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璋如

石璋如

石璋如,193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毕业后直接到中央研究院研习考古专业,历任助教、研究员等,是中原地区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甲骨文研究专家。 1945年去台湾,相继担任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等。1980年河南大学校庆时,台湾校友会将他新出版的《安阳殷墟发掘报告》赠送给母校图书馆。2002年1月,这位百岁老人还亲往台北历史博物馆参观“兵马俑——秦文化特展”。2004年病逝,被誉为“考古人瑞”。

简介

在河南大学读书期间,石璋如对张邃青教授开设的特色课“中州文化史”特别感兴趣,因为张教授往往把最新的考古知识运用到课堂上。期间,董作宾傅斯年在学校所作的有关殷墟发掘、甲骨文及文物考古知识的专题报告也影响了他,促使石璋如走上了田野考古与考古研究的道路,成为早期殷墟发掘的骨干、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考古学家。安阳殷墟考古挖掘开始不久,根据省政府与中央研究院达成的协议,河南省高校可以派学生参加殷墟考古实习,1931年,河南大学选派实习生石璋如等同学参加了殷墟发掘,石璋如自己参加了第4至12次发掘。他与郭宝钧共同主持了第13次发掘,著名的甲骨宝藏127坑就是这次发现的,127坑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文字档案库”、“殷人保存典册的府库”,这一发现为甲骨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他与梁思永共同主持了第14次发掘;独自主持了第15次也是抗战前最后一次发掘。石璋如前后共12次参加或主持殷墟发掘,在为时10年历经曲折磨难的15次殷墟发掘中,他是坚守时间最长、参加与主持次数最多的一人,被誉为中国考古学泰斗,殷墟发掘的“活档案”。

他是一位“一生唯一念”的学者,70余年专心致志于考古工作。其主要学术贡献,是对当年安阳市发掘及中国西北、中国西南地区调查所得庞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其最大的成就,是依据殷墟建筑遗存及墓葬的研究,复原了地上的建筑物,并将复杂的考古现象加以关联,以探求殷代的营造仪式、兵马战车的组织及宗法礼制等,重建当时的制度。由于他独特的学术地位,特获终身聘用,年届102岁高龄仍坚持每日到研究室工作。先生著作等身,专著18本,论文100余篇。代表著作有《殷墟建筑遗存》、《殷墟墓葬》、《骨卜与龟卜探源》、《殷代车的研究》、《小屯的文化层》、《小屯—安阳殷墟发掘报告》、《中国的远古文化》等,都是研究殷商史和中国考古历史学的宝贵资料。先生的治学态度与研究成就,已成为学术界的典范。

石先生虽旅居台湾,但心系河大,始终关心母校发展。他在台湾发表的《河南大学与考古事业》详细总结了河南大学师生对我国考古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以此来弘扬河大精神。当得知《史学月刊》将新辟“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专栏时,又欣然题词“甲骨出土已百年,研究遍布国际间。今后成果竞赛看,开封河大应领先。”激励河大学子拼搏进取,再创辉煌。他还设法为母校捐赠图书,为学校的资料建设添砖加瓦,不仅丰富了学校的馆藏,同时也促进了两岸考古学界的学术交流。

主要成就

石璋如第一次参加殷墟发掘,是由中原地区著名考古学家、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李济先生主持的殷墟第四次科学发掘。此后历次发掘,他大部分都参与了。第十五次发掘,更是由他亲自主持。由于多次亲自参加发掘,石先生已经成了一部殷墟发掘的‘活档案’”。在老一代参加殷墟发掘的考古学家中,他参加的次数最多,前后共12次。后来他也曾回忆说:“自从民国20年开始参加殷墟发掘,直到民国26年,从没离开安阳市田野第一线。”(《殷墟建筑遗存·自序》)在长期的田野考古工作中,他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阶段他已经成为殷墟发掘工作的负责人。

