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达三

李达三

李达三( 1895— 1973),名道南,以字行,出生于商业世家,纳西族。据《李氏宗谱》记载:“祖籍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始祖兄弟二人来到云南丽江。始祖应木氏土司邀留丽江雪山书院教书。另一祖前往腾冲市谋生,丽江市后代每逢家祭和清明上坟时朝腾冲方向一拜,以示悼念。”从始祖李补到李达三已是第十代。由此推断,李世始祖李补兄弟当在清康熙来到丽江。

家族历史

明代以来,随着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向藏区扩张,促进了丽江和藏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使千百年前就已形成的茶马古道进一步拓展。木氏土司向藏区用兵的同时,开辟商贸通道,为滇、川、藏商贸交往提供便利条件,以促进商品交换、物资交流,活跃藏区经济,也促进了丽江商业的繁荣。这时期,不仅木氏土司与藏区进行商业贸易外,在纳西族民间也出现了到藏区做生意的商人。当年,徐霞客应木氏土司之邀到达丽江市的第一天,就住在丽江古城万字桥附近一居民家中。他在日记中写道:“其家和姓,盖丽江土著,其子即迎余之人,其父乃曾奉差入都,今以居积番货为业。”

清代丽江改土归流以后,出现了不少到藏区经商致富的纳西族商人。早在乾隆,有和瑛等纳西族商户就往来于茶马古道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古城人李荫孙在藏区经商,成为拉萨市的巨富。清末民初,不少丽江纳西族商人活跃在茶马古道上。如从事藏区贸易,在拉萨、康定市成都市、北京、上海市及印度加尔各达等地设有分号的“永聚兴”商号杨聚贤;在中甸、德钦县设号经营山货药材的“仁和昌”商号赖耀彩;自养七、八十匹骡马西藏自治区贸易的“恒足祥”商号杨子祥等。

清咸、同年间,李达三的祖父李携家到德钦(阿墩子)做皮革手艺。此时,德钦已经成为滇、川、藏商品集散地。每年秋冬季节,是升平镇商业贸易旺季,川、康、甘、青、藏等地的藏民前来朝拜太子雪山,带来大批商货药材,在这里进行交易。李铨看中德钦地利人和,改营山货药材,几年间生意越做越大。清朝末年,李铨的长子李鸿芬,在丽江市开设商号“永兴号”,并在德钦县、昌都、拉萨市设立分号,成为当时在丽江和藏区享有盛誉的大商号之一。李鸿芬有三个弟弟:李鸿藻李鸿仪、李鸿钧,他让三个弟弟分别管理各地分号和从丽江到拉萨的马帮运输。兄弟四人齐心合力、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永兴号”蒸蒸日上。关于李鸿芬四兄弟,《李氏宗谱》中写道:“李鸿芬,弟兄排行老大,李永兴商号创始人,主要贸易地拉萨。二弟李鸿藻,主要管理德钦分号,一生行走于茶马古道。三弟李鸿仪,一生行走于茶马古道,主要贸易地昌都,刘姓昌都人氏。四弟李鸿钧,主要在丽江市贸易,地方绅士。”李鸿芬是“永兴号”的创始人,每年都要到各地商号视察,先后到拉萨市七次,每次去拉萨,一住就是两三年。在李氏四弟兄中,李鸿钧常年住在丽江,管理丽江商号。宣统二年( 1911 )《丽江商务分会职员清册》记载:

职别:会董

姓名:李鸿钧

乡镇:丽江县

号别:永兴号

职衔:从九品职衔

由于“永兴号”是李氏兄弟共同经营的经济实体,其资产为四兄弟共有。当时,丽江商界常称“永兴号”为“李永兴”,李姓家人也常将自家的商号叫“李永兴”,这样就给后人造成一种误解,以为“永兴号”是李永兴创办的。近年来,各种报刊、书籍中有关丽江市商贸及李达三先生事略的一些文章中说:李达三“父永兴在丽江开设‘永兴’商号”、“其父李永兴时,在丽江开设了‘永兴商号’”、“到父亲李永兴时,资本积累扩大,遂在丽江开设‘永兴’商号”等等,以讹传讹,不胜枚举。查阅李氏宗谱,在李氏先辈中,并无“李永兴”其人。当今李氏家族中年龄最大、辈份最高的李德恕也证实了此事。此外还有一事可证,民国三十年( 1941),丽江创办丽江县立中学,李达三捐资捐产并在县中校园内捐建一座小亭,亭名“鸿藻亭”,以纪念其先父李鸿藻先生。

