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水
古水名,在山东省境内。(读音shéng shuǐ),易错读。
河流不大,多见诸史册。渑水发源于临淄齐故城小城西,古时此处平地出泉,泉流汇聚成池,称申池,邻近城门亦称申门。
简介
渑水由南向北,经长胡同、督府巷、东石桥、邵家圈,至王青庄南分为两支,北流市经广饶县入博兴县者为渑水,西流经梧台入画水者为系水。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渑水与系水同源。”
内容
《左传·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09年)记载:“夏,五月公(齐懿公,名商人,齐桓公之子,被杀于竹林中)游于申池”。晋,杜预注:“齐南城(宫城)西门名申门,齐城无池,唯此门左右有池,疑此则是”。《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记载:“赵武、韩起(赵国将领),率诸侯之师,焚申池之竹木”。杜预注:“申池,齐南城西门,文公十八年,杀(齐)懿公,纳诸竹中,其地多竹木。”《左传·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记载:姬夷与齐景公在宴席上投壶,齐景公说:“有酒如渑”,形容其酒之多。《淮南子》载:善于烹的齐桓公宠臣易牙,能尝辨出淄河与渑水的味道。《史记·鲁仲连列传》记载:鲁仲连谓“田单黄金横带,骋于淄渑之间”。《史记索隐》引《齐地记》云:“齐城西门侧,系水左右有讲室,趾(址)往往存焉。”《水经注》记述:系水傍城北流,径阳门西,水次有故封处,所谓齐之稷下学宫也”;又记:“系水又北径临淄城西门北,而西流径梧台之宫┅┅”就以上文献记载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系水一带已是负有盛名的风景区、文化区,是王公贵族宴乐游憩之所,也是以“百家争鸣”闻于世的稷下学宫的所在地。至明代修筑临淄县城时,在北门上镶嵌了“渑池县衿带”的门楣石刻,就是有鉴于此。
当时的申池,茂林修竹,曲径回廊,在阳光照耀下,清流微波,浮光泛金,环境十分幽静优美。明代诗人于梦菊《渑源诗》的描述就是渑水源头申池的真实写照:“雨后松泥屐齿粘,渑源乍觉水清添。桥南一带垂杨柳,恰趁风前挂酒帘。”
渑水沿城顺流北去,有小石桥,《临淄县志》记称“普济桥”。过桥后有一故城排水道口,从桓公台东转北注入渑水。至此,河面渐宽,绿波粼粼,潺潺而下,水清见底,游鱼可数。蜿蜒经长胡同村东,过督府巷,至东西石桥村。据清康熙十一年《临淄县志》记载:刘家石桥在城西北八里,俗称石桥子。原来刘氏明代立村,村以桥得名。石桥村水域宽丈余,河内鱼虾成群结队,清晰可见。河水两岸土质肥沃,盛产荸荠、莲藕等水生植物和水稻等农作物,沿河农家春日引水洇地,银光闪闪,夏日荷花盈塘,稻谷飘香,处处呈现出一派鱼米之乡的江南景象。
经石桥村,渑水流入邵家圈村。经考古发现,这里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出土过大量战国时期建筑遗址和齐瓦当等珍贵文物。1946年在河中曾挖得石碑一方,上勒刻有“稷下学宫”二字,字体正楷双钩阴刻,与明万历年间镌刻的“齐相晏婴之墓”碑风格相似。另在村后发掘清理出故城排水道口一处。排水道分三层,以巨石垒砌,内可以排水,对外可以御敌,具有宝贵的科学价值和军事价值,备受专家学者和中外游客的赞赏。据称,过去当地人称排水道口以南30米处为“三扇门口”,实为故城北东西街的西首。《刘向别录》说:“齐有稷门,齐之西门也。外有学堂,即齐宣王立学所也,故称之为“稷下之学”。《左传。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载:“田无宇,五月庚辰战于稷。”杜预注:“稷,祀后稷处,稷,地名,六国时,齐有稷下馆”,此所谓“稷下馆”,就是当时的文化活动中心——“稷下学宫”。
在王青村前分流后的系水经柴家至温家岸村西,与南面来的康浪河相交,历史上有名的“宁戚饭牛处”即在此地。
一个源头的两条水系,在带给两岸成千上万劳动人民丰衣足食的同时,也创造和繁衍了丰富的文化,同时也永远载入了齐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