1947年石璋如发表了《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中国考古学报》2期1947年)。该文记载了自1932年第七次发掘以来殷墟历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并论述了小屯的地层关系。这一部分成为后来重要论文《小屯的文化层》一文的初稿。1948年底,石璋如随同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搬迁到台湾省,在台湾期间对殷墟建筑基址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后,又进行了殷墟墓葬的研究。

石璋如在台湾对祖国大陆的考古事业,特别是对殷墟的发掘和研究十分关注。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花园庄东地发现一个甲骨坑H3,出土大龟版近300片。社科院研究员刘一曼女士撰写文章《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坑发掘记》发表在《文物天地》上。石璋如看到后非常重视,马上撰写文章《殷墟大龟版五次三地出土小记》(《安阳文献》11,1995年)在台湾予以介绍。

考古经历

史语所殷墟发掘团在第三次发掘期间遭阻挠,当时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亲至与当地政府交涉,在河南大学下塌,并且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演讲,石先生也亲逢盛会。为谋求中央学术和地方政府合作,河南省政府教育厅遴选学生参与发掘团,作为河南大学文史系三年级学生的石璋如及刘耀(尹达)就被派往安阳市参加殷墟的第四次发掘,从此与考古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田野挖掘

考古田野工作有时很快乐,但挖掘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在一回,在对小屯进行第八次挖掘时,石先生在探坑中画层位图,突然坑壁塌了,把他的双脚压得肿胀麻木。又有一回,石先生在西北冈深坑下发现异样,于是便下去观察,刚上来坑壁就塌了,两名工人立即被埋入土中。

处理文物

出土文物的处理,也是考验着发掘者的智慧。侯家庄出土的大龟七版,被包在坚硬如石的泥块中。石先生一伙人挑灯苦思,商讨出以毛巾热敷在泥块上,待它软化后再慢慢把泥块拨除的方法,最后终于把甲骨取出。闻名的YH127甲骨坑的发现也是充满了戏剧性,话说在一个焱热的六月天,发掘工作只差一天就要收工了,就在这紧要关头发掘到一个满满的甲骨坑。为了争取时间,又怕暴露在地上的甲骨被晒坏,于是石先生等人决定把整坑窖穴搬回南京。首先,先把窖穴周围挖空,再以木箱装套,找来曾指挥搬运袁世凯大棺的殡仪专家,使用七十个工人抬木箱,刚要上肩竿子就断了。后来改用坚硬的榆树搬运,工人连续抬了三天才运到火车站,怎知才走到徐州市,火车就给这沉重的甲骨土石压坏了,最后费尽心血才成功把木箱运到南京。

文物保护

石先生等考古前辈对文物的保护工作,有时甚至还得冒上生命的危险。靠挖宝发财的地方人士怕考古发掘使他们断了财路,盗墓者更是猖。虽然史语所的发掘有与政府签约,并获得军队的保护,但盗墓者仍不死心,常常放枪恐吓守住在田野坑边守护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当有重大发现时。盗墓者放枪,石先生等人便躲在土堆后面,等待军队出来救援,绝不离开,要不就让盗墓者有机可趁了。

转战台湾

日本考古学者在1945年台湾光复后逐渐离开台湾,而在中国发掘殷墟的考古学者如李济、石璋如、董作宾等人随着史语所迁台,这使因日人离去而濒临中断的台湾考古学重获生机。石先生一方面在台大考古人类学系讲授考古田野,一方面则利用学生实习或其它机会在台湾各地展开考古工作,先后调查及发掘了台北圆山、新竹红毛港、台中营埔、南投市大马遴和洞角、台南六甲顶、高雄半屏山、屏东恳丁、台东卑南及花莲平林及花冈山等遗址,并且在台北圆山及台中水尾溪的若干遗址地层中,首先发现及确认了文化堆积的层次.因而给台湾北部及中部地区的史前文化层序提供了可资比对的标尺,给整个台湾史前化的年代学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整理文献