李达三幼年时,只读过几年私塾。李达三 17岁时,伯父李鸿芬见他勤学好问、耿直诚实,便命他去协助管理德钦分号,好让他在艰苦环境和商业活动中得到锻炼。 1923年, 28岁的李达三升任德钦分号经理。这期间,他曾数次跟随马帮往返于茶马古道,到康地,察隅县、昌都、拉萨市等地,考察商情、民情,结识了许多藏族商人、头人、喇嘛、活佛。

主要成就

民国十九年( 1930),永兴号分家后,李达三创建了“达记”商号,堂弟李济南(字胜三)承袭了“永兴号”字号(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李济南家位于古城大石桥旁的商铺还挂有“永兴号”牌匾),李耀南(字震三),则设立“永顺兴”商号,设号昆明。李冠南(字甲三)、李雁南(字泽三)、李兴南(字立三)等人,仍承祖业,行走于茶马古道,进行商贸活动。民国三十一年( 1942)《丽江县商会会员名册》中有如下记载:

号别 姓名 籍贯 主营

永兴号 李济南 丽江 杂货

达记 李道南 丽江市 杂货

“达记”商号承袭“永兴号”的经营模式,仍主营藏区与内地间的山货药材(川贝母、虫草、鹿茸、麝香、西红花等)生意,但规模更加扩大,西至拉萨市直到印度加尔各达,东至北京、上海市。由于李达三豪爽、豁达、讲信用,逐渐成为当时丽江大商家之一。抗战时期,丽江成为滇、川、康、藏贸易集散重镇。在万商云集、财贸广开的优越条件下,李达三的商业迅猛发展,相继在德钦县、昌都、康定市,拉萨、印度加尔各答等地设分号,派专人经营,从丽江市、下关等地运茶叶、腊肉、粉丝、铜器等进入藏区,又由藏区运山货药材及印度疋条、呢绒等到内地,由自家马帮运输,来往不断。正如他常说,我们做事,不论大事小事,都要讲诚信。有诚信,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朋友。 1938年以后,“达记”的资本更加雄厚,在藏商中有很高的威信,藏商和内地客商都愿与他合作,运来的货物,也交给他全权经营。

上世纪四十年代,丽江民族工商界兴起了一个官商合办厂矿的热潮。这期间,李达三先后独资经营和投资合办了下桥头铜厂、六区大东银厂、奉科水银厂、德钦县和石鼓的石棉厂、贡山高翠华云母厂、中甸水晶厂、丽江羊见造纸厂、永胜米厘铜厂、白沙玉湖牦牛场、丽江大华脂松香厂等十多个地方厂矿。这些厂矿规模不大,技术装备也有限,但在其自身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对边疆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为打破日本帝国主义的封锁,打通一条国际运输通道,国民政府责成交通部勘察中印公路,并任命张之述为“中印公路勘察专员”。由于拟定中的中印公路经过察隅县藏族地区,张之述亲自登门拜访,请李达三出面协调,以取得沿线藏族头人和群众的支持。李达三深知勘察中印公路的重要意义,欣然答应张之述的要求,派得力的向导和大队马帮协助,并写信给沿途各地的活佛、头人,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协助,使勘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为此,张之述呈请交通部向国民政府举荐,授于李达三“中印公路勘察少将副专员”职衔,并赠予“忠信笃敬”匾额,其字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书。(注 1)

1949年 7月 1日,丽江解放。这年八月,李达三捐出银元 5万元、黄金40两,以支持新生的人民政权。之后,将梨园(后为玉龙花园)、纸厂、牦牛场等厂矿捐献给人民政府。又先后为兴修团山水库捐款,资助国际劳动节酒厂、土产联合社等一些公私合营企业,并将其全部积蓄用来购买国债卷,以支持国家建设。他拥护共产党,热爱新中国,先后数届被选为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代表、县人大代表、县人民委员、县工商联主任。

