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潘
卢潘,唐代文宗朝官员,户部员外郎。晚唐诗人韦蟾 为其作《诗送卢潘》。
人物简介
卢潘,唐代文宗朝官员,户部员外郎。大中时出为新安知府,徙庐州古城太守。据此,唐文宗朝(太和元年827年到开成五年840年),卢潘在朝廷为官,大中初出任外官。(《全唐文》卷七九二)。
人物经历
唐朝许多诗人写了太多的边塞送别诗,天宝诗人韦蟾一首《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赞颂灵州为“塞北江南”,更让灵州全国闻名,后来发展延伸,称宁夏回族自治区就是“塞上江南”。灵武市即灵州,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灵州,唐朝一度又曾称灵武郡,所以,简称灵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代名城。唐朝先后有上百位将帅、名臣出任灵州镇将。而韦蟾诗中所要送别的主人公,正是在李漼咸通十年(869年)前后,出任灵武节度使的尚书卢潘。诗送卢潘乐工新制 婺源古镇石刻 合肥南宁 于灵武。
诗送卢潘
韦蟾是唐朝晚期诗人,字隐,下杜人。大中登进士第,初为徐商掌书记,咸通末,终尚书左丞。大约在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年),韦蟾任御事中丞。咸通十年(869年)左右,诗人韦蟾撰写了一首为他的朋友尚书卢潘到灵州任节度使的送别诗,这首诗一下子就提高了灵州的知名度,这就是《送卢潘尚书之灵武》(《全唐诗》卷566~15):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 唐 韦蟾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
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
却使六番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首先,诗的题目讲得非常明确,《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人韦蟾要送别的人,是唐朝尚书卢潘,他准备要去的地方是灵武,即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境内),他到灵武的任务是什么,是出任灵武节度使。第一句诗是用诗的语言来介绍卢潘要去的灵武的位置在哪里,是个什么地方,贺兰山下有一座古城,这是一座“果园城”。这个果园城灵武城是“塞北江南”,很早就有名了,为什么说“果园城”“旧有名”?因为早在赫连勃勃的时期,在这里建薄骨律镇就建有“果园城”,那个时候,这里就已经是鱼米之乡的“塞北江南”了,所以说“旧”有名。接下来,进一步说明果园城。灵武市即古灵州城千万户居民,引黄河灌溉,来自黄河的秦渠、汉渠的渠水,自流灌溉,家家户户都有果木园林,繁茂的枝叶把各家的红色大门都给遮上树阴(暗)了。在这么美丽迷人的地方,战争打起来,却是身穿甲的千万将士出没的战场。去灵武出任节度使的卢潘“心源落落”,的确像是一位能战的大将,而且他“胆气堂堂”能指挥千军万马。由于他表现为一个出色的将才,打得六蕃败在卢潘将军马下,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卢将军原来还是个学识渊博的书生。韦蟾这首诗精辟地概括了灵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既描写了灵武市作为“塞北江南”的富饶美景,又指出了古灵州是北部边地重要的军事重镇,因此提高了灵州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知名度。而韦蟾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的主人公,就是在李漼咸通十年(869年)左右,来灵州出任灵武节度使的卢潘。
除了韦蟾之外,诗人张𧏖也有一首《送卢尚书赴灵武》:
送卢尚书赴灵武
张
西北正传烽急,灵州共喜信臣居。
从军尽是清才去,属郡无非大将除。
新地进图移汉界,古城遗碣见蕃书。
山川不异江湖景,宾馆常闻食有鱼。
张蠙诗中说“山川不异江湖景,宾馆常闻食有鱼。”更证明了韦蟾的诗,灵武市即古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一带,因为引黄灌溉,自古早就是鱼米之乡的“塞北江南”!