大约在1961年后,石先生渐渐退出台湾考古舞台,专注整理、研究由大陆带来台的安阳殷墟出土的资料。他最大的成就,是依据殷墟地面上及地面下的建筑遗存及墓葬的研究,复原了地上的建筑物,并将复杂的考古现象加以关联,以探求殷代的营造仪式、兵马战车的组织及宗法礼制等,重建当时的制度。

由于独特的学术地位,前蒋公特别请他不要退休,继续贡献学界。从三分之四世纪以来,石先生在敌机不断轰炸下情况下整理出土物,在拥挤的小空间埋头苦干。如今,挑李满天下,著作等身,天天笑呵呵的石先生仍然每天到所里来,整理及发表浩瀚的殷墟精髓,包括殷墟的穴窖、殷代天象、基址及绘制及校订侯家庄总图等,日复一日。

个人作品

书评

1、The 考古学 of Ancient China,《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23/24(1964),页109。读《侯家庄1001号大墓》,《中国学志》2(1965),页1-34。

2、李济、万家保,《殷虚出土青铜形器之研究》,《中国民族学通讯》1(1965),页9-13。

3、读曹著〈殷商考古论丛〉,《中国文字》新23(1997),页1-9。

4、读〈各家释七衡图.说盖天说起源新例初稿〉,《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8,4(1997),页787-816。

其他

1、中国考古对象的认识,《南京中央日报》1946.2.30。

2、陕西岐山周公庙的碑目,《南京中央日报(史学周刊)》1947.9。

3、洛阳金村出土的几件玉器,《上海中央日报(文史周刊)》1948.1。

4、寻求古代文化的三途径,《民族报文史》5(1949)。

5、杨梅的砖瓦业,《台湾文化季刊》6,1(1949)。

6、台湾有肩石斧与有段石斧的经济阶段,《台湾文化季刊》6,2(1950)。

7、一个虔诚者的拜历,《公论报(台湾风土)》103(1950),页703。

8、遗址徵年与文化传播,《公论报(史地)》1950.5.24、31。

9、杨梅土葬三步骤,《公论报》1951.4.6。

10、酒泉市的制玉工业,《技与艺》1,4(1952),页18。

11、案头考古学的缺憾,《中央日报(学人)》2。

12、台南在台湾考古学上的重要性,《台南文化》3,4(1954)。

13、圆山贝冢发掘概况,《台北文物》3,1(1954),页8-13。

14、民国以来考古学发展概况,《中华民国科学志‧现代国民基本知识丛书第三辑》(台北市: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5)。

15、四十三年度考古学的研究,《中国教育学术与文化中篇‧教育与文化》6,4(1954)。

16、桃园史前志要,《桃园县志稿》(桃园:文献会,1955)。

17、石器时代的庆州与安阳市,《中韩文化论集》11(台北:中华文化事业出版委员会,1955)。

18、历史的背景-人类的起源故事,《教育与文化周刊》9,2(1955),页26-27。

19、第九届太平洋科学会议概况,《政论周刊》172(1958),页9-13;21。

20、忆昔当年在敦煌市,《作品一卷》2(1959)。

21、董作宾先生,《中国历史学会会讯》17(1985),页5,26。

22、高去寻先生与殷虚发掘,《田野考古》2,2(1991)页3-10。

23、照林与侯家庄1001大墓,《中原地区历史博物馆馆刊》1(1995),页81-84。

24、考古方法改革者梁思永先生,《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页353-366。

25、田野考古第一——吴金鼎先生,页631-637。 26.我在史语所。

1.

晋绥纪行(重庆市:独立出版社,1943)。

2.

瑞岩民族学初步调查报告(衣食住部分与陈奇禄合作)(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文献专刊2,1950)。

3.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年表(杨梅: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35,1952)。

4.

中国的远古文化(台北市: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

5.

中国历史地理(史前编)(台北:中华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

6.

殷虚建筑遗存‧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9)。

7.

北组墓葬(上、下)‧中原地区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一殷虚墓葬之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

8.

中组墓葬‧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二殷虚墓葬之二(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2)。

9.

