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0年6月,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副厅级,内设5个正处级职能处室、13个正处级业务所。
承担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管理与服务职能,主要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疫情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疾病病原生物检测鉴定和因子检测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是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业务技术指导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科研培训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
中心已连续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状”、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953年,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成立;2000年6月,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改名为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成立。
主要职责
承担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管理与服务职能,主要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疫情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疾病病原生物检测鉴定和物理化学因子检测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是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业务技术指导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科研培训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
机构设置
参考资料
主要人员
参考资料
主要业务
微生物检验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是浙江省公共卫生系统微生物检验检测中心和技术指导中心,下设细菌检验科、病毒检验科、健康相关产品检验科、微生物研究室和P3实验室5个科室。现有正式职工42人,党员26名,民主党派14人;高级职称28人,中级12人;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11人。
主要工作职责:负责全省重要急性传染病、食物中毒、环境污染及不明原因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承担呼吸道、肠道、虫媒等传染病的病原菌检验检测工作;负责全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承担健康相关产品及其它社会委托检验产品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测工作;负责对基层疾控机构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业务指导和培训;开展细菌、病毒病原学、检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等工作。
实验室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有1个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独立BSL-3实验室,23个BSL-2实验室和3套标准PCR实验室,3个1000级净化实验室,1个生物样本库和菌毒种库。建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厅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和1个厅级重点学科群。于2002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2004年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现获得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资质认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是国内首批具有从事埃博拉实验活动资质的单位之一。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级卫生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检验机构、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注册遴选机构、化妆品行政许可资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机构技术评估等资质。目前已建有省级流感参比中心、国家脊灰网络实验室、麻疹网络实验室、流行性乙型脑炎网络实验室、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等专业实验室,能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现场检测、产品类检测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应急部是中心卫生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管理;负责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灾防病等应急预案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修订;负责中心应急处置组织体系的管理维护;负责中心应急小分队和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浙江省)的管理,开展业务培训和演练;负责中心应急物资储备需求研究和制定储备计划。
传染病预防控制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是浙江省急性传染病监测防制技术指导中心。主要负责拟订全省急性传染病、病媒生物及寄生虫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测及风险评估、预测与预警工作;负责重大急性传染病疫情、救灾防病及不明原因疾病的现场调查处置工作;负责全省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现场消毒和院感控制的技术管理与指导;负责病媒生物与寄生虫病检验检测工作;负责全省急性传染病、病媒生物及寄生虫病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营养与食品安全
●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食品安全法》确立的一项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10年以来,全省卫生计划生育系统按照“扩面、加量、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有序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各项工作,风险监测网络从无到有、监测能力从弱到强、监测数量从少到多。掌握了浙江省省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状况和趋势,为政府监管决策、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重要基础,近年来通过风险监测发现的若干隐患问题获得省政府领导的关注和批示,取得了良好成效。
●营养监测、教育与改善
自2008年以来开展常规的营养监测,并不断扩大监测覆盖面。掌握了浙江省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和发现存在的营养与健康问题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食物营养与健康相关政策提供了建议。针对居民关心的营养问题,指导全省开展营养教育工作。通过微量营养元素的关键技术及研究、预防控制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项目、社区营养相关性疾病干预、社区老年营养改善策略研究等项目,不断探索营养改善干预技术,为全省营养指导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学校卫生与学生营养监测
学校卫生工作主要包括学生健康监测、学生常见病防治、学校教学环境监测以及学校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近年来,浙江省加强了学生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和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学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以及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督导、学校教学环境监测等工作,全省学校卫生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学校卫生监测能力得以提升。通过开展“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活动,参与国家“营养校园”试点项目、实施全省学生营养监测与改善项目,建立了全省学生营养工作队伍,为深入探索推广学生营养改善适宜技术作了有益尝试。
结核病预防控制
负责全省结核病预防控制业务指导工作,由综合防制科、监测评价科和结核病实验室3个科室组成。现有在职职工17人,在编职工1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比例76.5%,其中博士1人,博士后1人,平均年龄40.8岁。
主要职责:结核病预防控制规划落实、资源协调、业务指导、疫情监测管理、健康教育、项目组织实施、科学研究及技术人员培训等。
近年来,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医防合作、综合防治”的结核病防治模式,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高度评价,相关模式在全国推广。先后申请获得原卫生部-梅里埃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项目、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三期)共6000多万元经费用于流动人口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结核病防治综合模式和社区管理等结核病防治工作。在科研方面,申请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共建大学项目、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平均每年获得2-3项省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及以上的科研项目,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40余篇。参与制定并出版《浙江省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协助出台浙江省耐多药结核病防治行动计划、浙江省“十二五”结核病防治规划等文件。在全省各级结核病防治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省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下一步将严格按照《浙江省十三五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规范开展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
