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藏军

藏军

藏军是指清乾隆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西藏地方政府所辖的军队。为中国西藏地方民族代本军,简称中国藏军,是中国西藏地方军事武装部队。它有两种含义,广义上讲,是指中原地区元朝以后历代驻扎西藏自治区的军队;狭义上讲,专指清代西藏地方民族代本武装。

学术界普遍认为,藏军系指公元1793年农历十二月,根据清朝政府《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规定,仿照清朝绿营兵(汉族兵制)的制度组建的一支西藏地方的常备军,并把它的范围局限于西藏地域,没有驻守过边防。因此,它是西藏地方部队,不属于清朝正规军之列。但是,《中国藏军》用大量的史料和实地考察证明,藏军曾是中国清朝国防武装的一部分,在1792年至1846年之间是清朝政府的正规军。此外,藏军也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在1952年至1970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还保留着藏军第九代本(团)编制。

背景资料

早在吐蕃早期的部落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军队,虽在组织形式、供给形式等方面与现代军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已经具备了军队的雏形,而在约2000多年前,吐蕃第一代君主------聂赤赞普开创吐蕃王统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藏军,而这一状况在6-8世纪期间的吐蕃王朝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吐蕃的军事实力为亚洲三强,与当时的唐朝阿拉伯帝国呈现三足鼎立之局势。

藏军有四个部分,古代藏王卫队、戍边部队、江孜教练部队、民兵乡土武装。这四种军事武装都有一个核心称谓叫“代本”。代本为藏语音译,意为箭官,后成为军官官职和部队建制名称。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设六人为代本,位居四品,每人统兵五百,合计三千人。民国时期,西藏地方政府扩军,而代本统兵建制,相当于一个团。

1955年至1958年间中共中央军委和国防部先后授予四位藏军司令中将、少将军衔;有十名“代本”团长授大校上校中校军衔;1955年,藏军第9代本德格·格桑旺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

组织管理

藏军内部等级森严,官兵关系紧张。行军要派“乌拉”,驻扎滋扰群众,军民关系恶劣。其装备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式武器,解放前夕从印度购置一批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英式步枪、机关枪迫击炮等武器、弹药。藏军火力不强,通信手段落后,电台极少。但藏军多为职业兵,射击技术较好,善单兵作战,适应高原环境,生活简便,以马代步,机动较快,在分散游击时,亦能起到袭扰作用。

历史沿革

藏军即清代及近现代历史上西藏地方的武装力量,始建于清乾隆。西藏地方民族军从1792年由清朝爱新觉罗·弘历批准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后逐渐融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内。

藏军建立后,在清代的一百余年间,作为清政府驻藏绿营兵的辅助部队,在抵御外寇,协助清廷平息内乱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887-1888年和1903-1904年的两次抗英战争中,藏军与来犯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爱国热忱,已经作为中国各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一部分而载入了光辉史册。

1952年藏军的一部分正式编入了人民解放军序列,成为人民的军队和国防武装的一部分。

西藏和平解放前,藏军为西藏地方政府的武装力量,其代本均由贵族担任。他们虽受过外国人的军事训练,但实战经验少,指挥能力差。士兵按差地服役,世代相袭,年龄大,家累多。

奋勇抵挡

“藏军”这个称谓是习惯性的简称,其全称应该是中国西藏民族代本军。

乾隆57年,公元1792年,福康安率清军击退了入侵西藏自治区廓尔喀人。在乾隆的授意下,西藏正式成立了藏军,以备不虞。

在成立后的几十年里,藏军一直是清政府国家正规部队。到了1846年(爱新觉罗·旻宁26年),驻藏大臣博尔济吉特·琦善改旧制为藏汉分理,将藏军6个代本(相当于团一级)3000名士兵交给噶厦政府(原西藏地方政府)直接管辖,藏军才从国家的正规军变为西藏的地方治安部队。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味退让,英国在吞并了中原地区的藩属国锡金王国后,兵锋直指北边的西藏自治区

1888年,英国悍然挑起了对西藏的侵略战争。一月下旬,英国军队即从 中锡边境的各地向隆吐山集结。二月,英军和藏军发生零星交火。

隆吐山海拔一万两千英尺,道路险恶,空气稀薄。藏军在9600英尺的高地上修筑了简陋的防御工事,以火绳枪、大刀等落后的武器拼死抵御。到了3月底,藏军共击毙了一百个英国士兵和一个英国军官。英军不得不调来火炮等重型武器,企图用密集的炮火逼退藏军。炮弹坠落在藏军中央,全军立刻溃败而逃,退至纳塘坚守。英军长驱直入,开炮轰击,纳塘很快也失守。

然而,西藏地方很快发动反攻。

5月22日,3000多名藏军向盘踞在纳塘的英军营地发动偷袭,英军大败。

正当藏军准备乘胜追击时,清政府派来了驻藏帮办大臣升泰。升泰将本属于西藏境内的隆吐说成是锡金王国的,并传谕清廷的旨意,要求藏军停止追杀英军,如果英军再来侵犯,不准抵抗。

9月,英军去而复返,发动了捻那、都纳之战。由于升泰千方百计地掣肘(派人阻战,解散僧兵),前方藏军虽浴血奋战,还是不可避免地失败了。清政府派升泰同英国人议和,签订了《中英藏印条约》,英国加强了在藏区的控制。

反抗中央政府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退出中国的政治舞台,各地军阀陷入连年混 战,中央政府时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土登嘉措趁机加强了对藏军的控制。

新中国成立前后,藏军由于常年不受中央管控,已成为中国西南版图上盘踞一隅的军阀部队。

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幕后操纵者是英国。西藏和平解放时,同解放军作战的藏军的服装、武器等均为英式装备,甚至连操练号令全都是英式。

