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湿地
抚仙湖湿地,是云南省人工建成的最大一块湿地,保护抚仙湖免受污染威胁起到及其重要的地位。
概况
抚仙湖位于澄江市、江川区、华宁县3县交界处。地理坐标为: 东经102°49′-102°57′,北纬24°17′-24°37′之间。湖面面积212 平方公里,是云南第三大湖泊。湖面海拔1720m。为构造断陷湖。外形似倒置葫芦,南北长31公里,东西最宽处11.5公里,最窄处3.2公里。平均水深87m,北部最大水深151.5m,蓄水量185亿立方米。也是云南省众多湖泊中最深的湖泊,为我国的第二大内陆深水湖。抚仙湖除直接纳入星云湖的水量外,主要水源补给为降雨和地下水,汇水总面积670 平方公里。湖岸周围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补给。湖水通过海口河(清水河)汇入南盘江,属珠江水系。
抚仙湖在滇中高原湖群中,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而得天独厚,是中国第二深水湖泊,水质为Ⅰ类,总面积为216.6平方公里,湖周长100.8公里,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达158.9米,湖容量206.18亿立方米,约相当于12个滇池或6个洱海的容水量,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7.4%。
介绍
为保护抚仙湖免受污染威胁,从2002年开始,玉溪市澄江市总投资1661万元建设复合型人工湿地,目前已建成5个,在建1个,工程总占地规模约为221亩,有效控制了抚仙湖北岸11条主要入湖河道的生活垃圾和农田秸秆等污染物,提高了湖滨区域水土保持功效,为保持抚仙湖的一类水质奠定了良好基础。
抚仙湖湿地,是云南省最大的一块人工湿地,日处理污水超过3500吨,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
抚仙湖湿地坐落于右所乡马房村旁,为窑泥沟河入抚仙湖处,由原来的26亩菜地和鱼塘改建而成,是云南省目前建成的最大一块人工湿地。工程完全按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设计方案建设,一期工程投资169万元。窑泥沟河是流经澄江市县城后入抚仙湖的主要河道之一,每年入湖污水接近300万吨。污水经拦渣闸去除垃圾及漂浮物后,缓缓流入湿地。
湿地效益
抚仙湖湿地建设成条田状,有水泥埂子相隔,分区域栽种着香蒲、芦苇、水芹、菱角、慈姑、水竹等10多种水生植物。污水中的养分经这些植物吸收后,最后经过滤池过滤后流入湖中。这样,原本混浊的污水将变得清澈。行走于湿地间的埂子上,犹如踱步于湖滨公园内,周围流水潺潺,满目碧绿,甚是惬意。湿地每年还能提供30多吨鲜鱼和水生蔬菜,经济收入可支付部分运行管理费用。
人工湿地设计日处理污水3500至10000吨,年处理污水约300万吨,基本满足处理完窑泥沟污水的要求。澄江市环保局刚刚完成的检测表明,污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总氮量、总磷量去除率分别为50%和40%,悬浮物去除率达80%以上,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分别去除60%和50%,水质提高1至2级。
。
湿地公园
抚仙湖湿地公园,占地170000平方米,是澄江湖畔圣水项目的另一大亮点,湿地公园毗邻抚仙湖,是一个景观优美并具有独特魅力的复合型生态湿地。它以生态保护为原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 感受湖畔湿地景观,并能有效地开展一系列亲近抚仙湖感受抚仙湖的活动。
整个湿地公园由娱乐沙滩、网球场地、亲子戏水池,湿地水体和40亩的疏林草地构成。
历史及人文
抚仙湖是大自然给予玉溪市人的恩赐。传说,玉皇大帝发现一颗明珠镶嵌在云南省,美丽无比,就命石、肖二仙下凡把美景画下来带回天宫,石、肖二仙来到抚仙湖边,竟被美景所陶醉,搭肩抚背,临湖细细品味浏览,物化成石,永远留在了湖岸边。故而得名抚仙湖。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面对水天一碧,万顷晴波,称“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明代著名诗人、状元杨慎则以诗赞日:“百里湖光小洞庭湖,天然图画胜西湖。”抚仙湖的湖水、湖底和湖岸,都蕴蓄着令人惊叹不已的自然和人文奇迹,已成为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
环境问题
由于资金等问题,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进抚仙湖;另外,湖边的人工湿地出现功能退化现象。如今,抚仙湖保护陷入两难境地。
在窑泥沟人工湿地,以往大片绿意盎然的植物都已枯萎或被割,净化不完全的黑褐色污水顺着湿地不断淌入抚仙湖,在湿地与抚仙湖交界处,可以看到沿岸湖水的颜色和深水部分明显不同,岸边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据介绍,这是明显的富营养化征兆。在雨季,处理不了的污水漫过河闸顺着河道流入人工湿地,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涌入后,不但超出了湿地的处理范围,还大大加重了湿地的运行负荷,加速湿地老化及功能退化。玉溪市领导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抚仙湖的污染不再加剧;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加强监管,降低成本,保证必要的运行资金,确保人工湿地和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探索新的模式,使湿地发挥出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
新闻中心.news.sina.com.cn.2011-03-21
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1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