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王陵遗址
殷墟王陵遗址是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河北岸的一个古代遗址,与小屯村的殷墟隔河相望,与东面的洹北商城遗址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闻名中外的殷墟遗址。该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了殷墟遗址。遗址内建有M260大墓揭示展示和保护房工程、12座王陵大墓的植被标示以及480余座祭祀坑、兽祭坑展示工程等。殷墟王陵遗址已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集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大型遗址公园。在2023年3月2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正式揭晓“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在列。
基本介绍
殷墟王陵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近200亩。从1933年起2019年至今,在这里相继发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就发现于这里。
殷墟王陵遗址是商朝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被国际专家学者誉为世界“第二个四大文明古国”,开创了中原地区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它的发现,确证了殷墟商代首都的历史地位,直接推动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研究,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价值意义
安阳殷墟遗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以宫殿聂氏宗祠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树立了中原地区古代早期宫殿建筑和皇家墓葬的典范。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至今仍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和以人祭、人殉、车马殉葬、兽祭等为代表的殷墟丧葬习俗,为商代晚期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证据。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第一次全面负责、中国学者独立主持的考古发掘,培养了一批批的考古学者,殷墟也成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殷墟重要的文化价值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肯定。
从2001年4月,安阳殷墟正式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以来,已经走过了5年多的时间。5年多来,安阳市人民政府先后投入2亿多元巨资,编辑制作了申报文本及其2个补充资料,拆除各类建筑21万平方米,整修河道、道路20公里,绿化19.7万平方米,全面治理了殷墟周边环境。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探索遗址的展示方法,既保护了深埋地下的遗迹,又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提高了文物遗址的可观赏性。特别是安阳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建造了集中收藏、保护、展示殷墟出土可移动文物的安阳市殷墟博物馆。博物馆投资3000万元,由安阳市人民政府承建,藏品由社科院考古所提供,双方共同管理博物馆的事务。这种中央单位与地方政府合作双赢的模式,有效解决了考古成果社会化、普及化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把殷墟遗址打造成了具有较高质量、兼顾保护和展示的大遗址公园。
发掘过程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即甲骨文),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重金收购。1900年,王懿荣的甲骨转归了刘鹗所有,他的亲家罗振玉得知这些甲骨来自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于是多次派人去那里收购甲骨,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小屯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其后,王国维对这些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进一步证实这里就是盘庚迁殷的首都。
1928年到1937年,为了寻找更多的甲骨而开始进行发掘。中央研究院组织考古队对殷墟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后来由于中国抗日战争而停止。1950年后又重新开始发掘工作,到1986年已经对十几个点进行了20多次的发掘,获得了刻字甲骨15万片左右。
2022年1月,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洹河北岸的殷墟商王陵及周边区域新钻探发现两个围沟及400余座祭祀坑,刷新了对商王陵园格局的认知。
旅游
交通信息
乘坐1、5、18、34、39、41路到殷墟站下,步行5分钟即到。
殷历法
据徐广德研究员介绍,殷墟时期的自然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甲骨文的记载表明,殷人已能够准确地记录日食、月食和星象,并对超新星等天文现象有了较早的认识。殷历法采取阴阳合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并采取增加闰月的方法,解决了与回归年实际太阳日的矛盾。这些方法仍为中原地区现行的农历所沿用。
在数学方面,殷人已有了个、十、百、千、万等数字概念,并采用了十进位制。
在医学方面,商代晚期已能认识人类的10多种疾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能应用针砭、按摩等治疗方法,达到了较高水平。
考古发掘表明,殷墟时期的手工业空前发达,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极高。一些主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如青铜冶铸、制玉、制陶、制骨、制车、纺织等都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其中这一时期的白陶、原始瓷等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已经使用了大量青铜构件,独辕双套双轮,结构精致复杂,体现出高超的机械、青铜铸造等复合技术。
殷墟时期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遗址分布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洹河北岸侯家庄西北冈、武官村北地的高地上,与殷墟隔河相望。
殷墟王陵区包括东、西两区。自1934年起,这里共发掘13座王陵大墓(包括1座未完成大墓)、2000余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其中,西区有8座大墓,分成4排,一南一北分布,最西为M1500、M1217号,最东为M1001、M1550号,位于中间东北部的为M1004号,西北部为M1003号,南部为M1002号,居中位置为M1567号;东区有5座大墓,其中4条墓道大墓1座,为M1400号,2条墓道大墓3座,分别为M1443、M1129和50WGKM1号(武官大墓),1条墓道大墓1座,为M260号。这些大型墓葬均为南北向,墓形呈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被学者认定为商朝后期的王陵。
获得荣誉
2023年2月22日,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2023年3月2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正式揭晓“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在列。
参考资料
殷墟商王陵区新发现围沟及400余座祭祀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2022-01-19
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安阳殷墟介绍_殷墟简介.安阳旅游.2021-12-17
“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中新网.2023-02-22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中国新闻网.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