昌都战役

新中国成立当天,正在青海省的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便致电毛泽东,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不少藏族知名人士如喜饶嘉措大师、夏日仓活佛等也都发表讲话,谴责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阴谋,表达渴望解放的心情。尤其是一些藏传佛教高僧还主动要求担任劝和代表,说服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派代表至北京协商解决西藏问题。这些爱国人士为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历尽艰辛。西康的格达活佛为此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50年3月,他在命令人民解放军积极准备进军西藏的同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进行和谈,在多次通知噶厦政府却得不到答复的情况下,中央派出“劝和代表团”入藏,劝说噶厦。可惜,噶厦无意和谈,并串通英国特务毒杀了格达活佛。消息传来,中央政府见和谈无望,于10月派出了人民解放军,渡过金沙江,发动了昌都战役

10月6日,解放军先头部队在高原上纵横跨三个省区(西康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14天 走了约1500华里,穿过横断山脉,渡过澜沧江,在甲藏卡和类乌齐等地打了几仗;因连续行进,许多战马先亡,不少骑兵变成步兵,终于在上级要求的时间内,赶在藏军西撤之前到达昌都以西称为“五路口”的恩达,艰苦地完成了大迂回包围的任务。然后从西往东堵击由昌都撤出的藏军,胜利地配合主攻部队,将昌都地区的藏军干净、彻底地歼灭。

昌都总管阿沛·阿旺晋美率残部西撤至拉贡附近,当听说解放军已堵住去路后,折回昌都西的朱古寺,与解放军联系后,令残余藏军2700人全部放下武器。

从10月6日至24日,昌都战役历经19天,先后打了20多仗,共歼灭藏军5700余人,俘虏代本以上高级官员20余名,俘获在藏军中服务的英国人福特、柏尔及印度人2名。可以说,在昌都战役中,藏军主力已被消灭。

昌都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西藏自治区噶厦政府的独立幻想和帝国主义国家阻挠中国统一的迷梦,为西藏的和平解放铺平了道路。战役一结束,中央人民政府就再次宣布了和平解放西藏的诚意,通知西藏派代表来京谈判。

逐步改编

在此期间,以达札为首的西藏噶厦政府上层的反动势力被昌都的解放深深震撼,眼看自己危如累卵,行将覆灭,只得慌忙劫持达赖外逃,企图东山再起。一行人跑到亚东县,准备投靠印度时,却听说中央人民政府正在和印度政府交涉,惶恐之下只好滞留在亚东。

民意不可违。在西藏自治区僧俗的强烈要求和达赖身边官员的建议下,昏聩的达札活佛被迫下台,旋即病死。西藏当局研究决定由达赖喇嘛亲政,并委派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赴北京参加谈判。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在北京举行了签字仪式,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规定:“西藏军队逐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武装的一部分。”

1970年4月,西藏军区昌都警备区第九代本步兵团建制被取消。

编制和贡献

《中国藏军》一书也对藏军的建制和贡献作了详尽的探讨和论证。

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了藏族正规军成立的编制条款。“以前,前后藏都没有正规军队,用时临时征调,不仅缺乏作战能力,并且骚扰人民,为害很大。这次呈请大皇帝批准,成立三千名正规军队:前、后藏各驻一千名,江孜驻五百名,定日驻五百名,以上兵员由各主要地区征调,每五百名兵员委一代本管理。”

代本的官衔品级,在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前均为世袭制,乾隆时期的兵部尚书福康安认为,这种靠名分和富贵来承袭官位,极不利于部队正规化建设。他建议:此次代本军的成立必须规范化、正规化。兵员定额,升迁制度,粮饷待遇必须按照清制定律来建军,这一奏请在《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中得到了体现:关于军官的职位,按照这次的编制,代本(戴)以下设十二个如本(如琫),每一如本管二百五十名兵员,如本以下设二十四名甲本(甲琫),每一甲本管一百二十五名兵员,甲本以下设五名定本(定琫),每一定本管二十五名兵员。以上人员由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挑选年轻有为者充任,并发给执照。

代本出缺时,由如本中升补;如本出缺时,从甲本中升补,以下类推。贵族出身的军职人员,也要从定本、甲本中逐级提升,不得任意升迁。按照旧例:平民只能升任定本,不能上升,今后应依照其学识技能及战功逐级升迁,不得歧视。如有违犯军纪的事情发生,即予严惩。

代本军是清军中的精锐部队。清朝代本军创建后,所配备的武器是相当精良的,这在古代兵器时代的清军中是不多见的。藏军有一半的军人使用火枪(装备有亨利-马梯尼、斯涅德等各种类型的线膛步枪。定本以上军官配有膛步枪,士兵十分之三使用弓箭,十分之二使用刀矛、藤牌),并配备了十四门新式武器“劈山火炮”。可见清朝政府对这支代本军相当重视,完全按照精锐部队来打造。

藏军的各兵丁还要经常操演。每年操演军队所需之弹药,由噶厦派员携带驻藏大臣衙门之公文,前去工布地方制造,运至拉萨市发给部队。按《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核定,编制三千一百六十二名藏军、三千四百五十名清军分驻拉萨、桑珠孜区江孜县定日县

中国清代藏军从成立到藏汉部队分理期间,藏军共参加了五次抗击外夷的征战,分别是(1792年)平息尼泊尔骚乱、(1840年)收复阿里、(1841年)江浙宁波抗英、(1888年)隆吐山抗英、(1904年)江孜保卫战。这支民族代表清军部队,为保卫华族不被欺辱和反帝国主义侵略作出了贡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藏军编入了人民解放军序列,曾参加了对印反击作战。尽管藏军在1959年参加了叛乱,但它曾是国家边防部队,担负过西南边疆“镇边抚乱”的任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