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镇江市博物馆

镇江市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位于中国江苏省润州区伯先路85号,地方历史综合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英国于1865年在云台山上建成领事馆。1889年,因英国巡捕殴打中国小贩,镇江市人民一举焚毁了英国领事馆。次年,清政府赔偿白银4万两,原样重建领事馆。1933年10月,镇江英国领事馆回到中国人民手中。1958年,镇江博物馆成立,并于四年后将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作为镇江博物馆馆址。镇江博物馆全馆占地面积20000余平方米,馆舍面积10600平方米,展厅面积5000平方米。全馆开放区域为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古代精品文物陈列厅、近代史文物陈列厅三个主要部分。古代精品文物陈列厅于2005年建成并对外开放,设有《吴文化青铜器展》《历代陶瓷器精品展》《古代金银器精品展》《古代工艺精品展》《佛教文物精品展》五大基本陈列。近代史文物陈列厅于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设有《奔流——镇江近代历史》基本陈列。

镇江博物馆馆藏丰富,有各类藏品近三万件(套),以西周及春秋时期吴国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代金银器、明清书画为馆藏特色。1982年,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经过新展厅建设和老馆区整治后的镇江博物馆,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ISO9001,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被誉为“诗化了的艺术殿堂”。

简介

镇江博物馆是一座地方历史综合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馆址为原英国领事馆旧址,占地11700平方米,五幢东印度风格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1995年建成了1780平方米文物库房,馆舍面积达到5456平方米;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座艺术殿堂中,珍藏着3万余件从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物和10万册古籍书。其中国宝级文物一件,国家一级文物70余件,二级文物300余件。西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宋、元、明金银器,明清书画为馆藏特色。这些珍宝,闪烁着华族的智慧和文明,展示着古城镇江市历史发展的足迹。

规模

在镇江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建设镇江博物馆新展厅被列为2002年政府为民办的16件实事之一。新展厅建设工 程于2002年12月31日奠基开工,到2004年底全部建成对外开放。新展厅背靠云台山,占地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58平方米,新展厅建成后,全馆的占地面积扩大到20000平方米,馆舍面积也扩大到10600平方米。在新展厅建设的同时,老馆区的五幢建筑按原英国领事馆的原貌进行恢复,整个馆区按英国式园林风格进行整体环境景观改造,把镇江博物馆全面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花园博物馆、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景点。

新展厅建成后,镇江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展示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先进的安全防盗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全面保证文物展览的安全,中央空调系统对文物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展厅内展出《镇江出土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展》、《馆藏历代陶瓷器精品展》、《馆藏古代金银器精品展》、《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京江画派”书画精品展》五个基本展览,分别展出了该馆的精品文物。

镇江博物馆现有职工27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1人,占全馆人数的78%;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2人,拥有职称人数占全馆的85%,年接待观众10万余人。该馆科研工作成绩突出。《镇江专区商周台形遗址与土墩墓遥感考古研究》曾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曾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文化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城市考 古工作多次受到国家文物局表扬,2001—2003年三次参加“三峡考古大会战”,为镇江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提高了知名度、美誉度。同时社教工作也丰富多彩,年平均举办各类临时展览15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镇江博物馆是江苏省优秀博物馆;江苏省委、镇江市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人民政府镇江市政府命名的中小学德育基地;省人事厅、文化厅命名的省先进集体;镇江市委、市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镇江市人事局、镇江市文化局命名的先进集体;镇江市政府命名的旅游先进集体。

历史发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与英帝国主义于1858年签订了“天津条约”,镇江市被辟为通商口岸。

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英帝国主义开始在云台山上修建领事馆。

1889年,因英国巡捕殴打中原地区小贩,引起广大镇江人民的极大愤慨,并进而一举焚毁了英国领事馆。无能的清政府赔偿白银4万两,照原样重建,于1890年竣工。

1933年10月,镇江英国领事馆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镇江的种种特权。

1962年开始作为镇江博物馆的馆址。

198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以及省、市政府多次拨款进行了维修。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既是清政府腐败无能、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罪证,也是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与压迫的历史见证。

2020年12月21日,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展览与藏品

据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21613件/套,珍贵文物3564件/套。展览11个,教育活动76次,参观人物53万人次。

青铜鸳鸯尊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一带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分布着西周公国至春秋时期的贵族墓葬。1982年9月镇江博物馆在这里发掘了母子墩一座西周墓葬,出土文物900件左右,有几何印纹硬陶、原始瓷和青铜器。此墓为研究吴国早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青铜鸳鸯形尊是该墓出土文物中的精品。