人物生平

李达三一生创业无数,创建了著名的“达记”商号,在茶马古道上留下了辛劳的汗水,也留下了许多“达记”商号店铺、驿站。在藏区,在数千里的茶马古道上,许多藏民都没有见过李达三,但都知道丽江市有位诚实守信、乐善好施的“冲本达三”(“冲本”系藏语,意为“大老板”)。

走茶马古道经商致富的许多纳西族商人,不忘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成为拉萨市富户的李荫孙,回乡捐建丽江文峰寺文灵阁(即“静坐堂”),灵洞石壁上有“南洲第一灵洞”及跋语数行,为李荫孙之兄纳西族诗人李洋撰题。丽江“仁和昌”号赖耀彩,好行善事,博施济众,凡公益事业必全力以赴, 1933年捐资修复遭雷击的梓里铁索桥, 1935年再度捐资修建石鼓冲江河上的铁虹桥, 1946年出资出力修建澜沧江上游溜筒江钢缆悬索桥,省府民政厅授予“交通是赖”、“急公好义”等匾额。丽江市“丽日升”号余仲斌,关怀乡梓,热心公益事业,先后购书 10余万册捐赠丽江省立中学、县立中学及县民教馆,为黄山幼稚园捐建礼堂——“羹梅堂”及大量设备(“羹梅堂”匾额为纳西族进士、诗人和庚吉撰书,以纪念余仲斌之父余羹梅先生),为白马龙潭小学购置土地、兴建校舍,省县教育当局赠予“兴学育才”等匾额。 1944年,“裕春和”牛文伯在省立丽江中学附属小学的基础上,创办“文伯小学”,受到省教育厅嘉奖,时任教育厅长龚自知题书匾额“嘉惠菁”。

李达三幼年时只读过几年私塾,在商界活动中深受文化低之苦,对家乡的教育事业特别关注。上世纪 30— 40年代,全丽江县境内只有一所省立中学。为使有更多的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深造, 1942年,达三先生向当时任县教育局长的王筱页建议成立县立中学,将良田 196亩作为该校基金,并出资兴建两层土木结构 8个教室。那时,有许多农村学生,虽然成绩优秀,但迫于家境,难以继续深造。李达三闻讯后,先后资助白沙乡木世林、龙山乡和志鹏、拉市镇木增林等学子供读大学。本村兴仁小学,原系大佛寺改为小学,李达三先后出资购置教具,维修扩建校舍,形成初具规模的一所小学。

不久前,玉龙县委党校张永康发现一块石碑,为丽江县立中学《本校款产乐捐者芳名录》,提及李达三所捐资产。录碑铭於下: “李达三先生捐水田一百二十三亩三分五厘,坐落丽江县第一区文运、积云、克智三村,第三区三家村。又捐干地六十九亩七分九厘,坐落第一区莲花村及第三区三家村。

以上水田干地共捐合一百九十三亩一分四厘。

又捐二十万元,作购置化学仪器用。又捐一万元,作建乐育院用。

……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端午节后四日兼丽江县立中学校长李觉民立”(注 2)

丽江普济寺圣露活佛,是位爱国、爱教的高僧,在佛教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抗日战争时期,他到处讲经说法,宣传民族团结,宣传抗日救国。 1937年,他代表曲吉尼玛到南京共商国是。 1941年,国民政府特邀圣露活佛到重庆市主持超度抗日阵亡将士法事。李达三十分敬重圣露活佛的品德、学识和爱国精神,常去普济寺看望他;圣露活佛也很赞赏李达三豪爽、豁达的性格和诚实守信、乐善好施的品德,两人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此后,圣露活佛常成李达三家的座上客。因李精通藏语,信奉藏传佛教,经常向圣露活佛请教藏传佛教教义、藏文经籍之类的问题。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圣露活佛重修普济寺大殿,李达三从他投资的米厘铜厂运回生铜,在丽江金鑫打铜街加工成铜瓦捐献。普济寺大殿,翼角飞檐,屋顶覆以铜瓦,金光灿灿,气势恢宏,是云南省现存的唯一铜瓦殿。

