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故居
林则徐故居是一个长方形的小四合院。林则徐1811年春进京会试,中进士后选入庶吉士。1813年他偕妻郑淑卿到京师就任,曾住在这里。当时林则徐还是个俸禄微薄的小京官,在这里经常给人起草缮书折子,做些应酬文章增加收入。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贾家胡同31号,区重点保护文物。
故居探访
林则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主要工作业绩就是著名的广东虎门销烟。其实在此前后,他还在江西省、云南省、浙江省、陕西省、湖南省、湖北、河南省等十几个省市工作过,而他本身又是福州人。话说到这儿,您发现没有,林则徐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好像唯独没跟北京发生过什么关系。但是,前不久有观众提供线索说,就在北京宣武区菜市口一带发现了林则徐故居。这会是真的吗?
菜市口,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跟老辈儿人打听这地界儿的历史,十有八九都会提到当年杀人砍头的刑场,往深了还能跟您念叨念叨在这儿英勇就义的“戊戌六君子”。幸亏我们的编导提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一本名叫《北京名居》的书上找到了相关的信息,贾家胡同第一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一路打听,我们把第一目标锁定在了贾家胡同31号院。
看来我们还真找对了,但是我们还是得问问这位大爷,您怎么就能确定林则徐曾经住在这儿呢?他可是1850年就去世了。从岁数上看,你们也不可能见过面啊。没想到咱还真问着了。
就在我们坚信这贾家胡同31号的确是林则徐故居的时候,却从另一位街坊嘴里得到了另一种说法:不是故居,是会馆。口说无凭,他拿出一本书,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莆阳会馆坐落在宣武区贾家胡同旧门牌19号。”而这位先生告诉我们说,旧门牌的19号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贾家胡同3l号。
会馆,其实说白了就是个省市的驻京办事处。绍兴会馆就因为鲁迅曾经居住过,所以又被认为是上海鲁迅故居,浏阳会馆又叫谭嗣同故居,那么林则徐是否在莆阳会馆居住过昵?您还真猜着了。
有资料记载,说林则徐1811年中进士后,返回福州市接取家眷,于1813年6月4日重抵京城,住进莆阳会馆。他在那里居住的时间并不长,当年年底就搬到了宣武区的粉房琉璃街。林则徐这辈子就干了一件大事——虎门销烟。也正是为了这件事儿,他被爱新觉罗·旻宁革职查办,发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但是知道这其中细节的人,都得出一个结论:道光皇帝有点卸磨杀驴的嫌疑。
话说当年,林则徐担任湖广总督。为响应全国号召,当地的缉毒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道光皇帝听说之后,急召林则徐进宫,于是俩人开始了长达八天、多达八次的君臣密谈,共商缉毒大计。据说林则徐第一次进宫的时候,风尘仆仆,结果正事没谈成,道光皇帝就让林则徐回家休息去了。接下来的几天里,道光挺心疼这位未来的缉毒大队长,准许他骑马进宫,没想到,林则徐不会骑马,得,您就坐轿子吧。从此之后,他成了第一个坐轿子出入皇宫的大臣。
几天之后,林则徐就肩负着缉毒重任奔赴广东省了,这才有了我们所熟悉的虎门销烟。但是在此之后没多久,曾经对林则徐恩宠有加的爱新觉罗·旻宁就翻脸了,将他革职查办,发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普宁故居
文昌阁——林则徐病逝旧址
位于普宁故城洪阳城北,康熙六十年(1721年)建,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现存完整。三进九间二天井,坐北向南,面阔13。97米,深57。6米,地面铺红砖。中进大厅有四根棱形巨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是歇山顶。后进为三间式(一厅二房)两层阁楼,面重檐。建筑风格呈庄重古朴大方。文昌阁自康熙年间建成至同治年间重修,一直布谷用:既是祀文昌神像之处,又兼作经临使节停驻的“公司公馆”。文昌阁后来作为黄都书院(洪阳镇一带古为黄坑都,简称黄都)、普宁女子师范、洪阳镇小校址,酱油厂厂址,1982年起为洪阳镇第三小学校址。
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1850年),普宁分司公馆迎来一位大名鼎的过往使节——钦差大臣林则徐。原来林则徐前一年告假回家乡福州市(古称侯官)养病,时太平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爆发,道光三十年农历九月,清廷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兼广西巡抚,要他“驰赴广西”。林则徐因抱病赶路,病情加重,农历十月中旬来到普宁市,已是沉在身,不得不停下来治病,林则徐下榻文昌阁后进阁楼楼下东厢房。知县即举荐本县名医黄华珍为之诊病。十月下旬,林则徐病入膏肓,药后无效,遂于十月二十二日在文昌阁然长逝。
关于“林则徐在普宁”,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林则徐带病上任,日夜兼程到达揭阳市县时,该县知县见林已病危,为推卸责任,借口揭阳没有名医,要林赶到普宁。当林则徐从揭阳转到普宁时,普宁知县即举荐洪阳镇人黄华珍医师为之诊病,断为“风寒入里”,当即立下脉论、症论、方论。但因随员从中作梗,林则徐未服用黄华珍之方药,数日后病逝。后朝廷验黄医师的断论和方药,认为甚确,惜林则徐未能用其药,则通过县官赐给黄华珍一匾曰“杏林春满”。
林则徐驻文昌阁治病时,普宁市举人方青钱日夜随侍在侧。则徐感其情谊深厚,送方青钱一联,联云:笔头风月三千客诗律胸怀十万兵林则徐临终时边呼“星斗南。。。”,有一种说法,“星斗南”乃是“新豆栏”谐音。“新豆栏”是广州市一条街名,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洋商买办经常聚集于新豆栏,曾被林则徐查处过。当时,林则徐的行辕内曾雇用一个厨子名叫郑发。后来帝国主义者通过洋商收买郑发,要他谋害林则徐。郑发见利忘义,想方设法重新当了林则徐的厨子,在林则徐进食中暗放寒泻药物,使他致死。林则徐临终时边呼“新豆栏”,就是他朦胧中突然看到郑发,发觉了这一阴谋。
