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岳兵

刘岳兵

刘岳兵,1968年生于湖南省,198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院。后留学日本立教大学、东京大学,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

人物经历

1989年7月,南开大学哲学院本科毕业。 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1年8月,任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讲师。  2003年12月,任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2004年9月,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教授。 2010年12月,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教授。

研究领域

刘岳兵的研究领域涵盖日本思想史和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

承担课题

已经完成的课题:

1、2003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国际合作研究课题“明治儒学之研究”。

2、2003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明治儒学与日本现代化”。

3、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日本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杨栋梁教授主持)子课题“日本近现代思想史”。

4、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日本近代思想与儒学”。

目前研究课题:

1、2006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行动选择研究”(首席专家杨栋梁教授)子课题“走向中日甲午战争之路——明治前期日本的对华认识及行动选择”。

2、参与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日本及朝、韩历史学发展比较研究”(乔治忠教授主持)。

3、2010年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战后日本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其局限”。

人物成就

1、《日本近代儒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

2、《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北京:读书·生活·新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4月)

3、《日本近现代思想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3月)

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2005年4月)

1、《当代中国扫盲考察》(浅井加叶子著,与王国勋合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4月)

2、《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佐藤慎一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初版,2008年4月第二版)

3、《日本的思想》(丸山真男著,与区建英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5月)

4、《中国善书研究(增补版)》(上下卷,酒井忠夫著,与孙雪梅、何英莺合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1、《试论企业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特殊性》,《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2期。

2、《诗魔的禅悟——片论洛夫诗路历程中超现实主义与禅学的汇通》,《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1992年第6期。

3、《方东美论儒道墨“三位一体”的道德精神》,《道德与文明》1993年第2期。

4、《王船山与中华民族精神》,《天津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5、《梁漱溟思想胚胎之发育及其影响》,《人文杂志》1993年第5期。

6、《王船山历史观的文化剖析》,《船山学论》,船山学刊社出版,1993年12月。

7、《蔡仪》,方克立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人物志》,华夏出版社,1994年8月。

8、《王朝闻》,方克立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人物志》,华夏出版社,1994年8月。

9、《王船山与中国人文主义传统》,《船山学刊》,1995年第1期。

10、《方东美的美学致思与情感世界》,《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1-2期。

11、《方东美的哲学意境》,《南开学报》1997年第1期。

12、《春秋齐物论,哲匠亦诗翁——方东美的心灵世界及思想特征》(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哲学与文化》,1998年第10月、11月号连载。收入刘岳兵著《真情与真理之间——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文化史论略》,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11月。

13、《论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与儒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4、《军国主义的鹰犬》,《读书》2000年8月号。

15、《近代日本的孔子观》,(台湾)《孔孟月刊》第39卷第3期,2000年11月。收入张立文主编《东亚文化研究》第一辑,东方出版社,2001年12月。此文被翻译成日语发表:《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孔子像》(森秀树译),(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第15号,2010年3月。

16、《中江兆民的儒学修养及其早期思想特征》,(台湾)《孔孟月刊》第39卷第10期,2001年6月。

17、《中江兆民の思想における儒学と自由主义との系について》,井田进也编《兆民をひらく——明治近代のを求めて——》(中江兆民没後100年记念论集),光芒社,2001年12月。

18、《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19、《论狩野直喜的孔孟观》,(台湾)《孔孟月刊》第40卷第9期,2002年5月。

20、《从儒家思想看中江兆民自由主义的“东洋性格”》,《哲学研究》2002年第12期。

21、《从战后小岛马的思想看日本的现代新儒学》,《日本学论坛》2003年第1期。

22、《论日本近代的“孔子教”——以服部宇之吉为例》,《学术月刊》2003年第5期。

23、《现代中国艺术文化形成的三种潮流》,《学术研究》2003年第4期。

24、《福泽谕吉的“自由”论》,(台湾)《历史月刊》2003年5月号。此文被翻译成日语发表:《福谕吉の「自由」観》(井田进也译),庆応义塾福沢研究センター《近代日本研究》第26,2010年2月。

25、《梁漱溟研究在日本》,《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26、《服部宇之吉对孔子之教的现代阐释》,《日本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

27、《“京都支那学”的开创者狩野直喜》,《读书》2003年7月号。 经修订以《论“京都支那学”的开创者——狩野直喜的思想与性格》为题收入韩东育执行主编《本体的解构与重建——对日本思想史的新诠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

28、《从小岛祐马的思想基础看京都Sinology的特点》,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七集,中华书局,2003年9月。

29、《中国现代新儒学与日本——以梁漱溟的著作在日本的影响为例》,王勇 等著《中日“书籍之路”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0月。

30、《梁漱溟与现代中日儒学知识共同体》,《东岳论丛》2004年第5期。

31 、《明治以来中日儒学交流的轨迹》,北京日本学中心编《日本学研究》第14期,学苑出版社,2004年10月。

32 、《湘学妄议》,方克立主编《湘学》第3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33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在日本》,《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22日。

34 、《“明治儒学”如何可能:以研究现状及问题为中心》,收入《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及《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

35 、《福泽谕吉的天皇观及其影响》,《读书》2005年6月号。

36 、《夏目漱石晚年汉诗中的求“道”意识》,《日本研究》2006年第3期。

37 、《“明治儒学”如何可能:中村敬宇的儒学思想》,王中江主编《中国儒学》第2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11月;收入《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

38 、《冯友兰研究在日本》,王青主编《儒教与近代的东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收入《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

