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Ecological 意识)是指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新价值观的认识和态度。它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定义
生态意识的概念在苏联哲学界的讨论中较为常见。Э.В.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
特点
生态意识的特点在于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将自然、社会和人视为复合生态系统,强调其整体运动规律和对人的综合价值效应。它突破了以往分别研究单个自然现象或单个社会现象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论局限,要求将人对自然的改造限制在地球生态条件所允许的限度内,反对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统治以及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乐的盲目倾向。
代表人物
叶朗,1938年10月生于衢州市,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他在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曾在1993年至2001年间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并在同一时期兼任宗教学系主任。目前,他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同时也是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哲学评议组)召集人,并获得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现代美学体系》和《胸中之竹》等。
文化差异与生态意识
在全球推动文明和谐与共同繁荣的过程中,面临的是多元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差异问题。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今的世界,文明都是多元共存而非单一存在的格局。这种多元文明共存的格局带来了文化的复杂差异,既体现在不同地区、民族、宗教之间的差异,也体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这两种差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异常复杂的局面。文化的差异会因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而引发地区矛盾和冲突,导致国际局势的不稳定。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际社会从多个方面努力。一方面,每个地区的文明和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形成各自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这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文明和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开放性,接纳并欣赏其他地区、民族的文明和文化,以此提升自我。另一方面,尽管各个地区的文明和文化具有特殊性,但在某些重要方面也有共通之处,即体现了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当前国际社会的各种现实利益冲突下可能被忽视或掩盖。如果能够重视并广泛传播这些内容,将有助于不同地区、民族之间文明和文化的沟通与相互认同,促进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与共同繁荣,这对于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中,既有独特的特性,也在多个层面上体现了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其中包括显著的生态意识。全球普遍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随着人与自然的分裂加剧,资源浪费、物种濒临灭绝、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日益严峻。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出现,旨在超越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提出“生态整体主义”的新理念,认为地球上所有生物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拥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这种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已成为当今全人类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强烈的生态意识,与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相呼应。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生”的本质,认为“生”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也是“仁”和“善”的体现。儒家主张的“仁”不仅是亲亲、爱人,还应扩展至爱天地万物,因为人与万物是一体的。与此相关的还有生态美学的意识,古代思想家认为自然界充满活力和生机,这种生命的美感是值得观赏的,通过观赏可以体验到人与万物的一体感,获得精神愉悦。
参考资料
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三个着力点.中工网.2024-10-22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人民论坛网.2024-10-22
增强生态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共产党员网.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