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文郁

张文郁

张文郁(1915—1990),笔名郁怀云、朱力,祖籍歙县,1915年生于平湖市,长期从事教育学研究,主要论著有《教育学一般原理五讲》、《小学地理教学法讲话》、《教育哲学》、《陶行知传略》、陈鹤琴先生与我国儿童心理研究》等。

个人简介

张文郁(1915—1990),笔名郁怀云、朱力,祖籍安徽歙县,1915年生于浙江平湖。1920年入私塾,后就读于王氏私立诒谷小学、葛氏私立稚川中学。1931年秋,考入上海中法国立上海工学院机电系。“九·一八事变“后,因参加上海市学生的抗日请愿活动,被迫退学。次年秋,考入大夏大学教育学院高等师范科。1934年6月与同学创办《诗与散文》月刊。

个人经历

1935年7月毕业后,张文郁任暨南大学文学院教育系助教、实验学校教员。同年秋,加入“中华儿童教育社“。1936年夏,参加“国难教育社”。

抗战爆发后,张文郁随校南迁,先后在福州市永安市等地中学和师范学校任教。1939年3月,受陶行知委托,筹建生活教育社福建分社。1939年夏,任永安改进出版社编辑,主编《现代儿童教育》(半月刊)。在《改进》半月刊上,用“朱力”笔名,发表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哲人》、马尔沙克的《为什么我写给孩子们》等译作。1940年执教于福建省立长汀中学,任语文教师。曾被中国国民党当局逮捕送至三元集中营。1942年到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任教。

1943年2月,张文郁应陈鹤琴之邀,出任江西泰和国立幼稚师范学校附设幼稚教育师资专修科讲师,兼《活教育》编辑。1946年夏,到上海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历任副教授、科主任,兼《活教育》总编辑。同年当选为生活教育社上海分社副理事长、上海市中等教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任《文汇报·教育阵地》主编。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创办《现代教学丛书》,为主编之一。1948年随陈鹤琴赴菲律宾考察、讲学。

1949年5月后,张文郁任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校务委员、代理主任委员。同年9月,转任复旦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兼大夏大学和圣约翰大学教授。

1951年8月,张文郁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兼任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校长。1954年夏,辞校长,专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后历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教育系副主任、校务委员、校学术委员。《人民教育》1957年7月号发表了《为繁荣教育科学创造有利条件》的笔谈,张文郁提出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指出:“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方向,最迫切的是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

“文革“中张文郁受到批判。1979年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主持《辞海》教育学部分的定稿工作。历任上海市教育学会理事、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上海陶行知研究会理事长,上海陈鹤琴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二届委员,民盟上海市委顾问。

张文郁1990年4月29日病逝,终年76岁。

个人成就

张文郁长期从事教育学研究。主要论著有:

张文郁:《教育学一般原理五讲》,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张文郁:《小学地理教学法讲话》,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张文郁:《陶行知传略》,《晋阳学刊》1981年第5期。

张文郁:《陈鹤琴先生与我国儿童心理研究》,《大众心理学》,1983年第1期。

张文郁:《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运动:思想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5年第1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