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郭开

郭开

郭开,原名郭清亚,男,汉族,1933年生,系国家原四机部离休干部。在他的名片上印有诸多头衔:朔天运河大西线方案创始发起人、总设计师;著作家、教授、经济师;中华朔天运河筹委会副主任及秘书长;北京朔天咨询开发公司董事长。

人物简介

郭开出生于山西洪洞一个水利世家。其先祖郭守敬,是元代著名水利专家;其祖父郭临汾的治水业绩,至今传为美谈;其父郭树林、叔父郭树功,均从事水利工作。

1947年,郭开到北京参加革命,借助清华大学水利班课堂和校园图书馆,他学得了一定的水利知识,为其后半生的治水之梦奠定了最初的专业基础。在南征北战岁月,他曾随四野由滇入藏,经过了察隅县墨脱县米林县朗县、加查朔马滩、波密、昌都,又从甘孜藏族自治州返回成都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藏自治区极其丰富的水资源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纵观郭开的一生,虽然实职工作远离了祖辈企盼的治水行业,但在灵魂深处他却与“水”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文革期间,郭开被关押在地下室近两年,利用挨整机会,他读烂了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编著的《中国地理》,祖国每一条大江大河的相关知识,成为他监禁生活的一大精神寄托。正是从那个动乱年代开始,郭开决志继承先辈事业,把自己的后半生完全彻底地投身于治水工程。之后,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和重要河流,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心血和汗水。

郭开认为,中国是龙的故乡,但龙宫不在任何江河湖海,而在世界屋脊的冰山上。由此他提出了修建一条被称之为“朔天运河”的人工大运河基本构想,引雅鲁藏布江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澜沧江雅砻江金沙江2006亿立方米之水入黄河,经青海湖岱海调蓄,输水至新疆、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南水北调方案介绍

郭开方案的要义:建筑在世界屋脊上的中原地区水塔,实现全程自流。

具体做法:一期工程又叫“朔黄运河”,是从西藏雅鲁藏布江朔玛滩引水到黄河。在西藏雅鲁藏布江朔玛滩筑坝,把水位抬高至海拔3588米,引水到波密,松宗,过海拔3500米的分水岭,进入怒江。在夏里朔瓦巴筑坝堵江,提高水位至海拔3500米,回水过嘉玉桥,在马利打隧洞到澜沧江;在昌都筑坝拦水,开凿隧洞到江达县,做工程过分水岭,引水入金沙江。在金沙江筑坝拦江,使水位达海拔3469米。使水入四川白玉县境内的赠曲,溯源到打错开隧洞过分水岭到甘孜县雅砻江甘孜藏族自治州(海拔3402米)南多雅江筑坝,回水向东,过分水岭入达曲——尼曲,在入口下游筑坝,使水位达3454米,开隧洞过分水岭入大渡河上游的色曲——杜柯河。在两河口筑坝成库,回水过壤塘入麻尔柯河。引水到阿坝查理寺,过分水岭进贾曲,入黄河(海拔3399米)。引入黄河的水经拉加峡库沿共和盆地216公里拉青大渠流入青海湖边的耳海淡水湖,成为新疆、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及京津等地的水源;部分水沿黄河下流,成为黄河的新鲜血液,以解晋、陕、豫、鲁之渴。

该方案的核心内容和突出优势是:从西藏自治区调水到北方,年调水量2006亿立方米,全线自流式输水。

调水路线的整个地形特点是:多水的西南地势高,而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势逐级降低,从南向北倾斜,有利于区域间自流式调水。

这项工程把“五江一河”即雅鲁藏布江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沟通,把水引到黄河。如能建成,可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塔河县黑河市松花江等,形成全国水系网络,可以引洪济旱统一调度,进而营造不涝不旱的良性水环境,受益面达国土面积的65%,具有极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