林则徐忠正无私的高尚品质和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长留人间,林则徐忠魂归宿之处——文昌阁,前来观访问期间各界人士近年来络绎不绝。1988年,文昌阁被普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故居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藻北路。系林则徐手置,其父母均百年于此。坐北朝南,前临
小河,沿河有照墙一道,墙侧设有鼓吹亭一座。亭与宅第之间有石板铺小街横穿。宅第毗连三座。主座坐中,前后三进,均为“五间排”,周围风火高墙。大门面阔五间,正中六扇门,上有竖匾“尚书第”,两旁十二扇木格子户扇,设听差房。门后有插屏门,第一进正中为厅堂,两侧为会客花厅,厅前两廊,安放仪仗与执事牌。厅后有雨盖(覆龟亭)连第二进。第二进同样五间排厅堂,为林则徐父母居处。第三进庭院、披、五间排双层楼阁:底层东西两厢分别是林则徐夫妇和长子汝舟夫妇卧室;楼上藏书处,名“七十二峰楼”,清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年),林则徐回籍养病时居此。主座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三间排院落:西边为林则徐胞弟沛霖住居,东边为林则徐第三子拱枢住宅和揖斗楼。1950年(1948年)福州大洪水,房屋大部分倒塌,后由居民盖,现仅存主座二进木构架及东侧揖斗楼。196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
这是林则徐故居藏书楼的对联。林则徐藏书楼在通湖路东边文藻河北面,自购的旧房子“云左山房”中。云左山房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竖匾“尚书第”。第一进正中为厅堂,两侧为会客花厅。第二进为林则徐父母居处。第三进五间排双层楼阁,底层东西两厢分别是林则徐夫妇和长子汝舟夫妇卧室,这楼上就是林则徐藏书处,名“七十二峰楼”。
福州市是“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历代读书、著书、藏书的专家学者、文人墨客很多。现在还有不少人家藏图书成千上万册,有的做学问,有的靠家传,有的是乐趣,也有的只是附庸风雅而已。清黄宗羲说的很精辟:“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过去,福州的藏书家可是“国家级”的。比如明代福州红雨楼就与与宁波天一阁齐名。红雨楼是徐熥、徐勃(火勃)藏书楼,遗址在观巷南端,紧靠于山北麓。当时二徐故居占地三四亩。红雨楼在住宅之南,楼旁边种了几十株桃树,阳春三月,“桃之夭夭”后,落红片片,故名“红雨”。红雨楼主人徐氏兄弟,皆广闻博学,工诗词,精考证,是明代全国著名的学者。
徐勃(火勃)认为:“人生之乐,莫过于闭户读书。”主张“传布为藏”,即收藏图书是为了流传给更多的人阅读。
他晚年编写的《红雨楼书目》、《红雨楼题跋》等名闻全国。红雨楼实际上是一个藏书楼群。红雨楼东南有绿玉斋,是徐于万历十七年创建的,内藏国内罕见的图书数千卷。绿玉斋东边有宛羽楼,是曹学佺资助营建的。红雨楼之西有清晖阁,也是藏书楼。红雨楼藏书吸引不少国内专家学者来阅览。远来借读的多住他家,免费食宿,时间久了,难以为继,最后只好典当东西来应付,被人称为“穷孟尝”。他活不上50岁就死了,墓在东门外桑溪。弟弟徐勃(火勃)活了80多岁,一生辛勤著作,仍然大力搜罗图书。至晚年,积书7万多卷,和天一阁相当。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北京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徐千里来到福州市讲学。他认为红雨楼所藏珍贵书目,远远超过宁波天一阁。现在福建省图书馆善本室尚可看到不少铃有红雨楼印章的图书。龚易图的藏书楼名气也很大。龚易图(1830一一1888),字蔼仁,进士出身,清光绪年间,历官广东省、湖南省等省布政使。他在福州修建了4座著名的园林别墅,即半野轩、环碧轩、武陵别墅(英蓉园)和双园。双骖园是依托乌石山坡麓围墙而建,收藏10万多卷古籍。其中不乏宋刻、元明清善本,尤以宋刻建阳麻沙本最为珍贵。当时评价说双骖园藏书之富之精,堪称闽省第一,可和清末江南“宋”、“铁琴铜剑”、“八千卷嘉惠堂”三大藏书楼媲美。林纾以“白云朝夕异;明月古今同”题福州双骖园。
龚易图后来又买了许多书,收藏在他的北后街环碧轩(遗址今是西湖宾馆)大通楼上,额题“五万卷藏书楹”,楹联为:“藏书岂为儿孙计,有志都教馆阁登。”
故居重修
林则徐故居重修背后的故事
据《福建日报》赖文忠报道,对于第六、第七届省政协委员陈以强来说,5月2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位于福州市文藻山路的林则徐故居修复工程正式启动。林则徐故居的修复,牵动着政协委员的心。从1994年起,陈以强、林祝光等上百位省政协委员,多次为此事提出提案。上一届委员卸任了,下一届委员接着提。政协委员的呼吁声传递了整整13年。陈以强的林则徐遗迹情结“对于林则徐遗迹的保护,我有三大心愿——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的修复、林则徐故居的修复和林则徐陵园从军事营地分离出来。”说起自己的林则徐遗迹情结,陈以强——省社科院研究员、三角检字法发明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陈先生对于林则徐遗迹的关注,源于一位朋友的到访。1985年,陈先生从沈阳市调回家乡福建省工作。1988年,一位沈阳老友到福建出差,拜访陈先生时提出想参观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故乡的遗迹。当时,陈先生好不容易打听到林则徐故居在文藻山路,林则徐陵园在某军事营地,就带着友人前往参观。可是这次参观却让他们很不舒服——在林则徐故居,看到的是一片荒凉,故居不仅残破不堪,而且被一些居民户和单位长期占用;当他们欲前往林则徐陵园时,却被拒之门外。“对于林则徐这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中有着巨大影响的民族英雄,作为林则徐的家乡人,若不能保护好他的遗迹,确实是令人汗颜。”陈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感受。位于福州市文藻山路的林则徐故居,又称“云左山房”,总面积3405平方米,系爱新觉罗·旻宁初年(1821年1829年)林则徐为官后购置的旧房屋。正座计三进,面阔五间,东西各两进。大门额题“尚书第”,门外有照壁;一进为厅堂,旁边会客;二进有斗楼等,
