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灵源寺

灵源寺

灵源寺位于福建省晋江安海镇北面七公里处灵水村背后,海拔305米。唐时称为太平山、鹏山,赵祯嘉年间御史吴中复、吴中纯昆仲于此隐居修道,故改称吴盟山、吴山。山中有清泉涌流,回于山下,因此又称为灵源山。南坡保存着一片罕有的青岗栎、卡氏和巨樟等常绿阔叶林,山上长满松柏,花木掩映,山石嶙峋。灵源寺是泉南一座名山,寺内有古建筑群,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灵源寺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建设背景

灵源山历代有不少儒生结庐读书。唐朝首开八闽科第的欧阳詹就曾居此山读书三载。宋代名士林知读书终老灵源山并终葬于此。其后,林知裔孙,曾写下传世之作“山外青山

楼外楼”的诗人林外,也曾读书山中紫云室。山中还有如元代任过潮州路总管,元亡后寓居本邑沙堤的王翰,就常盘桓灵源山上,自称“王翰”。明代黄克晦王慎中陈让张瑞图苏浚等名士都留下咏灵源山的诗篇,至今为人传颂。

灵源山中有灵应著称的千年古刹--灵源禅寺,以及步云关、望江石、石境道人之塔、紫云室、灵泉井、七星墩、公婆石、狮仔石、灵壶天等胜迹。其中“灵壶天”三个娟秀的楷书大字,是里人明太傅尚书呈淳夫于万历四十七年题写的。

“自古名山僧占多”,相传早于隋初开皇八年(589年),就有僧人于灵源山顶立寺祀奉观音大士。李适贞元八年(792年)来庵隐居的道士蔡明浚与寺僧守净共同扩建。元末明初(1368年)陈友谅举事兵败,其骁将张定边亦遁于此山削发为僧,号沐讲禅师,于明洪武初年在山腰建新寺。寺分为上下二寺:上名天公案(观),因常有紫云盖上,故号“紫云寺”(后毁);下名灵源寺(即灵源庵)。明永乐七年(1409年),寺左又建一“霁云书院”,一称朱子祠正德年间(1506年前后)里人吴东篱,精通堪舆,亲自劝募在右边建尼姑庵舍和夫人妈宫,并筑寺围墙。为此,寺宇规模初定。明人苏浚有《咏灵源庵》一诗写其形胜:“丹崖玄室倚天孤,一径迁回万壑殊,有客入门苔不扫,无僧余法鸟相呼。胸吞渤搂三岛,手拍浮丘倒百壶。夜静钟声醒客梦,天花渺渺出仙都。”

历史渊源

灵源寺

灵源寺,历代有不少儒生结庐读书。唐朝首开八闽科第的欧阳詹就曾居此山读书三载。宋代名士林知读书终老灵源山并终葬于此。其后,林知裔孙,曾写下传世之作“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诗人林呏,也曾读书山中紫云室。山中还有如元代任过潮州路总管,元亡后寓居本邑沙堤的王翰,就常盘桓在灵源山上,自称“王翰”。明代黄克晦王慎中陈让张瑞图苏浚等名士都留下咏灵源山的诗篇,为人传颂。

历史沿革

重建规划

据弘法法师介绍,恢复重建灵源寺以继承和创新的理念,积极倡导传统与时代特点相结合,总体布局以左、中、右三大块,“一区四园”五个功能区。中部为寺院的主体建筑礼佛区,将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法堂、念佛堂等建筑;左侧为般若园,后为净园;右侧前为菩提园,后为怡心园。整个灵源寺依山顺势,视觉丰富,既有宽敞的殿堂和开阔的空间、绿地和水系,又有僧舍生活区及景点,站在大殿位置,可将太湖风光尽收眼底。根据规划,重建后灵源寺,将成为提供四众共修的清静道场,成为展示佛教文化的又一处成功典范,成为养育佛弟子品质的一座高等学府,成为人间佛教思想的又一种实践形式,成为佛教对外友好交往的又一个重要窗口,成为东山旅游观光太湖边上的一处佛教胜景,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束光环。

现今面貌

经历代僧众保护修,千年古刹灵源寺现已成为泉南最享盛名的禅林之一。

1982年至1995年,灵源寺开辟了自泉安公路至寺院的盘山公路。在距寺院三百米处和大殿广场旁建立了两座雄伟的山门。寺庙左右及山门附近奇石佳景处,分别建有坝上亭、慈济亭、四达亭等七座亭阁,与殿宇互相辉映。

