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选自《三十六计》,出自《史记》,指使用包抄敌人后方迫使其退兵的战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孙武之后孙膑用计解救赵国危难的故事,此事被后世称为“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这一军事策略,强调了其避实击虚的特点,将“围魏”视为“救赵”的手段。强调在军事和日常生活中都应避实击虚,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围魏救赵”,运用逆向思维,看清事物的本质,避开表面现象,从事情的本源处出发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计谋典故
公元前354年,正处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相互攻伐。这一年,赵国攻打卫国,而卫国则联合宋国和当时最为强大的魏国一起围攻赵国。以魏国为主的三国联军很快就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市,企图一举消灭赵国。这个时候,陷人危难的赵国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准备派孙膑领兵救援,孙膑推辞说:“我是一个受过刑罚的残疾之人,不能为将。”于是齐威王便让田忌做将领,而孙膑作为军师来出谋划策。
齐国出兵后,田忌准备进军邯郸市与魏国军队进行决战,而孙膑却提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孙膑对田忌说:“现在魏赵两国交战精锐部队都在外作战,这个时候不如率兵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切断魏国道路,攻其不备。这样的话,魏国肯定退兵自救,赵国的危难自然就解除了。”田忌听了很是佩服,于是齐军向着魏国首都奔去。果然,魏国大将庞涓班师回国自救,在途中遭到了齐国军队在桂陵的伏击,魏军大败。
典故释义
“围魏救赵”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打赵国国都邯郸的部队,从而救赵国于危难之中。这一战术主要用于解围,通过迂回进攻敌人后方的据点,迫使敌军撤围回援的战术。
原文与译文
原文
共敌①不如分敌②,敌③阳④不如敌阴⑤。
注释
①共敌: 兵力集中的敌人。共,集中。
②分敌: 兵力分散的敌人。分,分散。
③敌: 动词,攻打。
④阳: 气势旺盛的敌人。
⑤阴: 气势衰弱的敌人。
参考资料
译文
进攻兵力集中的敌军不如攻打兵力分散的敌军,进攻气势旺盛的敌军不如进攻气势衰弱的敌军。
解读
围魏救赵: 原指战国时齐军解救赵国的办法,齐国不直接去帮被她国包围的赵国,而是围攻魏国首都,迫使魏国撤回攻打赵国的主力部队,从而解救了赵国,后来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迫使敌方进攻的主力部队撤退的战术。围魏救赵是指当面对实力强大的敌人时,要避免与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的战术,迫使敌人的兵力分散,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进攻。所谓“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就是这个道理。中原地区古人把带兵打仗比喻成治理洪水。当洪水的势头过猛时不能直接去围堤筑坝,这样反而会使洪水更加凶猛,而是要采取疏导的办法,将洪水控制在自己可掌控的范围之中。对敌作战也是这个道理,遇到劲敌时,就要避开与其正面对抗,要利用分散敌人兵力的办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面对已经被削弱的敌人,就要抓住时机将其消灭。战术上要讲求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
古今战例
古代战例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在这里,郭图向袁绍提出了一个战术建议,即“围魏救赵”。他认为曹操必然会亲自去劫粮,此时曹操的营寨必然空虚,可以派兵先去攻击曹操的营寨,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必然会立即返回。这个计划是模仿战国时期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然而,张郃反驳说,曹操是个多谋的人,他出征必然会有内部防备,以防万一。这是一个典型的战术讨论,展示了三国时期的军事策略。
现代战例
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英军通过封锁马岛阿军的后勤补给线,削弱了其抵抗力量,最终夺取了马岛。这一战略决策体现了齐军和英军在攻击敌方薄弱要害部位上的相似之处,都运用了“围魏救赵”的策略。齐军在历史上通过示弱和消耗对手,最终击溃了魏军。而英军则通过封锁战略和多种手段结合,实现了夺取马岛的目的。英军在封锁作战中灵活运用兵力兵器,形成稳固封锁体系,最终确保了战局的胜利。
作品出处
“围魏救赵”此计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了孙武在吴国的事迹,并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
影响和作用
“围魏救赵”体现了《孙子兵法》中“避实就虚”的战略思想,而这一原则在今天的许多领域同样适用。当我们遇到强大的对手时,不要直接与其进行正面的交锋,而应避其锋芒,从侧面攻击对手比较薄弱的要害部位,这样就可以分散、瓦解对手的力量,从而在竞争中轻松取胜。
参考资料
第二计:“围魏救赵”.中国军网.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