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论
一元论(Monism)是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理论,与二元论、多元论相对立。该词由近代德国哲学家沃尔夫首创,19世纪末德国动物学、哲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开始将“一元论”作为哲学用语。一元论主要可以分为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中立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精神是世界的唯一本原,世界统一于精神;中立一元论主张物质和精神都不是世界最根本的存在,世界是某种更根本的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中性实体构成的。
古希腊时期,世界具有一个不变的本原或基质的一元论理念就已经产生了,如泰勒斯的水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等。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神学认为“上帝”是一切本体中最高的本体,上帝是能够从无中生有的创世者,不仅是万物的终极原因和目的,也是人的终极原因和目的。及至近现代,对于一元论的讨论逐渐丰富。斯宾诺莎认为实体是万物的本质和万物存在的唯一的原因,宇宙中只有一个唯一实体存在,即“神”或者“自然”。霍尔巴赫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本原,是唯一的客观存在。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绝对精神”是唯一客观独立存在的实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海克尔认为宇宙中只有唯一的实体,物质是第一性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卡尔·马克思把一元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其主张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本原。恩斯特·马赫提出了作为物理经验和心理经验基本共同组成部分的“要素”作为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确立了“要素一元论”的观点。乔纳森·肖弗优先一元论认为所有的事物最终都是存在的,它们的存在是因为宇宙整体的特定事实而存在的,有且只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宇宙。
一元论在医学、美学、历史观、价值观、伦理学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如一元论的医学观往往与机械论的立场一起出现,认为人体与机器一样是由各个零件部分组成,精神与大脑“零件”等同;一元论的历史观主张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相统一的历史观;一元论的价值观主张人类社会具有一种终极的、统一的目的和价值;一元论伦理学,认为一元论的宇宙观和伦理学是一致的,无机界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同样适用于道德领域。山东大学哲学教授何中华认为:“本体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唯一的,从体系建构的角度说,本体论只有作为一个一元论系统,在逻辑上才是完备的,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追问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时,它们实际上已经先行预设了心与物之间的二元分裂,因此,可以说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过是一种隐蔽的二元论,在逻辑上是不彻底和不完备的。”
词源
一元论(英文:Monism),源于希腊语Monos,意思为“唯一”“单独”,并且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欧语词根*men-,意为“小”“孤立”。最早由近代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在德语中使用,用以指那些在心物问题上只承认心灵或只承认物质的人。19世纪末,德国动物学、哲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开始将“一元论”作为哲学用语,把基于物种保存原则和进化论的世界观称作“一元论”,并著有《作为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纽带的一元论》一书。
定义分类
一元论是指认为世界只有一种本原的哲学学说,与二元论和多元论相对立,主要包括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中立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物质 monism)主张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各种表现形式,精神是对物质的反映。古代唯物主义将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比如水、气、火等,作为世界的本原;原子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由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原子的组合和运动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机械论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及其运动以及物质局部的相互作用是其他事物或属性得以存在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则把物质理解为脱离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认为凡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和社会现象都是物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随着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发展,传统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受到冲击,当代唯物主义者倾向于采用物理主义来代替唯物主义。