李达三从 17岁开始到藏区经商,几十年来走遍藏区各地。他精通藏语,熟悉藏区的生产生活、风土民情、宗教信仰。 1942年,他出于对藏传佛教的信仰,不惜重金从拉萨市购得一部卷佚浩繁的藏文经书。随后,一队马帮, 20多匹骡马,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把藏经从拉萨驮回丽江市。藏经抵达丽江的这一天,从阿溢灿(密士巷)到窖肯(兴仁街)的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路两旁摆着香案,李达三沐浴更衣,到巷口跪拜迎接,十分隆重、虔诚。之前,他已经在新寓建盖好藏经楼,雕工精美的神和供桌,准备用来供奉藏经。(据李达三之侄李德恕说,供奉在佛堂里的藏文经书是一部卷佚浩繁的《清敕修大藏经》,经书封面用金水书写,目录用银水书写,共 16包,每包十数,用黄缎包裹,呈立方体形。李达三视经书胜过珍宝,从未打开示人。那时李德恕常年在昆明市,虽然多次回家看望二伯,但从未翻开黄缎看过里面的经书。)

1966年,李达三先生念诵几十年、珍藏几十年的藏文经籍在文革浩中被抄被毁。李达三的外孙女周光月在《追忆外公》一文中写道:“ 1949年我出生后,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常带我回外公家,外公住的房子不大,虽然他过去有许多房子,但都捐给国家了,只剩下两栋平房和一个小院子,摆设也很简单。外公外婆在不大的院子里弄了两块菜地,两个老人都很勤快,从不让地空着,四季葱绿,自享自用。外公的房间里有两样东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小柜上的一堆经书,用黄缎包裹着(听母亲讲是大藏经,是 1942年从西藏大寺庙求得,单运费就花了 1000大洋)。外公很看重它,他老人家精通藏语,每天早起洗脸后都要祭拜、诵经,平日里就放在外公床头,谁接近它,外公都会高度警觉。 1966年文革期间,我亲眼目睹经书抄走那天,外公没有晚餐,早早睡了,外婆很担心。那天红卫兵到家想毁坏经书,外公用贴身怀表换取了经书的短暂安宁,但还是被收缴到街公所,最终经书下落已无知晓。” 1990年,李德英在《回忆先父李达三二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补述:“ 1988年 5月,中国科学院来家访寻觅藏文经书一部去向,方知是西藏自治区医典(总共有三部,两部在北京和西藏)。四十年代父亲较信佛教,托西藏、印度加尔各达分号购得放置家中,文化大革命扫‘四旧’被收烧,我感到很惋惜。”

李达三虽然只读过几年书,但在几十的经商生涯中,在与各行各业人士的交往中(其中有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等),增长了才干,增长了学识。他家的客厅里,有许多古玩摆设,有古色古香的楠木家俱、精美的古瓷花瓶、镀金的座钟等等,但他并不喜欢这些东西,他觉得之所以要摆这些东西,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而已。他最看重的是挂在中堂的一幅字,据说是素有“南董(其昌)北米”之称的北宋书画家米芾( 1051 — 1107)的真迹,每当家里来了位新客人,他都会请他观赏这幅字。

“达记”商号的马帮最多时有 300多匹骡马,一年进藏一次,一般往返于丽江市拉萨市之间。据知情人士说:“过去进藏马帮路途遥远艰辛,还要防备野兽袭击、土匪抢击,因此每人都配备一杆步枪,枪枝多达四五十只。为稳定马帮队伍,李达三对连续赶马三年的伙计给一匹马的马驮位子,让其往返进点货,做点自己的小生意。他深知首先要与藏区搞好关系,取得藏民的信任,进藏马帮就能一路畅通无阻,通过与各寺院以茶交友,大寺 3— 5驮,小寺 1— 2驮;二是与沿途的藏民交友,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每当‘达记’马帮进藏或返丽的季节,许多藏民赶几里路在古道旁搭帐篷等候,托请马帮买一些大宗商品,如一包针、一把剪刀、一块布料等,他叮嘱马锅头要一一记录在案,并告知藏民大致返程日期。马帮返程时,一定要将所托之物一一送到藏民手中,决不能失信。‘达记’马帮往返藏区几十年,从未发生过被土匪抢劫之事。”

