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约翰·塞恩

约翰·塞恩

约翰·塞恩(1955年5月26日生)是一位美国金融高管和投资银行家。他曾担任高盛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后来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首席执行官。塞恩随后成为美林证券的最后一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其与美国银行的合并前。他原定于新成立的公司担任全球银行、证券和财富管理业务的总裁,但于2009年1月22日辞职。据报道,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肯·刘易斯迫使塞恩辞职,原因包括美林证券的损失超过预期,以及大量高管奖金的发放。塞恩随后担任CIT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目前,他是优步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由前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于2017年9月29日任命。

个人生涯

华尔街从不缺少明星,但约翰·赛恩绝对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在最近的6年里,约翰·赛恩曾两次接受“征召”,前往“救火”:一次是2004年接管备受诟病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另一次是2007年底就任世界最大证券经纪商美林公司的董事长兼CEO,该公司是金融危机中遭受损失最大的公司之一。为此,约翰·赛恩在华尔街赢得了“救火队长”的雅号。

单从学历背景来看,约翰·塞恩就很不简单:1977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979年又获得哈佛大学MBA学位。毕业后这位出自名校的高材生顺利地进入高盛集团。从1979年到2003年,约翰·塞恩在高盛集团一干就是24年。24年,他和高盛集团互相见证着彼此的成长和发展。从一名普通的员工到交易员,再从业务经理走到首席财务官,最后升任至高盛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在外界看来,约翰·塞恩正即将在高盛集团大展身手,将高盛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然而,事情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在此时此刻,塞恩递交了辞呈。

当时约翰·塞恩已是华尔街让人羡慕不已的高级管理人,拥有2000万美元的巨额年薪。可是他却选择了去纽约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要知道,当时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简直就是一个没有人愿意接手的“烂摊子”。塞恩上任第一年的时候,纽交所的利润骤降了50%.如何力挽大厦于将倾?新上任的约翰·塞恩一时间成了业内业外的焦点人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3年里,约翰·赛恩做了3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一是将电子交易系统逐步纳入纽交所多年来人声鼎沸的交易大厅,这被称为是纽交所进入21世纪的第一步;二是将该所改为上市公司;三是跨海并购欧洲对手泛欧交易所。现在,纽交所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及里斯本等地都有营业网点,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可以说塞恩导演了纽交所自1792年创建以来的200多年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革。美国媒体形容他的改革所带来的变化,“超过了纽约交易所之前200多年的改革总和”。

2007年11月,华尔街最大的证券公司美林和全球第一金融财团花旗银行CEO相继易人。华尔街乃至整个金融界为之震惊。正当美林和花旗都在紧锣密鼓地寻找CEO接班人时,两个金融大鳄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在了同一个人身上——此人便是约翰·塞恩。塞恩最终走进了困境重重的美林证券。这让业内人士再一次为这位专长于“救火”的金融华盛顿奇才队大跌眼镜。

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美林证券,2008年9月,约翰·赛恩与美国银行(简称“美银”)首席执行官肯·刘易斯(Ken Lewis)在纽约的会面,最终决定了这两家金融巨鳄下一步的命运。最终,美银闪电宣布,将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美林。在那场浩劫般的金融海啸之中,因为这个决定,美林最终“活”了下来。2009年1月1日, 美银正式完成了法律意义上对美林的收购。“联姻”效应令人惊叹,今年第一季度美银盈利42亿美元,其中37亿美元是由美林贡献的。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合并后的新公司已经以“美银美林”的形象出现。2009年1月,约翰·赛恩正式卸任美林证券CEO。2010年,他重出江湖,成为美国中小企业贷款公司CIT的掌门人。

人物解读

冰冷如石的杀手

你相信吗,他真的炒掉了自己的老板!

约翰·塞恩清瘦的脸颊和高挑的身材彰显着他本人身上独有的清爽与干练。18岁时,已是帅气精神小伙的塞恩远离了家乡付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机电工程,之后又在哈佛大学拿到了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1979年毕业后,他加入高盛;1990年,由于他出色的业务能力使得他破格提拔,成功坐上了首席财务官的位置。然而,1998年,已负责高盛欧洲业务的塞恩联合公司其他高管将科赛因赶下台,这一举动震撼了公司的同僚,毕竟那曾经是自己的BOSS!从此他冷酷的名声广泛传开,大家不约而同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慨。一位曾经与他共事的政府官员称,他眼中的塞恩就是一个“冰冷如石的杀手”,事实上,塞恩的冷酷手腕远不止于此。