为林则徐父母居室;三进有两层五间排的“七十二峰楼”,楼下住林则徐夫妇和其长子,楼上为书房。1948年6月,“七十二峰楼”等毁于大洪水,现仅存第二进的大厅和楫斗楼。1991年,陈先生向省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加紧重建林则徐故居工作”和“林则徐墓从军事营区分离出来”两份提案,前者还被评为当年优秀提案。在政协委员的关注下,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展开调研。但是,由于故居内住户较多,重建工作需要资金达数百万元。林则徐墓的分离难度更大。两项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停止。1993年,福州市“三坊七巷”改造工程启动后,陈以强在省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将重建林则徐故居纳入‘三坊七巷’保护改造规划”的提案。然而,由于文藻山路位于“三坊七巷”改造范围之外,有关部门不好勉强把这一工程纳入“三坊七巷”改造工程。虽然如此,在委员的关注之下,此时林则徐故居的保护修复工作已经开始,修复图纸也已出炉,但故居内住户的拆迁安置却阻力很大,致使修复工作再次搁浅。三个心愿实现了两个为了林则徐遗迹的修复工作,几年来陈以强展开了详细的调查,并走访了林则徐的后人。调查的结果让陈先生心痛不已。位于福州市左营司巷的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和幼年读书处是林则徐出生、就读、中举、完婚、中进士和走上仕途的摇篮,其忧国忧民的思想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形成的。但一位房地产开发商瞄上了这里。1991年,这里被福州市政府列为名人故居加以保护,然而神通广大的开发商还是从有关部门批租到这两处地块,拆除了林则徐出生地的遗迹,计划兴建高级商住楼“则徐花园”。文藻山路的林则徐故居的拆迁工作虽然已经开始,但有一家单位居然在这里建了三间店面。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陈先生再也坐不住了。1994年省政协七届二次会议期间,他向大会提交了“要求原地按原样修复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和“迫切要求落实优秀提案”两份提案,要求对林则徐出生地和故居进行保护、重建。但时过境迁,林则徐出生地和故居的保护工作不仅没有进展,“则徐花园”工地还进驻了建筑工人。1995年3月,省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召开前夕,陈先生奋笔疾书,三易其稿,写下了“抓紧时间修建林则徐系列遗迹,以崭新面貌迎接97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的提案,提出了保护和修复林则徐出生地与读书地、西湖桂斋、林则徐故居、林则徐墓、林文忠公祠、升山摩崖石刻等六处林则徐遗迹的提议。为了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他特地申请了大会发言,并写出了6000多字的发言稿。4月2日,陈以强的发言在大会上引发了阵阵掌声,原本规定的15分钟发言大会破例让他说了23分钟。发言结束后,当时的省委书记贾庆林、省长陈明义上前与陈以强握手,赞扬他讲得好,表示定将此事办好。与陈老心神相契的吴承业、许一鸣、方晓丘、林其屏、胡大展、林寿琦、林祝光等百名委员在提案上签名,表示支持。这一提案很快被大会确认为当年的重点提案。会议结束后,福州市很快采取行动。当时的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专门召开了市委常委会,研究林则徐遗迹修复事宜。随后福州市有关部门与开发商协商,以1200万元人民币的补偿收回了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的两块地,对其进行修复。1997年迎香港回归之际,福州市开展了以纪念林则徐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先后扩建了林则徐纪念馆,修复了林则徐出生地、墓地、桂斋等,并在林则徐出生地内竖林则徐纪念碑。至此,陈老的第一个心愿终于实现了。由于自己的提案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1995年之后陈以强没有对此再提出提案,林则徐遗迹逐一得到修复。但是,一直让他魂牵梦萦的林则徐故居修复工作却进展缓慢,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故居内部分居民和单位的拆迁遇到了阻力。1998年,陈先生不再担任省政协委员,但修复林则徐故居的提案却没有因此中断。1998年,省政协八届委员上任后,包括林则徐第六代孙子林寿琦、第六代孙女林祝光在内的省政协委员,又多次提交了重修林则徐故居的提案。但由于拆迁和资金方面的困难,林则徐故居的修复工作一直进展缓慢,甚至搁浅。2002年10月,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何立峰对故居的修复工作再次批示,福州市委召集各有关部门协调故居的拆迁修复事宜。今年1月7日,在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林祝光再次提出了“尽快修复林则徐故居,迎接2005年林则徐诞辰220周年”的提案。在政协委员的不断呼吁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今年2月,福州市拆迁工程处向福州市房管局申请仲裁,对剩下的三户拆迁的住宅户强制拆迁。4月29日,仲裁通知书下达,责令有关拆迁户于5月6日前搬离。5月25日,拆迁工作结束,第二天,故居的修复工作马上展开。省政协委员呼吁了13年之久的林则徐故居重修工程终于正式启动。“我的三个心愿终于完成了两个。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第三个心愿——林则徐墓从军事营地剥离出来——能够实现。”陈以强说。
保护扩建