1950年代后期普雷斯等人提出了心脑同一论,是一种还原式物理主义,认为心灵依附甚至等同于相应的大脑或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活动,这种观念在本体论上是唯物主义的延续。1970年代初戴维森提出了非还原式物理主义的异态一元论,认为心理世界具有的特异性决定心理事件或性质无法被还原到物理性质,但是心理属性仍然以某种方式依附于相应的物理属性,物质属性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心理属性,这种观念在心物之间的附随关系上仍然保留了唯物主义的基本主张。
唯心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Mental monism)主张精神是世界的唯一本原,世界统一于精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形式,物质及其属性不过是表象。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感觉和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个人意识的产物或表现,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是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关于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客观精神”先于物质独立存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理念或绝对观念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真正的实在是某种抽象的非物质属性或结构,其存在不依赖时空,可以是永恒不变的形式或共相(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或者是主导者世界动态演化的模式或绝对理性(比如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关于自然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的观点)。现代西方哲学放弃了从时间和逻辑上论证精神的第一性,人本主义哲学从意义和价值上谈论精神第一性,科学主义则从语言和实在的关系谈论精神第一性。人本主义认为物质虽然产生在前,但只有人的精神才赋予客观世界以意义,主张精神在世界意义上的在先性,以弗里德里希·尼采、萨特、海德格尔为代表。科学主义认为语言是最基本的,是决定人眼中的世界和人的实践活动的第一性的存在,从思维逻辑的角度强调语言的先在性,以分析哲学为代表。
中立一元论
中立一元论(Neutral monism)既反对主张世界是由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所组成的一元论,也反对把世界分为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两部分的二元论,主张物质和精神都不是世界最根本的存在,它们是某种更根本的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中性实体以不同的关系构成的,心和物并非两种根本不同的实体,只是“中性实体”的组合关系有所不同。培里将中性实体表述为“原始项目”,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将中性实体表述为“中立的原子”。
历史沿革
古希腊的一元论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种永远不变的存在,它作为事物的普遍本质使世界统一起来。泰勒斯认为水的流动性最能体现在变动中保持自身的灵活性,即水无定形,故能以无限多的形状存在,所以他提出“水”作为万物的本原,认为一切东西作为有生命的东西都是由水产生、由水构成或形成于水,泰勒斯的“水”泛指无定形、可流动、可变形的东西。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都由气构成,气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也是万物存在的条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只不过是具有不同形式或不同组合的同一种质料,气作为这种同一种质料可以承担无限多的形式,并构成无穷多的事物。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世界的根本原质,“存在”不能够变成“非存在”,而且不能从“非存在”中产生,所以存在是无始无终的永恒的存在,是没有开端终结、没有过去未来的现在体,并且作为单一连续不可分的整体而存在。他认为“存在”是“一”,是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因为它是处处都同一的东西,没有可以使它分割的东西。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是万物的本原,认为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生成或归复),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
中世纪的一元论
到了中世纪,对“神”的研究占据了全部哲学的中心地位,“神”是哲学的唯一本体,“雅威”是一切本体中最高的本体。中世纪哲学认为“上帝”不仅是逻辑上,而且在时间上先于万事万物。上帝是能够从无中生有的创世者,不仅是万物的终极原因和目的,也是人的终极原因和目的。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创世者,将万有从无中创造出来,是一切存在物的动力因,万物都依赖于上帝而存在并且万物的存在都来自于上帝的创造力量。他将上帝视为一切可流变之物的不变始基,上帝是永恒的,被造物是时间性的,上帝借助与他一样永恒的、既无起始又无所终的言说来创造万物。托马斯·阿奎纳认为雅威是宇宙万物的最终目的和永恒法则,他通过五个证明从可感知的现象世界出发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从有限的、不完善的存在物出发,然后上升到无限的、完善的存在物(上帝)。第一个证明由运动的事实推出“不动”的推动者;第二个证明依据因果原则,从结果推出“第一因”;第三个证明由许多偶然性的事物推出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第四个证明依据优越等级原则,由不完美的经验事物推出“最完美的存在者”;第五个证明依据自然界的和谐性推出一个有目的的宇宙“设计者”。
