广记》(宋)欧阳忞
卷五
四京
北京大名府
畿,成安县,本斥丘县地,汉、晋、元、魏属魏郡,东魏并入临漳县,故城县在县西北。北齐置成安县,隋属魏郡,唐属相州,天二年更名斥丘来属,后唐复为成安。洹水县,晋长乐区地,后周分临漳县东北界置洹水县,隋属魏郡,唐属相州,天祐三年来属,皇朝熙宁六年省入成安。苏秦令六国之将相会盟于此水上,即此。
畿,魏县,战国为魏击别都,汉、晋、元、魏属魏郡,北齐废之。隋开皇六年复置,属魏州,唐属魏州。
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
卷五十五
魏州(魏郡)
洹水县。西南九十三里,旧十乡,今三乡。本汉内黄县地。晋于此置长乐县,属魏郡。后魏省,拓跋宏复为长乐县。北齐,省入临漳县。宇文邕分临漳置洹水县,因水为名,属魏郡。开皇三年,割属相州。今属魏州。洹水:西自尧城县界流入。鸬鹚陂:在县西南五里,周回八十里。蒲鱼之利,州境所资。白沟:今名永济渠。《水经》云:“白沟与洹水同。”
元丰九域志
《元丰九域志》 (宋)王存 等
卷一
四京
北京,大名府,魏郡。(唐魏州,魏博节度,后为天雄军。皇朝庆历二年升北京。治元城县。)
县一十三。(熙宁五年省永济县为镇入馆陶县,寻改隶临清市;六年省大名县为镇入元城,洹水县为镇入成安县,经城县为镇入广宗县。)
宋史
《宋史》(元)脱脱 等
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河北路河东路
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再分为两路。
东路。
大名,次赤。熙宁六年,省入元城。绍圣三年复。政和六年,徙治南乐镇。
内黄县,畿。
成安,畿。熙宁六年,省洹水县为镇入焉。
魏,次畿。
大明一统志
《大明一统志》(明)李贤 等
卷四
魏县【在府城西四十里周时地名洹水战国时为魏击别都汉置魏县属魏郡晋因之北齐省入昌乐县隋初复置又析置漳阴县大业中以漳阴省入隶魏州唐武德中复置漳阴县贞观中复省入隶魏州宋属大名府金元仍旧本朝因之徙治五姓店编户四十五里】
大清一统志
《大清一统志》(清)
卷二十二
大名府
古迹
魏县故城【有三俱在大名县西汉置魏县应曰魏武侯别都也北齐省入昌乐县隋开皇六年复置元和郡县志县东至魏州四十里旧唐书地理志汉旧县在今县南天寳三年移于今所明统志故魏县城在府西三十五里今为旧县店旧志故城在今县东三十里俗名旧县村宋熙宁中移治洹水镇明洪武三年复为漳河所冲始迁五姓店在府西北四十里 本朝乾隆二十三年县废并入大名】
洹水故城【在大名县西故魏县西南三十里汉内黄县地晋置长乐县属魏郡后魏省孝文复置长乐县北齐省入临漳县北周建六年又分临漳东北界置洹水县隋属魏郡唐属相州元和郡县志县西南至相州一百二十里天祐三年改属魏州太平寰宇记县在魏州西南九十三里宋史地理志熙宁六年省洹水县为镇入成安旧志故城在成安县东南三十里后改属魏县今入大名】
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
卷十五
洹水城区西南三十里*。本临漳内黄县地。后周建德六年,分置洹水县,属相州。隋因之。唐仍为洹水县。乾元初,史思明自范阳救安庆绪,由洹水趣相州。建中二年,魏博叛帅田悦攻临军,败,复合散卒,军于洹水。马燧自临帅诸军进屯邺,与悦相持。乾宁二年,李克用击魏帅罗弘信,攻洹水,败魏兵。进攻魏州,朱温遣其将葛从周救魏博,营于洹水。克用与战,不胜,乃还河东。既而克用复攻魏全忠,仍遣从周救之,屯于洹水。全忠自以大军继之,克用引却。五代十国梁乾化初,全忠以晋绥军出井陉县,将攻邢、魏,引兵自相州至洹水,进屯魏县。五年,魏博附晋,晋军屯临清市。梁将刘自南乐屯洹水。洹水在相、魏、三州之交,尝为兵冲也。《里道记》:洹水西去临漳县五十里,东去大名府魏县五十里。唐魏博与昭义相抗,每置重兵于此,谓之洹水镇。宋仍为洹水县,属大名府。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成安县。
*笔误,考洹水城在今成安县东南三十里。
考信录
《考信录》(清)崔述
县境又有宋洹水县故墟,即元之魏县治,今为旧魏县村。盖自唐宋以前,洹水皆东北流,经县西境而下,故以名县。至明徙而东南,由内黄县、汤水入於御河,县境不复有洹矣。
北周地理志
《北周地理志》(现代)王仲荦
卷十
河北省(下)
相州(治邺)领郡六
魏郡(治邺)领县五
洹水(今魏县东南*)
*笔误,考为今魏县西南。
魏县地名志
《魏县地名志》(现代)
旧魏县:
该村为旧魏西、旧魏东南、旧魏后、旧魏东北四大队驻地,原村位于北皋公社驻地东南3公里处,分居漳河北堤两边。1963年水灾后,旧魏西和旧魏东南迁到位于北皋公社驻地南偏东5公里处,北邻漳河南堤。旧魏东北迁于旧魏后附近定居,村南紧邻北堤。全村3766人,均为汉族。耕地5558亩,多为沙壤土质。地势较平坦。农业以粮为主,兼产苹果。
据查,该村原名洹水镇,因地处古洹水(今洹河)傍而得名。北周建德6年(公元577年)置洹水县治于此.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废县为镇入隶成安县。这年,因河患"魏县治所由旧县店迁此,“于是此地始割入魏县。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县城为漳河水冲没,迁于“五姓店"(今魏县城),此村遂被称旧魏县。
参考资料
魏县行政区划.行政区划网.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