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高跷

高跷

高跷也称“拐子”“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

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的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2006年5月20日,高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高跷起源说有二:一为劳动说,即古人为方便采集树上的野果在腿部绑上两根长棍发展而来;二为巫术说,即认为天上的神灵能将魔法施与踩高跷者及其脚下的土地,逐疫驱鬼,普降吉祥。

历史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模拟仙鹤跳舞,甲骨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山海经》中提及“长股国”,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其与踩跷有关,这是源于劳动生活的最早记载。

高跷本属中原地区古代百戏之一,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汉魏六朝将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3尺长的带托条木制成。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铙钹大鼓等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北京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冀东地区就叫踩高跷。据清乾隆版《滦州县志》载:“每届正农眼,乡民多有办秧歌、高跷及狮子、龙灯、旱船、竹马之戏,沿村歌舞,犹古盛世做难,驱历之俗至填仓而止。”

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个高跷表演队伍的人数一般十几人。高跷表演者都是传统古代文化中的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戏装打扮。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告知人们正月的庆祝活动的高潮即将到来。尤其是在十五元宵节这天,沿途的大公司、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会放鞭炮道来表道谢辛苦,表示慰劳,也有很多给一些数量的红包。接到红包后,高跷队会在此逗留进行表演,进行答谢。

民间传说

有的传说高跷是民间社火艺人们创造的。相传有一年元宵节,各村艺人联合起来要到县城闹红火。知县老爷知道后,便想借闹红火诈一笔横财,并下令将四门悬索桥吊起,凡入城者要交过桥费,否则不准入城。城外的社火头听后,十分生气,但也无可奈何。便凑足银两准备进城。谁知县太爷又将进城过桥的钱提价了,社火头的儿子聪明多谋,又胆大心细。回家后看见墙上挂的长腿白鹤图受到了启发,便连夜赶制木棍,在木棍上装脚踏板,将木棍绑在自己腿上,脚绑在踏板上,趁夜沿城演习了一圈越过了护城河。正月十五日那天,城外的社火队都依样绑上高腿,排成队越过护城河,进了城并闹了红火。此事气坏了县太爷。有人说这就是高跷的原形。

还有一种传说,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所创。有一年,高将军率兵攻打胡兵城池,而胡兵把护城河上的悬索桥板全拆了,部队无法攻进城里。一天傍晚,高将军走出军营,突然看到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雁的长腿,受到了启发,找到破城的妙计。回营后将军叫人砍来柳木棍制成高跷,令将士们绑在腿上练习走路。经过练习,将士们都能踩着高高的柳木棍行走。将军率军渡过护城河,乘胡兵不备,一举攻城收复了城池。此后每逢春节,老百姓也学着踩起了柳木棍。因这玩意儿是高将军发明的,人们便把它叫“高跷”,以此来纪念高将军。

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卫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

清人恩竹樵在他的《咏秧歌》诗中,对当时春节期间的踩高跷游艺活动也有描述:“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此诗充分说明,高跷这项民间艺术,在清代已广泛在民间流传。

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这又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记载。

制作工艺

高跷的木质选料很讲究,必须采用坚硬而有韧性的木质,如榆木,槐木尚好,柳木次之,腐木不可用。将选好的木头经过木匠加工成4一5尺长的木棍,木棍上扁下圆,脚踏板的设置,是根据高跷的高度而定,一般在3尺以上装置。个别地方的高度有五六尺。高跷的绑腿绳,一般是用布制成的,这样的绑绳既能绑紧,又不勒腿脚。

分类

高跷是中原地区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之一,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分类:

1、人数分类:按照表演形式和用途的不同,高跷可以分为单人、双人、三人及多人高跷等。

2、地理分类:高跷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和特点,如山西的走兽高跷、辽宁的海城高跷秧歌、辽西高跷秧歌、甘肃的苦水高高跷、西关高跷戏等。