原先的寺宇及两旁的附属建筑扩建为一座五开间三进深,重檐歇山顶的巍峨大殿,面积达462平方米。大殿前连着一座三开间的拜亭,飞檐翘脊,金碧辉煌,轩朗而宏丽。拜亭及殿廊均采用透雕玲珑精致的青石盘龙柱,柱上镌刻镏金对联,其中有相传为宋代宰相曾公亮题的“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有明代探花,书法大家张瑞图手书的“从闻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众生各自开堂”,以及一副古代流传下来佚名的“洞口春深烟雨、海门区夜半渔灯”等名联。还悬有清代翰林庄俊元题的“古佛”,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的“灵源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的“天坛”等匾额。

1998年,大殿后又落成一列三座殿宇,中为大雄宝殿,右为地藏殿,左为祖师殿。大殿前面,铺有1500平方米的钢筋水泥广场,十分宽敞。广场前临山谷处,因势建筑起一列双层地上室,作为接待四方宾客的宿舍和食堂之用。高低错落,布局有致的灵源山又增一道风景,与灵源山山林胜景交相映衬,相得益彰。无怪乎日日吸引游客接踵而来,流连忘返了。原先的寺宇及两旁的附属建筑扩建为一座五开间三进深,重檐歇山顶的巍峨大殿,面积达462平方米。大殿前连着一座三开间的拜亭,飞檐翘脊,金碧辉煌,轩朗而宏丽。拜亭及殿廊均采用透雕玲珑精致的青石盘龙柱,柱上镌刻镏金对联,其中有相传为宋代宰相曾公亮题的“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有明代探花,书法大家张瑞图手书的“从闻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众生各自开堂”,以及一副古代流传下来佚名的“洞口春深烟雨、海门区夜半渔灯”等名联。还悬有清代翰林庄俊元题的“古佛”,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的“灵源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的“天坛”等匾额。

文化活动

历代文人对灵源情有独钟种,有诗为证。清孔贞明《入灵源寺》诗云:“古寺在境内,来生人外心。岚光雨余谈,树色门前阴。施食舞山鼠,经马川野禽。问春春已去,苔径石深深。”充分表达了当时山门古木参天,枝偃赛,老干纷披,荫蔚蔽日,山鼠野鹤有情,必亦时时前来凭吊。明文徵明《宿灵源寺》诗:“夜随钟梵入灵源,一笑虚堂解带眠。旋接僧谈多旧识,偶依禅榻岂前缘。离离松桧摇山月,兀兀楼台宿烟,尘句何年传倒此,烛灯试读已茫然。”记述当年蒲团对语僧围烛,尘缘俗虑一时忘的景况。李适贞元八年(792)寺僧守净、道士蔡明又加以扩建灵源寺。贞元八年荣登“龙虎榜”的欧阳詹曾撰名联:“隋唐古刹,闽越名山。”明代灵水人吴东篱也有“鲤鱼戏水上天台”之语,可见灵源寺乃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且早以其富丽堂皇而扬名天下。明宰相王鏊退隐还乡后,在寺院东南建之“可月堂”、“得月亭”等景物。以至清之民国十九年近代名士、中国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先生题:“碧螺春晓”、旁建“碧螺春轩”,并书“灵源禅寺”四字石匾。

主要景观

灵源寺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但记载着千年古刹的古迹依存。

奉宪永禁碑

在一间半的房子墙上,竖有一块“奉宪永禁碑”,石碑下方刻有“爱新觉罗·颙琰壹玖年”,可见碑的制作时间是清嘉庆年间。石碑上的文字告诉了我们灵源寺曾经的沧桑岁月:“灵源寺占地96亩,始建于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元末时因火烧毁,明正德年重建┄┄”。这块碑,为恢复重建灵源寺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

古罗汉松

古罗汉松(亦称神灵树),位于原大雄宝殿前,李根源先生称为“奇绝”,有1500多岁了。树干粗壮成虬枝盘绕,像有九龙盘旋而上,贵为稀有之宝。更为神奇的是该古树因寺院的盛衰而生死,被当地人奉为“神灵树”,朝拜者甚多。往昔该树已慢慢地枯死,寺院恢复重建,树已重新发芽,枝叶茂盛,苍劲挺身而拔。树高20多米,四五人才能合抱。