林则徐纪念馆保护及扩建工作平稳推进工程位于澳门路西侧东南角,东临澳门路、南临道山路,占地8600平方米,其中林则徐纪念馆总建筑面积5160平方米,总投资5408.8万元。目前,扩建工程已动工,设计方案正报批。纪念馆在林文忠公祠和林春浦故居的基础上向南扩建,建成后将是园林式、多功能、现代化的展览馆,包括林则徐故居展示、生平事迹展示、禁毒展览、多媒体展示和科研办公等功能。
简介
林则徐(1785-1850) 则徐之名的来源:则,君子是则是效。徐:巡抚徐嗣曾(新任福建巡抚徐嗣曾是一个清官)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谥号文忠。晚号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清嘉庆三年(1798年)中秀才,就读峰书院。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市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省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江西省乡试副考官、云南省乡试正考官。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少穆石麟,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徐”之余又给字“少穆”,“石麟”。林则徐早年家境贫寒,但受过良好的教育。爱新觉罗·颙琰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生平介绍
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鼓东街(今福州市鼓楼区)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爱新觉罗·颙琰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父亲的淳淳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塾师。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这里的罂粟烟毒引起他的注意。同年,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入场官
爱新觉罗·颙琰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斯望的入仕做官。十九年(1814)授编修。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省乡试副考官、云南省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在京官时期,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于是,他“文学而潜修”。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书中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爱新觉罗·颙琰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壶”的文艺团体“宣南诗社”,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
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省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种阻力难以应付,曾发泄“支左还绌右”“三叹作吏难”这样的苦闷。终于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辞职回籍。林则徐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但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爱新觉罗·旻宁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林则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省按察使。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罂粟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江苏这一年夏秋之际大雨成灾,松江区饥民聚众告灾,汹汹将变。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年底入觐归来,署江宁区布政使,让林则徐负责全省灾赈事务。但爱新觉罗·旻宁四年秋,林则徐先后遭父母丧,在籍守制。直至十年正月再度出仕。
道光七年(1827)六月任陕西省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县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察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往返陕南时,曾赴紫柏山张良庙、定军山武侯墓、武侯祠凭吊。他在《定军山武侯墓》诗中写道:“大星虽陨大名留,一线皇纲诩汉刘。抱膝之人知管乐,鞠躬终右匹伊周。定寒水居民泪,月黑祁山故垒秋。归首定军军莫定,墓门深锁阵云愁。”道光十年(1830年)服丧完毕。道光十年(1830)秋任湖北布政使,翌年春调任河南省布政使,东河河道总督。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岁之中,周历三省、所至贪墨吏望风解缓。疆臣重其才,皆折节倾心下之。”他为清朝统治的长远利益,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一时贤名满天下。”十月,升任河东河道总督。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将沿河地势,水流情况。绘画张挂,便于了解和治理。