3、技巧分类:踩高跷技艺性很强,一般的技艺是首先学会走出各种队形图案,称大场,绕着游行或表演,也可以二三人组成小场,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下腰、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其表演故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相与表演,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和绝招。

4、造型分类: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角色因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等,扮相滑,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而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吕洞宾、张珙、济公、小丑皆有,他们门边唱边演,生动活泼,走起来如履平地。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传承现状

高邮临泽高跷

临泽高跷是苏北里下河地区东部、高邮市临泽镇及其周边地区一种世代传承的传统舞蹈。它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庙会,距今已450年了,属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2月14日,由埃及旅游部、文化部和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主办的2014年“欢乐春节”大庙会活动在埃及首都开罗迈阿迪岛公园成功举行,高邮临泽高跷也进行了表演。

高跷走兽

高跷走兽为将人与兽形道具巧妙组合的民间舞蹈。源于民间庙会、庆典、拜神之时所表演的祭祀舞蹈,意为驱邪避凶、战胜灾难。起源于清代中前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流传于山西省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每逢农历正月二十九,稷山县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火神庙祭祀活动。高跷走兽作为其中的一项民间演艺活动随庙会文化而流传下来。表演时,艺人们依据所扮角色画着脸谱、穿戴着走兽道具,足踩高跷,作骑兽状,在锣鼓、腰鼓打击乐器伴奏下边舞边行,气势宏伟壮观。从外观看表演者披甲跨骑,摆出各种姿势,好似真人骑兽行进。古时流传下来的走兽花样繁多,如北阳城的独角兽、貅狼、麒麟、竹马、猫等,南阳郡的黑狸虎、梅花鹿、等。各色走兽的兽头和兽身均由技艺高超的师傅先做出模型,再用麻丝、麻纸、细绳、细竹、铁丝、布料等缝制和绑缚,并涂以不同颜色,外形雄奇威猛。走兽形象有自然界存在的,但大多依据神话传说或出于想象虚构。道具制作方法尤其是饰演方法,至今秘不外传。作为庙会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阳城村的高跷走兽表达了当地老百姓企盼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的美好愿望,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

海城高跷

海城高跷为集音乐、舞蹈、杂技等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为辽南高跷秧歌的重要分支,起源于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辽宁省海城市及周边地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海城高跷属大鼓高跷,通常由七副架(十四人)组成,最多可达十二副架(二十四人),角色以“四梁四柱”为中心,包括头跷、二跷、老生、老、上装、下装等。表演形式分起鼓、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和下武场。音乐以唢呐和锣鼓乐为主,曲牌有[满堂红)[大姑娘美)[句句双]等表演技法可概括为:扭、浪、逗、相。其中,扭为舞蹈基本形态,包括扭腰、展臂、挽腕、屈膝、提气;浪即稳中浪,是上装动律美的概括,要求动作优美、端庄、潇酒:逗指逗情逗趣,要求上、下装在表演中以逗来传情达意,推动舞蹈情节发展:相即叫鼓亮相,指高跷艺人在锣鼓套的配合下做出下叉、地工剪、跌蛤蟆等跷功技巧。频繁的叫亮相是海城高跷的一大特点,目的在于渲染气、转化情绪、变换节奏,突出欢快、奔放、热烈、火爆的艺术风格。海城高跷常年活跃于国内外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中,广受好评。

