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狗岭
石狗岭是广东信宜市市名山之一,是信宜旧八景之“龙窖晴烟”。山上有个大石洞,相传有龙伏此,求雨必应,故又名龙山。山峰石壁上,有两个石孔:南面的深5丈,将风则响,称为风窖;北面的深莫测,将雨则润,称为雨窖。该山高783米,因奇峰耸立,轻烟渺渺,故称“龙窖晴烟”。
2012年12月29日,信宜市石狗岭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石狗岭风景区开发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简介
石狗岭是广东信宜市名山之一,是信宜旧八景之“龙窖晴烟”。石狗岭主峰海拔783米,站在山上往下看,山脉纵横,村道蜿蜒,苍翠欲滴,层层梯田,条条村落,新楼排排,蕉林葱绿,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新农村景象。
石狗岭风景区
位于水口镇东部的双山村,地处都龙、大甲、贺家村与高州市东岸镇的良村、石古垌村之间。距信宜市火车站14公里,距包头-茂名高速公路水口出入口9公里(预计2015年通车)、距信宜市区16公里。石狗岭主峰海拔783米,由奇峰、峻岭、异石、竹林、藤蔓、枫林、清泉、庙宇等构成,拥有“龙窖晴烟”(风窖雨窖)、“狗头石”、“鹰嘴石”、“石长城”、“时事感应石”、“雷打石”、“观音寺”、“冼太庙”等景点,其中龙窖晴烟属 于奇异自然现象;是信宜旧八景之一。神奇的怪石、美丽动人的小鸟天堂、挺拔宏伟的香樟木、团结的十二兄弟树和多姿的槭属、纯情的情侣树…..以及山间如仙景般的云海、迷人的旭日东升等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石狗岭风景区山清水秀、生态资源极其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春季的赏花游、宗教庙会游;夏季的品果游、避暑游;秋季的赏枫游;冬季的健身游;四季的生态观光游,是信宜市(2013-2025年)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和重要节点景区、是茂湛地区的生态后花园、是粤西桂东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和天然大氧吧。
从秦朝起至明末清初,信宜是汉族和俚、瑶、壮等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各族人民在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并形成了包括百越文化、桂林市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瑶人文化、汉文化、山地文化、江河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多元化并存的文化格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景区内英才辈出,名人众多:甘清池,少将,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九军副军长;中华民国广西陆军保安司令;甘子均,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甘子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十届常委;甘尚武,著名侨领,马来西亚高州会馆永远会长。
石狗岭村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在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指导和帮助下,在信宜市委、市政府和水口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行“全体村民参加,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和资金入股,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模式”。
石狗岭传说
杨筠松与龙窖
传说杨筠松少年之时,就喜欢行山看势,寻龙点穴,有一次他登临窦州城东遥望的石狗岭。只见此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与黑石岭相对,如蹲狮踞象如门。上石狗岭山顶豁然阔广,山间怪石棋门据守,山溪泉流如涌,远处群山涌现,山脉来龙气势磅礴,丘延翰《天机素书》注:“龙来十里,气高一丈,龙来百里,气高十丈。”石狗岭正是云雾山脉聚气之地,纳整个山系的龙气,杨筠松深有心得。面对如此藏风得水、龙盘虎踞的佳地,杨筠松喜出望外。
登高寻去,发现有大石似乎是龙的嘴脸,筠松发现了其中的妙趣,爬到石上观看,见石壁上,有两个石孔:南面的窖口宽数尺,窖深5丈,将风则响,称为风窖;北面的深莫测,怪石嶙峋,将雨则润,银珠欲滴,称为雨窖。