他离开高盛就任纽交所CEO是在2003年的12月,他被称为当年的华尔街圣诞老人”。就像西方文化中圣诞老人总是给孩子们派发红包礼物那样,塞恩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纽交所成功的扩张上市,公司员工手捧着圣诞老人的礼物美不胜收,而他也步入了人生中事业的最高峰。有媒体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成功使纽交所上市,成功的收购泛欧交易所,果断的决定采纳电子交易系统,积极开拓亚洲市场,三访中国……与付出相比,他的回报是2006年纽交所上市赚到的900万美元,相比高盛职业生涯赚得的一亿多美元简直是九牛一毛,但事实证明,他不仅“小惠”于此,更大的赚头在于他证明了自己独掌大局的能力,正如他本人所说,其实“我不为钱而工作”,更多时候他是在为一种使命和信仰而奋斗。

但塞恩终究只是一个人,不是神,更不是拯救华尔街乃至美国危机的SUPERMAN。他最终败在了“美林”。

狮子的美林之旅

有人评价塞恩,说他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与前纽约证交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格拉索相比,他的草的确少的可怜:年薪400万,他需要整整工作35年,其薪水才能和格拉索的退休金等同。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工作的热情。很快,他这位让纽交所华丽转身的“搞定先生”又被当时繁务缠身的美林领袖人物阿尔伯特相中。2007年11月,塞恩成为了美林第12任首席执行官,薪酬是1500万美元的签约金和一份与美林股价相关的奖金计划,当时价值约6800万美元。

不过,他所奉行的个人崇拜和员工眼中的“傲慢”激起了民愤,而他低估美林问题的严重性使得美林变成了萎靡的巨人,病入膏肓。2008年,问题美林被美国银行的刘易斯并购。在美国银行收购美林的一份附属文件中,美国银行同意美林在合并交易完成之前发放约40亿美元的奖金。但无论是刘易斯还是塞恩均未意识到,这个小小的合同附录最终会引发政府调查,要求他们和其他人就所知的奖金发放内容以及得知时间宣誓作证,塞恩当时更没有想到,这样的举动会毁掉了他“一世英名”。或许收到其他华尔街“肥猫”的影响,他还伸手所要4000万美元的奖励(索要未果),并奢华的装修自己的办公室。

如果不是一场金融危机,他也不会栽这么大的跟头。在金融危机的时刻,他伸出双手所要高薪的做法等于是“PK”了美国总统奥巴马,银行高管“限薪令”怎能只是个口号,民众的愤怒已然高涨!刘易斯炒掉了他,塞恩成了巨额奖金的“替罪羊”,可谁又能否认二人也不过是他人手中的一枚棋子呢?

重出江湖任CIT掌门人

塞恩强于他人的能力在于其风险管理水平。对于塞恩来说,他曾经挥手告别的物是人非的华尔街;而现在,一年多后英雄凯旋归来,他誓与问题CIT握手共进退。上任CIT首席执行官,不也是临危受命对于自己能力的认同?

2010年2月CIT发布的公司声明称,塞恩讲领导CIT完成商贷业务的精简目标,将更加关注中小企业服务并优化集团业务模式。这一任命也标志着塞恩在时隔一年多后重返上市公司的权力巅峰。2月8日,CIT发布的声明称,赛恩的薪酬将遵守联邦监管规则规定,基本年薪为50万美元和价值550万美元的限制性股票,其中250万美元股票在一年内不得出售,其余股份则在三年内不得出售,如此算来,塞恩的年薪也就是600万美金。除此之外,塞恩还可以在2010年享受不超过150万美金的激励奖金。然而,此时,钱确实最不能说明问题的“问题”。

坐拥CIT 的CEO桂冠,手握CIT权杖,不仅是个挑战,更重要的是再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他所要接手的CIT情况甚至还不如当年的纽交所——这位“百岁老人”目前仍然处在联邦政府限制之下,而且还仍旧被排除在商业票据市场之外。

机会来了,“如果他能扭转乾坤,他将成为国王”,纽约经纪公司RW Pressprich \u0026 Co债券分析师布莱恩·查尔斯如是表达。不过,塞恩不是神,更没有阿拉伯神灯,在完全依托其个人能力的同时,CIT是不是也要转变思路与运营模式适应“后危机”时代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