辽西高跷

辽西高跷为祭祀、节庆活动中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清中期传入辽西,广泛流传于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女儿河街道大薛乡营盘乡、新民乡及周边地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辽西高跷队伍一般在五十人以上,多则上百人;人物角色多为古装戏曲扮相,其中公子、包头(女角)座鼓婆小老妈、傻柱子、老汉是不可缺少的基本角色;高跷艺人扮戏出的多少依条件而定,多则十几出,少则两三出,但人数必须保持双数且扮戏不演戏。表演时,伴奏以大鼓唢呐为主,配以大镲小钹、捧笙,常用的曲目有《娃子》小翻车然柳青娘X句句双X满堂红纺棉花大姑娘美》等跷高、美是辽西地区高跷的一大特色,跷腿最低的90厘米,最高可达240厘米,高跷艺人需坐在房上绑跷腿。由于跷高且富有弹性,艺人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舞动自如,因此形成大扇、大舞的独特风格,辽西高跷的动作讲究“扔、跨、蹲、别、拧”五字硬功,善于运用搭肩、推磨、过网、打对、燕子翻身、大跨、对跨等表演形式,展现“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的特点。走阵时,讲究“上装一条线,下装左右串”,通过队形变化,走出二龙吐须、三连环、四面斗、龙摆尾等多种阵法,如今,辽西地区高跷已在锦州太和区发展了上百名高跷艺人,组建了六支高跷秧歌队,常年活跃于省市各类展示展演活动中。

苦水高高跷

苦水高高跷起于明初,兴盛于清代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祭祀性弱化而娱乐性和观赏性增强。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村。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苦水高跷属文跷,重扭踩情节表演,跷腿高达4米,为中国之冠,奇特惊险,表演难度大。表演时,跷手多穿秦腔剧目中生、旦、净末、丑等戏剧角色服装,画上脸谱,手持大刀、长矛、宝剑等道具,装扮成天神天将、八仙等戏剧人物,排成长队,高视阔步,凌空飘舞,以过街形式向观众表演,场面壮观。传统剧目有《升官图》《回荆州》《大登殿》《彩楼配》等三十余本,折子戏有《打柴兄弟》《卖华山》《花亭相会》《五福图》等苦水高高跷表演通过形象生动的人物塑造和性格刻画,发挥感化与教育观众的作用。曾获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太阳神鸟金奖。因多种原因,项目传承面临境,当地政府已加强传承保护工作,2008年建成了苦水高高跷保护基地。

盖州高跷

熔歌、舞、戏于一炉的民间高跷舞。常在年节祭祀、庆典等活动中表演。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广泛流传于以盖州市为中心的辽宁省南部地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盖州高跷表演人数不等,少则十几人,多者几十人,角色以头跷(武丑)、二跷(武旦)、渔翁(老生)、老(彩旦)为核心,配以若干生、旦、丑等人物。脸谱基本借鉴戏曲的图案样式,并以夸张的手法勾画。音乐伴奏有固定的曲牌和鼓套,常用的曲牌有[五匹马][过街楼],鼓套有[行鼓][火爆头][煞鼓]等。传统舞蹈节目较多,主要有《挂鼓》《备马》X《鞭挂》X《碰头场》《杀江》《捕鱼》《单扇场》《画扇面》《扑蝴蝶》《大逛花灯》《旱船》《大头和尚逗柳翠》《拣棉花》等。其中,《大头和尚逗柳翠》沿用戴大头面具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传统方式。盖州高跷善于用走花场的表现形式,展现剪子股、鸳鸯扣、十字梅、珍珠倒卷帘等套路程式,并适时加人有一定情节的逗场以及喇叭戏等混场。表演时,多以《锔大缸》《十八里相送》《王二姐思夫》等民歌小调、小戏唱段来表现爱情故事、劳动生活、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世俗人情等内容。当地已建立起一支近四十人的传承队伍、常年活跃于省内外各类民俗及文化展示活动中,年均演出可达三百场。

