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孙永平

孙永平

孙永平(1930年4月13日-2011年11月24日)山东省龙口市西转渠村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46年进入胶东国防剧团、新四军军部文工团任演员,并曾在山东军区文艺培训队受训。1949年底,进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1964年后从事导演工作。

基本简介

在《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南岛风云》、《老兵新传》、《第51号兵站》、《金沙江畔》等二十余部电影中饰重要角色,并在话剧《家》中扮演主要角色。执导、与别人联合执导了《大庆战歌》(大型艺术性纪录片)、《火红的年代》、《三定桩》、《石油盛开大庆花》(大型艺术性纪录片)、《白莲花》等影片。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摄影家协会会员、顾问。孙永平于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阅历

孙永平1930年出生于山东龙口西转渠村,是农民儿子,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演员,更没想到会成为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演员,甚至成为导演。

在圈子里,孙永平被称为“通讯员专家”,因为他扮演的都是通讯员、警卫员等等的小人物、小配角。他的长相也是眼睛小小、嘴巴小小,鼻子尖尖、下巴尖尖,典型的“小字辈”模样。

孙永平从一开始就演带“小”字的戏。先是和村里的孩子一块演《小放牛》。16岁考进胶东国防剧团,后转入八路军山东军区新四军军部政治部文工团,在第一个话剧《逃出阎王殿》中演了个“二丫头”,后来在《吴梦强送鸡》、《刘顺清》、《三担水》中演的是“战士小李”、“小铁匠”和“老资格”,反正都是小兵。

解放之初,孙永平从部队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电影演员,在张客导演的《农家乐》和汤晓丹导演的《胜利重逢》两部电影中扮演不起眼的小角色。但他非常重视这两次机会,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表演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南征北战》、《南岛风云》、《老兵新传》……一次又一次扮演通讯员、小战士,让他混个脸熟,《渡江侦察记》中的侦察员小马,也许是他比较出彩的一个角色。在拍摄飞马报信的镜头时,那匹性情暴躁的蒙古马奔驰中突然踩到一块石头,马失前蹄当场倒毙,孙永平被摔出两丈多远昏死过去,经抢救才脱险。凭这个配角,孙永平于1957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评选个人一等奖。这说明,他那种真挚、朴实、幽默的表演风格得到了认可。

作为导演,孙永平是从拍纪录片开始的。1964年,他和著名电影艺术家张骏祥以及天然同志共同承担了大型艺术性纪录片《大庆战歌》的编导工作。刚拍了一半,“文革”就开始了,张骏祥和天然先后被揪回上海市批斗,孙永平则顶住压力,坚持留在大庆市把镜头拍完,存入片库妥善保存。动乱一结束,孙永平就帮助张骏祥做好《大庆战歌》的后期,送审通过并播放,他感到莫大的欣慰,也因此而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庆荣誉市民”。孙永平真正开始独立执导的故事片是1982年的《犟小子》(又带“小”字)。他因小说作者的名字与自己相差一个字发生兴趣,继而被小说内容吸引,将之搬上银幕,塑造了一位坚持原则,与挖社会主义墙脚的人进行斗争的“犟头犟脑”的青年工段长。

孙永平在银幕上是个“小人物”,生活中却是一名老党员,是秦怡的入党介绍人之一。

在最后的日子里,孙永平知道自己癌细胞扩散,来日不多了,但他非常乐观,因为回望自己的一生,没什么遗憾。电影表演学会的奖章证书和大庆市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表明,他这个“小字辈”做到极致了。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许朋乐说,自己不久前曾去医院看望过孙永平,他的妻子和女儿都陪伴在身边,“他很乐观,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了,但是没有悲哀。他说自己一生知足,拿到了电影表演学会得奖,又被评为大庆荣誉市民,他很高兴大庆人民没有忘了他。他非常豁达、非常乐观、非常知足,他说这次自己过不了了,但是没什么遗憾。”

个人作品

参演电影

参演舞台作品

执导电影

参考资料

孙永平.猫眼电影.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