南组墓葬‧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三殷虚墓葬之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3)。

10.

乙区基址上下的墓葬‧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四殷虚墓葬之四(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6)。

11.

丙区墓葬(上、下)‧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五殷虚墓葬之五(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0)。

12.

甲骨坑层之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丁编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

13.

甲骨坑层之一附图‧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丁编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6)。

14.

石璋如、刘益昌,大马(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89,1987)。

15.

甲骨坑层之二(上、下)‧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丁编二(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2)。

16.

编辑校补侯家庄第九本‧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

17.

莫高窟形》(一、二、三册),田野工作报告之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

18.

侯家庄第十本小墓分述之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1)。

19.

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附录一:隋唐墓葬(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中)。

论文

1、第七次殷虚发掘:E区工作报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安阳发掘报告》 4(1933),页709-728。

2、两担石跳神子,《说文月刊》3,12(1944),页47-55。

3、小屯後五次发掘的重要发现,《六同别录》(上)(李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三种,1945),页1-36。

4、小屯的文化层,《六同别录》(上)(李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5),页1-42。

5、安阳市後冈的殷墓,《六同别录》(上)(李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5),页1-26;《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3(1948),页21-28。

6、殷虚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中国考古学报》2(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7),页1-81。

7、锄头下的苍洱与中原,《新中华》1,2(1947)。

8、殷虚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後记,《中国考古学报》4(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页291-302。

9、传说中周都的实地考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下)(1948),页91-122。

10、小屯商朝的成套兵器附殷代的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2(1950),页19-84。

11、莺歌的陶瓷业,《台湾文化》6,3/4(1950),页39-46。

12、从籩豆看台湾与大陆,《大陆杂志》1,4(1950),页7-10。

13、考古工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所长纪念特刊》(1951),页33-37。

14、中国软陶泥文化的解剖,《大陆杂志》2,6-7(1951),页4-6;18-22。

15、小屯C区的墓葬群,《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3(下)(1952),页447-487。

16、新石器时代的中原,《大陆杂志》4,3(1952),页65-73。

17、记绥远的粮窖,《大陆杂志》5,12(1952),页401-404。

18、周都遗迹与彩陶遗存,《大陆杂志特刊》1(下)(1952),页357-385。

19、陕西耀县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与石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4(1953),页145-172。

20、长武县出土造像记,《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4(1953),页173-175。

21、汉唐的首都陵墓与疆域,《大陆杂志》6,8(1953),页243-250。

22、河南安阳小屯殷墓中的动物遗骸,《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5(1953),页1-14。

23、台湾大马璘遗址发掘简报,《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1953),页13-15。

24、石璋如、宋文薰,台湾红毛港等十一遗址初步调查简报,《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2(1953),页10-16。

25、河南濬县刘庄的汉墓,《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5(1954),页253-268。

26、商朝地上建筑复原之一例,《中央研究院院刊》1(1954),页267-280。

27、商周彝器铭文部位例略,《大陆杂志》8,5-7(1954),页129-134;180-185;211-219。

28、骨卜与龟卜探源,《大陆杂志》8,9(1954),页265-269。

29、圆山贝冢之发掘与发现,《大陆杂志》9,2(1954),页61-66。

30、周代兵制探源,《大陆杂志》9,9(1954),页269-277。

31、殷虚发掘对於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学术季刊》2,4(1954),页1-16。

32、云南华宁?窑村的窑业,《中央研究院院刊》2(1955),页275-291。

33、商朝的铸铜工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6(1955),页95-129。

34、小屯殷代的建筑遗迹,《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6(1955),页131-188。

35、渭河平原考古调查报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7(1956),页205-323。

36、记昆明市的四种铜业,《中央研究院院刊》3(1956),页227-237。

37、石璋如、宋文薰,铁砧山史前遗址试掘报告,《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8(1956),页35-50。

38、殷代头饰举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8(下)(1957),页611-670。

39、儒家经典中所见的觚与爵,《学术季刊》5,4(1957),页1-27。

40、华北四大石窟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9(下)(1958),页545-612。

