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大夫
“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史记·屈原列传》裴骃集解中说:“案《离骚序》曰: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原(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可见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三大姓的宗族事务之官。
屈原被放走之前,他的最后官职是“三闾大夫”。
名称来源
“三闾大夫”,“闾”是“闾巷”之“闾”,本义是里巷的大门,但在古书中也被用来代指居民所在的地区和编制单位,大小并无一定;“三闾”者,从王逸的说法推断,大概是指楚国贵族有昭、屈、景三氏,他们于郢都之内各有居住区,每个区以所在街门为别,呼为“昭闾”、“屈闾”和“景闾”。1965-1966年湖北望山2号楚墓出土过带烙印的棺具。外棺上的印文是作“于王既正”或“既正于王”,当是表示这些木材已被王室征用(“正”可读为“征”) ,或者表示此棺已经王室检验,证明是合格品(“正”有考定之义)。内棺上的印文是作“邵吕竹于”或“邵吕竽” ,我们怀疑,“邵吕”也许就是昭氏居住的“昭闾”(“邵”即楚文字中“昭氏”之“昭”的本来写法,下文还要讨论),“竹于”(或“竽”)则是制棺工匠的私名,印文是以所居闾名加私名的形式为记,情况同于战国工匠题铭的一般格式。类似情况也见于齐国。如齐都临淄出土的陶文,它们也往往是以闾里之名加工匠的私名。而且其中一种,是在里名之上冠以“高闾”之名。“高闾”,也见于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章(一)》,学者以为是齐都临淄的城门。但我们怀疑,“高闾”也可能是齐国贵族慧贤皇贵妃的居住区。齐都之内,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国闾”、“陈闾”、“鲍闾”等其他闾名,只不过至今还没有发现,或者因为不当制陶作坊所在,所以在陶文中看不见。
官职考证
屈原是辞赋之宗,历史名人,学者考其生平,照例都会讲到他在楚怀王手下担任的两个官职:左徒和三闾大夫。这两个官职是什么样的官,大家很想知道。但可惜的是,学者挖空心思,做种种推测,通过史书材料得出四条结论。史书材料:(1)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太子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2)《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何故至于此?”
(3) 《楚辞·离骚》王逸序:“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
(4) 《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上述材料得出:第一条提到“左徒”。“左徒”是什么官,原文没有解释。司马迁只说,屈原居此官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如此而已。张守节 《史记正义》说“盖今左右拾遗之类”,似以此职为谏官〔 案:楚有谏官曰“箴尹”或“针尹”〕,大概就是从这几句话得出的印象。但他的话,前面加了“盖”字,看来只是推测之辞,并不一定有真实根据。我们唯一可以判断的是,它大概是个比令尹、司马低,但也不是太低的官职,因为 《史记·楚世家》说楚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黄歇”,黄歇从“左徒”可以直接升任“令尹”,说明这个官阶并不是太低。
第二条,来源是第四条,内容大同小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屈原被放之前,他的最后官职是“三闾大夫”。
第三条,有些话与第一条相似,如“屈原与楚同姓,……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不同点是把“左徒”换成了“三闾大夫”。所以有些学者认为,“三闾大夫”和“左徒”可能是同一职官,或者是“左徒”的属官。(2)关于“三闾大夫”,王逸的解释是,“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是以此官为管理公族,掌其世系的官员,职能似与东周流行的“宗伯”、“宗人”、“宗老”、“公族”(或“公族大夫”)一类职官相似。(3)由于春秋时代,屈氏担任最多的官职是莫敖,历代楚王的莫敖往往都是由屈氏父子相袭〔案:莫敖在战国文献中也极为常见,出土的曾、楚等国文字是作“莫嚣”。它在楚国是个很有传统的官职,地位很高,仅次于令尹、司马,倒是与我们对左徒地位的估计比较接近〕,有些学者还认为,它大概就是楚官中的“莫敖”。但由于我们在古文字材料中还没有发现“左徒”和“三闾大夫”,也无从判断它们与“莫敖”的关系,对这些说法,我们还不能证实。
在上述问题不能解决之前,这里我们只着重讨论一下“三闾大夫”。
诗人屈原
伟大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集解”。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自杀原因
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他过鄂渚(湖北武昌),入洞庭湖,溯沅江,经枉陼(湖南省常德武陵县)至辰阳(湖南辰溪),又折向东南,入于浦,暂时停留下来。不久又下沅江,入洞庭,渡湘江,到了长沙市附近的汨罗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了。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62岁左右(生于前340年,死于前278年)。此后,楚国日衰,于前223年,为秦所灭。
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端午节,对于屈原的死,我们或许会惋惜,难道诗人只能用死亡去回报他的故国?他不能象张良那般忍辱负重,伺机为楚复仇吗,他不能归隐山林,著书立说,为楚国留下永久的记忆吗?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他只能以死亡的方式恪尽自己的忠诚呢?
