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钵钵鸡

钵钵鸡

钵钵鸡是来源于四川乐山的地方特色小吃,属于川菜系,从清代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钵钵”指的是陶制的盆、罐。为方便沿街挑担售卖,人们将食材煮熟后穿签,泡在麻辣汤料中。最初只有鸡肉,后经过演变发展至今,增添了更多的荤素菜品。

1990年,钵钵鸡获成都市小吃优质奖,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质名小吃。

历史沿革

青神县汉阳镇,过去叫“汉阳坝”,曾经属于乐山市。流动量大、鸡肉有名、人也相对富裕。三个条件结合,于是在百年前,汉阳本地诞生了一种类似于红油鸡块的小吃,一些小贩们将土鸡肉斩块,放入钵钵中里拌上红油,然后沿街按块售卖,每吃掉一块鸡肉店主就用一枚小铜钱计数,最后再结账。因为要在红油中加入花椒面,所以这道菜诞生之初的名字,叫“椒麻鸡”。

之后,为解决顾客对鸡肉大小分食问题,店家想到了一个办法:先将鸡肉分解成大块,然后用棒棒将鸡肉周身敲打一遍,最后再用菜刀去剁块,这样就能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再后来,就有一些店家以装鸡的“钵钵”将这种小吃命名为“钵钵鸡”;另外有一些店家则以敲击鸡肉的“棒棒”将这种小吃命名为“棒棒鸡”。

随着成都市乐山市的公路修成,包括连年战乱,汉阳水码头没落,不少厨师就从汉阳出发,带着手艺来到乐山、来到成都、来到雅安市、甚至来到重庆,这道菜于上世纪初叶在川渝大地生根发芽。

钵钵鸡的雏形,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乐山冷串串,最早也仅仅是路边小摊售卖的红油鸡块,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火锅串串的遍地开花之后,钵钵鸡的食材选择,开始从单纯的鸡肉和鸡杂,转向了五花八门。与此同时,因为乐山也是麻辣烫的发源地,所以钵钵鸡的售卖方式,也转向了用竹签将所有食材串起,自助挑选的方式。

随着顾客口味的改变,以及需求量越来越大,钵钵鸡的鸡肉,开始从大草鸡,转向了小公鸡:鸡肉不再是重点,钵钵中的那锅红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钵钵鸡发展至今,除了可以吃到皮脆肉嫩的鸡肉以外,还融入更多的饮食元素,荤素菜品皆可,麻辣清淡皆有。

原料

钵钵鸡是民间的菜肴,人见人爱。烹制简单,关键是选原材料。鸡要选“跑跑鸡”。乐山市本地的土鸡种,敞放于乡下山腰,稻田偷谷、林下啄虫,一身跑跑肉,嫩香无比,就是骨头渣渣都是极耐咀嚼的。

制作工艺

对钵钵鸡来说,最重要的特征是“钵钵”。“钵钵”,四川话里瓦罐的意思,指的就是那些装着红油的瓦罐:每家每户自己调制的红油调料,倒入用鸡骨熬制的汤底,最后再浇上用油泡过的芝麻,一锅红油钵钵就完成了。将肉煮熟,不能煮烂,八分火候就行。尔后晾干,切成片,用竹签分门别类串成串。有了这个钵钵,食材反而不重要了,五花八门,什么都可以放进去。

关于钵钵鸡的香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调料——藤椒油的运用。摘来鲜果,盛于陶钵,将热菜油浸淋,辅以鲜芋荷叶、芭蕉叶遮蔽香气。这个程序叫“闭藤椒油”,注意是“闭”,而不是“熬”,虽然“闭”太白太实在,也许实在的往往是不可替代的。藤椒油,“麻辣不见椒(麻:花椒;辣:辣椒)。”

菜品特色

一道“钵钵鸡”听名字就觉着很新奇,“钵钵”其实就是瓦罐,运用了叠音词方式起出的菜名别致而有亲切感。红黄相间的瓷质龙纹仿古罐中,密密插满了竹签,吃起来方便而趣致,浸在清可见底红汤中的鸡块、藕片、黑木耳被细细地穿在了竹签上,蘸上店家精心调配的酱料,吃起来果然是别有一番风味,颤巍巍竹签尖缀着的鸡块在吸饱了汤汁之后,红亮的汤汁顺着鸡块缓缓滑落,芝麻的醇香混合着鸡肉的辣味在舌间泛滥,雪嫩的藕片、滑而厚实的木耳,荤素搭配让人忍不住一串接着一串。

特点

获得荣誉

1990年,钵钵鸡获成都市小吃优质奖,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质名小吃。

2022年2月,钵钵鸡入选国家《地标美食名录》。

相关争议

有一些店家以装鸡的“钵钵”将这种小吃命名为“钵钵鸡”;另外有一些店家则以敲击鸡肉的“棒棒”将这种小吃命名为“棒棒鸡”。棒棒鸡和钵钵鸡的区别在于,棒棒鸡带骨,以油来调味;钵钵鸡去骨,以汤来调味。

参考资料

乐山钵钵鸡.峨眉山旅游网.2024-01-01

开心猫打造美食新时尚,传统钵钵鸡也能大放异彩.凤凰网河南.2024-01-01

【ai美食】钵钵鸡.央视网.2023-11-21

吃了这么多年,终于搞清楚钵钵鸡跟棒棒鸡有什么不一样了.澎湃新闻.2024-01-01

乐山钵钵鸡.中国县城.2024-01-01

四川自贡担担面成为国家“地标美食” 入选国家《地标美食名录》.网易.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