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海南凤尾蕨

海南凤尾蕨

海南井栏边草(学名:Pteris cadieri var. hainanensis)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下的一个变种。

形态特征

本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能育叶变异较大,从一回羽状至二回羽状,羽片边缘圆波状或在中部或下部多少具单独的或连续的圆裂片或长圆形裂片,或为深羽裂。

分布范围

海南省凤尾蕨主要分布于广东(翁源县高要区)、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津、瑶山)。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50-701米的林下。

生长习性

海南凤尾蕨耐半阴,忌强阳光直射;忌干旱,喜温暖和空气湿度大的环境。

栽培

播种繁殖

播种在叶背条线形孢子囊尚未成熟时,用塑料袋将其整个叶片套好,待到叶片孢子成熟散落后剪下套袋叶片,收集孢子以备播种。播种可播在小苔上,困其保温性能好,置于半阴处,可加速孢子发芽。

当小苗高1~2厘米时,收其切块分裁于小盆内,亦可播于腐叶土上,先把腐叶土过筛后置于锅内蒸炒消毒,再装入盛有少量碎砖粒或木炭屑作排水层的浅盆中,把盆放入池中浸水,待干燥的腐叶土湿润后,将盆端出,把孢子均匀撒播于土表,因孢子颗粒细小不要覆土,盆口用玻璃或塑料薄膜盖严实,把浅盆放在避光阴湿地,保持20~23℃的温度,经常揭开覆盖物喷雾保湿,约经30天后,孢子即可萌发长出叶状原始体,待其布满盆面后,将其切割成小块带土移栽于小盆中。孢子播种繁殖。生长期水、肥要充足。

移栽

5月份结合对老植株换盆时进行,将株丛带根切分为数株,每株带叶3~5片,分别上盆栽植,成为2株或2株以上新的植株。

换盆

井栏边草常年翠绿,宜用紫砂晦盆或釉晦盆,色泽用深紫、浅红、淡黄为佳,盆形以较浅的圆盆、六角盆为多。盆土要求肥沃疏松、排水通气性好而富吉腐殖质,笔者常用腐叶土、泥炭土或田园土、糠灰或细河砂等量配制成培养土。上盆和换盆通常结合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时进行。一般每隔2—3年换一次盆。

养护

养护管理凤尾蕨喜湿润、凉爽的环境,耐阴性强,室外栽培应遮阳50%~60%或置于树荫下为佳。生长期应勤浇水并多往叶面喷水,宜经常保持土壤和植株湿润,切忌盆土长时间过湿或盆内积水。每月浇施1~2次稀薄液肥。冬季在5℃以上方可安全越冬。

主要价值

海南凤尾蕨株形美观,羽片变异大,适于盆栽或于阴棚内丛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