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地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爱新觉罗·旻宁十二年(1833年),江苏大水灾,林则徐不顾报灾限期和朝廷斥责,详尽陈述灾情,呼吁缓征漕赋,提出“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请求,这对发展生产,苏息民困在客观上起了有利的作用。同时,他分析水灾原因是由于吴淞江、黄浦江、娄河及与之相表里的白茆河年久失修,逐年淤塞所致,于是决定兴修白茆河、娄河,还修建海塘,这些在我国水利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林则徐对清王朝的财经政策、贸易政策提出异议,反对一概禁用银元,并第一次婉转地向爱新觉罗·旻宁帝提出了一套自铸银币,建立本国银本位制度的主张。这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这也是适应政治经济学形势变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保护民族经济独立发展,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黄河常泛滥成灾,林则徐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汉区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林则徐整饬吏治,严惩贪赃枉法。“要正人,先正已”。“身教重于言教”,林则徐十分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身作则,处处为人表率。在出任湖北布政时,入湖北发出《传牌》,禁止沿途阿谀奉迎,端节勒索。在总督任内,仍保持“一切秉公办理”的作风。林则徐办事兢兢业业,是当时官场中最廉明能干、正直无私受群众爱戴的好宫。
经历
当时罂粟问题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请准民间贩卖吸食,使鸦片走私合法化;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炉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鸦片。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制“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烟禁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爱新觉罗·旻宁帝认识到严禁罂粟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严禁主张,决定禁烟。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入广州市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廷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罂粟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爱新觉罗·旻宁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市,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市。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罂粟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查理·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市,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罂粟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罂粟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林则徐报告爱新觉罗·旻宁,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15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罂粟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市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原地区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罂粟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汁,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林则徐在广州市查鸦片的过程中,意识到英国会发动侵略战争。为了战胜敌人,需要知己知被。他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得出:变敌人的长处为自己的长处,即魏源归纳阐述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于是林则徐亲自主持,组织翻译班子,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一种“参考消息”;为了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书;还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其中一条规定:“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权利。”说明中国禁烟完全合乎《国际法》。在军事方面,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林则徐专门从外国买来200多门新式火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原地区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林则徐在广东省一边禁烟,“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爱新觉罗·旻宁盲目骄傲,下旨停止英国贸易。