近现代的一元论
近现代关于世界的本质和本原只有一个的一元论学说,包括巴鲁赫·斯宾诺莎的实体一元论、霍尔巴赫的自然物质一元论、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发展论、恩斯特·海克尔的一元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恩斯特·马赫的要素一元论、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的中立一元论和乔纳森·肖弗的优先一元论。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主张实体一元论,认为实体是万物的本质和万物存在的唯一的原因。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不依赖他物而独立存在,具有自因性、无限性、永恒性和唯一性,宇宙中只有一个唯一实体存在,即“神”或者“自然”。他认为实体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每一个属性都显示实体永恒和无限的本质,但是能被人们认识的属性只有两个,即思维和广延。实体的思维属性派生出各种特殊的观念和意志,表现为各种具体的精神活动;实体的广延属性派生出各种具体事物,即各种特殊形态的物体。
霍尔巴赫
霍尔巴赫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本原,是唯一的客观存在,是包罗万象的一切存在物的总汇,一切都属于自然,人是自然的、生物的存在物,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物质的各种不同组合以及各种不同的运动集合而成的大全体。霍尔巴赫抛弃了物质结构,从物质一般的客观存在和对人的关系方面来理解物质,认为凡是能刺激人们感感觉的都是物质。他认为不同元素的物必然由于它们的配合与性质,它们的存在与活动方式而形成不同的物。构成事物的最根本的元素是土、火、气、水四种,这四种元素是性质、配合和比例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事物。
黑格尔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第一性的,是唯一客观独立存在的实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绝对精神”这个实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能动的“活的实体”,绝对精神能够凭借自己内在的冲动而“外化”出自然界,把自己展示在外部自然的丰富多彩的客观形式中。他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绝对精神产生和创造的,绝对精神从自身中分裂为二,树立对立面,一方面,作为主体的绝对精神由于自己的主动性而把自己“异化”为对象、客体、存在,并与之对立;另一方面又由于自己的主动性,克服与对象、客体、存在之间的对立,产生人的意识,回过来又认识对象、客体、存在,克服“异化”而回到主体自身,成为主体所有。
海克尔
19世纪,德国哲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明确将“一元论”作为哲学用语,他认为宇宙中只有唯一的实体,“实体”可以理解为物质,物质的各种不同形式都只是在一个不断的连续状态下充满了无限空间的简单原始的实体的一些特殊的凝结物而已,物质是第一性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精神或“力”或“能”都只是实体或物质不可分割的属性。他认为宇宙中只有唯一的实体,雅威和自然是一码事,实体到处存在,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没有一处有完全的静止和凝滞。他认为包罗万象、至高无上的并非上帝,而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即实体定律,实体定律包括能量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即活动于无限宇宙空间并引起一切现象的力的总和是不变的,物质守恒定律指的是充斥无限宇宙空间的物质总和是不变的,实体定律对整个自然界都是普遍适用的,具有决定性意义,它从正面证实了宇宙的统一性,厘清人们所能认识到的因果关系。
马克思
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上,以解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为指归的一元论哲学。他主张的实践本体论不再单纯按照本质主义思路去处理哲学问题,而是立足于实践这一终极的原初基础。作为本体论的初始范畴,实践为所有派生规定的出现给出了逻辑理由,作为人的此在性的范畴,实践为一切存在者的“现象”准备了“实存”意义上的内在依据,从逻辑上说,实践是一个比心物更为原始的范畴。马克思通过对实践及其诸多实践形态的分析,揭开了事物和人本身的面纱,实现了对存在的理解问题,得出存在与实践是共属一体的关系。卡尔·马克思对物质的理解是将人与物质联系起来考察的,他认为人的现实的物质世界的“实在”与人是不可分离的,它是对人而言是一种对象性存在,这种存在是包括人自身在内的全部自然史的结果。他认为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
马赫
马赫提出了以“要素”作为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确立了一种“要素一元论”的观点。他认为,“要素”是物理经验和心理经验基本共同的组成部分,是构成一切感觉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构成一切物体的最基本成分。构成世界的要素包括物体的要素、身体的要素和心理的要素,这三种要素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他提出以“要素”作为统一不同世界领域的中性成分,认为在人的意识的感官范围里,每种对象既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要素一元论其实就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元论,也是从感性意识出发去认识世界的一元论。