上口子高跷

民间高跷舞。清康熙年间传人辽河地区,后吸收耍孩儿、戈戈腔和海城喇叭戏、二人转等民间艺术精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素有"辽南一枝花"之誉。主要流传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上口子村及大辽河沿岸地区。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上口子高跷兼有唱秧歌和杂技特点。其中,"唱"多出现在二三人的小场中,以传统的大鼓皮子、秧歌柳子、秧歌帽儿为基础,增加《喜爱子观灯》《张三赶会》《打渔杀家》《小拜年》等小戏和落子腔(评剧):杂技表现在舞蹈动作中融入人墙、大飞人、孔雀开屏、大飞轮等绝活,增加了难度。上口子高跷的表演过程十分连贯,每个程序都街接自然,入场时除全体队员采用架象造型外,还边舞边加入各种绝活:表演结束时全体队员以编龙造型退场,使观众既看到了优美的舞姿又看到了高难度的动作,给人以紧凑感。上口子高跷表演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传统节假日、商业庆典、婚礼祝寿等,均可演出。近年来,随着保护传承工作的深人开展,上口子高跷逐渐恢复了传统的风貌,挖掘和复排了《三环套月X金鸡独立蝎子爬城》等传统节目。2012年上口子高跷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并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独杆跷

山东地区极具特色的一种民间高跷舞。大约产生于清光绪年间,发源并流行于山东省泰安市羊流镇的大洼村。2008年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据老艺人口述,清光绪年间,新泰、羊流一带经济发达,民间杂要极为盛行,高跷队众多,高手云集,其中一些技艺高超的艺人发明了单脚踩跷跳台阶的绝技,后经高跷艺人王家络发展到极致,形成了独杆跷的基本模式。独杆跷以圆木为道具,中部设踏板,由锣鼓伴奏,表演时脚踩踏板,独杆在地上蹦跳走动。王家络的弟子王兆杰又在单跷的基础上,去掉了绑跷的跷绳,只用脚踩踏板而舞,并将这一绝技与流传于当地的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相结合,创造出独杆跷的经典剧目。表演分串街和摆场两种形式,串街时,表演者扛着跷跟着故事队行走,遇到放鞭炮请他们表演时,刘海做双踩跷动作,金做蛙跳动作行走;摆场时,刘海与三足金蟾全面配合,刘海做双、单、交叉踩、左单踩、右单踩、蹦跳踩等高难度、高技巧动作,金则做蛙跳蛙爬、四爪朝天等诙谐幽默的动作。独具特色的独杆跷展示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了山东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和欢迎。

高抬火轿

高抬火轿相传由明代朱载堉依据民间拾花轿闹新春习俗改造而成。盛行于河南省沁阳市王山庄镇万南村。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高抬火轿表演结合舞蹈和说唱,用管子唢呐锣鼓伴奏。表演形式有模拟皇帝巡游、清官大老爷体察民情平常百姓娶亲嫁女三类,近代以来后两类为主要表演形式。表演中,老虎表演队先出场,在前面腾挪扩场。接着由二至三人组成扬杆表演,扬杆约两丈长,固定于轱辘之上,杆顶固定座靠,由一丑信坐上杂要逗乐,杆后一至二人掌舵控制,后面紧跟街头剧民间杂要队,人数五十至一百不等。五人组成锣鼓打击乐队紧跟高跷舞蹈队,再由六到十人组成管子唢呐伴奏乐队,指挥火轿表演。又有四到六人踩六尺高跷,手持祥伞(有吉祥、富贵、和合之意)引领火轿前行。最后有十六名轿夫分两班抬起大红镏金的八抬彩轿,轿内端坐由一名男童装扮的新娘(民间有大姑娘一生只坐一回喜轿的民俗)。轿内四壁分三层安插二十支大红蜡烛,轿顶嵌有挑角四龙拱珠雕刻,上插烟花。拾轿踩的高跷一般为五尺,表演舞蹈的高跷从二尺至五尺不等。表演队伍四周散布十几人,手持纱灯、火把、棋子灯用以照明、引路、扩场、维持秩序。在北方,仅沁阳市万南村有这种踩高跷抬火轿的表演形式,动作难度大且惊险刺激。

鲁沙尔高跷

鲁沙尔高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以高、悬、巧、奇著称,以跷身高、演员多、表演生动、变化丰富、节奏鲜明、韵律高昂而出名,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鲁沙尔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每年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鲁沙尔高跷都会迎来他们的高光时刻,带给世人一场来自青藏高原的文化视觉盛宴。