灵源古井

位于古罗汉松西南角处的桔林里,系东山五大古井之一,古井亦为寺院内泉井之圣水,是著名的灵源泉。笔者往井下探视,只见青石圈里布满青苔,井水很浅,留有笔者清晰的倒影。据介绍,灵源泉是活水,从来没有干涸过。灵源泉还可治眼疾。传说,梁天监年间,这一带的山民都患上红眼病,有人试着用灵源泉水涂抹眼晴,眼晴就不红不痛了。从此,灵源寺能治眼病的消息传开了,大家说,这泉水通灵性,灵源泉因此而得名。后来这里建了一座寺庙,就取名灵源寺,至今,附近百姓性还喜欢吃灵源泉水。程恩乐诗云:“一脉甘泉自有源,清流曲曲绕山门。蒲牢专用里禅心定,好向螺峰问本根。”蒲牢即名贵专用,如今钟专用渺茫而众生禅心未泯,每当雨季流水淙淙,如琴如,深信终有沙弥扫径烹泉待客之日。古井泉水清香甘美,源源而来。据介绍,该古井在建设时将作为一处景点加以保护。

旅游胜地

从晋江市东石镇驱车北行16公里,车到灵水交流道,依指示牌行驶,沿盘山公路而上村后山峦起伏,奇峰突兀,像一道雄伟的屏障,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灵源山。往灵源寺,沿途有池塘、凉亭,路边种植花木成林,当山花盛开季节,花红柳绿,看那凤凰木红花成林,轻风摇曳,有如天女散花。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北国之春。灵源寺备有若大停车场地。山上的灵源禅寺,建于隋初开皇九年(589),据传西域僧人一尘始将灵源寺改建成为灵源庵。在海内外亲信人士热心捐资支持下,重新规划扩建,修葺寺宇。新建后寺院分前、中、后三殿堂,寺院巍峨壮观,大殿雕梁画栋。灵源山灵源寺平时香火不断,每年香客、游客达百多万人次,佛事活动期间更是人声鼎沸。灵源山中有灵应著称的千年古刹——灵源禅寺,以及步云关、望江石、石境道人之塔、紫云室、灵泉井、七星墩、公婆石、狮仔石、灵壶天等胜迹。其中“灵壶天”三个娟秀的楷书大字,是里人明太傅尚书呈淳夫于万历四十七年题写的。

地理环境

原先的寺宇及两旁的附属建筑扩建为一座五开间三进深,重檐歇山顶的巍峨大殿,面积达462平方米。大殿前连着一座三开间的拜亭,飞檐翘脊,金碧辉煌,轩朗而宏丽。拜亭及殿廊均采用透雕玲珑精致的青石盘龙柱,柱上镌刻镏金对联,其中有相传为宋代宰相曾公亮题的“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有明代探花,书法大家张瑞图手书的“从闻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众生各自开堂”,以及一副古代流传下来佚名的“洞口春深烟雨、海门区夜半渔灯”等名联。还悬有清代翰林庄俊元题的“古佛”,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的“灵源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的“天坛”等匾额。

灵源寺

1998年,大殿后又落成一列三座殿宇,中为大雄宝殿,右为地藏殿,左为祖师殿。大殿前面,铺有1500平方米的钢筋水泥广场,十分宽敞。广场前临山谷处,因势建筑起一列双层地上室,作为接待四方宾客的宿舍和食堂之用。高低错落,布局有致的灵源山又增一道风景,与灵源山山林胜景交相映衬,相得益彰。无怪乎日日吸引游客接踵而来,流连忘返了。原先的寺宇及两旁的附属建筑扩建为一座五开间三进深,重檐歇山顶的巍峨大殿,面积达462平方米。大殿前连着一座三开间的拜亭,飞檐翘脊,金碧辉煌,轩朗而宏丽。

拜亭及殿廊均采用透雕玲珑精致的青石盘龙柱,柱上镌刻镏金对联,其中有相传为宋代宰相曾公亮题的“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有明代探花,书法大家张瑞图手书的“从闻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众生各自开堂”,以及一副古代流传下来佚名的“洞口春深烟雨、海门区夜半渔灯”等名联。

还悬有清代翰林庄俊元题的“古佛”,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的“灵源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的“天坛”等匾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