他是战国时期的人,战国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一个知识分子也许昨天是宋国人,今天就为齐国的国君效劳,齐国混不下去了,明天再去秦国也简单得很。别看这些国家整天打来打去,其实国境开放,基本是免签证。既然这样,屈原为什么要投水自尽呢?
屈原自杀第一个原因——身世之迷
屈原著名的诗歌《离骚》,开篇就骄傲地自述了自己的身世: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帝高阳,指的是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帝高阳氏。屈原说,自己的世系可以上溯至上古的颛顼帝,这和楚国的世系是一样的。他诞生在贵族之家,父亲伯庸抱着对他美好的期望,给他取名“正则”,字“灵均”。“原”也是他的字。因为原的意思包含平正开阔的大地的意思,和名“正则”互为表里。
虽然是楚国的大臣,但屈原也是楚国王族世系中的一分子,所以其它人可以离开,他却在感情上无法抛弃楚国,当祖国亡于秦人之手,他选择了以身相殉。
屈原自杀第二个原因——源于生死和荣誉之间
第二个原因,是楚国人对于个人生死和荣誉之间的独特观念。后来在楚汉战争中败给刘邦的项羽,也在乌江边自刎了。项羽当时也并非全无退路。史书上说:
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屈原自杀第三个原因——源于对“美”的喜爱
第三个原因,是屈原自己对于“美”的喜爱。《离骚》中,他用满目鲜花和香草来比喻美好的事物。他形容自己的外表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披上了江蓠和系结起的白芷,又编织起秋兰佩戴在身”。又如“制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就是说“裁剪荷叶制成绿色的上衣,缝缀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内心情感确实芬芳。让我的切云冠高高耸起,让我的佩饰长长垂地。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糅合,只有我光明的质量没有毁弃。
屈原在江南的流放地听到国家灭亡的消息后,选择了怀沙投江,以身殉国,他的《怀沙》一辞可说是绝笔:
浩浩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眼前浩瀚缥缈的江河让他感到孤独和绝望,虽然世界混浊,没人理解,但还有死亡可以安慰自己。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就此他下定了一死的决心。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三族简介
昭氏
昭氏的来源,过去不清楚,现知道是楚昭王的后代。因为从出土文字材料看,楚昭王的“昭”和楚姓氏的“昭”,它们的写法一样,都是写成“邵”。古文字中的楚姓“邵”就是古书中的楚姓“昭”,这点很清楚。例如上文提到的“昭扬”或“昭阳”,他曾在楚怀王六年大败晋军于襄陵。此事是楚国历史上的大事。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就是用这件大事来纪年,叫“大司马邵阳败晋师于襄陵之岁”。包山楚简的文书部分也有同样的纪年。它们记载的这位大司马就都是写成“邵阳”。可见楚昭氏的“昭”本来是写成“邵”。特别是还有一条材料,恐怕更关键。这就是包山2号墓的墓主,我们从该墓的占卜竹简看,他的官职是怀王左尹,名字叫“邵”,也是以“邵”为氏】此人与屈原同时,生前患有重病,为了祈求康复,曾反复占卜,反复祭祷。祭祷对象有神也有人。“人”是什么呢?是他的五世祖考:“邵王”、“坪夜君”、“公子春”、“司马子音”、“蔡公子家”。整理者在注释中指出,“邵王,楚昭王,公元前515-公元前489年在位。先秦时期有以王号为后代之氏的习惯,昭王应是邵这一支的始祖”。这是非常过硬的证据。