杨筠松曾得到过异人传授的三件宝:赶山鞭、无字天书、铁灯盏,他发现石狗岭有龙伏此甜睡,只是这次游历,未曾带宝在身,故未作打算。
过了一年,粤西天旱未雨,每天天空都是湛兰湛兰的,连一丝云彩都没有,太阳毒毒地烧烤着大地,地头山坡的野草晒得枯黄,田里的土干裂得一块一块,禾苗耷拉着脑袋,眼看就要颗粒无收。
农民天天抬头望着天,期盼天天老爷老善心,下一瓢泼大雨,拯救万物生灵,他们用民间各种办法祭天求雨,请苍天不要殃及子民。有人堆集干柴,点火燃烧,祈祷管水之神河伯见火赐雨救之。有人在雷神庙前焚香跪拜,求雷神爷催云助雨,对付旱灾之神。但是这些都不灵验。
杨筠松此时正在生病,躺在床上。听到外边的乡庙鞭炮断断续续,连忙支撑虚弱的身体,带上三件宝贝,牵着一匹小马向石狗岭方向驰去,由于出行匆匆忙忙,加上带病在身,杨筠松竟然在马背上晕倒了,被一个老农救起,老农把家中留种的白豆熬了一锅粥喂灌下,杨筠松才苏醒,杨筠松感谢老农施食之恩,此后这地方被叫作“扁豆坡”。
杨筠松来到石狗岭下,在山间的一处出水窿寻到半盏积水,用铁灯盏装上,支撑虚弱的身体爬上了龙头大石,把铁灯盏的水灌下雨窖,念动无字天书咒语,一时天空黑沉了下来,杨筠松挥动赶山鞭,一阵地动山摇,向南招来风,向北召唤雨,山中的睡龙被杨筠松的法术惊醒,沿山势下冲,在山崖壁尽头一跃而起,一时甘霖尽布,窦州百姓欢呼相告庆贺,石狗岭花尾榛鸡腾飞,因而官府地方志记称为“龙山”。巨石如龙露出山体的龙脑袋,又称“龙窖”。《读史方舆纪要》龙山县东二十里。山势峻险,南有石孔,约深五丈许,谓之风窖;北有石孔,其深不测,谓之雨窖,相传有龙潜焉。因而石狗岭又称龙山。
石狗岭得名
关于石狗岭得名的来由,有这么一段神话般的传说。
话说当年二郎神奉玉皇大帝之命,领着神狗追捕齐天大圣孙悟空,最终悟空被神狗赶上咬了一口,把他逮住,交给太上老君发落。神狗自此恃功傲慢,常跑出天庭,云游各地,乱窜狂吠,目中无人。一日,它来到一座大岭上,看见一个手持拂尘的道人和一个儒生模样的仙人,坐在山顶上吹着铜箫,声韵 顿挫抑扬,好不快乐。那狗不管是谁,窜上去对着道人张口便咬。说时迟,那时快。那个道人运足一口纯阳真气向幼犬喷去,一喷……它已瘫痪不动,再喷……脱毛瑟缩成团,三喷……变成了石狗,静卧于山上。道人微笑着说:“畜牲!你长眼也不看看好人、坏人,看你还敢放肆!”,原来这个道人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那个儒生模样的是“八仙”中的韩湘子。那日他俩云游于山顶上,聚精会神地吹着铜箫,给小狗这一窜扰,吕洞宾好不气恼,索性镇它于山顶之上,变为石狗。后来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话——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听说也源出于此。
吕洞宾为给人们造福,和韩湘子合议作法,在石狗的耳朵里,一个滴进了水,一个吹进了风。吕洞宾口中念念有词,韩湘子用铜带在狗头上轻敲两下,顿时,石狗岭上的奇迹出现了:一个“风窖”,一个“雨窖”,窖口宽数尺,窖深测,风窖口杂草丛生,凉风习习;雨窖内怪石嶙峋,银珠欲滴。一个司风,一个司雨。从此当地三日一风,五日一雨,风不鸣条,不摧折林木;雨不 破块,不打损禾稼。故此方圆百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盗贼不生,夜户不闭,行人让路,道不拾遗,野无饿,茶歌达旦,呈现一派升平悦乐景象。
时事感应石
时事感应石原在山顶上,后经三次崩塌才形成:第一次,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东北沈阳的“9·18”事变开始出现裂缝,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后,裂缝越来越大,由于受雨水的侵蚀,山体与石头之间的分离越来越宽,1945年9月2日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天,上午10点钟放牛的小孩吃了饭后,放牛上山吃草,谁知到了分岔路后,牛群都不肯去了,掉过头转到二指坪的晒谷石(即石狗岭风景区的停车场)方向跑,牛也同往日不一样,不肯吃草了,中午12点钟,村民陆续从田间回家吃饭,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方圆5公里的地方都听到,响彻云霄,象子弹爆炸的浓烟滚滚,往天空腾飞,泥石流往下倾泻,一块巨石仰卧而崩下了200多米,在家吃饭的人立即放下碗筷,还在田间劳动的村民丢下手中的工具,奔向事发现场,高呼喊“出大事了,山崩地裂了,在山上放牛的小孩没有命了,快上山救人啊”,村民们三步并作两步走,跑到半山腰上,见到小孩和牛都在观音寺旁边,平安无事,这一天,正好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后来人们把这个巨石称为“崩石头”。
参考资料
与春天有关的故事.茂名网.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