免疫规划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免疫规划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计划免疫业已取得的成果,提高和维持接种率,扩大预防接种服务人群,积极推广应用新疫苗,有利于我国预防接种工作与国际接轨。因此,它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为更加合理地使用疫苗和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以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理化与毒理检验
理化与毒理检验所主要开展食物中毒、环境污染、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化与毒理检验检测工作;开展公共卫生相关的环境、职业危害因素以及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理化、毒理及功能学检验;开展全省疾控系统理化及毒理学检验检测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开展理化和毒理学检验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
职业与辐射
职业健康与辐射防护所(简称“职辐所”)下辖职业卫生科、辐射与核安全防护科、检测科,编制28人,在编27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7人,副高以上职称9人。
职辐所承担全省职业病及职业性放射病监测评估计划的拟订、组织实施、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全省职业病及危害申报的统计分析;全省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的质量控制等工作;参与重大职业中毒、核与放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近年来,在全省开展重点职业病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与干预、海产品放射性污染监测与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核电站周围放射性与人群健康监测、职业与放射卫生学评价,以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科学研究、职业健康数字化改革等工作。同时,积极参与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杭州亚运会保障工作。
职辐所聚焦争先创优,开出全国首个复工复产“防疫处方”(《新冠肺炎防控企业返岗返工防护手册》),国家职业病防治项目和尘肺病随访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聚焦多跨协同,全省职业病防治支撑体系纵深推进,职业健康监管与服务平台日益完善。聚焦引领变革,海产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监测赋能加速,实验室检测能力迭代升级、职业健康机构质量控制成绩斐然。聚焦人才引育,坚持科研、技术、转化、应用“四轮驱动”,在纳米粉尘、工业噪声、放射实验室检测等领域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团队。2015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全国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和二等奖,2016年获G20杭州市峰会“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12年获“卫生部福岛核泄露事故卫生应急先进集体”。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浙江省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职辐支部被中心党委授予“先进支部”荣誉称号,多人获得中心优秀共产党员、中心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人被聘为卫生健康系统微党课宣讲成员和浙江省微党课宣讲成员。
环境与健康
环境与健康所承担全省环境、地方病等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计划的拟订、组织实施、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开展全省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调查、评价与研究工作;参与并指导全省重大环境等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置,承担农村改水改厕的相关指导工作;承担着全省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的现场监测和业务指导工作。是一支既传承老防疫光荣传统,又具创新、奉献精神和富有活力的团队,在我省疾控工作中勇担“侦察兵”和“特别行动队”角色。
环健所在全省开展雾霾、环境污染、消毒与医院感染与人群健康监测与防治工作,在重大自然灾害(台风、地震、洪涝灾害)、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传染病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冲锋在前,5·12汶川地震灾后防疫,2013年菲律宾“海燕”台风灾后应急救援、2016年杭州市富阳区硫化氢中毒事件、丽水苏村泥石流塌方灾害处理、2016年G20峰会疾控保障工作、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及杭州第19届亚运会等疾控保障工作都可见到我所业务人员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环境与职业卫生所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收获了众多荣誉:2015年获全国突发中毒应急处置技能竞赛一等奖;2016年G20峰会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2017年浙江省工人先锋号集体;2017年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和突发中毒应急处置全国技能竞赛二等奖、个人一等奖;省级青年文明号五星集体、“ 全国饮水卫生监测标兵单位”“省环境卫生监测先进集体”以及“全国爱国卫生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G20峰会先进工作者”“省爱国卫生先进个人”“省改水先进个人”等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
公共卫生检测与业务指导
公共卫生监测与业务指导所负责对基层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业务指导协调管理;负责全省公共卫生监测项目协调管理;负责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与监测、风险评价等信息数据管理;负责重大公共卫生监测项目指导和疾病监测技术开发。
全所下设业务指导、疫情信息和监测管理三个科。业务指导科负责对市、县疾控中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疾控业务进行指导与管理。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责任制指导团队的新机制、新模式,并推广实施。2013年起,在全省疾控系统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即“双服务”活动,依托活动的开展,推出省级业务指导员、指导团队、业务人员下基层蹲点、重点帮扶等多层次的指导模式,设立“义乌工作基地”“嘉善疾控科学发展示范基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业务指导体系。2012年起,承担新成立的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业务技术指导工作。
疫情信息科以疫情监测为基础,发现异常疫情及时报告并追踪事态进展,利用公共卫生舆情监测平台等媒体检索工具收集国内外重要疫情信息动态,开展疫情热线电话咨询服务;以疫情分析为延伸,定期开展传染病疫情分析日、周、月和年报,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和传染病流行特点,适时开展传染病疫情专题分析,预测疫情趋势,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和向基层反馈;以质量控制为保障,通过每日质量监控、月度质量评价分析、报告质量专题调查、业务技术培训、基层编码维护等各种质量控制手段,提高我省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质量;以预警预测为拓展,推广应用自动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开展传染病预警预测模型研究,探索并应用定量分析技术,提高预警预测科学性。