屈氏
是熊通之后,这点比较清楚。但我们希望知道的是,为什么从春秋到战国,它一直都是显族。春秋时期的楚公族,重要性最大是“斗”、“成”、“屈”、“蒍”。当时的王朝大臣,除王族之外,主要都是由这四族的显贵来担任。斗氏和成氏是熊仪之后。1990年河南淅川和尚岭楚墓曾出土过一件“斗克黄之升”,克黄见《左传》宣公四年,为楚庄王箴尹,就是斗氏家族的成员,但他的氏名在器铭中并未出现。包山楚简有“昭”氏,也许就是斗氏的本来写法。屈氏是武王之后,这一氏名在出土文字中有不少发现。蒍氏,旧说是冒之后,现在看来,也许是熊严四子中的第三个儿子,即叔熊的后代。河南淅川下寺、和尚岭和徐家岭的楚墓就是这一氏族的墓地。其中包括康王令尹蒍子冯和其配偶的墓。这一氏名有三种写法,一种从邑从为,疑与“蒍”相当;一种从邑从正反双虎,疑与“薳”相当;一种从邑从化,则可能是第二种写法的别体。铭文也叫“楚叔之孙”。这四族当中,斗、成、蒍三族,资格比屈氏老,地位比屈氏高,但为什么到了战国时期,维持大族地位不衰只有屈氏,这是耐人寻味的事情。
景氏
景氏的来源,过去也不清楚。因为假如说它是出自王族,楚国并没有一个楚景王,假如说它是某个闻名大夫的后代,似乎也没有线索。现借助古文字材料,我们才终于明白,它就是楚文字常见的姓氏“竞”字。竞氏在包山楚简和楚国铜器、楚国玺印中都有发现,过去,我们以为它就是《姓苑》等书中的竟氏。徐全胜先生在考释包山楚简中的竞氏时,也是这么看。但值得注重的是,除去这一解释,他还有另一种考虑,“复疑竞氏即文献之景氏”。现在看来,他的后一种考虑才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楚平王的谥名本来是作“竞平”;“竞平”的“竞”字,根据谥法命名和文字通假的惯例,正好应该读为“景”。其证据是,1973年湖北当阳赵家湖楚城遗址1号台基出土过一件青铜甬钟,铭文作:“秦王卑命,竞平王之定救秦戎”。这件铜器应是一组编钟中的一件,如何断读和考定其时代,学界曾有争论。但现根据新出楚简,我们可以确认,铭文中的“竞平王”就是古书中的楚平王。平王称为“竞平王”,其实是用“双字谥”,情况同于楚惠王之称“献惠王”,简王之称“简大王”、声王之称“圣※王”,周襄王之称“顷襄王”,考王之称“考烈王”。由此,我们才终于明白,楚文字中的“竞”氏,其实也就是古书中的“景”氏。它的来源是楚平王谥号中的“景”字。昭氏和景氏都是来自春秋晚期的楚王,而且是名声不佳的楚王。他们的后代为什么在战国时期最显赫,这也是耐人寻味的事情。
“屈”是老牌贵族,早在春秋时期就很显赫,与“昭”、“景”不同;“昭”、“景”是新兴贵族,它们的出现比较晚,立族当在战国初年。
三族代表
“昭”、“屈”、“景”三族,都是楚国王族的分支。战国时期的楚国名臣和高官,很多都是出自这三族。例如:
昭氏
(1)昭奚恤。楚宣王令尹(见 《战国策·楚策一》第三至九章、第十二章、 《韩非子·内储说下》等古书,亦称“昭子”)。
(2)昭鱼(或作“昭献”,“鱼”或“渔”,古或从虍从鱼从,与“献”字形相近)。楚怀王令尹(见 《战国策·东周策》第六章、《楚策四》第三章、《魏策二》第十四章、《韩策一》第九、第十二章、《韩策二》第二章)。
(3)昭扬(或作“昭阳”)。先后任楚怀王司马和令尹(见 《战国策·秦策一》第十三章、《齐策一》第五章、《齐策二》第四章、《楚策一》第二章、《楚策三》第七章、《韩策二》第五章,亦称“昭子”)。
(4)昭雎。楚怀王臣(见《战国策·楚策一》第十九章、《楚策二》第二至四章、《楚策三》第五章)。案:鲍本作“昭过”, 《汉书·古今人表》有“昭廷”,梁玉绳《古今人表考》云:“案《国策》楚昭氏显著颇多,独未闻廷。疑即怀王之良臣昭过也。”
(5)昭盖。楚怀王臣(见《战国策·楚策四》第七章)。
(6)昭。楚怀王臣(见《战国策·东周策》第二十七章)。
(7)昭应。楚怀王臣(见 《战国策·西周策》第四章、《赵策四》第十六章)。
