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镇
观音镇位于大竹县东57公里处,面积47平方公里,辖13个村和1个街道社区居委会、107个居民小组,耕地1580公顷。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8538万元,实现人均GDP240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4元。截至2020年11月1日,观音镇常住人口为39163人。
历史沿革
唐朝时期,属大竹县。
1953年3月,析观音乡设柏树乡。
1955年,柏树乡并入观音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66年9月,改名立新公社。
1973年3月,复名观音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观音乡。
2000年6月,乡改观音镇。
2004年2月,罗城乡并入观音镇。
2019年,撤销白坝镇、双溪乡,将原白坝镇和原双溪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观音镇管辖。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观音镇位于大竹县东部明月峡山中段佛立咀山下,距大竹县城57公里,东经107°26',北纬30°40'。
地质地貌
地质:观音镇境内地质属新中原地区系川东平行褶皱构造。其特点是:背斜窄、向斜宽;背斜紧凑,向斜平缓;地层稳定,无大的断层。出露的八个地质岩层系从中生代三迭纪到新生代第四纪,由背斜顶部至向斜轴部,不同地质岩层多呈带状分布。三迭纪须家河组砂页岩分布在明月山中、上部。侏罗纪自流井组泥、砂、页岩,分布在三山的山麓和两漕谷;侏罗纪上、下沙溪庙组广布在两漕谷腹部;侏罗纪遂宁市组砂、泥岩分布在罗城乡的大、小罗城寨。第四纪新冲积层,主含近代紫色冲积物,分布铜钵河及其它溪河两岸形成的河洲、河漫滩、河曲平坝等地。
地貌:观音镇属四川省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属“三山两槽”东槽,东为明月峡山脉(东山)。三山之间为宽阔的浅丘地带,称谓东西两槽,俗称西槽为山前,宽18公里,东槽为山后,宽12公里。海拔300-500米,相对高差20-100米的丘陵,以浑园低丘,方山中丘,单斜晶系低丘,中丘居多。
气候
观音镇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分布不均、雨热不完全同季、日照适度、温暖湿润、无霜期长、立体差异明显、水平差异不明显的特点。春季比较温暖,但多寒潮;夏季比较炎热,多伏旱高温;秋季温暖多绵雨;冬季寒冷多雾,每年降雪2-3次,积雪时间7天。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4℃,气温垂直变化比较明显。
降雨量:观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35.6mm,径流深为645.6mm,年平均蒸发量898.4mm,降雨75%集中在4-7月,冬干、春旱、伏旱严重。
日照市: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329.4小时,年总太阳辐射90.2千卡/平方厘米,属低值区。
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4%。
无霜期:多年平均无霜期284天。
水文
观音镇属于长江流域,境内无大江大河。
铜钵河,又名铜宝河。III类水域。发源于白坝乡百羊坡下遇河沟。河道穿镇而过,向北汇入丹江。
九龙水库,1976年5月竣工,总投资348.7万元,占地748.5亩,库容量484万立方米。
土壤
以紫色土壤、黄色土壤为主。
自然资源
观音镇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各类野生植物繁多,以乔木、灌木为主,主要有马尾松、柏木、日本柳杉、三尖杉、多杆香樟、甜槠、灯台、化香、青冈县、竹子、半夏等。
各类野生动物繁多。主要有野鸭、翡翠、锦鸡、啄木鸟科、夜哇子、天鹅、黄鼬、麂鹿、金钱豹(已灭绝)、水獭亚科、中华穿山甲等。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原观音镇辖13个行政村:友谊、朝印、大板、青杠、河石、高房、团圆、迎新、小河、贾角、双河市、肇利、雁尔1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10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观音镇辖4个社区、1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观音桥街97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原观音镇总人口2837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56人,城镇化率9%。总人口中,男性15294人,占54%;女性13079人,占46%;18岁以下6347人,占22.4%;18—35岁5819人,占20.5%;35—60岁11625人,占41%;60岁以上4582人,占16.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3.4‰,人口死亡率2.5‰,人口自然增长率10.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04人。
根据大竹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观音镇常住人口为39163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原观音镇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2019年,原观音镇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697元,增幅10%。
农业
2011年,原观音镇生产粮食16700吨。
原观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8.9万头,出栏5.1万头;家禽饲养量114.2万羽。
2019年,原观音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6万亩,产量1.78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3万亩,产量3153吨。新发展白茶350余亩,花椒470余亩,万蟹楼大闸蟹养殖300余亩,蔬菜基地100余亩,管护好原有葡萄、花椒、青巫山脆李、香椿产业1200余亩,贾角山村旱藕粉500余亩,藠头220余亩。
文化
地名由来
观音镇因场镇河边有观音庙而得名。
土特产
观音豆腐干
观音豆干,起源于清代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继承传统的生产工艺,以手工制作闻名于世,于2008年被列入“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荣获“达州市十佳名小吃”、“大竹县特色旅游商品”;2011年,荣获大竹县“十大小吃”、“大竹桃花节参展商品”等殊荣。并连续四届受邀参加中国成都市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受到俄罗斯帝国客商的青睐,指定购买观音豆干产品,同时还受邀参加历届成都食品博览会、西博会、农博会,中国(重庆市)老字号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重庆食博会、青岛市食博会、东亚国际(烟台)食博会、上海高校采购展览洽谈会等各大展会,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交通