41、殷代的铸铜与雕石,《中华画报》120(1958)。

42、六种石器与中国史前文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0(下)(1959),页103-118。

43、记本院小山上出土的大石斧,《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1(1960),页37-46。

44、河南安阳市小屯商朝三组基址,《大陆杂志》21,1/2(1960),页19-26。

45、The Marine Elements in the Yin Cultur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of Historian of Asia(菲律宾马尼拉,1960)。

46、小屯殷代丙组基址及其有关现象,《庆祝董作宾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四种,1961),页781-802。

47、殷代的脊背刀,《清华学报》2(1961),页131-142。

48、敦煌千佛洞遗碑及其相关石窟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4(上)(1962),页37-97。

49、关於藏经洞的几个问题,《大陆杂志特刊》2(1962),页31-45。

50、先史时代的台湾与大陆,《第二届亚洲史学会议论文集》(台北:历史学会,1962),页37-47。

51、Six Types of Stone Celts and the Prehistoric Culture of China,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vol.3, Anthropology and Social Science,  (1957第九届太平洋科学会议论文,泰国曼谷,1963出版《第九届太平洋科学会议论文集》), pp. 20-28.

52、敦煌千佛洞遗碑存佚考,《中国民族学报》3(1963)。

53、殷代的弓与马,《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5(1964),页321-342。

54、董作宾先生与殷虚发掘,《大陆杂志》29,10(1964),页331-335。

55、安阳市考古概观,《史林》4(1964),页583-618。

56、小屯商朝的跪葬,《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6(上)(1965),页249-277。

57、殷代的建筑,《中华艺术史纲》(台北市:光复书局,1965),页7-10。

58、殷代的书画用具──颜色碟,《教育与文化》(1966),页337-338。

59、有关殷代石雕的几个问题,《故宫季刊》1,1(1966),页31-34。

60、董作宾先生在昆明市,《大陆杂志》33,10(1966),页293-294。

61、小屯的石子窖与石子墓,《庆祝李济先生七十岁论文集》(台北:清华学报社,1967),页585-625。

62、董作宾先生与滕县考古发掘,《中州文化论集》(台北市:中州文化论集编辑委员会, 1967),页167-169。

63、殷周青铜器在日本,《中日文化论集》(中华大典,1967),页37-74。

64、商朝的车,《大陆杂志》36,10(1968),页1-4。

65、殷代的豆,《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9(上)(1969),页51-82。

66、小屯第四十墓的整理与殷代第一类甲种车的初步复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0(下)(1969),页625-668。

67、殷代的夯土、版筑与一般建筑,《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1,1(1969),页126-168。

68、殷代地上建筑复原的第二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9(1970),页321-341。

69、董作宾先生与殷虚第九次、发掘,《中国文字》38(1970),页1-11。

70、说车器,《包遵彭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市:国立历史博物馆,1971),页47-56。

71、从软陶泥、黑陶、肩斧、段等研讨先史时代台湾与大陆的交通,《中原文化与台湾》(台北:台北市文献委员会,1971),页223-232。

72、彩陶系的器形探源,《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1(1973),页1-8。

73、殷代第一类车的舆盤之演变,《华冈学报》8(1974),页41-64。

74、李济先生与中国考古学,《中华复兴月刊》8,5(1975),页6-16。

75、殷代的第二类车,《蒋公逝世周年纪念论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1976),页1011-1044。

76、殷代地上建筑复原的第三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39/40(1976),页140-157。

77、河南大学与考古事业,《国立河南大学校志》(台北:国立河南大学校友会,1976),页71-77。

78、小屯殷代的石鸟、石磬与笋虚,《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二辑人文社会科学》(台北:中央研究院,1978),页365-386。

79、董作宾先生与周公测影台,《董作宾先生逝世十四周年纪念刊》(台北市:艺文印书馆, 1978),页9-15。

80、殷代车的研究,《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9(1979),页1-26。

81、商朝坛遗迹,《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1,3(1980),页413-454。