社会意义

踩高跷作为一项传统技艺,对其保护传承本质上就是延续文明火种,传承民族文脉。

保护与传承

传承

高跷走兽

高跷走兽表演时为便于两名演员配合一致而按曲牌节拍行走。伴奏乐器有锣鼓腰鼓,锣鼓和配乐花鼓都有各自的曲牌。花鼓类有中锣、中钹、小锣小钹小鼓,一般由15人组成。锣鼓类有大锣、勾锣、大鼓大钹、小引鼓等,一般由13人组成。

经过300多年漫长岁月的积累和磨炼,高跷走兽的表演演技更加高超,内容更加充实,节目更加丰富多彩,规模更加宏大,如自行车、张公背婆、挂画、八抬等已是走兽高跷的经典保留节目。高跷走兽是稷山人民经过祖祖辈辈的辛勤劳作,发挥集体智慧,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留给后人的无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杆跷

独杆跷的代表性传承人是第六代传承人王安廷,他在继承第五代传承人王宗禄高超技艺同时,在丰富独杆跷高难度动作和优美观赏性上下了一番深功夫。象单腿跳跷这样的已在第三代就失传的技艺,经过挖掘整合,在他身上又重现光彩。随着对独杆跷的挖掘和整理,它日益显现出独特的影响力,其材料先后被载入《齐鲁民间艺术通览》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两大权威辞书。

保护

新泰独杆跷

1981年5月,新泰县文化馆根据山东省、新泰市文化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专门对羊流镇大洼村独杆跷进行挖掘、整理,有关资料发表在山东省文化厅编辑出版的《齐鲁民间艺术通揽》资料辞书上。

2003年,新泰市文化局和羊流镇政府联合召开镇民间艺术保护规划会,对其境内全省稀有民间艺术百兽图和独杆跷召开了"挖掘、整理、传承、弘扬"研讨会,对保护、发展这两个民间艺术问题,做了专门规划和资金投入部署。

瞻岐镇高跷

2009年,瞻岐镇高跷列入宁波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夹关高跷

2022年2月,高跷(夹关高跷)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天津高跷

2022年6月,入选天津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高跷(南门西乐胜老高跷会)、高跷(长祥高跷)、高跷(葛沽青云高跷老会)、高跷(杨村六街静安高跷会)、高跷(台头镇胜利村青年高跷会))编号Ⅲ-1。

参考资料

[民俗篇]高跷:地域风格鲜明 民族色彩浓厚.央视网.2024-02-19

高跷(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跷、苦水高高跷).中国人大网.2024-02-19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高跷(高抬火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高跷(独杆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高跷(上口子高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高跷(盖州高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高跷(辽西高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高跷(海城高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高跷(苦水高高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高跷(高跷走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卫平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王宗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张中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王新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巨海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杨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邢传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段铁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4

非遗中国:高跷.手机新浪网.2024-02-19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踩高跷的来历.微信公众平台.2024-02-19

[民俗篇]踩高跷由来——传说记载各异.央视网.2024-02-19

宁县高跷艺术丨足尖下的艺术,木棒上的东方芭蕾.澎湃新闻.2024-02-19

高跷“踩”进非遗名录 “高”人一等自然不凡.读我网.2024-02-19

“泥瓦匠”传承的高跷技艺.中国知识产权报社.2024-02-19

临泽高跷——脚尖上的百年传承.腾讯网.2024-02-19

扬州民间绝活埃及亮相 空竹高跷表演征服观众.中国新闻网.2024-02-19

湟中区鲁沙尔高跷正月十二闪亮登场.澎湃新闻.2024-02-19

民俗高跷“踩”出浓浓年味.澎湃新闻.2024-02-19

“独杆跷”的传承与保护.山东频道凤凰网.2024-02-19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旅厅.2024-02-19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天津市人民政府.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