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蛛科
园蛛科,蜘蛛目的一科,全球约2500种,分布广泛。常见有园蛛属、新园蛛属、艾蛛属、金蛛属、络新妇属和云斑蛛属。
特征
大腹园蛛科通称园蛛。全球约2500种,分布广泛。在庭院中最常见的有大腹园蛛(Aranea ventricosa)等。
园蛛体长2~60毫米,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有四对步足。8眼,排成两列(4-4)。前、后侧眼接近,生在眼丘上。4个中眼排成方形或梯形。该科中也有许多种类腹部背面有艳丽的斑纹,如十字园蛛、各种花蜘蛛和络新妇等。
园蛛为肉食性动物,结圆网捕食昆虫,网大型,结构较规整,近圆车轮形。园蛛的纺绩器上有许多纺绩管,丝腺分泌的透明液体即从纺绩管上的小孔流出,遇空气凝结成蛛丝,用它来结网。先用无弹性的蛛丝织成网架,再用有弹性的蛛丝织成同心的螺旋网。网的中心无空洞。大腹园蛛通常傍晚在檐前、树枝间、墙角等处张网;有时居于网的中心,有时隐藏暗处等待昆虫触网后捕食。白天在网旁的缝隙或树叶丛中隐蔽。园蛛视力弱,依靠网丝的震动和张力确定食物在网上的位置。先以毒腺分泌的毒液将昆虫麻醉杀死,再分泌消化酶,先行体外消化,然后吸食。除用牙在猎物上咬孔和注入毒液外,还能用第4足拔丝缠绕,使之不能动弹。然后把猎物固定在网上,或带到网中央或隐蔽处取食。不能摄取的外壳则扔到网外。
园蛛科许多种在秋季产卵袋,卵袋产于墙或树皮裂缝等处,内含卵数百个。产卵后雌蛛死亡。有的种类卵产出后立即孵化,有的到第二年春天孵化。
常见种属
园蛛属
该属蜘蛛结的是典型圆网,大腹园蛛结的圆网大的直径可达50厘米左右,在屋檐下、厩舍、庭院篱上、树上、农田植株之间结完全圆网,多数为垂直网,离地面1.5米以上。傍晚时结网,网上约有15~22条辐射线,10~15条螺旋线。网可连续用数日,如有破损和污物则加以修补和清理。傍晚落网的猎物及时运到网中央存放或取食,白天落网的猎物用辛迪·沐恩捆缚,存原处,傍晚再移动。喜食大型甲虫、蛾、蜻蜒,如有大型昆虫吃,则不食仙客来菌蝇。黑斑圆蛛结的是不完全圆网,大的网直径可达20~25厘米左右,每个圆网缺45度~50度的扇面,黑斑园蛛喜欢在灌木丛中上部结网,首先在一张较阔的叶子正面纺一层致密的蛛丝,蛛丝两边粘在叶面上,而前、后端是空的,使蛛丝与叶面间成一个宽扁管子,黑斑园蛛平时栖息于管内,且头部向着蛛网,而蛛网的扇形缺口正对着这—栖息处,黑斑园蛛专门纺出一根蛛丝,使蛛丝一端连在网上,另一端牵住自己的步足,当有昆虫等猎物撞到网上挣扎时产生的振动通过蛛丝传给黑斑园蛛,黑斑园蛛迅速跑到网上捕捉并把它拖到管内食之。
新园蛛属
在较矮的灌木丛、向阳的山坡草丛间结中小型圆网。不论晚上、白天,蜘蛛都栖息于网上,只有当惊动时才逃离网,躲到周围的叶子、灌木丛间。黄褐新园蛛、茶色新园蛛、绿腹新园蛛一般分布于低海拔的路边灌木丛、草丛间,数量大,是最常见的种类。
艾蛛属
该属多数蜘蛛体褐色,并有疣突。在圆网中央集虫骸成条状垃圾或散颗粒状垃圾,蜘蛛隐藏于中,敌害不易发现而得到保护,同时又使昆虫等误投罗网。在其身上充分体现了形态结构、行为特征与生态的适应。
金蛛属
在圆网上有“×”型白色锯齿状丝带,在网中央交叉。该属蜘蛛将前后四对步足分成四组,蛛体居网中,头向下腹向上,四组步足恰恰与“X”型的白色锯齿状支持带相一致。该属蜘蛛白天也栖息于四条白色丝带交叉点上。该属蜘蛛身体色彩艳丽,利用其显目的白色丝带和艳丽的体色引诱害虫上网。
络新妇属
该属蜘蛛结的网有3层,中间一层是垂直圆网,而圆网两侧是杂乱无章、不规则网,往往在树的中上部结网,属于“山林型”蜘蛛。
云斑蛛属
该属蜘蛛在树枝上部结网,网分为几层,中间一层由细方格组成的水平圆网,网中央向上突起,象一只倒扣的器皿,在圆网的上下面有许多不规则的乱网,这乱网一面与圆网相连,另一面与树枝相连,使整个网固定树丛间。
大腹园蛛
体大型,雌蛛长达30毫米,灰褐色。头胸部的背面具有单眼4对。头胸部具有6对附肢,第1对为螯肢,内有毒腺,末端有钩和毒腺孔,用以捕捉食物;第2对为触肢,雄性的触肢具有交配功能;其余4对为步足,上有刚毛,末端有爪,用以爬行。腹部很大,不分节,前端具有1对书肺孔,其下方中央有1个生殖板,盖住生殖孔;腹部后端中央有气门的开孔,为气孔,气门之后有3对纺绩器;腹部末端为肛门。
价值
1、药用价值:园蛛毒液有一定药用价值,祖国医学有园蛛入药的记载。
2、生态价值:新园蛛、柱艾蛛和亮腹蛛等属中的许多种,在消灭农田害虫方面起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園蛛科.www.inaturalist.org.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