82、殷虚遗址的两处重要遗迹──大连坑与黄土台,《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2,4(1981),页591-618。

83、殷虚建筑遗存的新认识(论殷代早期的聂氏宗祠),《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1981),页119-143。

84、殷虚文字甲编的五种分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3,3(1982),页393-445。

85、扶片的考古学分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6,3(1985),页405-484。

86、两片迷途归宗的字甲,《大陆杂志》76,6(1986),页249-256。

87、从殷周战车论牧野之战,《丁文江百岁纪念论文集》(台北:中国地质学会专刊8, 1987)。

88、殷车复原说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8,2(1987),页253-280。

89、殷虚的穴窖坑层与甲骨断代二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9,4(1988),页1087-1117。

90、乙组两处基址与其甲骨穴窖释疑,《董作宾先生九五诞辰纪念集》(1988)。

91、殷虚地上建筑复原第四例──甲六基址与三报二示,《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与考古组》(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1989),页1-30。

92、乙五基址与宾、?层位,《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1,1(1990),页77-117。

93、殷虚地上建筑复原第五例──兼论甲十二基址与大乙九示及李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4,3(1993),页739-761。

94、记董先生的一段小故事──三报二示与甲六基址,《中国文字》新17(1993),页1-5。

95、董师彦堂先生五十大庆市追记,《国立历史博物馆季刊》3(1993),页18-25。

96、殷虚地上建筑复原第六例──兼论甲十三基址与?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5,3(1994),页435-453。

97、莫高窟晚唐窟的分析与研究《汉学研究》11,2(1993),页259-323。

98、殷墟大龟版五次三地出土小记《安阳市文献》11(1995),页1-9。

99、殷墟地上建筑复原第七例-论乙一及乙三两个基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6,4(1995),页953-984。

100、从乙一与乙三基址试说殷代的测影台,《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页199-234。

101、从殷墟遗迹新释高宗、日、亮阴,《严耕望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稻香出版社, 1998),页37-52。

102、殷虚地上建筑复原第八例兼论乙十一後期及其有关基址与YH251、330卜辞,《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0,4(1999),页779-882。

103、与张政先生谈对日抗战期间史语所的图书馆《揖芬集》,《张政烺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页15-19, 763-773。

104、殷虚地上建筑复原第九例兼论乙五基址的现象与天象,《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4,2(2003),页189-291。

105、殷虚地上建筑复原第十例兼述乙六基址及YH005大穴与银河,《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74,4(2003),页585-617。

历史评价

王泛森指出,石璋如的逝世“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不但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第一代的结束,也是史语所创所第一代的结束。

王泛森说,石璋如是中国考古学泰斗,也是台湾当代考古工作的奠基者,他的学生将开会讨论治丧事宜,目前已决定安葬新北市三芝区北海墓园。

石璋如的主要学术贡献,是中国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他以五十年时间,投入当年安阳发掘与西北中国西南地区调查所搜集的庞大资料,把封在地层与历史故纸堆中的知识呈现出来。石璋如有关安阳考古的专着,呈现中国商代文明的光彩;有关莫高窟的著作,呈现中古佛教艺术风貌及文化意涵。

王泛森表示,石璋如一生的学术成就,都不是在光环围绕的环境中滋长,而是沈淀在考古学研究最基层,历经无数光阴才得以完成,他的治学态度与研究成绩,已成为学术界典范。

王泛森说,石璋如也展现一个学者的“韧性”,他在七十岁以前发表的著作,都是单篇的研究,但七十岁以后却开始发表专书,愈老愈努力、愈有成就,让人钦佩。

石璋如在生命晚期对学术仍充满雄心,病中的梦话常是安阳、小屯等地名,或是与考古伙伴在田野工作的情形。在史语所人员眼中,石璋如是一位“一生唯一念”的学者。

邹衡先生说,石璋如先生可以说就是中国田野发掘的祖师爷之一。

参考资料