罗素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提出了中立一元论,认为构成世界的材料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心理的,而是一种“中立的材料”。他认为物质和精神都不是世界的本原,它们只是把各种事素集合成束的便利方式,事素是一种比物质、精神更原始的东西,是构成心、身、物的材料,事素在性质上是中立的、中性的,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他认为,“事素”是人们不借助推论能够直接知觉到的材料,是被给予人们的直觉经验,它既可以借一个记忆连锁和一些别的东西归为一类成为心理世界的一部分,也可以和它的因果上的前项归为一类成为物理世界的一部分。
乔纳森·肖弗
乔纳森·肖弗提出了优先一元论,“优先”指的是从本体论层级关系来看,宇宙整体及其部分都存在,并且整体优先于部分;“一元”指宇宙作为唯一的基本具体对象,为其他所有的具体对象奠基。优先一元论认为所有的事物最终都是存在的,它们的存在是因为宇宙整体的特定事实而存在的,有且只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宇宙。优先一元论认为所有基本的具体对象没有重叠地覆盖了整个宇宙,具体可以理解为无重叠、无裂缝。无裂缝即宇宙被基本具体对象完整地覆盖,无重叠即基本具体对象之间不能有重合部分。
关联概念
二元论
二元论是主张世界有两个本原的哲学理论,与一元论、多元论相对,德国哲学家沃尔弗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使用二元论,用以指精神与物质二者的形而上学的对立。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物质和精神具有同等的意义,它们不分先后,不分主从,互不相关,平行发展着。二元论按其对世界的本原或本质说明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超越二元论和内在二元论,超越二元论主张世界的两个本原各自独立存在且性质截然不同,内在二元论把世界本体的性质分为两类,柏拉图理念论中的理念与现象的关系为超越二元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和质料关系则是内在的二元论。传统二元论在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感受性质的发现,二元论出现了新的形式,其典型代表就是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他主张除了物理学所肯定的属性之外,意识经验也是基本属性,它不具有可还原性或功能属性,同时他也承认意识经验必须依赖物理实在。可见,新二元论并没有像传统二元论那像倒向唯心主义,而是更倾向于唯物主义。
多元论
多元论是主张世界是本原有多个的哲学理论,与一元论和二元论相对。多元论包括唯物主义的多元论和唯心主义的多元论。唯物主义多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实体,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认为火、气、水、土四根是万物之本原,四根作为物质结构的基本元素,在质上是不可变的、永恒存在的;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认为种子具有无限多元性,自宇宙初开时就永恒存在,并包含着分化为无限多种事物的可能性,即由无限生无限。唯心主义多元论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众多精神实体。美国W.詹姆斯提出了多元的宇宙观,认为宇宙不是统一的,而是松散的经验构造物。
相关研究
目前,对一元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唯物主义一元论、中立一元论、要素一元论等理论的思想内容研究上。关于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研究,朱菁《从唯物主义到物理主义》(《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3期)对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概念、内容以及当代发展进行了详细研究。关于中立一元论,张家龙《论金岳霖对罗素中立一元论的批判》中对中立一元论的思想进行了论述。关于要素一元论,江怡《重新认识马赫的“要素一元论”》(《文史哲》2006年第2期)对要素一元论的思想内容以及影响进行了研究。此外,朱兰芝《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一元论哲学》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的思想内容进行了详细研究。
研究一元论的著作有黄书进所著的《物质本质一元论》,这本著作对西方哲学史本体论的历史演进、物质本质一元论的新形态、创立逻辑过程、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进行了详细论述。
影响
一元论的医学观
以物质为本原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核心,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中,患者的本质是身体而不是心灵,修好了身体的部分,心理的部分才有可能治愈。生物医学模式中蕴含的一元论往往与机械论的立场一起出现,认为人体与机器一样是由各个零件部分组成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如果身体出现问题就意味着机器运转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但是一元论的生物医学模式角度单一,在这一模式中精神变成了与大脑等同的东西,在定义和描述疾病时,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的体验、观感等社会性、心灵性和文化性的因素被排除在考察之外。
一元论的美学观