于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1840年1月5日),清廷授林则徐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定海失陷,博尔济吉特·琦善到广州市,与林则徐反其道而行之。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擅自签定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但他却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戌途。在赴戌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市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俄罗斯帝国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府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支道林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尚告诫“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林则徐的远见卓识,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实。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这时的陕西省,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鸦片战争后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市、富平、三原县、大荔县、蒲城县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族联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
林到任后下令对“刀客”严加镇压,并申明对地方官中镇压得力者将奏请朝廷予以嘉奖;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一方面,把西安市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对于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由官方收养,省城西安即收养极贫百姓三四千人;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并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另一方面,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为从根本上免除灾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陕西省督粮道张集馨对《关中胜迹图志》一书加以研究,提出方案。这一计划终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林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但他却因劳累成疾,只好奏请朝廷准假三个月,开缺医治。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1847)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省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二十九年(1849)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壮族自治区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在报丧奏折到京前,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11月27日)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
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清政府为进剿太平军,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在赴任途中,1850年11月22日暴卒于潮州普宁市行馆,终年66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英国政府的态度
关于鸦片贸易,英国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它在亨利·坦普尔给查理·义律的训令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一八三八年六月十五日,巴麦尊写道:
“关于构成您一八三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十九日和十二月七日来信主题的罂粟走私贸易,我必须说,女王陛下政府不能够为了使英国臣民能够破坏他们前去贸易的那个国家的法律的目的而进行干预。因此,这些人由于更有效的执行中国关于此问题的法律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必须由那些因他们自己的行动造成该损失的人士承担。”〔《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上册),第258页,胡滨译,中华书局〕
在后来女王陛下政府决定派遣武装部队前来中国时,亨利·坦普尔在发给查理·义律的有关指示中也仍然强调:“女王陛下政府绝不怀疑中国政府有权禁止将鸦片输入中国,并且有权查获和没收那些外国人或中国臣民不顾适当制订的禁令而输入中国领土内的任何鸦片。”〔《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下册),第523页〕