39 、《金岳霖哲学思想的情感底蕴》,收入《中日近现代思想与儒学》。

40 、《甲午战争的日本近代思想史意义》,《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1期。

41 、《学术・思想史の视点より见た近代中日関系史における几つかの问题点》,(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人文科学》第13号,2008年3月。

42 、《〈论语兵话〉及其他》,《读书》2008年9月号。

43 、《日本における立宪政体の受容と中国――加藤弘之の『隣草』をめぐって》,(日本)岛根县立大学『北东亚洲研究』第17号,2009年3月。

44 、《近代日本的“超国家主义”》, 《读书》,2009年6月号。

45 、《关于日本近现代思想史》,《读书》,2009年10月号。

46 、《从实学与洋学的发展看日本近代思想的萌芽》,《现代化研究》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47 、《西田哲学中矛盾的现代性:与时局的对抗和屈服》,《世界哲学》2010年第1期。

48 、《〈邻草〉对近代中国立宪思想发展的借鉴意义》,《东疆学刊》2010年第1期。

49 、《十八世纪日本的变革思想和批判精神》,《日本研究》2010年第1期。

50 、《杨昌济的思想与日本(上)》,《船山学刊》2010年第2期。

51 、《杨昌济的思想与日本(下)——以《达化斋日记》为中心》,《船山学刊》2010年第3期。 50 、 51 、合编,以《近代湘学与日本——以杨昌济为例》为题收入方克立、陈代湘主编《湘学》第5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52 、《〈玩苏梦物语〉里的战争责任问题》,《读书》2010年7月号。

53 、《日本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感言》,《读书》2010年11月号。

54 、《“皇国史观”与宋代儒学的思想纠葛——以〈神皇正统记〉为中心》,《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6期。

55 、《近代日本中国认识的原型及其变化机制》,《历史研究》2010年第6期。

56 、《中国日本思想史研究30年》,《日本学刊》2011年第3期。

1 、《中国人理性认识自我的新篇章——读〈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3期。

2 、《中日文化交流使者の新しい贡献:千宗室著『「茶経」と日本茶道の史的意义を』》(吕梦宇译),(日本)《淡交》,1994年5月。中文稿《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新贡献——读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日本学刊》1995年第6期。

3 、《忧患之心·寂寞之道——王家骅和他的日本儒学研究三部曲》,《南开周报》1995年11月22日。

4 、《日本儒学及其对日本文化与现代化的影响》(与孙惠芹联名),《日本研究》1995年第4期。

5 、《同情及其界限——重读王家骅的〈儒家思想与日本文化〉》,徐静波、胡令远主编《东亚文明的共振与环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12月。

6 、《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典范——读〈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唯实》1998年第8-9期。

7 、《儒家思想与“世界哲学”——读〈寻求德性与理性的统一〉》,《中华读书报》1999年5月5日。

8 、《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视界融合——读佐藤慎一的〈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中华读书报》2000年2月2日。

9 、《中江兆民的中国观及其他——由〈中江兆民:鬼子兵的思想家〉一文想到的》,《中华读书报》2003年2月19日。又应《北京日报》之邀,略作修改以《正确评价中江兆民的学说》为题,刊于《北京日报》2003年3月10日《理论周刊·读书》。

10 、《日本的“中国通”——悼浅井加叶子》,《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30日。

11 、《想起了〈春在堂全书〉中的〈东海投桃集〉》,《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4日。

12 、《明治儒学的历史形态和理论特征》,《中华读书报》2005年6月29日。

13 、《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21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

14 、《正视日本学人与国策的“瓜葛”——读〈像日本人那样做学问〉有感》,《中华读书报》2006年4月26日。

15 、《值得注意的一种“靖国史观”》,《南方周末》2007年8月23日。

16 、《专栏“反思日本学界在二战时期的现代性讨论”主持人手记》,《世界哲学》2010年第1期。

1 、《五十年来日本的中国哲学思想研究》(三浦国雄著),《哲学动态》2000年第1 期。

2 、《〈歧路灯〉札记》(铃木阳一著),《小说的读法》(铃木阳一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2月。

3 、《林希逸“三子斋口义”与日本朱子学》(池田知久著),《中日“书籍之路”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4 、《王廷相思想中的规范与人性——以人性论·修养论为中心》(马渊昌也著),王中江主编《新哲学》第二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

5 、《明代的知识分子论:以林希元为例》(小岛毅著),同上。

6 、《汉代知识的性格与知识分子》(斋木哲郎著),同上。

7 、《严复思想中“科学”的位置》(高柳信夫著),苑淑娅编《中国观念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8 、《德川儒教及其在明治时代的重构》(黑住真著),收入《明治儒学与近代日本

9 、《三岛中州的儒学》(松川健二著),同上。

10 、《明治儒学的存在形态及其意义》(山室信一著),同上。

11 、《嵇康的“超越”和“神秘”——以养生论·音乐论论争为中心》(森秀树著、与陈继东合译),王中江主编《新哲学》第四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

12 、《性三品说的形成与发展》(池田知久著),王中江主编《新哲学》第六辑,大象出版社,2006年。

13 、《朱熹的思索、其面貌与可能性》(木下矢著),王中江主编《新哲学》第七辑,大象出版社,2007年9月

14 、《铃木成高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超越》(植村和秀著),《世界哲学》2010年第1期。

15 、《竹内好历史观的转变——大东亚·鲁迅·亚洲》(平石直昭著),《世界哲学》2010年第1期。

16 、《日本“文学”及“艺术”概念的形成》(铃木贞美著),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26辑,商务印书馆,2010年5月。

参考资料

刘岳兵.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2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