李达三是丽江市家喻户晓的富商大户,他的商号遍及藏区各地,还远达印度加尔各达,重庆市、北京、上海市等大城市也有他的代理商。但他生活俭朴,最大的爱好是一壶早茶,布衣粗服从不修饰,黎明即起领上两只德国猎犬作伴登象山,风雨无阻。日常爱穿粗布蓝色对襟大褂,重大节日宴会也不例外。日常家里主食是杂粮掺大米为主,家宴才是纯米。他常用民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和“有时应想到无时”来教育子女,要求儿女们要勤俭为本。 1945年,李达三的独生子李德益赴昆明市读中学时,对其每日所需零用、学杂、乘车等费用经过严格计算后,指令昆明商号王本继出纳按规定支付,不准超支,不许特殊。这种严格的要求,曾引起旅居昆明同仁的非议。多少年后,李达三的长女李德英回忆说:“弟弟德益幼年时,父亲对他要求如此严格,对他后来投身教育事业、扎根农村经受考验、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创造了条件。”

李达三十分节俭,要求家人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但对需要帮助、需要救济的人,则毫不吝惜,慷慨解囊。长女李德英在《回忆先父李达三二三事》一文中写道:“先父虽然对自己的生活俭约为本,但对扶贫济困则非常大方。每年严冬来临前,家里便请来缝工制作上百套粗布衣裤,以备送给来城里卖柴卖炭的农民。因我母亲在家做家务,酿酒,养猪,每当卖柴炭及粮食的农民送货到家时,按市价付款后,再给每位农民送一套衣服。有一年(记得是 1946年丽江市发生霍乱),请人在家里缝制好的 100套衣裤已经送完,只得又从街市购买一些新衣服。在冬季,我母亲是最繁忙的人,除白天发放衣物外,傍晚还要按事先开列好的名单,给邻里困难户送资助金(父亲一再叮嘱我们,白天人多,受助人家会感到自卑,晚上也要悄悄给人家送去),只有我陪伴母亲,走了一家又走一家,脚都跑酸是常事。平常有人上门求助时,勿论亲疏,父亲总是欢颜相待,并以‘家有千便,有一时不便’宽慰来人,并及时给人家解决困难。”

每年,一群群、一帮帮的藏族男女老幼,怀着虔诚,怀着希冀,从遥远的雪域藏地来到丽江市,再到鸡足山朝圣。相传文笔峰是摩诃迦叶到东土传教时讲经弘法的道场。迦叶尊者,又称摩柯迦叶,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佛经中说,鸡足山是将来弥勒佛降生时的道场,迦叶尊者受命在鸡足山华首门持如来佛祖袈裟入定,待弥勒佛降生时将袈裟相传与他,以续承佛祖法业。迦叶尊者临行前往鸡足山时,将一把打开华首门的钥匙留在文笔峰石壁上。凡到鸡足山朝佛的藏族同胞,都要先到丽江文峰寺灵洞旁烧香借钥匙,返回时也要再次到灵洞前烧香,以示送还钥匙。这时节,李达三就叫商号里的小伙计给去鸡足山朝佛的藏民送去酥油、巴、红糖等食物。在他家门前,也打好一大桶一大桶的酥油茶,还有糌巴、粑粑等食物,给路过的朝山藏民食用。他常说:“莫看这些朝佛的藏民衣裳褴褛、篷头垢面,其中也有富人,也有达官贵人,他们一心朝佛,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翻山越岭,一步一步前行,其艰辛可想而知,其毅力让人钦佩。”

不久前,从达三先生亲属的回忆和邻里们的街谈巷议中,笔者还了解到这样几个故事:

