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沙羚

沙羚

沙羚(食虫类:Ammodorcas clarkei),别名克拉克的瞪羚,是哺乳纲、洞角科、沙羚属唯一的物种。体长152-168厘米,体重22-35千克。其英文名dibatag来源于索马里语,意思是“直尾巴”。分布于埃塞俄比亚东部的欧加登地区和索马里北部和中部的邻近地区。

沙羚的英文名称“Dibatag”来自索马里方言,意思是“竖起的尾巴”。 沙羚在逃跑时黑尾巴会笔直的竖直来,dibatag从索马里语中的“ tail”和“ erect”一词得名,“dabu”和“tag”。沙羚也被称为“克拉克瞪羚”(Clarke's 羚羊属),是以澳大利亚大型动物猎手“T. W. H. Clarke”的名字命名。

沙羚由英国动物学家奥德菲尔德·托马斯(Oldfield Thomas)于1891年首次描述,他将其命名为“Ammodorcas clarkei”。它是沙羚属(Ammodorcas)的唯一成员,被归类于在洞角科家族中。IUCN SSC羚羊专家小组的罗德·伊斯特(Rod East)等一些学者将其归类为一个独立的族“Ammodorcadini”。 当托马斯于1891年首次研究索马里的标本时,他观察到该动物似乎将羚羊的角与瞪羚的特征(口吻,面部标记和眶前腺)结合在一起。起初,他认为这是一种小苇羚,尽管在索马里干旱的高原地区出现苇羚是不自然的。由于角的形态相似,托马斯最初将其视为苇羚属的亲属,并将其置于黑羚属(Cervicapra)下。但是,在考虑了更多的标本之后,他将其放在了单独的沙羚属(Ammodorcas)下。

形态特征

沙羚是一种中型铃木羚羊。体长152-168厘米,尾长25-35厘米,肩高80-88厘米;体重量22-35千克。该物种具有一个楔形的小而扁平的头,大眼睛和中等大小的耳朵。嘴很小,上唇稍拉长。身体很瘦,腿和脖子又长又瘦。一个突出的特征是长长的,弯曲的黑色尾巴,长25-35厘米。该物种存在性二态性,雄性雌性重,只有雄性长有弯曲的角,长10-25厘米。

该物种具有柔软而光滑的皮毛,皮毛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上体呈淡黄色至浅灰色,腹侧、臀部和腿内侧完全为白色。有类似瞪羚的强烈面部标记。栗褐色条纹从头顶一直延伸到鼻子的鼻孔,两侧有白色的平行条纹环绕眼睛。喉咙处有白色斑点。

生活环境

沙羚栖息于半干旱,茂密至零散的灌木丛,低至中高的荆棘大草原和带有灌木丛和草地混杂的平原。其生存的平均海拔范围在200-1,200米之间。该物种喜欢沙质的,而不是中等砾石的,富含氧化亚铁的红色土壤,其特征是有许多白蚁丘。

生活习性

活动

沙羚是单独或具有社会习性的昼间哺乳动物,可以独自活动,也可以聚集3-9只的小型家族群活动。在早晨和傍晚进食,在阴凉处度过炎热的时光。雄性通常具有领地性,它们以排尿、排便和眶前腺分泌物标记其领地范围。这些领地是由雄性之间的争斗捍卫的。它们通过与对手的碰角和脖子推搡的对打,试图使对手失去平衡。在预备争斗期间,雄性将鼻子塞在前肢之间,以保护脆弱的脖子和角。当沙羚被危险警告时,它们会抬起头和尾巴逃跑。

食性

草食性,食物包括灌木丛中的小芽、树叶、枝条和浆果。沙羚的长脖子使它们能够摘取高处的枝叶。这些动物会站立在后腿上,前脚踩在树上进行采。该物种耐旱,可以在没有或几乎没有开放水源的情况下持续生存。

天敌

除了人类(是它们最大的捕食者)以外,沙羚还是狮子、猎豹、条纹鬣狗、斑鬣狗野狗的潜在猎物。发生危险时,沙羚会藏在植被中,并且脖子很长,会看着灌木丛来评估危险。在敌人发现它之前,沙羚一直保持一动不动,然后弯腰躬背用疾驰的方法逃走。

分布范围

沙羚分布于埃塞俄比亚东部的欧加登地区和索马里北部和中部的邻近地区。该物种主要发现于埃塞俄比亚的干旱东南低地,局部集中在索马里中部的沿海腹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主要在3-5月,与雨季相吻合。妊娠持续6-7个月,雌性仅生产一只幼崽,10月或11月出生,妊娠期204天。幼崽早熟,在灌木丛中出生后很快就能站立,出生第一天就足够健壮以跟随母亲。在12-18个月之间达到性成熟。沙羚与所有哺乳动物一样,雌性通过哺乳为幼兽提供营养。寿命从10年到12年不等。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易危(VU)。

种群现状

沙羚已经从其先前分布山脉的绝大部分地区(例如欧加登地区北部和索马里北部的一部分)消失了,并且在其山脉的其他部分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013年估计有不到10,000个成熟个体,并且由于偷猎、栖息地退化和干旱,该物种在三代人(14年)中估计至少减少了10%。数据非常差,但2013年估计表明,中欧加登地区大约有4,000只(2,800个成熟个体),索马里的数量则未知。该物种有可能接近濒临灭绝的种群阈值,但以上数字可能被低估了,没有证据表明过去9年(两代人)的数量下降了20%。

濒危原因

过度放牧导致的干旱和栖息地退化影响了该物种的在整个范围的生存。狩猎是一种威胁,在过去的30年(截止到2013年,并仍然持续)中,政治动荡以及定期的内战和军事冲突加剧了这种威胁,导致武器普及和野生生物的过度开发。然而,沙羚的机敏性,飞跑距离以及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寻找它的困难使它们得以在当地生存。当地人认为该物种比其他任何一种羚羊都胆小并且更加机敏,几乎不可能有意地捕杀到,尽管沙羚的肉因其极佳的口味而被人们首选。大量出口到墨西哥各州的树木和灌木丛木炭的无节制开发可能会对栖息地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