监测管理科主要通过对公共卫生监测项目的科学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实现监测项目和信息的有机整合与有效管理;利用各类监测信息,长期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的日常评估和专题评估,评估结果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反馈,为及时识别和控制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提供依据。积极探索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和预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针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综合性监测,为疫情防控和制定人群健康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举办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为全省培养并储备公共卫生骨干人才队伍。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为目标,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组建各级健康教育讲师团,开展健康中国行和万场健康讲座进基层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健康教育,开发了浙江健康教育馆和浙江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APP),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健康科普传播平台,形成了一批依托医院、学校、社区的健康科普场馆;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举办全省健康素养知识大奖赛、健康教育讲师演讲比赛,提升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开展健康单位创建,全省共创建健康促进学校达1578所、健康促进医院154家,开展健康促进县区、健康促进企业、社区、健康家庭试点建设。积极推力控烟履约,倡导无烟环境,推进无烟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系统建设。积极开展应急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在应对自然灾害、人感染H7N9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加强健康教育技术研究,建立全省健康素养监测系统和烟草使用流行监测系统,开展慢性病、重点传染病健康素养干预。监测表明,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08年的8.45%提高到2015年的12.25%,高于全国同期10.25%的平均水平。
主要职责:负责拟订全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基层开展重点人群、场所和疾病的健康教育;开展公众健康素养监测和评价;负责基层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负责组织卫生日、专题宣传活动及经常性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控烟工作;负责《健康博览》杂志管理。
艾滋病与性病预防控制
负责拟定全省艾滋病预防控制计划和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承担艾滋病疫情监测、评估和预测;指导全省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管理、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管理工作;负责全省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负责全省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技术管理、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负责丙型肝炎监测和重大疫情处置。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简称“慢病所”)工作职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全省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卫生、伤害预防控制计划和技术方案;承担全省死因监测,负责慢性病、伤害和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开展重点慢性病相关实验室检测工作;指导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承担省级慢性病防治机构的技术指导。下设4个科室:综合防制科、监测评价科、伤害防制科、慢病实验室。
(一)监测评价科
1.负责拟定全省死因监测,肿瘤、糖尿病、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事件监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医院伤害监测等工作技术规范和技术方案;
2.负责全省死因、慢性病、社会-生物-行为等危险因素、医院伤害监测等有关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决策建议;
3.负责全省死因、慢性病和伤害监测工作技术指导、业务培训、质量控制和考核评估;
4.负责全省慢性病、伤害、健康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5.承担上级有关部门、中心或处所交办的临时性任务。
(二)综合防制科
1.负责全省常见慢性病和伤害的防制和健康管理,拟定相关预防控制计划和技术规范和方案并组织实施与评价;
2.负责收集全省常见慢性病患者与高危人群管理及健康相关信息,掌握全省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动态;
3.负责慢性病综合防制和健康管理工作,开展常见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管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有关工作指导;
4.开展常见慢性病、伤害预防控制、健康管理等科学研究及适宜技术开发、推广工作;
5.承担上级有关部门、中心或处所交办的临时性任务。
(三)慢病实验室
1.承担慢性病、伤害和健康相关生化检测等工作;
2.开展慢性病、伤害和健康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与研究工作;
3.承担上级有关部门、中心或处所交办的临时性任务。
以上参考资料
科研成就
建有省委、省政府立项支持的科技创新团队1个(公共卫生监测与突发事件处置关键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为浙江省首个公共卫生领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参加了由 46家重要机构与高校共同参与的“‘健康领域重大社会问题预测和治理’协同创新平台”。近五年中心(公共卫生研院)获得厅级及以上各类科研项目(主持)212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部级65项,在研项目数位居全国省级疾控中心首位,获得科研经费约56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14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54篇,总量和人均居全国省级疾控中心前列;获得获得科技成果18项,其中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8项,制定国家标准20项,出版著作60余部。
中心实验室能力和资质建设稳步推进。建有独立的BSL-3实验室2套, BSL-2实验室23个和标准PCR实验室9套。建成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厅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和1个厅级重点学科群。中心于2002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2004年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现获得实验室认可和实验室资质认定“二合一”参数共计35类,是国内首批具有从事埃博拉实验活动资质的单位之一。先后获得特殊食品验证评价技术机构、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机构资质,食品复检机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机构技术评估等资质,能够在产品类、现场检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主要宗旨
多年来,中心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秉承“和谐、求实、创新、奉献”的组织理念,转变观念、转变职能、提高认识,通过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政府、社会和公众的能力,成绩显著: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新冠肺炎等新发突发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成绩斐然,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和疫苗临床研究及基地建设稳步实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深入推进,健康教育与促进不断完善,地方病、寄生虫病防制成果巩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持续拓展,微生物和物理化学毒理检测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心已连续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状”、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展望未来,中心将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卫生健康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三地一窗口”为使命担当,以创建“数一数二”的现代化省级疾控中心为目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以预防为根本,以健康为核心,以满意为标准”,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不断提高中心及全省疾控机构的管理效能和业务技术能力,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强化基层业务指导,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深入贯彻实施“健康浙江”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为保障全省公共卫生安全、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获得荣誉
中心已连续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状”、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机构概况.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08-20
机构设置.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08-20
领导班子-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领导班子-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领导班子-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领导班子-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领导班子-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领导班子-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领导班子-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
简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