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坪镇
桑树坪镇,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地处韩城市北部,东临黄河与河津市相望,南接龙门镇,西邻王峰镇,北靠宜川县。总面积582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数为18705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截至2020年6月,桑树坪镇下辖2个社区、27个行政村。2011年,桑树坪镇财政收入4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92元,工业总产值2亿元。
历史沿革
因镇政府驻桑树坪而得名。
1980年7月,由原王峰公社的崖岔、竹园、杨家岭三个大队及桑树坪矿区社区联合设立桑树坪镇。
2004年,枣庄乡(原政府驻地梁山村)并入。
2011年,桑树坪镇独泉乡(原政府驻地独泉村)并入。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桑树坪镇辖朝阳、康乐2个社区,杨家岭、崖岔、竹园、赵家山、梁家山、料角、杨岭、龙凤埝、大曲头、贾家、张沟、杨沟、牛家山、独泉、高家台、院子、尧科、张岭、苏岭、康家岭、陈家掌21个行政村;下设7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桑树坪镇下辖2个社区、27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崖岔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桑树坪镇地处韩城市北部,东临黄河与河津市相望,南接龙门镇,西邻王峰镇,北靠宜川县。总面积58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桑树坪镇地处渭河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东部丘陵沟壑,西部为黄龙县山地。
气候特征
桑树坪镇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水系水文
桑树坪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凿开河等,凿开河自林源由西向东,从竹园村至杨家岭,流经崖岔村后汇入黄河,境内流长约5千米。
自然资源
桑树坪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以煤炭资源为主,油气资源次之。已探明煤炭储量3亿吨。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桑树坪镇辖区总人口27165人,其中农业人口16434人,城镇常住人口10731人,城镇化率39.5%。另有流动人口4260余人。总人口中,男性14881人,占55%;女性12284人,占45%。2011年,桑树坪镇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4.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9人。
截至2018年,桑树坪镇户籍人口47811人 。
2021年7月,韩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桑树坪镇常住人口数为1870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桑树坪镇财政收入435万元。2011年,桑树坪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392元。
2018年,桑树坪镇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上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4个。
第一产业
2011年,桑树坪镇农业耕地面积50092亩,人均3.9亩。主要经济作物以花椒为主,累计栽植“大红袍花椒”花椒52.3万株,年产量750吨,收入1500万元。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截至2011年末,桑树坪镇生猪存栏1443头,牛存栏1163头,家禽4575羽。
第二产业
2011年,桑树坪镇有涉煤企业5个,年产量60万吨,工业总产值2亿元。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桑树坪镇有个体工商户170户,从业人员430人,有集贸市场1个。
交通
截至2011年末,桑树坪镇有通村公路18条,80千米,21个村通水泥路。
社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桑树坪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3个,文化专业队(锣鼓队)12个,各类图书室10个,藏书10.2万余册。截至2011年末,桑树坪镇有村村通2000余户,入户率为51%。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桑树坪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90人,专任教师8人;小学6所,在校生1250人,专任教师1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20人,专任教师12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桑树坪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村级卫生室21个,门诊部2个;病床210张。专业卫生人员193人,其中执业医师45人.执业助理医师133人,注册护士15人。2011年,桑树坪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0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桑树坪镇有学校体育场地9个,安装健身器材1套。
社会保障
2011年,桑树坪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3户、人数223人;城市医疗救助30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4户、人数701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5人。社区服务设施2个,社区服务站4个,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070人,参保率100%。
文化
民间传说
高祖山南麓山下,黄河岸边,有个小镇叫桑树坪。在桑树坪这巨人腰间,缠绕着一条银白色的带子,这就是凿开河。
相传,凿开河原叫错开河,是当年大禹的父亲所开。清康熙《韩城县志》记载:“士人相传,欲使河直行东北入海,而地渐高,势不能达,至今所经治处,犹称错开。”这位被尧任命为崇伯的治水官员鲧,由于错误地开了这条河,使洪水受阻,淹没了农田和村庄。鲧治水九载未成,被舜杀了。舜又任命鲧的儿子大禹为司空,继续治水。
大禹来到了龙门山上,观察山川地形。突然,一只大雕从大禹头顶飞过,边飞边叫:“错开河,错开河,往西不如往东挪。”这位善解鸟语的大禹,心领神会,下决心要凿开偏东的龙门山低谷,使黄河一泻无余。到了晚上,大禹将磨快的斧子高高举起,用九牛二虎之力,猛劈山凹,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龙门山变成两半,滔滔的黄河水从龙门顺流而下。
大禹劈开龙门山,消除了水患本来应当高兴,但他却伤心起来。大禹回想起父亲鲧的悲惨下场,又目睹因错开河所造成的民困,掉下眼泪。这时,那只大雕又从他身旁飞过,短语叫道:“栽桑,栽桑,致富。”大禹一想,心花怒放,对!栽桑树,既可弥补父亲的失误,又可给人民造福。
过了三年,错开的河道两旁,呈现出一片绿色的海洋。人人采桑,家家养蚕,农民富了。思念起两位功臣来,他们感激地说:“要不是祟伯错开了河,要不是大禹植了桑,我们还会有今天吗?”
到了宋代,被称为“冶户川”的错开河周围,煤矿星罗棋布,冶铁者达到七百余户。人们高兴地说:“这层层煤炭,就是当年大禹植的桑树变的,这地方就叫桑树坪好!”
参考资料
韩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韩城市统计局.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