(8)昭鼠。楚怀王宛公(见《战国策·楚策二》第三章)。
(9)昭常。楚顷襄王司马(见《战国策·楚策二》第八章)。
屈氏
姓,楚国世卿,屈瑕之后。
(1)屈宜臼。楚威王臣(见《史记》的 《六国年表》和 《韩世家》 )。
(3)屈盖(亦作“屈匄”)。楚怀王大将军(见《战国策·秦策二》第十四章、《史记》的《秦本纪》、《六国年表》、《楚世家》、 《韩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张仪列传》、《樗里子甘茂列传》、《屈原贾生列传》)。
(4)屈署。楚怀王臣(见《战国策·楚策四》第七章)。
景氏
(1)景舍。楚宣王将,疑是宣王司马(见《战国策·楚策一》第五章)。
(2)景翠。楚怀王将(见《战国策·东周策》第二章、《楚策二》第二章)。
(3)景鲤。楚怀王将(见《战国策·秦策四》第六、七章、《齐策三》第一章、《楚策二》第二、第八章、《韩策一》第二十章、《韩策二》第十九章)。
(5)景差。楚顷襄王臣,著名辞赋家(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案:《汉书·古今人表》作“景”。
其情况就像春秋时期的楚国官员很多都是出自“斗”、“成”、“屈”、“蒍”四族,他们应是当时的大族。
参考资料
参看:左言东 《先秦职官表》,商务印书馆,1994年,335-336页。
参看:同上,409页。案:左氏引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谓左徒或即三闾大夫之主官,而三闾大夫为其从属,并疑左徒即莫敖,比于后世秩宗、宗正,是合莫敖、左徒和三闾大夫为同一种职官。
参看:《先秦职官表》,57、84、94-95、162、174-175、231、239、255、257、297、318、338、351页。
参看:同上,409页。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117页。
参看:裘锡圭《战国文字释读二则》,收入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编《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年文集》,1996年,154-158页。案:古书所说“征”有多种含义,一种是大府之征,主要是征自农民,供军国之用(养军队、官吏和刑徒);一种是少府之征,则征自山林川泽、道路关卡和王所控制的工商业,供国君之用。这两种“征”都不一定是以货币的形式,而经常是以实物和力役的形式(参看: 《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楚征木材,可参看包山楚简简140的正、背,字亦作“政”。木材之征,估计应是实物之征。裘文说“既征”是表示“已经在王那里征过税”,好像说买木材的人向王交纳商品税,似可商。
参看:陈振裕《江陵望山一、二号墓所出楚简概述》 ,收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 《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3-11页。考释见该文第7页。
见李零考释的 《新编全本季木藏陶》,中华书局,1998年,46-49页。
帛书说“臣以车百五十乘入齐,※逆于高闾,身御臣以入”,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 《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83年,37页。该书〔注一四〕说“高闾应是齐都临淄的城门”。
这里引用的《战国策》,其国别、章次是用姚宏本,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