美学思想源于哲学思想,哲学领域的一元论观点在美学领域也有所体现。海德格尔在本体论上用存在一元论消解了传统美学的主客二元论,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在美学中的应用,认为美是真理得以显现的一种方式,艺术品的本质特征在于对存在的揭示。此外,汪济生教授在唯物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三部类、三层次美感体系,他认为美离开了人的感觉主体就无法存在,没有一种具体的美可以离开感觉主体而存在的,因而美是美感或者快感。机体部、感官部和中枢部三部分美感的产生都有其生理物质基础,美感、快感属于动物体的感性活动,而感性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这个物质基础包括主体内外感觉器官和内外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过程。
一元论的历史观
一元论历史观指的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内含了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观,它是一种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相统一的一元论的历史观,这种一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比如宗教、哲学、道德等。卡尔·马克思认为历史本身就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史和人类史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并且统一于物质生产实践,而以往的历史观由于忽视了物质生产实践,从而造成了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一种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的二元化历史观。马克思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着眼于人的现实的、真实的自然即“人化自然”以及非人化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并且把社会理解为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一元论的价值观
自古希腊哲学始,西方哲学一直存在着对一元、同化、确定、和谐世界进而知识、信念的追求,这种思想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具有共同的最后根据和共同基础,追求统一性,排斥多元、差异、不确定和不和谐。这种世界统一性的理论在价值观上认为,人类世界具有某种先验的、终极的、统一的目的和价值,可以构建完整的价值体系,个人或个体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它在人类世界中特定的位置,取决于它的目的与人类世界整体目的的关系。人类理性可以认识并在思维中构建这个统一、终极的价值体系,并且引导个人与人类世界的进程保持一致,成为自由而完整的个体。
一元论的伦理学
恩斯特·海克尔在《宇宙之谜》一书中提出了一元论伦理学学说,他认为一元论的宇宙观和伦理学是一致的,无机化合物界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同样适用于道德领域,主张用一元论的伦理学代理伊曼努尔·康德的二元论伦理学,并提出了一条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等值的道德原则。海克尔把他的伦理学研究规定为“关于伦理基本规律的一元论研究”,着重研究自爱与博爱、利他与利己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实际生活向人们提出的、符合理性的世界观的伦理要求才能够合理地得以实现,人类的责任心并不是依据虚妄的绝对命令,而是立足于所有群居高级动物所共有的社会本能的现实基础上的。他认为道德的最高目标就是建立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自爱与博爱之间的健全的和谐,在恩斯特·海克尔看来,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具有双重责任,一是对自己的责任,即自爱的戒律和利己主义,二是对所属社会的责任,即博爱的戒律和利他主义,这是条对等的天然戒律,自然而必然的社会法则。
评价
法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认为:“这种作为一元论的本体论,其暴力不仅在于对存在者的总体化,更在于把他者还原为同一的同一化:因为它是一元的,并且只承认有唯一的开端、本原、原则,所以它在开端处、本原处,就已先行抹消了他者,就已没有给他者的可能性留下空间。这种对于他者的同一化,与总体化一道共同构成了西方传统存在论的暴力本质。”
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一个前后一贯、通过思考而设计出来的一元论的宇宙遇到一切似是而非之论和困惑不解之处,有如自体中毒——具体的说,实在沦落为现象的秘奥,真理沦落为错误的秘奥,完美沦落为不完美的秘奥。”
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沈清松认为:“一元论者,无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其主要的理论工作,就是在思想上把这两个概念相互化约。就唯物论言,就是把心灵化约为身体,唯心论则是把身体化约为心灵。这样一来,就把两个概念及其所代表的实在,以平面的观点来看待,也因此没办法看到它们之间动态的、发展的关系。”
山东大学哲学教授何中华认为:“本体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唯一的,从体系建构的角度说,本体论只有作为一个一元论系统,在逻辑上才是完备的,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追问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时,它们实际上已经先行预设了心与物之间的二元分裂,因此,可以说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过是一种隐蔽的二元论,在逻辑上是不彻底和不完备的。”
参考资料
Entries linking to monism.etymonline.2024-05-25
Monism.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