乐工新制
《全唐文》记载:卢潘,唐文宗朝官户部员外郎。大中时出为新安知府,徙庐州古城太守。据此,唐文宗朝(太和元年827年到开成五年840年),卢潘在朝廷为官,大中初出任外官。(《全唐文》卷七九二)
李忱大中六年(852年)卢潘任巡司府右巡使。卢潘还是一位音乐家,《唐会要》记载:“大中六年十二月右巡使卢潘等奏:准四年八月宣约教坊音声人,于新授观察节度使处求乞,自今以后,许巡司府、州、县等捉获如是属诸使有牒送本管,仍请宣付教坊司为遵守。依奏。”(《唐会要》》卷三十四《论乐》)这段记载,对于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非常有意义,作为右巡使的卢潘向唐宣宗写了一个关于乐工制度改革的奏章。据国内学者赵维平《日本古代对中国音乐文化的接受和变迁》一文称,“原先从地方州县选拔的乐工,应该进太常寺,通过卢潘的奏章,教坊的乐工也可以直接从地方的州县选拔录用,这样卢潘提出的新的录用准则表明,教坊乐工当然同义于教坊音声人,也包含了教坊中的散乐、俳优等内容。这样,音声人的概念已经从纯粹从事音乐的乐工,发展到泛指一般的打杂耍戏的艺人了。因此,中国音声人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由原唱的乐人到泛指音乐机构中所有的艺人”。
婺源县石刻
江西婺源县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县城,曾经属安徽古徽州,是古徽州六县之一,这里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山上有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各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洞壁上刻有自唐朝以来游人题墨两千多处,其中有名的是卢潘石刻(摩崖石刻),上面刻着“卢潘大中十一年六月游”十个摩崖石刻字,至今清晰可见。婺源县的资料记载是“御史中丞卢潘唐大中十一年游”。该县资料还记载,卢潘石刻有卢潘的诗句:“遥想钓鱼台上客,飘然驾鹤白云分。”大中十一年(857年),卢潘应该是以御史中丞身份出任庐州刺史。
1、辩证合肥:
卢潘又是一位历史地理学家。《全唐文》记载了李忱大中十三年(859年)时任庐州刺史的卢潘撰写的《庐江四辨》,文前先有《全唐文》编者对作者卢潘的简介:“潘,唐文宗朝官户部员外郎。大中时出为新安知府,徙庐州古城太守。”(《全唐文》卷七九二)新安县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庐州即今安徽省首府合肥市。《庐江四辨》一文,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古代历史地理学作品,其中《合肥辨》考证了安徽首府合肥一词的来历。现录如下:
《庐江四辨·合肥辨》
卢 潘
“《汉书》:英布杀开章,葬之肥陵。肥陵肥水之上也,在寿春。应云:夏水出父城东南,至此与肥合。故曰合肥市。今按肥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许,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经合肥县南,又东南入巢湖;其一西北流,一百里出寿春西投(去声)于淮。二水皆曰肥。余按《尔雅》,归异出同曰肥。言所出同而所归异也。是山也,高不过百寻,所出唯一水,分流而已,其源实同,而所流实异也,故皆曰肥。今二州图记皆不见夏水与父城,恶睹所谓夏与肥合者乎。合于一源,分而为肥,合亦同也,故曰合肥。而云夏与肥合者,亦应氏之失也。”《庐江四辨》全文末尾,有“大中十三年十月十五日,朝议郎使持节庐州诸军守庐州刺史柱国赐紫金鱼袋卢潘立”。
2、奏置南宁市
卢潘又是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创始人,是他向李漼上奏章,请置南宁州的。据《唐会要》记载:“南宁州,咸通六年三月四日,黔中郡经略使卢潘奏,于清溪镇置。”这段记载告诉人们,今天的南宁市诞生于唐懿宗咸通六年(865年)三月四日,由当时任黔中经略使的卢潘提出设置,换句话说,南宁市建城历史已经有一千一百四十余年了。南宁市人民应该感谢卢潘,并且永远纪念卢潘。也有说武德元年(618年)置南宁州,或唐以前即有南宁州。
卢潘在地方为官多有建树,后来被提拔为朝廷的殿中侍御史之高官,《全唐文》有《李蔚除侍御史卢潘除殿中侍御史等制》,其中卢潘的官职五六个:"剑南西川节度判官、朝议郎、检校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上柱国、赐鱼袋卢潘“。并赞扬卢潘”儒雅流闻,今拔”。
薨于灵武
卢潘一生走遍祖国南北大地,“历数镇”,根据史书记载,卢潘先后在朝中和全国各地为唐朝效力。在朝廷,他担任过各种职务的高官,有侍御史、殿中御史、右巡使、户部员外郎、礼部员外郎,封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在外地,他担任过各镇的刺史、知府节度使、经略使,主要有:剑南西川节度使、新安太守、庐州古城刺史、黔中经略使,也就是说,卢潘一生由陕西省京城到河南省、江南、岭南、西南,而晚年,咸通十年(869年),又到灵州出任灵武节度使,最后“薨于灵武”。一位政绩突出、才华横溢的大唐名臣卢潘,最后殉职于灵州的灵武节度使职位之上,值得灵州后人永远纪念。(20120706.B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