当义律因为全面违反英国政府的指示而遭免职之后,巴麦尊在发给新任全权大臣的长篇训令中再次重申:
“女王陛下政府对于这件事情(指禁止鸦片)不提出任何要求,因为他们没有权利这样做。中国政府完全有权禁止鸦片,如果它愿意的话,从事一项违禁品贸易的英国臣民必须承担这样做的后果。”〔《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下册),第906页〕
对于鸦片贸易,查理·义律在通告中说:
“本首席监督进一步发出通知,警告所有那些在虎门以内的这种帆船、快艇或用其它方式装配的小船中从事上述非法鸦片贸易的女王陛下臣民:如果有任何中国人因任何英国臣民或臣民们严重造成的死亡或任何伤害前来,该英国臣民或臣民们被正式判定有罪后,将受到重大的惩罚,如同该罪行是在威斯敏斯特市的女王陛下法院管辖范围内所犯的一样。
本首席监督进一步发布通知,警告所有那些拥有这种帆船、快艇或用其它方式装配的小船在虎门以内从事该非法罂粟贸易的英国臣民:如果中国政府认为适于捕获并没收那些船只,女王陛下政府将决不进行干涉。
本首席监督进一步发布通知,警告所有受雇于这些帆船、快艇和用其它方式装配的船只在虎门以内从事非法鸦片贸易的英国臣民:对执行搜寻和捕获任务的中国政府官员进行武力抵抗是一种非法行为,而且他们将按照这种方式承担后果并接受惩罚,即如同上述武力抵抗是在他们本国或任何外国反对他们本国政府官员或任何其它外国政府官员一样。”〔《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上册),第350页〕
即使就是因为“林维喜案件”而被林则徐驱逐到海上四处飘泊之后,查理·义律也没有改变他对鸦片贸易的态度,他在给亨利·坦普尔的信中写道,没有任何人比他“对于在中国沿海进行的这种强制贸易所带来的耻辱和罪恶抱有更深刻的厌恶态度,我不知道在该贸易与海盗行为之间有何选择”。〔《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译》(上册),第483页〕
这些史料可以看出,女王陛下政府承认清代政府完全有权制止鸦片走私,对他们所采取的禁烟措施并不企图干预。
林则徐著作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书札、诗文等,新中国成立后辑为《林则徐集》。
林则徐对联
一副对联,写在乾隆纸上的,稍微有点破旧,上书:
社燕逢春留好语,
地无寒谷春常在。
下联有“岁在丁丑年赠林则徐”然后有一个“少穆”繁体字的印章(这个看的不是很清楚,大概是),一个“林则徐”繁体字的印章。另外,那个“赠”字,在对联上看起来是个“木”字旁,是“”这样一个字,那到底是不是“赠送”的赠呢,还是有其他什么意思?
解释:
1,“少穆”是林公的另一个号,2,社燕就是燕子,因为它们春社之日飞来,秋社之日飞走,所以诗人称其为社燕。至于春社秋社,那是各地民间的社庆习俗,多数是人神共乐的形式。3,逢春,自然是指春天来,燕子归,4,留好语,是指人声燕语好气象。5,寒谷本指深山溪谷。因日光罕照而苦寒,故称寒谷。这里显然泛指处处春暖无寒了。6,橧字本身有这个字,其义是堆聚柴薪的房或猪圈等偏隅。7,至此,话题要偏一偏:此文物上的模糊字是一个还是两个?如果是指的同一处,那就要严格分清是“赠”还是“橧”,果只有一“橧”字,则此作品出自支道林本身无疑,因为“橧”字是林公自己对住屋的谦称。有“少穆”加章为证,林公墨宝必矣!8,诗句有景有情,景即所见所写,情乃歌太平是也!
另一副:
上联:状开元景三阳态,下联:探得花香一树春。落款是辛丑年少穆林则徐,下面是两个印章,依次是林则徐印,之后是少穆。都是繁体字。
林则徐语
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林则徐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林则徐星
2000年9月20日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15周年之际,坐落在林则徐出生地福州市左营司的“林则徐星”纪念碑揭幕,寓意着“林则徐星”从这里升起。1996年6月7日,中科院北京天文台陈建生院士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照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规定,谁发现了小行星,谁就拥有命名权。陈建生院士领导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和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成员、北京天文台朱进博士,提议将新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因此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中科院的建议。“林则徐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沿椭圆轨道以4.11年的周期绕太阳运动。
林则徐这一举动给中华民族争回一口气!!!
纪念场所
福州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故居
福州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家祠
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林则徐读书处)
虎门林则徐纪念碑
新疆林则徐纪念馆铜象
林则徐不辞辛苦参与抗英防务(蜡像)
电影《林则徐》
上映日期:1959年
简介:
19世纪初,英帝国主义的大批鸦片毒害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清朝爱新觉罗·旻宁晏宁特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市禁烟。禁烟一事,遭到反对派头目郭佳·穆彰阿和博尔济吉特·琦善的阻挠,他们暗中破坏。林则徐依靠广州官兵和群众,一面整顿残破不堪的海防,一面迫使英商交出全部鸦片。取得了虎门销烟二万多箱的胜利。1840年,英政府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林则徐在人民支持下打败侵略者,但却遭到国内反动派迫害,被子革职发配新疆。
参考资料
习近平福建期间工作小故事:与父合力保护林则徐遗迹.国家文物局.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