2011年,观音镇已形成由公路为主的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往东有观(音)九(九龙煤矿)路,向南有观(音)文(星)路,向西有观(音)双(溪)路,朝北有观(音)七(梁平县七星镇)路,并与318国道相连。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观音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1249人,专任教师19人;小学6所,在校生3527人,专任教师10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市级重点中学1所,在校生4051人,专任教师21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原观音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4个;各类图书室14个,藏书5万余册。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200户,入户率11%。
2011年末,原观音镇有学校体育场1个,组织各项体育竞赛、健身活动,备有各种健身器材,经常开展体育活动。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观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1个,门诊部1个;病床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8张。专业卫生人员94人,其中执业医师15人,注册护士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500多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原观音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7户,人数182人,支出34万元,月人均156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51户,人数1266人,支出83.6万元,月人均55元;农村医疗救助20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67人次,共支出17.8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100张,入院农村五保74人。社区服务设施14个,其中社会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2个。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345人,参保率47%。
2019年,原观音镇新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77户77人,供养五保对象169人。投入12万元用于救灾、救济等临时救助工作;新增就业116人,加强农民劳动技能培训400人次。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原观音镇有邮政局1个。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8个;固定电话用户2371户,移动电话用户17024户,宽带接入用户604户。
基础设施
供电
2011年末,原观音镇有供电站1个,变电站1个。
城镇建设
场初建时,只有一条街,街面狭窄,店房矮小症。民国16年(1927),贺森权主持扩建街道,左右房屋均后退1米,将店堂门面整修一新。民国19年冬,颜汉臣建“八仙楼”。民国20年,贺树森建“中华饭店”,上下三层,内外两堂,设戏台、书楼等。民国26年焚于火灾。民国23年翻修观音桥,加高桥身。民国33年军长李宗鉴建造官邸,占地2亩。
1962年改建观音桥为石拱桥,连通文观公路,桥面加宽至6.3米,长增至40米。1978年后,机关、学校、商店、工厂等逐渐改旧换新,建起楼房。全场占地102056平方米。街道铺成水泥路面,长1286.4米,主街1条,小街2条,呈线状聚落。居住1400多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5人。
据观音镇城市总体规划,观音镇2016年人口约1.2万人,中期(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32万人,远期(2035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8万人。
旅游
观音镇历史悠久,自然人文景观丰富。
九龙湖
九龙湖水利风景区,属四川省省级水利风景区。位于观音镇境内,距离观音镇2.8公里,依托九龙水库而建,景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
九龙湖水利风景区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历史厚重,景区居住人口稀少,林草覆盖率达90%,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9000个,国家Ⅱ类饮用水。景区特色景观主要有九龙水库、罗汉石、仙女峰、龙传情、小台湾、龟山岛、李绍伊遗址、邱家老屋、观音仁字豆腐干、观音中学、罗城寨、胡成寨、王家桥渡槽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水利工程景观17处。
佛立山
又名狐狸山、福利山。位于观音乡东南部,海拔1180米。主峰佛立咀高耸入云,东面的“狮子头”尤为险峻。
大寨坪
位于观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0公里处,贾角山村境内。四周壁立,中旷平坦,有田数百亩。附近7寨环立拱卫,天然险固。清末,李绍伊领导孝义军在此竖旗起义。
观文路
观音至文星,全长39.5公里。北与川鄂公路里程标515号相接,经竹园(梁平县)、观音、白坝、周家、高滩镇、石龙、童家,到文星乡与竹石公路相接。1959年建成通车,成为东部重要交通干线。
观双路
观音至双溪,经罗城乡,东接观文公路,全长8.8公里,有桥1座20米,1966年建成通车。
代表人物
李绍伊
李绍伊,字一斋,又名传训(1856~1912),出生于大竹观音镇罗城乡傅家沟。大寨坪孝义会头领,后被镇压。
李斛
李斛,原名李心源,字柏凤。大竹县观音镇人,生于民国8年(1919)。著名画家。李主要作品有《嘉陵江上》《三峡夜航》《印度妇女像》《关汉卿》《齐白石像》等。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www.stats.gov.cn.2021-06-04
大竹县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大竹县人民政府.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