藏区,藏民们都知道丽江市有位“冲本达三”,有个“达记”商号。每年,许多藏民从很远的地方驮着背着川贝母、虫草、西红花、麝香、鹿茸等山货药材来丽江找“达记”商号出售。在商号里,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人,每位来售货的藏民都被当做是来自远方的客人。交易过后,号里的小伙计就会领他到家里吃饭,再送他到事先找好的旅店歇宿。听达三先生的二女儿李德贞说,解放以后,有位藏民从很远的地方驮来一驮贝母,听说“冲本达三”已经不做生意了,生气地说:“早知如此,就不会跑几十天的冤枉路了,干脆把这些贝母倒进大河里算了! ”最后,川贝母还是没有倒进河里,有位好心人把他领到药材收购站,一驮贝母留下了,换回一大扎崭新的人民币。

1945年秋,丽江市商人杨嘉泽(商号“复兴源”)(注 3)去西藏经商,因资金不足,向“达记”商号借去黄金 200两(当时币制不稳,借款以当日金价折算货币为黄金)。次年。杨嘉泽返回丽江,因亏本要求延期还债。李达三仔细听其原委后,安慰他说,我们做生意的,不可能是永远一帆风顺,有赚有亏是常事,但遇到折时,要能吸取教训,善于总结经验,并指出其经营不善原因,望他以此为鉴,并答应再资助资金,叫他再赴西藏自治区以求振兴。当时商界人士劝阻李达三,要他吸取前次教训,切勿再投资金给人家。他笑着回答说:“商场风云多变谁都会有不测,一次失败岂能认定会永远失败,机遇是人去争取,要成功就不能怕锉折。”次年,杨家嘉再次赴西藏经商,获巨利而归,一时传为佳话。

早年,李达三有好几笔债借给藏族商人,时间长了,他自己也忘了。但是这些藏族商人也和他一样诚实守信,没有把它忘掉。解放以后,有几位藏商来丽江市找他还债,他想把这些钱交给政府,但政府工作人员说,这是你自己的钱,政府不能收。要是现在不等着用,可以拿这些买些国债卷,也是对国家建设的支持。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用这些钱购买国债卷。外孙女周光月回忆说:“外公房间里有两样东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小柜上的一堆经书,用黄缎包裹着;还有就是一个高约一米左右的木柜,平日里用铜锁锁住,里面放满了一叠叠红色、绿色崭新的票卷,后来知道这是外公为了支持国家建设,把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国债卷。每到年底,银行的人都会到外公家兑国债卷,所以我从小就觉得外公是一个特别有钱的人,但他生活简朴,穿的都是土布衣服,上面还有补丁,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却乐善好施,听外婆讲每年都要送给许多贫苦农民送去衣物和钱粮。”

解放后,达三先生将牦牛场、造纸厂、脂松香厂等厂矿全部捐献给国家,但保留了大华松香厂厂长的职务。大华松香厂主要生产肥皂,那时交通还不十分方便,从外地进来的产品还不很多,肥皂是生活必需品,大华松香厂的产品很受丽江各族人民的欢迎。身为国营小厂矿的厂长,他感到十分自豪。每天一早,他就拄着拐杖到厂里上班,了解生产情况,检查产品质量。他常跟家人说:“我老了,还能为国家做点事,已经很满足了。”

(注 1)查阅前人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国民政府所赠锦旗、匾额,其题额有不同说法。李达三亲侄 89岁高龄的李德恕先生,长期在昆明市从事教育工作,学养深厚,此段文字根据他的谈话录音。

(注 2)见张永康《一块新发现的功德碑》

(注 3)《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志》载:“杨嘉泽,古域新义街人,商号‘复兴源’,涉足商号起初为‘仁和昌’学徒,精明有才干,出师后,‘仁和昌’资助他数百元,自赶骡马三、五匹,做山货药材,逐渐发展,骡马增至二三十匹,‘腊都’(藏族马脚子)七、八人,走川藏大北路,穿梭于康定、拉萨之间,在藏区商界、贵族中声誉很好。解放前夕,他与李立三、鲍品良同为雪山社的大爷,在丽江解放过程中,做了许多有益的事。”

主要参考书目:《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志》《纳西族人物简志》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