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梓潼镇

梓潼镇

梓潼镇位于东经105度31分44秒~106度00分20秒,北纬29度47分33秒~30度26分28秒。海拔250~450米。距重庆主城都市区150公里、成都市240公里。梓潼镇是潼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潼南县扩大对外开放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

名称来历

县城盐关垭口为梓潼镇发端地,明清于此设盐业批验公所,盘查过往盐船,民众于此开店设肆。1701年(清康熙40年)重建庙宇,装修帝像,祭祀文昌,兴建场镇,定名梓潼镇,隶属遂宁市新中国成立初更名为潼川镇,1981年恢复梓潼镇原名。境内大佛,下县坝为古县城遗址,398年,新置遂宁郡设治于此,708年置为遂宁县,1282年并入小溪县(今遂宁市中区)后废止。

历史沿革

1701年重建庙宇,装修帝像,兴建场镇。因镇内有梓潼宫而定名为梓潼镇。1722年,清廷分遂宁县丞驻镇兼盐业批验。民国元年(1912年)为东安县治。1914年为潼南县治。1915年改名城区镇。1915年建城关乡。1953年建城关镇。1981年恢复梓潼镇。

自然环境

梓潼镇以丘陵为主,是川中丘陵的一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8℃,年均降水量为980.5毫米,年无霜期为329天。土壤以灰棕紫色土为主。

区位优势

梓潼镇是潼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潼南县扩大对外开放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它是连接川渝两地的黄金通道,龙头带动优势突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地处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域内。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随着涪江南北两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和百镇工程建设的启动,为梓潼镇大力建设山水园林中等城市,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口民族

梓潼镇辖20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127.9平方公里。2002年底,梓潼镇总人口13.1万人,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其中城镇人口8.3万人,占总人口的61.8%,农业人口4.8万人,占总人口的38.2%。

交通条件

对外交通

即将建成的遂渝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穿境而过,至重庆市成都市均只需1小时,梓潼镇将成为成渝铁路两地的近效短程镇。南接国道319线,西接国道205线,省道国道四通八达。镇内村村通公路,社通公路率达到90%。以涪江河为主的水路上通绵阳市,下达合川区北碚区、重庆。

水利交通

梓潼镇为平坝区,西北偏高,东南略低,平均海拔577米,年平均气温15.9℃,年平均降雨量1100㎜。羊马河、清凉河、黑石河龙岗河从北向南穿流而过、水源充足,沟渠纵横、灌溉便利。梓潼镇道路穿梭,四通八达,全为水泥路面。县道安梓路沿梓潼镇土城村插界而过,乡道观梓路、梓沿路连接着梓潼中心场镇,村道天府、枣树、真武路同廖家镇紧密相连,龙岗路、长寿路、自公路直接通向都江堰市柳街镇,进出十分方便。镇上设有一个农村客运站,有数班客车往返于梓潼场镇和崇州市客运中心站、西门车站之间。

经济状况

梓潼镇围绕建设山水园林中等城市这一目标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科技富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城镇带动、商贸旅游、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6亿元,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5.34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155万元,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180元。固定资产投入实现1400万元。通过大力发展“三精”农业,广泛应用“三新”科技,培植无公害蔬菜业、观光旅游业、万亩茶叶业、经果业、笋竹业五大特色产业,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已建成无公害蔬菜、茶叶、笋竹业三大现代化农业园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梓潼县工业已形成了机械加工、建筑建材、能源、化工、纸业、铸塑、农副产品加工等七大支柱产业。现有工业企业1564家。

三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饮食服务、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多元化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健全,充分发挥效力。现有中学10所、小学63所,幼儿园20余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有体育馆1座,影剧院2座,公园2个。有国家二级医院2家。城镇道路全部硬化。有日供水能力20000吨以上的供水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个,110千伏变电站2个,汽车站4个,航运码头1个。交通运输、通讯信息、市政公用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根据重庆市百个经济强镇发展总体规划,到2015年梓潼县镇域总量翻三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4万元;二、三产业收入达到1.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比全国提前5年实现小康。

建制沿革

梓潼因明代庙宇梓潼庵而得名,清属北四甲,1909年(宣统元年)属廖家乡,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为梓潼联保属第三区,1940年并观胜镇白衣庵设为梓潼乡,1958年建成梓潼人民公社,1983年复命为梓潼乡,2001年10月经四川省民政厅批准撤乡建镇,名为梓潼镇,2005年6月因村组体制改革后,辖真武(原枣树、真武)、天寿(原春天、长寿)、自公、城白(原白衣、土城、)天府5个行政村和兴裕社区居委会(原古径、兴裕社区居委会),102个村民组。2006年 梓潼镇被撤销,将东升、哨楼、四方、大佛4个办事处和李家祠、豆芽湾、纪念碑、楼坡、接龙桥、岩湾、大桥7个社区划归梓潼街道管辖,将东风办事处及井田、莲花2个社区划归桂林街道管辖。

梓潼特产

1、标准化生猪养殖

梓潼镇为大力发展生猪,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猪品质,成立了“崇州市兴农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由养殖大户马建中任社长,有社员103户,社员分布在全崇州市各乡镇,社内养殖生猪均是TCL科技优质猪种(三元杂交猪),共有母猪2350头,种猪421头,商品猪存栏45610头,其中存栏在200头以上养殖户就有36户。包括合作社社长存栏母猪110头,种猪15头,商品猪1000头。

“兴农养殖合作社”面向陕西省湖南省贵州省等地出售优质种猪、仔猪12300多头。向市场提供优质环保猪肉2100吨,活跃了猪肉市场,全镇农民平均增收130多元,年产值达到2480万元,利润达250万元。三元杂交猪其特点为皮薄肉嫩,肉品色泽红润,瘦肉率高达66%。2008年,除了在国内畅销外,还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东欧等市场非常畅销,形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局面,市场前景广阔。

2、无公害蔬菜种植

梓潼镇羊马河一带的天寿村、真武村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全为沙河地,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经过时代种植实践筛选,适宜蔬菜瓜果的种植,一直以来保持着大葱、韭菜和芹菜的种植。主要销往成都市以及周边区市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村民也具有极强的种植积极性。为了进一步提升种菜的技术知识,提高菜农种菜本领。同时加强网络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蔬菜种植、加工企业,或者与蔬菜加工企业签订蔬菜收购协议为其提供加工原料,真正把蔬菜种植引向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上来。鼓励菜农以地入投,实施投田制,追求蔬菜种植规模化效益,真正把梓潼县的无公害蔬菜种植业做大做强。

旅游事业

定明山

位于镇治以西1.5公里处。以“八丈金仙”为轴,隔七檐佛阁、鉴亭等古建筑群于一体,辖东西佛湾和十大胜景合于一壁的名寺古刹__潼南大佛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有高18.43米的全国最大的饰金佛、占岩回音壁建筑之一的“石磴琴声”及“海潮音”、“黄罗帐”、“翠屏秋月”等。

西郭尖山子

有邓小平题字的杨闇公烈士陵园。用大理石雕塑的杨闇公全身像。在全身像下的石壁上刻有吴玉章\u003e的诗句:“血沃鹃花红四野,巴山蜀水更神奇。”

杨家嘴

位于县城以西3.5公里处,是杨尚昆陵园所在地。陵园座南朝北,后有青龙山,左右有凤凰坡、木鱼坡,长河堰环绕,蜿蜒奔向涪江。建筑古朴壮观,景色高雅清丽。

恐龙化石博物馆

镇内出土了堪称亚洲第一的恐龙化石,恐龙化石博物馆建设项目已经有庆部门立项批准,即将调动建设。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