鸳鸯形尊是一件实用的盛酒器。通高22.2厘米,口径18.3厘米。腹深17厘米。整体作鸳鸯形,昂颈平视,头顶一冠,背有侈口,与常见圆尊同,身体丰腴,双脚并立与后面一螺旋状支柱共同支撑全器,保持稳定。全身素面。造型写实逼真,反映出极强的地方特色。这类仿鸟兽的像生器在商周青铜酒器中是一种特殊的形制,《梁书。刘杳传》中说:“按古者樽彝皆刻木为鸟兽,凿顶及脊,以出内酒。”认为这种仿鸟兽像生器是受木质立体雕刻的影响。西周公国早期器。

青铜双耳簋

青铜双耳为直口,深腹,卷沿,圈足,双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下垂小珥。口沿下饰几何形勾联纹,中间并附饰蝶形浮雕牺首,腹部纹,圈足几何形勾联纹。高14厘米,口径22.2厘米,腹深11.5厘米,重3.15公斤。簋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用来盛黍、稷、稻、粱等,在商周奴隶社会,簋跟鼎一样,也曾作为标志贵族等级的器物。据礼部尚书记载跟考古发现,簋往往成偶数出现,四簋跟五鼎相配,六簋跟七鼎相配,八簋跟九鼎相配。青铜双耳簋出土在江苏丹徒大港乔本山脊的母子墩,时代为西周公国早期。这件器物保存完好,纹饰铸造精良、优美。具有地方性、时代性特色。现藏镇江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

青铜凤纹尊

该器1976年12月出土于丹阳市司徒公社窖藏,通高34厘米,口径41.1厘米、腹围107厘米。器侈口、倾垂腹、圈足,通体饰纹华丽。口沿下为四组由相向的长尾𫛭鸟组成的瓣形饰,鸟长尾上卷呈∽形,作鸣叫起舞状;颈部以两道弦纹作栏,以乳钉、牺首为界,饰以两对大型凤鸟纹,凤鸟相向、顾首、展翅挺立,目光炯然有神,喙上举,长冠逶迤,甩向颈部,两侧分尾上下卷曲作C形,鸟爪等均用曲线勾出。两鸟中各有一小形动物纹,其形式圆首、凸睛、四足有长爪,前足前扑,后足屈伸,一为长形体躯,一为圆形体躯,似为雌雄相异。其有尾似龟,然四足似蛙,龟纹多见于中原青铜器,常用作族徽标志,如1955年郑州白家庄所出商代中期兽面纹,蛙纹多见于南方青铜器,如广西恭城蛇蛙纹尊及铜鼓等。

该器在形制和纹饰上与扶风县庄白出土之丰尊极为相似,但器体更阔,所有留心纹身躯左右不对称,两鸟之爪亦不完全相同,作为地纹的云雷纹亦显系随意勾填而成,其龟纹似蛙,或其蛙纹似龟,亦就不足为怪了。丰尊年代为西周公国早期偏晚,此尊当为西周中期吴国的仿铸之器。

釉陶虎子

釉陶是指表面施釉的陶器,以陶土作胎,器青施釉,温度较低,一般在900℃以下烧成,属于低温釉陶,釉色有绿色、黄色或黄褐色。

1972年金坛区香草河出土的东汉釉陶虎子,身长24.5厘米,高21厘米,腹径14.5厘米,黄褐色釉,通体作一虎伏状。虎首左转,四肢屈曲,张口露齿,以右耳为流,左耳与上翘的尾巴相连,形成把手,纹饰刻以羽毛,全器施釉。此器釉色匀净,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刻划线条流畅,想象力丰富,达到了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青瓷虎子

1984年宜兴市出土,时代南梁。口径7.4厘米,通长30厘米,通高20.4厘米。虎头上仰,虎子前身大而耸峙,腰部收小,前后腿部微鼓,四足呈俯伏状,显得娇健有力,北有索形提梁。

此件青瓷虎子为浙江瓯窑产品,瓯窑位于温州市一带,汉朝开始生产原始瓷器,东汉末年烧制青瓷。瓯窑青瓷胎呈色较白,釉色淡青,透明度高。南朝时期,釉色泛黄,开冰裂纹,容易脱落。瓯窑青瓷的品种和造型与越窑基本相同,但在造型上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这件青瓷虎子,器型奇特,手法简易,有别于其它窑的青瓷虎子。

南朝时期盛行圆形虎子,虎形虎子少见,在墓葬中虽然出土有虎形虎子,但器形很少,不是实用器,而是明器。像这样外形美观,而又较大的青瓷虎子,实属罕见。

交通状况

地址:在镇江火车站乘2路车到伯先公园下车,回走200米即到。

公交102,12,104,28路也同时可以到达。

门票与开放时间

免费进入,需到票务处领票。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参考资料

镇江博物馆.镇江博物馆.2024-02-27

历史沿革.镇江博物馆.2024-02-27

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